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为了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要求,自1997开始,国家财政部陆续发布了八个具体会计准则。纵观八个具体准则,不难发现这些具体准则体现了一个重要的思想——实质重于形式的原则。实质重于形式的原则,就是指某一事项或交易的经济实质与法律、制度形式不一致时,会计处理应以经济实质作为判断该交易、事项的标准,而不拘泥于法律、制度的条文规定。具体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实质重于形式原则在《企业会计准则——关联方关系及其交易的披露》中的体现。  相似文献   

2.
“实质重于形式”原则在新会计准则中的应用分析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赵筠 《财会通讯》2006,(2):49-50
《企业会计制度》(以下简称《制度》)中确定“实质重于形式”为会计核算的一般原则,要求“企业应当按照交易或事项的经济实质进行会计核算而不应当仅仅按照它们的法律形式作为会计核算的依据”。在实际工作中,交易或事项的外在法律形式并不总能完全反映其实质内容,会计信息要想反映其所拟反映的交易或事项,就必须根据交易或事项的经济实质,而不是仅仅根据其法律形式进行核算和反映。因此,“实质重于形式”原则可以理解为,由于交易或事项的经济实质与法律形式并非总相一致,作为经济信息系统的会计,应当根据交易或事项的经济实质而非法律形式…  相似文献   

3.
对“实质重于形式”原则应用的几点思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胡玲敏 《企业经济》2003,(11):144-145
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许多交易或事项在经济实质与法律形式方面不一致,甚至发生背离。新的《企业会计制度》中会计核算的基本原则在原有的12条的基础上增加了一条“实质重于形式”原则,体现了对经济实质的尊重。在会计核算中遵循实质重于形式原则,能够保证会计信息与客观经济事实相符,更好地符合会计信息的质量特征。但这条原则在应用时也要把握适当,防止规避和滥用。一、实质重于形式原则在会计实务中的应用实质重于形式是指某一事项或交易的经济实质与法律形式不一致时,会计处理应当根据交易或事项的经济实质而非法律形式进行确认、计量和…  相似文献   

4.
对实质重于形式原则的思考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杨建红 《会计之友》2002,(10):44-45
一、实质重于形式原则的涵义及产生背景 所谓实质重于形式原则就是企业应当按照交易或事项的经济实质进行会计核算,而不应按照它们的法律形式作为会计核算的依据.实质重于形式原则可以理解为:由于交易或事项的经济实质与法律形式并非总相一致,作为经济信息系统的会计,应当根据交易或事项的实质而非形式进行确认、计量和披露,简言之,当某一事项的经济实质和法律形式发生冲突时,会计强调经济实质.  相似文献   

5.
试析实质重于形式原则在“两则”中的运用○湖南省安仁县财政局刘知生所谓会计实质重于形式原则,就是当某一事项或交易的经济实质与法律形式发生冲突时,会计强调按经济实质和财务事实进行处理。确立会计实质重于形式原则,对于企业正确选择财税会计政策、编制财务报表都...  相似文献   

6.
江润秋 《广西会计》2003,(10):27-28
新的《企业会计制度》第十一条规定企业在进行会计核算时 ,应当按照交易或事项的经济实质进行会计核算 ,而不应当仅仅按照它们的法律形式作为会计核算的依据。这是我国首次正式提出的“实质重于形式”的会计核算原则。实质重于形式原则可以理解为 ,由于交易或事项的经济实质与法律形式并非总相一致 ,作为经济信息系统的会计 ,应当根据交易或事项的实质而非形式进行确认、计量和披露。运用实质重于形式原则要赋予会计人员较大的自主性和能动性 ,要求会计人员具有较高的职业判断能力。实质重于形式原则在会计核算上的运用非常广泛 ,以下是笔者…  相似文献   

7.
所谓实质重于形式,就是指当某一事项或交易的经济实质与法律形式不一致时,会计应当根据交易或事项的经济实质而非法律形式进行确认、计量和披露,具体而言,应以经济业务的发生是否导致相关的风险和报酬的转移为判别标准。然而,现行的会计理论和会计实务往往偏重于可靠...  相似文献   

8.
我国在2001年1月1日颁布执行的《企业会计制度》中的第十一条中明确规定:“企业应当按照交易或事项的经济实质进行会计核算,而不应当仅仅按照它们的法律形式作为会计核算的依据。”简称为“实质重于形式”会计原则。该会计原则的内涵是指交易事项的经济实质重于法律形式。其实早在1999年1月1日颁发执行的  相似文献   

9.
去年,财政部颁布了全国统一的会计制度《企业会计制度2001》。打破了以往分行业、分企业组织形式制定会计制度的格局,对提高会计信息的真实性、统一性和有用性起着重要作用。此次改革,突出体现了谨慎性原则,具体表现在以下方面:一、会计核算一般原则方面新企业会计制度在原有的12条一般原则基础上,增加了实质重于形式原则。实质重于形式原则是指在会计核算过程中,某一交易或事项的经济实质重于其法律形式。企业应当按照交易或事项的实质和经济现实进行会计核算,而不应当仅仅按照它们的法律形式作为会计核算的依据。例如:预计…  相似文献   

