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李明扬 《广告大观》2007,(8S):126-126
最近传言艾瑞市场咨询正与分众传媒谈判,欲以1000万美元作价加盟分众系。分众传媒此前收购了国内最大的互联网广告代理商好耶.而好耶又是艾瑞咨询最大的客户之一。根据分众一贯打造媒体圈的做法,分众有可能收购更多的互联网公司来完善其布局。而艾瑞咨询是国内专注互联网数据分析的咨询机构.这些互联网分析数据能为江南春的互联网媒体圈梦想提供服务。  相似文献   

2.
2005年,对分众传媒的CEO江南春来说,无疑是合并整合的一年。分众和江南春的每次出手,均给中国户外广告业带来巨大震撼。 2005年7月,分众传媒成功登陆美国NASDAQ,成为美国上市的中国纯广告传媒第一股。 10月,分众以超过1亿美元的价格合并了国内最大的电梯平面媒体运营商——框架传媒。  相似文献   

3.
分众之鉴     
江南春后来深自反省,认为错在"为并购而并购",忽略了客户需求。在蓝色光标疯狂并购之前,分众传媒是翻覆广告传媒行业的震撼性大买家。2005年在纳斯达克上市后,由于荷包饱满,分众几乎"批量式"地在各个业务领域搜索清盘,务求达到垄断地位;例如分众2006年切入手机广告领域,一下子并购了北京凯威点告技术公司  相似文献   

4.
《中国广告》2008,(3):176-177
2008年1月21日,炎黄健康传媒和分众传媒召开战略联合发布会。会上炎黄健康传媒董事长兼 CEO 赵松青从分众传媒董事长江南春手里接过一块切下来的蛋糕,预示着以前在医院健康传媒领域的混战格局结束,炎黄健康传媒优势垄断的大局已定。据悉,此次分众不仅把手里的所有医院和药店资源注入炎黄,而且还真金白银的投放500万美元的战略投资,可见江南春对于炎黄健康业务平台的看好。江南春领导下的分众一直是中国广告市场的高速列车,凡是和分众沾边的企业都各个利好,汇聚出来的集群效益直接带来了行业景气。分众2005年7月13日正式在纳斯达克上市,当时的市值为7亿美元。两年间,分众的市值增长了10倍以上。美国纳斯达克  相似文献   

5.
圈内圈外     
本月关注新浪和分众合并流产分众传媒9月24日宣布将向董事长江南春以每股1.899美元的价格定向增发7500万股普通股,价值1.42亿美元。江南春将持有分众传媒19%股份。同时,新浪与分众传媒近日宣布,将不再延长去年12月宣布的新浪与分众传媒合并交易的截止日。这宣布着新浪和分众的合并案以失败的结局中止。此前,根据新浪和分  相似文献   

6.
两年半以前,29岁的江南春略带遗憾地总结自己“患得患失,缺乏赌性”,因此注定成不了“传奇资本家”。2005年7月13日(美国当地时间),来自上海的分众传媒成功登陆美国纳斯达克市场。当日收盘价总市值约8亿美元,中国内地又一个富豪诞生——分众创始人,董事会主席兼CEO江南春身价随之超过20亿人民币。为此,业界权威人士认为:江南春不仅仅是个身家不菲的“资本家”,而且也发迹得十分“传奇”。正如江南春感言的那样:发掘别人没有发现的产业模式,才能赚大钱。而更让人惊讶的是,分众传媒只有3年历史。而江南春本人,甚至都不会使用电脑打字。  相似文献   

7.
《中国广告》2009,(11):153-153
分众传媒9月24日宣布将向董事长江南春以每股1.899美元的价格定向增发7500万股普通股,价值142亿美元。江南春将持有分众传媒19%股份。同时,新浪与分众传媒近日宣布。将不再延长去年12月宣布的新浪与分众传媒合并交易的截止日。这宣布着新浪和分众的合并案以失败的结局中止。  相似文献   

8.
朱磊 《广告导报》2007,(12):106-107
2005年7月,分众传媒在纳斯达克上市,中国新媒体从此不再是暗自汹涌,而是被推上财富及舆论的风口浪尖,分众传媒一时间近乎成为了新媒体的代言人风光无二。但许多人不知道的是,当2002年江南春的分众视频铺进上海的商业楼宇进行试播时,另一家新媒体公司已经在中国的铁路上奔驰了一年多的时间。  相似文献   

9.
虞锋 《商界》2006,(4):20-22
2006年1月,上海广告界传出一个让业界震惊的消息,楼字广告巨头分众传媒以现金加股票总计3.25亿美元的天价完全并购另一个巨头聚众传媒,聚众从此成为分众旗下的子公司。而此前两者的竞争几乎是针尖对麦芒,势同水火。是什么让他们走到了一起?正在筹备上市的聚众为何选择放弃?当分众老总江南春风光无限的时候。聚众的虞锋在做什么,在想什么?那段时间发生了什么?2006年2月底,一个阳光和暖的上午,记者叩开了虞锋办公室的门。[编者按]  相似文献   

