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7 毫秒
1.
一、我国是目前世界上反倾销的最大受害国 所谓倾销,是指在国际贸易中出口商以低于正常价值的价格向进口国销售产品,并因此给进口国产业造成损害的行为.这是一种滥用自由贸易的行为.无论是对出口国还是进口国,都有极大的危害性.如果出口国被指控产品存在倾销,并给进口国国内产品造成损害,且该损害确由倾销所造成,则可实施反倾销措施.所谓反倾销,是指进口国反倾销调查当局依法对本国产品造成损害的行为,采取征收反倾销税等措施以抵消损害后果的法律行为.也就是说,反倾销是在世界经济一体化进程中,世界各国维护公平贸易环境,抵制不公平竞争的重要手段.但随着国际市场竞争的加剧,反倾销演变成为各国贸易保护主义的工具.  相似文献   

2.
反倾销措施是当前国际通行的贸易策略,它已被明文写入关贸总协定乌拉圭回合谈判的最后文件中,即简称《反倾销守则》。凡属关贸总协定的成员国,均可运用这一有利武器,抵制外国商品的低价倾销行为,有效保护国内幼稚产业,维护公平竞争的原则。 然而近些年来,随着世界经济中保护主义思潮的强化和我国出口贸易的不断扩大,外国特别是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国家对华出口商品的反倾销不断增加。一些与中国同处于产业结构调整阶段的发展中国家也纷纷效尤,对我国出口商品采取反倾销措施,到目前已达  相似文献   

3.
近年来,世界经济一体化趋势日益明显,贸易保护主义重新抬头,中国企业要走向世界,不得不面对——来势汹涌的反倾销反倾销措施是当前国际通行的贸易策略,已被明文写入关贸总协定乌拉圭回合谈判的最后文件中.凡属关贸总协定成员国,均可运用这一有利武器,抵制外国商品的低价倾销行为,有效保护国内幼稚产业,维护公平竞争的原则.遗憾的是,近年来,特别是近一个时期,一些西方国家或区域性集团迫于自身经济发展的需求,争相对我国出口产品进行反倾销调查;一些与中国同处于产业结构调整的发展  相似文献   

4.
李晓兵 《特区经济》2006,(12):260-262
反倾销是世界贸易组织赋予缔约国抵制不公平贸易行为的主要措施之一,是进口国可以采取的保护本国工业免受进口产品冲击、实现对本国贸易保护的合法手段。随着国际贸易自由化进程的推进,世贸组织允许单边使用的控制进口措施已寥寥无几,而反倾销措施却越来越成为各国极力寻求使用的贸易保护武器。国外对我国出口产品的反倾销案件数量逐年上升,涉及金额也不断增加。对我国企业来说加强应诉工作,争取胜诉是十分现实的问题。  相似文献   

5.
《宁波经济》2005,(6):18-20
在贸易摩擦和市场竞争日益加剧的今天,反倾销常常成为各国抵制外来商品的有利武器,与反补贴和紧急保障措施一道,形成了新贸易保护主义的工具。囚此,世贸组织和世界各国纷纷把反倾销作为限制自由贸易发展的主要阻力之一,对各国反倾销措施的滥用以及小合理的政策法规提出限制和要求,以求解决这一问题。  相似文献   

6.
当关税壁垒随着贸易自由化的推进而逐步淡出国际经贸舞台之际,反倾销作为一种合法的贸易保护措施却被各国频频利用,甚至有被滥用的趋势。自1979年8月欧共体对中国的糖精实施反倾销调查以来,到2000年底,已有30多个国家和地区对中国的出口产品提起反倾销诉讼400多起,涉及商品4000余种,涉案金额数百亿美元。中国业已成为全球反倾销最大的受害国,而浙江省又是全国遭受反倾销影响较严重的省份。在日益开放的国际环境中,研究如何应对愈演愈烈的反倾销指控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7.
龙一平  高军 《特区经济》2005,(11):262-264
WTO关于倾销的定义是:一国产品以低于“正常价值”的价格出口到另一国,并对进口国相关工业造成了损害的行为。反倾销指的是进口国依法对给进口国产业造成损害的倾销行为采取反倾销税等措施以抵消损害后果的法律行为。反倾销是世界贸易组织所允许采用的抵制外来不公平竞争的手段之一,目前已经成为世界各国和各国贸易政策和贸易救济中的一个主要组成部分。  相似文献   

