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90 毫秒
1.
童俊 《江苏商论》2010,(5):144-145
武汉城市圈的发展对农民收入的影响越来越大。本文对武汉城市圈农民收入的现状进行阐述,分析了武汉城市圈发展中阻碍农民增收存在的问题,提出了解决武汉城市圈农民收入问题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2.
本文叙述了武汉城市圈产业集群的现状,分析了武汉城市圈产业集群发展存在的问题,然后提出加快武汉城市圈产业集群发展的对策。  相似文献   

3.
武汉城市圈经济增长方式与产业结构调整策略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邢慧茹 《现代商贸工业》2009,21(17):115-117
产业结构调整与经济增长是有机统一的。经济增长能促进产业结构调整,产业结构调整能使经济更快增长。武汉城市圈的产业结构直接关系到未来武汉城市圈经济增长。深入了解武汉城市圈经济增长方式和产业结构特征对武汉城市圈产业结构调整策略有重要意义。分析了武汉城市圈经济增长方式和产业结构的现状,提出了基于武汉城市圈经济增长和产业结构关系的产业结构调整策略。  相似文献   

4.
基于循环经济的武汉城市圈可持续发展及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07年国务院批准武汉城市圈成为全国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为武汉城市圈又好又快发展、促进中部崛起带来新的战略机遇。从可持续发展的态势展开分析,以武汉城市圈建设发展契机,运用SWOT分析方法分析城市圈发展循环经济的优势、劣势、机遇和威胁,并在此基础上提出武汉城市圈发展循环经济的对策。使武汉城市圈提高综合竞争力,更好地发挥对全省的辐射带动作用。  相似文献   

5.
武汉城市圈在2007年被确定为全国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已经成为中部地区的重要经济增长点,并将承担支撑中部地区崛起的重要历史使命.本文通过对武汉城市圈的产业现状进行分析,提出武汉城市圈的产业优化战略.  相似文献   

6.
樊春梅  蔡飞 《江苏商论》2010,(4):124-126
随着改革开放深入和中部崛起战略实施,武汉城市圈的发展变得越来越重要。本文运用SWOT分析法对武汉城市圈发展的优势、劣势、机遇和挑战进行分析,以此为基础探讨推进武汉城市圈的相关发展策略。  相似文献   

7.
本文从可持续发展的态势展开分析,研究循环经济基本理论和发展模式,以武汉城市圈建设发展契机,提出推进武汉城市圈循环经济发展的对策措施,对加快武汉城市圈的发展具有一定的指导性。  相似文献   

8.
在中国,建筑业对国民经济一直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它的作用不仅仅在于自身产值的贡献,更重要的是对数十个相关产业的拉动。武汉城市圈是湖北经济发展的核心区域,武汉城市圈的"南极"——咸宁市作为武汉城市圈的重要组成部分,研究其建筑业的发展对推动城市圈区域经济一体化、城乡统筹发展和"两型社会"构建极具战略意义。通过大量统计数据的分析和对研究区的走访调查,研究咸宁市建筑业现状,并运用回归分析预测模型,对咸宁市今后几年建筑业发展规模做出相应预测。研究结论和建议对咸宁市实现建筑业的跨越式发展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9.
积极发展农村小额贷款是加快推动武汉城市圈农村金融事业的一项重要工作,也是当前农村金融服务于农村经济发展的一项艰巨任务,同时,还将有助于武汉城市圈农村中低收入农户民生为重点的新农村和谐社会建设工作的展开。针对武汉城市圈农村小额贷款发展的现状进行客观、深入分析,指出武汉城市圈农村小额贷款面临的主要问题和困难,发展的基本条件。  相似文献   

10.
范晓伟  熊天号 《华商》2008,(16):96-96
继被定为"中部地区重要的战略支撑点"之后,武汉城市圈在07年末又被确定为全国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简称‘两型社会’)建设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武汉城市圈已经成为中部地区的重要经济增长点,并将承担支撑中部地区崛起的重要历史使命。本文将通过对武汉城市圈进行SWOT分析,明确武汉城市圈的经济发展现状和前景,分析已经出现的和今后可能出现的问题,并对解决办法进行简单的探讨。  相似文献   