10.
侯云龙 《商》2012,(16):192-194
从2011年底开始,在和美国做空机构浑水五度交锋之后,分众传媒(以下简称"分众")股价终于一改颓势,企稳回升。但就在分众股价节节高升之际,作为分众的创始人和现任董事长的江南春,却突然打出了一张"私有化"牌。对于江南春的这一举动,外界一时间众说纷纭。有人说,这是江南春在浑水的连番打压下,做出的无奈之举;有人说,这是江南春为了实现股东利益最大化,采取的权宜之计;还有人说,这不过  相似文献   

11.
林涛 《中国品牌》2008,(10):64-66
江南春是如何让分众的并购和市值增长互相促进江南春用并购作为分众2008新年的礼物。2007年12月10日,江南春半道劫下业已完成上市路演的玺诚传媒。按照协议,分众传媒将以1.684亿美元现金收购玺诚所有股权,在协议完成后的24个  相似文献   

12.
2008年12月22日,国内互联网行业发生了迄今为止最大的一起并购——新浪以新发行4700万股份的代价,收购分众传媒的楼宇电视、框架广告以及卖场广告等业务。在2008年前九个月,这些资产占到了分众传媒全部营收的52%。在很多资本市场的分析人士看来,这桩交易之后,中国楼宇视频广告模式的开创者江南春将逐渐淡出,因为他已将分众除好耶网外的全部核心资产都卖给了新浪。而在交易前夕及宣布当日,  相似文献   

13.
阅读     
分众的蓝海——江南春和他的创意神话出版:中信出版社定价:36.00本书介绍了目前各大媒体聚焦度最为集中的分众传媒及其年轻总裁江南春。对于这个颇具传奇色彩的户外广告媒体商和它的领军人物,本书一方面以分众传媒的建立、成长与发展为时间推移的主线,另一方面又将江南春个人的创业经历穿插其中,娓娓道  相似文献   

14.
《三联竞争力》2009,(2):27-27
2008年年末,新浪、分众与复兴国际三大巨头打了一套连环掌。 12月22日,新浪和分众传媒宣布达成协议,新浪将以13亿美元的代价合并分众旗下户外广告业务,分别包括分众楼宇电视,框架广告以及卖场广告等。分众传媒只保留其互联网广告、影院广告以及传统户外广告牌业务。  相似文献   

15.
杨猛 《广告大观》2009,(2):44-45
12月22日,新浪和分众传媒宣布双方达成协议,新浪将合并分众旗下的户外数字广告业务。根据协议,新浪将增发4700万普通股用于购买分众传媒旗下的分众楼宇电视,框架广告以及卖场广告等业务相关的资产。分众传媒将保留其互联网广告业务 ,影院广告业务以及传统户外广告牌业务。  相似文献   

16.
2008年12月22日,新浪和分众传媒集团达成协议,新浪将增发4700万普通股(依照新浪前一个周五29.24美元每股的价格,交易金额高达13.74亿美元)用于购买分众传媒旗下与分众楼宇电视、框架广告以及卖场广告等业务相关的资产,分众传媒将保留其互联广告业务、影院广告业务以及传统户外广告牌业务。消息一出,投资者纷纷看淡,新浪和分众股价都出现了大跌,当日至收盘时,新浪跌了17%,分众跌了16%多。  相似文献   

17.
人物动态     
《中国市场》2008,(16):7-7
<正>江南春:卸任分众传媒CEO据《新京报》报道,3月6日,公司创始人兼首席执行官江南春卸任CEO一职,由原分众传媒总裁谭智接任。江南春将继续担任分众传媒董事局主席,并继续负责互联网、手机广告及其他新媒体的整合业务。  相似文献   

18.
江南春的语气里透出自豪与信心。作为上海分众传媒控股有限公司的CEO,他已经成为一种新广告传媒模式的领跑者。2003年1月,分众传媒开始在上海推出高级商业楼宇联播网,在写字楼的电梯口或电梯内安置LCD,播出各类广告、新闻资讯和娱乐节目。现在,江南春的商业楼宇联播网已经遍布北京、上海、广州、杭州、成都等37个城市,从50家写字楼发展至目前8000多栋商务楼宇,从原来一个月100多万元营业额发展到今天每月1300多万元的利润。江南春很自信的告诉记者,今年的税后利润会达到1亿多元。  相似文献   

19.
7月,分众传媒正式在美国上市,这是我国广告传媒界资本运作可圈可点的几个案例之一。外界曹用“传奇”两个字来评价分众传媒的CEO——江南春,因为他仅用了两年的时间,就使得公司的市值达到了6亿美元,而作为公司的第一大股东,他个人的身价也随之猛涨。他已经成为中国新贵中的一个杰出代表。年轻、有为、富有、思路超前、胆略过人,这些赞美之词堆满了他的办公室,还有其他的吗?我们不妨去探访一下。  相似文献   

20.
12月22日晚间21时,新浪和分众两家公司的攻事会直接达成了协议,新浪增发4700万普通股,初步预计约合13.7亿美元的代价,合并分众传媒旗下的分众楼宇液晶电视、框架广告、卖场广告等在纳斯达克上市的分众传媒相关核心业务资产。在光怪陆离的中国新媒体市场,正值2008年岁末,留下了浓墨重彩也惊人的一笔变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