8.
改革开发以来,我国共遭遇524起反倾销和保障措施等贸易保护与壁垒,其中“浙商制造”就占总数的五分之一。2002年,浙江有12类商品遭受11起反倾销、4起特别保障措施调查以及4起技术壁垒等,是历年平均数的2倍以上,占了全国近四分之一。2003年“浙商制造”更是国外市场的众矢之的,1到6月,14个国家和地区对我国发起反倾销和保障措施的调查28起中浙江又占了16起。事实表明,“浙商制造”的产品遭受国外的贸易保护与壁垒越来越频繁,呈现加剧之势。  相似文献   

9.
丛海彬  邹德玲 《特区经济》2007,(12):268-269
反倾销是针对倾销的存在而实施的,是WTO允许其成员国用于保护国内企业和市场,抵制进口产品不正当竞争的主要行政手段之一。反倾销税作为世界各国广泛采用的反倾销主要措施,应服务于发展本国经济,增进国家整体福利水平,而非局限于保护进口竞争产业。因此,慎用反倾销税这项措施,对其经济合理性作出判断,是值得世界各国深入研究的问题。  相似文献   

10.
国外对华反倾销的特征及对策思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按WTO规定,反倾销作为国际通行的贸易救济措施,是维护正常贸易秩序、制止非公平贸易的重要手段。但是,由于世界经济的非均衡化发展和新贸易保护主义的兴起,以反倾销为主要特征的歧视性、非公平贸易有扩大的趋势,不少国家出于国内外各种因素考虑而将其作为抑制进口的重要措施,对反倾销措施的滥用已成为影响国际正常贸易秩序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11.
反倾销是WTO允许的贸易救济制度之一,其目的是为了抵制不公平贸易行为。但在实践中,反倾销并没有起到国际贸易"矫正器"或者国内产业"安全阀"的作用,相反,反倾销滥用正成为贸易自由化进程中的"毒瘤"。为了遏制这种滥用,大量的反倾销受害国将美国、欧盟等国家和地区的反倾销立法与措施诉诸WTO争端解决机制。但是,被奉为"皇冠上的明珠"的WTO争端解决机制是不完善的,它在处理反倾销争端方面存在耗时太长、效率偏低和威摄力不足等缺陷。为此,应当考虑在现有WTO争端解决机制的基础上建立反倾销行动快速控制机制,通过设立反倾销常设专家组,扩大争端解决管辖范围,缩短审理期限,同时强化专家组裁决的执行力度等措施,有效遏制反倾销滥用,促进国际贸易自由化。  相似文献   

12.
对华反倾销的历史演变与中国的非市场经济地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国已成为每年遭受反倾销调查数目最多的国家。在反倾销调查中,中国企业一般被适用非市场经济的歧视规则,这一规则使得中国产品更容易被确认为倾销并被征收高额反倾销税。在自由贸易观点与贸易保护观点并存的情况下,中国将在很长一段时间内仍处于摩擦的中心。中国目前要做的是改变在反倾销等贸易救济措施中的被动地位,从政府与企业两个层面争取更公平的贸易环境。  相似文献   

13.
《中国经贸》2013,(4):48-49
后金融危机时代贸易保护主义进一步抬头,贸易争端频现,而反倾销、反补贴等日益成为世界各国普遍采用的贸易摩擦救济手段。虽然我国对外的第一次反倾销调查的时间远远落后于欧美国家,而且提起反倾销、反补贴调查的案件数量也要少于欧美等国,但随着近年来我国对外反倾销、反补贴和保障措施法规体系的不断完善,也开始变被动为主动,不断加大对外发起反倾销调查的力度,以进一步维护我国产业安全。  相似文献   