11.
从经济发展的现状出发,通过对武汉城市圈产业结构升级的研究,用统计分析的方法分析了现阶段武汉城市圈的产业结构现状,揭示出城市圈产业结构中产业专门化率低、不具有比较优势、一产过高、三产过低、产业同构严重等问题,为制定城市圈产业结构的规划与优化产业结构政策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2.
夏季 《商场现代化》2008,(16):82-83
"中部崛起"战略的实施、武汉为龙头的8+1武汉城市圈的发展,"资源节约型社会"和"环境友好型社会"的建设成为武汉城市圈物流地产发展的良好契机。本文通过分析武汉城市圈物流地产战略优势和物流地产运营模式,提出了武汉城市圈发展物流地产模式时应注意的问题,使物流地产服务于武汉城市圈经济发展。  相似文献   

13.
周庆 《消费导刊》2009,(20):12-13
在城市竞争日益激烈的今天,城市营销的重要性愈益凸现。本文在分析了武汉城市圈竞争态势后,对武汉城市圈如何开展城市营销,提出了几点策略建议,以期对武汉城市圈的发展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4.
李林 《致富时代》2010,(1):157-157
该文运用SWOT分析法对武汉城市圈发展的优势、劣势、机遇和挑战进行分析,以此为基础探讨推进武汉城市圈的相关发展策略。  相似文献   

15.
随着武汉城市圈获批全国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综合改革配套实验区.武汉城市圈的经济发展越来越受到广泛关注。从武汉城市圈人力资源现状以及存在的问题出发,探究更加合理有效地利用人力资本这一增值最快的重要因素.以促进武汉城市圈经济发展。  相似文献   

16.
中国经济发展的经验表明,经济发展是在产业结构的变动和调整中实现的,产业结构在整个经济结构中处于主导地位。作为地区发展极的城市圈是中国区域经济发展的排头兵和领头羊,因此,推动城市圈产业结构的合理化与高度化,对于城市圈经济的快速发展,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武汉城市圈作为我国中部规模最大的经济区域,在我国经济发展中具有极为重要的地位,研究武汉城市圈产业结构具有很重要的意义。武汉作为九省通衢,全国交通枢纽,经济增长的外贸依存度较一般中部城市和西部城市要高,而由其带动的武汉城市圈的外贸状况对其产业结构的调整也具有很强的相关性,近期国家外贸重心的转移对武汉城市圈产业结构的调整影响巨大。武汉城市圈在经济迅速发展的同时,其产业结构尤其是制造业结构近年来出现了趋同倾向,这种趋同在某方面进一步带动了武汉城市囤的经济繁荣,在另一方面也产生了不少负面效应,如重复建设、恶性竞争、资源浪费等,这些负面效应会导致经济发展不协调,对武汉城市圈经济的进一步发展会产生许多障碍,成为发展的“瓶颈”。国家贸易重心的转移正好给武汉城市圈产业结构调整机会,贸易转型主要在引进外资、技术创新等方面对武汉城市圈的产业结构产生较大的影响。贸易模式转变能加快引进引资结构,改变优化产业结构升级;贸易模式转变促进技术创新,促进产业结构升级。武汉城市圈的发展正成为继珠三角城市圈、长三角城市群、环渤海城市圈之后的第四极,其发展对中国经济的发展有着深远的意义,研究外贸转向情形下武汉城市圈的产业结构调整有着现实的意义。  相似文献   

17.
协调好经济增长与资源消耗之间的关系,是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关键。本文通过1995-2008年的面板数据,分析了武汉城市圈的农业资源利用现状,并对农业经济增长与资源消耗之间的关系进行了实证研究。研究结果显示,武汉城市圈的农业发展处于资源消耗快速增长阶段,必须尽快转变农业经济增长方式,以实现武汉城市圈内农业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8.
马琴  李静 《现代商贸工业》2010,22(13):116-117
国务院批准设立武汉城市圈"两型社会"实验区,这是一个机遇也是一个挑战。我们应借助这一契机,发展城市圈经济,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实现中部崛起。对武汉城市圈内的产业结构现状进行了分析,提出了培育"两型产业"的目标和产业结构调整的思路,也给出了产业结构合理化和优化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9.
在经济危机的冲击下,曾经取得极大经济效益的浙江、广东等地集中在某一条产业链的某一个环节上的企业大量倒闭破产,为武汉城市圈集群的发展敲响了警钟。鉴于此.文章分析了武汉城市圈产业集群的现状,并相应提出了打造基于完善产业链的产业集群的一些措施。  相似文献   

20.
作为武汉城市圈"两型社会"建设和新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重要内容之一,社区卫生服务一体化已经成为人们关注的热点课题。针对大中型城市社区卫生事业发展中存在的种种问题,以武汉城市圈为立足点,从社区卫生服务一体化的特征出发,在分析当前社区卫生服务现状的基础上,提出了针对性了建构措施和对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