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随着我国城市化步伐逐渐加快,使得城乡结合部建设用地需求增加,由于缺乏相应的管理体制和完善的规划体系配合导致大量耕地转化为建设用地,土地规划失控,土地集约利用程度低,因此城乡结合部土地管理成为了规划管理工作的难点。由于城市向郊区不断扩展,城乡结合部逐渐出现了一些混乱局面给城市功能划分和城市品味的提升带来不利影响。必须通过科学编制规划有效监管和完善长效机制等措施不断推进城乡结合部健康发展,为未来城市继续拉大骨架提供良性前瞻。本文详细分析了当前城乡结合部规划管理存在的问题,提出通过完善机制、科学编制规划及有效监管等手段,不断推进城乡结合部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2.
中国土地隐形市场研究综述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从中国土地隐形市场的概念、表现形态、形成原因和防范治理等方面对已有文献进行了系统梳理和分析,认为:土地隐形市场是在我国特殊的土地产权制度下,各利益主体在土地产权权能流动过程中绕开现行土地法律法规擅自行动而形成的一切土地交换关系之和,通常是指当事人因利益驱使擅自改变原有土地用途或使用类型而形成的土地交易市场;国有土地隐形交易得到了一定程度的遏制,农用地隐形市场随着国家农地流转法律的修正完善而逐渐显形化,农村集体建设用地、宅基地以及农地非农化隐形市场普遍存在,在经济发达地区和城乡结合部尤其活跃;夯实土地隐形市场研究基础,统筹谋划、积极实践,分层分类分阶段推进土地隐形市场显形化,最终建立城乡统一的建设用地市场。  相似文献   

3.
城乡结合部是指一种分布于城市外围,其发展呈现低密度蔓延趋势的城镇与农村之间的过渡地带,具有空间动态性、不稳定性和不清晰性的特点,在其区域内城市与乡村要素共同作用形成了一个兼具城市和农村土地使用性质,与城市和农村特征各不相同的领域.本文主要研究北京城乡结合部的基本情况,概括了城乡结合部的主要功能,阐述了其现阶段存在的问题,并结合西方先进经验,对城乡结合部存在的问题提出解决办法.  相似文献   

4.
城乡一体化是我国现代化进程中乡村人口、资源向城市集聚,城市文明向农村辐射和扩散的双向变迁过程。其中,两股力量首先在城市郊区交汇,再逐渐向乡村延伸。在城乡一体化过程中农用耕地被大量地转化成建设用地,现代化建设用地与农地资源和农民权益保护的矛盾冲突日显突出。文章将以北京市城乡一体化建设的实践为例,探讨城乡一体化与农民非农用土地经济权益的保护。  相似文献   

5.
“城中村”村民安置模式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中国经济和社会体制大转型背景下发生的快速城市化,使得城市空间范围不断外延扩张,越来越多的农业用地被政府征用为城市建设用地,那些地处城乡结合部的农村被城市包围或者半包围,成为城中村。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速,城中村数量越来越多,引起的经济和社会问题突出,并引起政府重视,开始对其实施改造。  相似文献   

6.
城乡结合部土地流转问题探讨——以北京市丰台区为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我国城乡结合部地区由于长期处于城乡二元管理体制的双重管理之下,在有些特定的政策领域存在管理盲区,尤其是土地管理比较混乱。在城市化的浪潮中,如何在城市扩张的过程中实现城乡结合部地区的土地合理流转,对于改变城乡结合部地区的城乡二元结构和实现统筹城乡发展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本文主要以北京市丰台区为例就城乡结合部地区的土地流转问题进行论述。  相似文献   

7.
刘信  郭省 《经济地理》1994,14(1):70-74
北方内地型城郊产业结构调整研究刘信,郭省(石家庄市人民政府经济研究中心)城郊经济是在城乡结合部,依托城市经济辐射从乡村经济孕育、发展而形成的一种具有独立形态的区域经济,具有依托城市形成、以非农产业为主导的综合产业结构,其空间范围随城市辐射的加强由近而...  相似文献   