14.
中国企业应对国外对华反倾销对策探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尤宏兵 《特区经济》2004,(11):94-96
出口之前,企业在反倾销威胁面前往往处于主动地位。例如,企业若获悉该产品在出口对象国已被列入反倾销指控的对象甚至已被征收了反倾销税,可放弃对其出口该产品或放弃对该市场出口的打算。但放弃出口固然能回避对方国家的反倾销,但出口其他产品或将该产品出口到其他国家并不意味着一定不会遇到反倾销指控,毕竟反倾销已成为当前世界各国普遍运用的一种贸易保护手段。为此,既实现出口,又避免遭遇反倾销,应改变思维,以下措施特别是其组合被证明是有效的。  相似文献   

15.
在当今的国际贸易中,反倾销措施的广泛使用成为一个饱受争议的话题。反倾销作为倾销的对立物,以消除出口商在进口国市场上掠夺性倾销行为作为初衷。然而,自上世纪80年代至今,随着各国关税和非关税贸易壁垒的相对削弱,反倾销渐为一种替代性贸易限制措施受到众多国家的青睐而沦为贸易保护主义者的首选工具。  相似文献   

16.
后金融危机时代,世界各国的经济处于恢复期。各国特别是发达国家开始采取各种措施来保护本国的经济,维护国家利益,引爆了新贸易保护主义热潮。这使我国解决贸易纠纷、促进出口面临更大的困难。本文分析了后金融危机时代新贸易保护主义的现状及对我国外贸的影响,提出了我国应对新贸易保护主义的策略。  相似文献   

17.
倾销与反倾销的经济学分析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本文从经济学的角度对倾销和反倾销进行了分析,认为倾销并非都是不公平贸易行为,有些情况下是一种商业策略。各国制定反倾销措施时,应认真考虑其成本和收益,慎重使用反倾销政策。滥用反倾销措施会成为新的贸易保护主义壁垒,降低进口国和全世界的福利。  相似文献   

18.
20世纪70年代以前,由于关税壁垒高得足够为国内市场和产业发展提供有效保护,反倾销手段在各国贸易实吓中的应用十分有限,然而,随着多边贸易谈判的不断进行,世界关税的平均水平继续下降,其中发达国家已降至3.7%,发展中国家降至14.4%,关税已难以承担保护贸易重任,因此,非关税壁垒以更大的灵活性、隐蔽性和有效性逐渐成为各国,特别是发达国家进行贸易保护的主要政策工具,其中,反倾销措施以其具有的“合法身份”(WTO反倾销条款)而受到青睐。  相似文献   

19.
反倾销是WTO认定和许可的贸易保护措施,是维护公平贸易秩序、抵制不正当竞争、保护本国产业的重要手段,现在已被越来越多的国家所采用。近年来,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的发展,国际贸易往来较之过去更加频繁并且充满了斗争,呈现出一些新的趋势,对我国构成了新的挑战。为此,应积极合理应对,促进我国经济发展,增强我国企业的对外贸易竞争力。  相似文献   

20.
何莉  崔琴 《理论观察》2002,(4):57-59
反倾销规则是 WTO允许的世界各国均可采用的维护公平贸易秩序、抵制不正当竞争的重要手段之一 ,其规则非常严密 ,主要是明确规定了反倾销必须同时具备的三个条件及反倾销的程序。WTO成立以后 ,各成员方纷纷修改本国的反倾销法律 ,我国于 2 0 0 1年 12月 10日颁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反倾销条例》,使之与 WTO的反倾销规则相一致。同时 ,也在积极利用 WTO反倾销规则来反对他国反倾销的滥用。 2 0 0 1年引起各界广泛关注的欧盟对我国石材业反倾销申诉案 ,经涉诉的我国 2 7家企业的积极应诉 ,终以欧盟撤诉 ,我方取得全面胜利而告终。这是我国按照 WTO原则建立自我保护体系 ,有效保护本国经济利益和经济发展的重要举措。意味着我国政府也将利用反倾销这把“利剑”来保护国内企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