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7 毫秒
1.
山城旅游形象策划设计研究——以湖北省恩施市为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阐述了山城旅游形象策划设计的现实意义,着重强调了城市旅游形象与城市形象,城市建设一体化三者合力作用对旅游地旅游形象的重要影响。通过对干预恩施市旅游形象要素的分析,运用旅游产品形象设计的相关理论与方法,为建构恩施市的整体旅游形象,打造恩施市的旅游品牌提出了策略建议。  相似文献   

2.
随着旅游业竞争的日益激烈,城市旅游形象逐渐成为提高城市整体旅游竞争力和吸引力的关键因素.而城市旅游形象确立的依据主要有:城市的地脉、文脉特色:旅游需求市场发展的要求.文章在对地脉、文脉理论阐述的基础上对桂林市的地脉、文脉特色进行了分析总结,并结合旅游与经济社会发展前景确立了桂林山水旅游名城、历史文化名城、民俗风情名城、休闲度假名城的城市旅游形象.  相似文献   

3.
城市旅游形象问题的研究受到旅游理论界和业界的极大关注.文章通过对绍兴旅游资源具体情况的3方面:"历史传承"、"所处旅游区位"、"游客感知"等加以分析,指出了绍兴城市旅游形象的具体定位,并在此基础上进行初步的设计,最后提出推广绍兴城市旅游形象具体的营销策略.  相似文献   

4.
塑造可持续发展的城市旅游形象--以广州市为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塑造可持续发展的城市旅游形象是提升城市地位,促进城市旅游业发展的有效手段。文章首先对城市旅游形象和城市形象概念进行了描述;再从城市形象的地缘、人文和政策三大识别系统出发,对广州的城市旅游形象进行分析,肯定了"花都、商都、岭南文化名城"的城市旅游形象定位的合理性  相似文献   

5.
对城市旅游形象设计问题的思考——以武汉市为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章在提出城市旅游形象概念的基础上,分析了城市旅游形象的影响因素、建设内容和城市形象的个性化问题,并以武汉市为例分析了其旅游形象现状,初步设计和策划了武汉市旅游形象,力求对推动武汉城市旅游与城市形象一体化有一定建设性意义。  相似文献   

6.
黄莎 《科技和产业》2011,11(3):13-16
城市旅游形象塑造目的是为了让人们对城市拥有更清晰的认识,这一目标的实现依赖于城市形象传播过程的成功完成。有效的形象传播一方面可以强化人们对城市已有的积极认识,另一方面也可以弱化原有消极观念,对城市旅游的发展起着重要作用。本文以厦门市为例,结合传播学和旅游学相关学科理论,分析了城市旅游形象传播过程中常用的三种基本模式,并从传播主体、传播客体、传播媒体、传播内容以及传播技巧5个方面对其影响进行研究。  相似文献   

7.
杨文华 《特区经济》2010,(10):150-152
文章在对重庆进行旅游形象再定位的基础上,着重进行了城市旅游产品体系的构建。重庆城市旅游产品体系的主体与重点是休闲度假旅游产品,旅游产品之间的横向结合度是旅游形象定位,纵向因果链是主题旅游产品。最后,文章还阐释了城市旅游产品体系的整体功效与调控途径。  相似文献   

8.
苏州历史水街区是一种独特的旅游资源。其旅游形象是苏州城市旅游形象的主要组成部分。对苏州历史水街区进行旅游形象设计研究,使其形象鲜明丰满是完善苏州城市旅游形象的需要。文章在分析苏州历史水街区地理文脉、景观形态、市场感应的基础上,对苏州历史水街区旅游形象进行定位,就其理念形象(包括主题口号)、视觉形象、行为形象进行设计,以期构建一个比较全面的苏州历史水街区旅游形象系统。  相似文献   

9.
塑造城市旅游形象,对于促进城市的发展有着重要的意义。以长株潭一体化中株洲城市旅游形象的塑造为研究对象,在分析了该市在塑造城市旅游形象的有利条件的基础上,提出了加大投入,促进城市旅游各项设施建设、准确定位,设计适宜的城市形象、宣传政策,提高市民和旅游从业人员素质、政府主导,注重城市旅游营销策略等具体策略。  相似文献   

10.
陈倩 《特区经济》2014,(1):157-161
旅游目的地形象对提升城市的吸引力和竞争力有着重要的影响和作用。以北京城市为例,从受众感知的角度分析旅游目的地形象构成要素,并建立了相应的指标体系。通过调查问卷和统计分析方法对北京旅游目的地的主要构成要素进行实证分析。实证结果表明:北京旅游目的地形象的四构成要素"城市硬环境形象"、"城市软环境形象"、"旅游功能形象"和"旅游服务形象"对北京旅游目的地形象都有着显著地正相关关系;"旅游功能形象"对城市旅游形象的影响最明显,改善和提升"吃、住、行、游、购、娱"是提升城市旅游形象的有效措施。  相似文献   

