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皖江地区良好的区位条件、优越的自然禀赋与相对较高的经济社会水平引来投资开发的热潮,实现经济快速发展而又不引起生态环境品质下降,因而走循环经济发展模式是地区发展的必由之路.本文从分析皖江地区经济社会与生态环境条件入手,释了产业升级与发展循环经济的关联,生态环境优化与循环经济的关联,在此基础上提出相应的策略.皖江地区发展循环经济的总体思路是,以区域协调为依托,以产业政策为导向,以环保法律为保障,经济补偿为调节手段,技术创新为突破点,绿色GDP为目标.  相似文献   

2.
循环经济激励机制建立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循环经济(cyclic economy)是指在人、自然资源和科学技术的大系统内,在资源投入、企业生产、产品消费及其废弃的全过程中,把传统的依赖资源消耗的线形增长的经济,转变为依靠生态型资源循环来发展的经济.循环经济是把清洁生产和废弃物的综合利用融为一体的经济,本质上是一种生态经济.在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公报中明确提出:"要加快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大力发展循环经济."我国发展循环经济是国情和经济社会发展的必然要求.  相似文献   

3.
闽北发展循环经济的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卫国 《发展研究》2008,(2):64-66
循环经济作为一种发展模式,是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的重要途径之一,是落实科学发展观,调整产业结构,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的重要内容,也是克服资源和环境对经济社会发展制约瓶颈的重要举措.循环经济的发展是政府、企业、公众和社会等各个层面形成共识和协调行动的过程,尤其是在经济社会发展相对滞后的闽北,要以循环经济的发展推动经济社会事业的全面进步,更需要从政府、企业、公众、社会等方面形成协调配合的共同促进发展的良好局面.  相似文献   

4.
我国经济增长以能源消耗为代价,这种情况不利于经济社会的长远发展,循环经济应世而出.本文探讨了以绿色税收促进循环经济的理论基础,对国外绿色税收实施的成功经验进行了概括,最后提出了绿色税收的具体政策.  相似文献   

5.
皖江地区良好的区位条件、优越的自然禀赋与相对较高的经济社会水平引来投资开发的热潮,实现经济快速发展而又不引起生态环境品质下降,因而走循环经济发展模式是地区发展的必由之路。本文从分析皖江地区经济社会与生态环境条件入手,阐释了产业升级与发展循环经济的关联,生态环境优化与循环经济的关联,在此基础上提出相应的策略。皖江地区发展循环经济的总体思路是,以区域协调为依托,以产业政策为导向,以环保法律为保障,经济补偿为调节手段,技术创新为突破点,绿色GDP为目标。  相似文献   

6.
建立生态的循环经济发展模式是西部大开发的关键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史向军 《生产力研究》2006,3(5):134-135,147
依据我国西部自然生态环境和经济发展状况,通过对生态经济和循环经济有机结合所形成的生态的循环经济模式,对于我国西部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的必要性的分析,提高全社会对于西部经济发展走生态保护和循环经济模式的认识,从而确立以政府宏观调控为主体,企业产业升级和技术改造为突破口,全社会参与,实现传统经济发展模式转型,建立和发展具有生态经济和循环经济基本特征的经济发展模式。  相似文献   

7.
促进我国循环经济发展的税收政策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国"高消耗、高能耗、高污染"的粗放型经济增长模式不利于经济社会的长远发展,发展循环经济已成为我国经济发展的必然选择,而构建与发展循环经济离不开政府的积极财税政策支持.文章对当前我国的税收政策在推动循环经济发展方面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结合国外绿色税收实施的成功经验,最后提出了促进循环经济发展的税收政策.  相似文献   

8.
沈和  卢爱国 《江南论坛》2005,(11):24-26
循环经济是对传统发展模式的创新,是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必然选择。2002年以来,常熟把发展循环经济作为解决资源环境紧约束的治本之策和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的重要抓手,在经济社会各领域、各层次、各环节,大力推行循环经济发展模式,推动经济社会全面步入科学发展的轨道,并产生了积极的示范带动效应。  相似文献   

9.
我国的经济发展与资源、环境之间的矛盾日益突出,为实现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必须大力发展循环经济.发展循环经济的过程中还存在很多问题,需要结合国情采取相应的措施加以解决,从而走出一条具有中国特色的循环经济发展道路.  相似文献   

10.
当前,我国经济高速度增长,发展势头强劲,但同时也面临着越来越严重的资源短缺、生态恶化、环境污染的挑战。为了实现经济平稳快速发展,同时又遏制资源浪费和环境污染,必须大力发展循环经济。发展循环经济是解决严重的生态环境问题的根本出路,是实现我国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必然选择。我们必须通过实施确立新的经济发展观、树立新的资源观、建立生态产业、完善支持保障体系等措施推动循环经济发展。  相似文献   