8.
继续依靠征地来推进城镇化的增长空间已经越来越小。我国集体建设用地数量巨大(尤其是沿海地区和城乡结合部地区),可以为未来中国经济增长提供巨大发展空间。集体建设用地的依法合理有序入市,有利于提高土地利用效率、加快产业转型和城市更新、减少城乡收入差距。但目前集体建设用地入市还面临抵押融资功能缺失、城乡规划体系不统一、集体组织治理结构改革滞后等问题。建议加大地方试验,形成完善的集体建设用地入市体系,在总结各地经验的基础上,出台集体建设用地入市法律法规。  相似文献   

9.
一、研究城乡结合部生态经济的重大意义城乡“结合部”生态经济系统是城市化的农村与农村化的城市相结合的区域城乡网络,即城市生态经济系统与农村生态经济系统相互衔接相互渗透而形成的生态经济系统。对它的研究可提供城市如何较好支援农村,农村怎样更好为城市服务的良好经验。  相似文献   

10.
银川是一座具有1300年建城史的城市。由于历史原因,银川市分为东西两个城区,东西两城区发展不平衡,东西两城间有5公里的城乡结合部,形成了名副其实的“城中村”。进入新世纪,银川审时度势提出建设“大银川”的发展思路,突出“塞上江南、回族风情、西夏古都”三大  相似文献   

11.
王本礼  王也  曾超群 《经济地理》2023,(6):176-182+210
长株潭绿心地区作为长株潭城市群绿色空间结构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承担着提供城市公共生态服务的功能,具有大规模、高碳汇、生态系统敏感的特点。文章以长株潭绿心地区作为研究区域,在巩固提升碳汇能力的背景下,结合过往研究,将用地类型划分为碳汇用地与非碳汇用地,分析其2015、2020年碳汇用地及碳汇能力的时空演变特征。研究发现:(1)长株潭绿心地区碳汇用地面积总体呈缩减态势,其总量的减少主要体现在农用地的缩减;非碳汇用地中建设用地增速低但增量高,其他农用地增长显著。(2)碳汇用地内部转化的方向为碳汇能力提升的用地结构;碳汇用地向非碳汇用地的转化顺差较大,而非碳汇用地向碳汇用地的转移主要流向林地。(3)长株潭绿心地区用地总体景观格局多样性和丰富度提升显著,景观破碎化程度加剧,人类活动对景观格局有一定的消极干扰,且难以控制景观破碎化程度的加剧。(4)碳汇能力的空间分布呈“东强西弱”的格局,2015—2020年总体碳汇能力总体提升显著。(5)湘江沿岸的碳汇用地转换为建设用地的风险极高;中部山地区破碎化的农村建设用地将会对碳汇用地的连通性产生影响,从而导致碳汇能力的降低。文章为绿心地区碳汇用地格局优化提供...  相似文献   

12.
城乡一体化可简单分为经济的城乡一体化和文化教育卫生的城乡一体化。广大农村经济一体化必须实行农业一体化,建立他们自己的主导产业。利用城市经济的带动和辐射作用,乡村经济一体化可分为三个层次:首先是大城市的县区经济的城乡一体化,平原地区经济的城乡一体化,最后山区经济的城乡一体化。  相似文献   

13.
农地自发入市现象的成因、危害与对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郭江平 《经济师》2004,(2):196-196,198
由于利益的驱动、土地立法滞后、土地监察执法不力等原因 ,在许多城镇 ,尤其是大中城市的城乡结合部 ,出现了集体农用地自发入市现象。这冲击了城市土地市场 ,导致了土地收益分配严重不公、土地税费流失、破坏了城市规划。为防止这一现象的发生 ,必须改革和完善农村集体土地产权制度、使用权制度、征用制度和城市土地储备制度 ,建立数字化国土资源信息系统 ,完善土地监察管理体制  相似文献   