11.
冯四朵  杨亮 《特区经济》2021,(2):116-120
在国内外学者对城市旅游形象以及游客行为研究的理论基础上,本文以广东省河源市为研究对象,通过问卷调查获得游客对河源市城市旅游形象感知的影响因素,并构建这些因素对游客行为的结构方程模型。通过对河源市游客进行实地调研,获得一手数据,并用获得的有效数据进行探索性因子分析和验证性因子分析,以验证所获得数据的有效性和可靠性。通过用所获得的数据构建城市旅游形象对游客行为意图的结构方程模型,得出以下研究结果:在河源城市旅游形象的六个影响因素中,自然环境、旅游设施、旅游服务水平以及经济政治环境对游客行为意图具有显著的正向影响;此外,城市旅游形象的六个影响因素对游客行为意图的影响效应是不同的。最后,笔者还对研究的不足和未来研究方向做了探讨。  相似文献   

12.
智慧旅游及城市旅游竞争力是目前国内外研究的热点问题。在对国内外智慧旅游的概念、智慧旅游实践述评的基础上,对城市旅游竞争力的研究进行述评,其中城市旅游竞争力的研究从三个角度出发,即影响因素、综合评价与提升策略。国内外研究城市旅游竞争力的内容侧重与方法运用不尽相同,国外评价城市旅游竞争力运用钻石模型、可计算的一般均衡(CGE)模型、集聚指数模型等,而国内倾向于运用的方法有因子分析法、主成分分析法、生态位模型、后向传播(BP)神经网络、聚类分析法等。最后,国内外在智慧旅游及城市旅游竞争力的结合性研究上成果很少,智慧旅游竞争力的研究还待进一步探索。  相似文献   

13.
盛颐 《特区经济》2011,(9):156-157
随着大旅游时代的到来,城市在旅游活动中的作用不断增强,城市旅游在旅游业中地位提升。本文以三亚为着眼点,通过城市旅游的开发对三亚发展的影响阐述,分析了三亚在发展城市旅游中存在问题,提出三亚城市旅游的发展对策。  相似文献   

14.
李涛 《科技和产业》2011,11(10):10-15
都市型乡村旅游作为我国乡村旅游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乡村旅游中发展较为成熟的一种形式。作为旅游业一个新的增长点和亮点,本文在简要回顾都市农业旅游、乡村旅游的概念与内涵的基础上,进一步梳理和提炼了都市型乡村旅游的定义与内涵,研究了都市型乡村旅游产生的背景,总结了其功能及主要特征,并对国内外都市型乡村旅游系统评价研究的动态进行了归纳和评述。  相似文献   

15.
廖维俊 《改革与战略》2012,28(3):153-155
旅游的民生性越来越得到重视,城市旅游的发展是旅游民生推进的重要体现,两者的交融决定了采取可行性的开发策略将起着重要的积极作用。文章分析了当今城市旅游的现状,结合当今实际,提出了要通过发展城市旅游以提升旅游民生,最后提出了相关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6.
王玲  史斌   《华东经济管理》2010,24(11):7-9
都市旅游产品具有明显的公共产品的特性,并且在经济、社会、文化和空间等多个方面都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文章基于上海的都市旅游资源,对各类都市旅游产品的公共属性进行对比分析,并以博物馆旅游资源为代表。对上海市都市旅游产品公共属性的表现方式、表现程度和旅游开发意义等内容展开具体研究。  相似文献   

17.
对文化旅游城市的开发建设应使之兼具观光型传统旅游目的地和体验型现代旅游目的地的特征,文章以太原为研究对象,探讨提升文化旅游城市综合吸引力的路径和模式。在盘点太原的历史文化资源和自然资源,分析其旅游市场客源的基础上,进行旅游区域形象设计,继而通过地区营销组合,将丰厚的历史文化资源与现代的文化创造有机整合包装起来。使历史文化资源转化成现实的文化生产力,必将能极大地带动城市经济的进一步发展。  相似文献   

18.
上海都市专项旅游产品开发现状、存在问题及其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牛弘欢 《特区经济》2006,213(10):235-237
上海都市专项旅游产品通过多年的发展,已经取得一定成绩。目前,会展旅游产品、商务旅游产品、购物旅游产品、美食旅游产品、文化旅游产品、节庆旅游产品、工业旅游产品、体育旅游产品等,共同构成了上海都市专项旅游产品基本框架。本文通过调查上海都市专项旅游产品开发现状,并尝试与世界上一些都市专项旅游发达城市比较其长短优劣,在此基础上研究分析,提出上海都市专项旅游产品相应的发展策略,以期对上海都市专基旅游产品更好的发展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