11.
论政府在发展循环经济中的作用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中国目前经济增长受到资源和环境的约束瓶颈,要解决资源匮乏和环境污染矛盾,就必须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大力发展循环经济,实现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发展循环经济必然要对传统的生产经营、社会管理及消费方式等诸多方面提出改革和更新的要求,政府在推动和促进循环经济加快发展的过程中承担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相似文献   

12.
自从循环经济理念提出以来,各个国家和地区大力发展,我国不断进行循环经济探索与实践,取得了明显的成绩,但依然与发达国家之间差距明显,循环经济实践依然存在很多问题.我国经济发展方式依然粗放,仍以传统的“高消耗、低产出、高污染”的生产方式来维持我国经济的高速增长,环境问题日益突出,已成为制约经济社会发展的瓶颈问题,另外,我国人均资源量低,仅占世界平均水平的1/4,然而资源的利用效率却很低下,立足现实国情,分析发展形势,如何更好的发展循环经济,推进我国经济增长方式从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具有非常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3.
刘风明 《经济导刊》2013,(Z1):70-71
我国循环经济发展现状随着我国社会和经济的发展,大量生产、大量消费、大量废弃物不断增加,废物的堆积及污染也越来越严重,循环经济的重要性也就日益显现,发展循环经济尤为重要。生态环境的有限性与经济社会发展的无限性之间始终存在一定的矛盾。这种矛盾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也成为我国乃至全球相对  相似文献   

14.
关于我国循环经济立法的思考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循环经济是指导经济社会发展和环境保护的重要原则和战略,是实现经济、社会与环境可持续发展的经济模式。基于我国目前尚无循环经济立法的实际,本文简要阐述了循环经济的内涵,介绍了日本、德国等国循环经济立法概况,探讨了我国循环经济立法的现实必要性,提出了我国循环经济立法应借鉴日本等国的经验,从而构建我国循环经济法律制度的初步设想。  相似文献   

15.
林子波 《发展研究》2007,4(12):82-84
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和中国共产党人都重视资源节约.企业在我国经济社会中具有特殊地位和重要作用,应在发展循环经济中发挥主体作用.当前,我国企业外延粗放型增长特征依然十分明显.为了加快推行循环经济,企业应该更新发展思路,强化社会责任;优化经济结构,提高资源管理水平;推进技术进步,实现资源消耗的减量化;培养造就一流的企业家队伍,夯实循环经济发展的人才基础.  相似文献   

16.
积极发展低碳经济和循环经济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克群 《当代经济》2009,(21):10-11
2009年9月22日,国家主席胡锦涛在纽约出席联合国气候变化峰会时发表了重要讲话.胡锦涛指出,今后中国将进一步把应对气候变化纳入经济社会发展规划,并继续采取强有力的措施,积极发展低碳经济和循环经济,研发和推广气候友好技术.  相似文献   

17.
在我国经济社会发展进入关键阶段的新的历史时期,全党全社会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发展循环经济、建设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是实现经济增长方式根本性转变,减轻环境压力,增强国民经济整体素质和竞争力,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的必然选择.  相似文献   

18.
杨洁  陈小敏 《当代经济》2009,(21):92-93
循环经济是一种生态经济,是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实现经济、资源、环境协调发展的重要途径.深入研究循环经济的理论和大力推进相关机制的建立健全,是发展循环经济的重要任务.本文分析了循环经济的内涵、基本原则、本质特征:分析了发展循环经济的重要意义:提出了发展循环经济的政策和相应的构建机制.  相似文献   

19.
西部地区由于长期以来实行"大量生产、大量消耗、大量废弃"为特征的传统型经济增长模式,导致资源浪费、破坏,环境消纳污染物的自净能力难以支撑,环境质量不断恶化等制约西部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一系列问题,因此必须探索一条在发展经济的同时节约资源、保护环境的新型发展模式。本文从研究西部地区发展循环经济的必要性入手,分析西部地区发展循环经济的制约因素,探讨西部地区发展循环经济的基本思路和政策措施。  相似文献   

20.
知识经济和循环经济,是当今全球经济发展的两大趋势。发展循环经济,促进入与自然和谐、协调发展,正成为全球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新动向。有效利用资源、能源和保护生态环境,是经济社会、人与自然和谐、协调发展的必然要求和发展趋势。坚持科学发展观的战略理念,是从环境生态经济与发展的角度审视人类历史进程,是一种发展模式的确立。因此,实施循环经济,树立全新的自然生态理念,是确保人类在新的世纪实现和谐发展的需要。科学发展观是指导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一个总体发展战略,是对国内外经济社会发展经验的科学总结。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