10.
《企业会计准则——基本准则》总则第10条规定:“企业应当按照交易或事项的经济实质进行会计确认、计量和报告,不应仅以交易或者事项的法律形式为依据。”这意味着新会计准则增补了会计的“经济实质重于法律形式”这一原则。实质重于形式原则在会计确认、计量、记录和报告等方面都有不同程度的体现。  相似文献   

11.
《企业会计准则——基本准则》总则第10条规定:"企业应当按照交易或事项的经济实质进行会计确认、计量和报告,不应仅以交易或者事项的法律形式为依据。"这意味着新会计准则增补了会计的"经济实质重于法律形式"这一原则。实质重于形式原则在会计确认、计量、记录和报告等方面都有不同程度的体现。  相似文献   

12.
本文从美、英、法国的会计准则对实质重于形式原则的表述展开讨论,简要分析了经济实质和法律形式的关系及“实质重于形式”在法律实践和会计活动中的应用。说明在交易或事项的法律形式不明确或不适用时。会计应偏重于其经济实质进行核算和反映。并在回顾实质重于形式原则引入我国会计准则和制度过程以及应用具体环节的基础上。得出由于存在文化差异,我国会计人员使用实质重于形式原则的需要在职业判断的适度运用上多下功夫的结论。  相似文献   

13.
实质重于形式中的"实质"是指交易或事项的经济实质,"形式"是指交易或事项的法律形式。实质重于形式原则要求企业在进行会计核算时,应当按照交易或事项的经济实质进行会计确认、计量和报告,而不能仅仅以交易或事项的法律形式为依据。  相似文献   

14.
何勇 《事业财会》2001,(2):44-46
鉴于交易或事项的经济实质和法律形式并非总是一致,实质重于形式原则要求对交易或事项应该按照其实质而不是形式进行会计确认、计量和报告。在西方财务会计概念框架中,实质重于形式是一项基本会计原则,而我国的《企业会计准则》沿未包含该原则。为此,有必要对实质重于形式原则作出深入探讨,并考虑将其纳入我国会计准则体系。  相似文献   

15.
我国已加入WTO,要进一步融入国际资本市场,参与国际贸易竞争,就必须按国际惯例向投资者和债权人提供真实、公允、可比的会计信息。《国际会计准则》关于实质重于形式规定:如果信息要想真实反映它拟反映的交易或其他事项,那么就必须根据实质和经济现实进行核算与反映。我国的实质重于形式原则要求企业应按照交易或者事项的经济实质进行会计确认、计量和报告,不能仅仅以交易或者事项的法律形式为依据,会计人员应当根据经济事项的经济实质而不是法律形式进行核算和反映,只有掌握以下三方面内容才能保证会计信息质量。  相似文献   

16.
实质重于形式中的"实质"是指交易或事项的经济实质, "形式"是指交易或事项的法律形式.实质重于形式原则要求企业在进行会计核算时,应当按照交易或事项的经济实质进行会计确认、计量和报告,而不能仅仅以交易或事项的法律形式为依据.  相似文献   

17.
实质重于形式原则在会计核算中的运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万晓文 《广西会计》2001,(10):18-19
新的《企业会计制度》(以下简称《制度》)第十一条第二款中 ,对实质重于形式原则是这样规定的 :“企业应当按照交易或事项的经济实质进行会计核算 ,而不应当仅仅按照它们的法律形式作为会计核算的依据。”也就是说 ,当其法律形式与经济实质不一致时 ,应以其经济实质为核算依据。它的运用是我国会计改革发展的必然结果。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 ,经济活动越来越复杂 ,其表现形式已日趋多样化 ,经常会出现经济实质与其法律形式不相一致的情形 ,给我们的会计核算工作带来了困难。对于实质与形式不相一致的交易或事项 ,在会计核算时 ,必须按…  相似文献   

18.
《企业会计制度》第11条规定:企业应当按照交易或事项的经济实质进行会计核算,而不就仅仅按照它们的法律形式作为会计核算的依据。这就是著名的“实质重于形式”会计原则。  相似文献   

19.
本文从美、英、法国的会计准则对实质重于形式原则的表述展开讨论,简要分析了经济实质和法律形式的关系及“实质重于形式”在法律实践和会计活动中的应用。说明在交易或事项的法律形式不明确或不适用时,会计应偏重于其经济实质进行核算和反映,并在回顾实质重于形式原则引入我国会计准则和制度过程以及应用具体环节的基础上,得出由于存在文化差异,我国会计人员使用实质重于形式原则的需要在职业判断的适度运用上多下功夫的结论。  相似文献   

20.
本文从美、英、法国的会计准则对实质重于形式原则的表述展开讨论,简要分析了经济实质和法律形式的关系及"实质重于形式"在法律实践和会计活动中的应用.说明在交易或事项的法律形式不明确或不适用时,会计应偏重于其经济实质进行核算和反映,并在回顾实质重于形式原则引入我国会计准则和制度过程以及应用具体环节的基础上,得出由于存在文化差异,我国会计人员使用实质重于形式原则的需要在职业判断的适度运用上多下功夫的结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