14.
搞好土地节约集约利用是建立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的重要内容,而积极开展节约集约利用土地技术的研究与应用是促进土地节约集约利用的重要措施。本文结合各地的实践,分析、总结了我国城乡时空上土地资源循环利用的节地技术,主要包括桥下车位开发、多层标准厂房建设、地下空间利用、城乡住宅用地的循环利用、城乡用地指标循环利用、稻田养鱼、促进新农村建设的"土地周转指标"制度、农地整理与农地征用过程中的土壤活土层资源循环利用、农用地的合理轮作与休耕等。  相似文献   

15.
土地生态位作为生态学重要理论之一,可用来分析土地利用类型相互转化的情况。文章以巩义市2001~2007年的农用地、建设用地以及其他土地利用类型数据为参考,运用生态位理论模型和spss13.0统计软件,通过分析和比较,结论为:(1)巩义市农用地和非农用地生态位差较大,说明建设用地占用农用地的速度和强度加剧;(2)农用地内部中只有园地生态位逐年增高,而耕地、林地和其他农用地生态位逐年降低,说明目前农用地的利用和建设用地相比,处于弱势地位;(3)与林地相比,园地的利用趋势较强,发展趋势好;(4)从整体上看,园地和林地的态势差逐年提高。  相似文献   

16.
随着工业化、城市化进程的推进,城郊结合部处于动态迁移状态,其用地及生态环境问题凸显。化解这些问题已成为当务之急,并日益受到政府和学术界的广泛关注。文章以四川达县城郊结合部为例,揭示并分析了城郊结合部主要的用地及生态环境问题建,剖析了这些问题产生的根源,提出了解决这些问题的具体措施,其主要包括:(1)科学制订城郊结合部不同层次的规划;(2)加强农村建设用地监管;(3)改革现行的土地管理与经营体制;(4)强化城郊结合部生态环境管护措施。  相似文献   

17.
吴琼 《经济师》2011,(5):68-70
城乡结合部是城市发展最为活跃的地区之一,同时也是加快推进城镇化进程的关键地区。郑州市惠济区具有典型的城乡结合部特征,文章通过深入分析各种特征的形成与表现,初步探索了惠济区城乡一体化的路径选择,为保证路径的实现,还提出了相关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8.
吴小艳 《经济研究导刊》2012,(35):195-196,200
城乡结合部是介于传统意义上的城市和农村社区之外的第三类社区,在以往的社区研究中也处于相对边缘的地位。以襄阳市S社区为例,较详细地分析了我国城乡结合部治理面临的主要问题,从社区组织、社区功能和社会资本建设等方面探讨了城乡结合部社区整合的途径。  相似文献   

19.
京津冀地区农村--城市转型与协调发展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以我国京津冀地区农村经济社会结构转型为研究对象,详细分析了该地区农村——城市转型的特征、动力机制。在分析和研究中,作者将京津冀农村城市转型纳入到城乡协调发展的背景和分析框架之中,认为中心城市辐射是促进该地区农村——城市转型的重要外部因素。在此基础上,文章指出农村——城市转型的力量一部分来自于农村内部的改革和发展,一部分来自于中心城市的经济技术辐射,并给出相应的促进政策。  相似文献   

20.
基于GIS的城镇用地空间演化与景观特征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选择武汉城市圈内的嘉鱼县鱼岳镇为研究区,以2005年和2010年两期土地利用数据为数据源,利用GIS技术,分析鱼岳镇城镇用地空间动态变化与景观结构特征。结果表明:鱼岳镇城镇用地呈快速上升趋势,城镇用地扩展来源以耕地为主,其次是其他农用地和林地;同时存在城镇用地转变为其他类型用地的自我调节现象,反映了城镇用地发展中自组织与被组织的过程。城镇用地扩展来源中的不同地类在空间分布与景观格局上存在较大差异,被占用的农用地尤其是耕地的斑块破碎度明显小于其他地类,新增城镇用地与减少城镇用地的动态变化,更多体现了一种有序扩张和无序缩减的发展过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