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31 毫秒
1.
丰裕菜篮子     
油料 我省最大的油料作物是油菜。我省油菜是全国油菜生产的优势省份之一,常年种植面积居全国第5位,单产一直居全国主产省第1位。近年来,由于油菜种植比较效益低.全省种植面积连续下降。2006年,全省油菜种植面积913万亩,2007年种植面积进一步下滑。要抓住当前油料价格出现较大幅度上涨的时机,引导农民大力发展麦油轮作,恢复油菜面积。同时搞好花生、大豆、芝麻等油料作物的生产开发。  相似文献   

2.
辽宁省花生生产现状与展望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一、花生产业现状(一 )生产概况。花生是辽宁省的主要油料作物 ,一般年份种植面积为 15 0 - 180万亩 ,最高的 1985年全省花生种植面积为 377万亩 ,总产量 4 0 2 7万吨 ,全省平均单产 10 7公斤。随着科学社会的发展 ,花生生产水平逐年提高。 1980年以来 ,花生应用地膜覆盖栽培技术 ,呈现出许多千亩连片亩产超过 4 0 0公斤的大面积高产田 ,并创造出 5亩以上小面积亩产超过 6 0 0公斤以上的高产纪录。 1987年以来 ,由于花生与玉米等粮食比价不合理 ,花生种植面积逐年下降 ,到 1996年全省花生种植面积为 10 0万亩 ,比 1986年 2 4 2 4万亩减少 …  相似文献   

3.
《农村经营管理》2000,(1):47-48
据专家介绍,90年代以来,我国花生生产发展迅速,单产、总产的发展速度均居同期世界主要花生生产国之首。1990--1998年,我国花生面积扩大了113.3万公顷,种植总面积达到404万公顷,增长了39%;花生单产由2190公斤/公顷提高到2941.5公斤/公顷,提高了34.3%;花生总产增长很快,1998年比1990年增加了551.8万吨。虽然花生种植面积仅占油料总面积的1/3,但其产量却占全国油料作物总产量的一半以上。  相似文献   

4.
花生是辽宁省重要的油料作物,近年年均种植面积达600万亩,成为辽宁省第三大作物.辽宁省花生生产具有自然环境、栽培技术、花生品质和经济效益等优势.2010年国家对花生良种补贴试点政策出台,为辽宁省大力发展花生生产提供了一系列的政策保证.在分析全省自然基础条件和比较优势后,我省“十二五”期间计划花生种植面积发展到1000万亩,以期优化全省农业结构,适应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发展需要.  相似文献   

5.
几年来铁岭地区的水稻生产取得了飞速的发展。水稻种植面积每年约以10万由左右迅速增加。目前全地区水稻的实际种植而积已突破140万亩,成为全省水稻主要产区之一。在扩大种植面积的同时,在提高单产土也取得了很大成绩。1990年全区水稻平均单产已达446公斤,比1986年的349公斤,每亩增加97公斤。铁岭地区的水稻生产虽然取得了很大成绩,但由于新稻田面积大,在栽培技术水平上与盘锦、营口等一些老稻区相比仍有很大差距,反映在水稻单产水平上存在很大差距。据统计资料,1989年营口县水稻平均单产478公斤,盘锦地  相似文献   

6.
辽宁省花生发展演变规律及各区域生产现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辽宁是东北最大的花生生产和出口基地,种植的花生以不合或极少含黄曲霉菌污染著称,品质极佳,在全国的花生生产中具有重要的地位.本研究对辽宁省花生种植面积历年变化情况、花生产量历年变化情况、花生单产历年变化情况、不同区域产量变化情况和单产变化情况进行了分析,并针对目前花生产业存在主要问题,提出了一些克服花生连作障碍的有效措施.  相似文献   

7.
一、辽宁省高粱生产的历史性变化高粱历来是我省主要粮食作物之一。1949年,高梁播种面积2319.9万亩,占粮食作物种植面积的40.1%,总产15亿公斤,占粮食作物总产量的41.1%。1980年,高梁种植面积下降到837.3万亩,占粮食作物面积的20.3%,总产为22.6亿公斤,占粮食总产量的19.3%。1980年与1949年相比,高梁种植面积下降了63.9%,但是由于单产大幅度提高,由1949年的每亩65公斤提高到1980年的270.5公斤(4.16倍),总产量不但没有减  相似文献   

8.
一、我省玉米生产现状。进入90年代,我省开始重视玉米生产,大力推广玉米高产栽培技术,更换品种,推广优质杂交玉米,使我省玉米生产有了长足的发展,种植效益明显提高。据省农业统计年鉴分析,1990年种植面积17.8万亩,亩产88公斤,总产15606吨;发展到1997年,种植面积40.788万亩,亩产177.7公斤,总产72457吨,分别增长了1.29倍、1倍、3.64倍。但是,我省玉米生产发展步子还停留在市场食用提供鲜捧水平,大力发展饲料玉米,几乎还未起步,主要存在两个方面问题:一方面农民种植积极性还…  相似文献   

9.
2011年花生种植效益提高将促进花生种植面积稳中有升,良种的推广将使花生单产有望提高,若不出现大的自然灾害,2012年花生总产将很可能继续增长。不过在土地有限的情况下,我国花生产量增长很难有大的提高,而国内花生消费在压榨需求和食用需求的拉动下刚性增长,呈需求增速大于供给增速的局面。  相似文献   

10.
一、大豆面积和产量的发展变化 30年来,世界大豆生产发展很快,面积扩大3.5倍,单产提高47%,总产量增长5.6倍,国际贸易量增加15倍。 1979年世界大豆种植面积85,995万亩,总产量达到1,883亿斤,平均每年递增6.5%。六十年代以来世界大豆生产发展迅猛,总产量在六十年代增长70.2%,每年递增5.5%,在七十年代的9年中又增长一倍多,每年递增8.2%。目前有54个国家和地区种植大豆。  相似文献   

11.
我省稻作历史悠久,素有“鱼米之乡”的美誉。水稻历来是我省粮食生产中高产稳产、面积最大、总量最多的优势作物。长期以来,水稻生产注重产量,而忽视了品质的改善与提升。进入90年代,生产力水平不断提高,水稻单产快速上升,总产大幅增长,供求失衡,严重制约了水稻种植效益的提高。我国加入WTO以后,国际、国内稻米市场的竞争将更加激烈,因此,探索并发展我省优质米业,振兴江苏米业,势在必行——  相似文献   

12.
《齐鲁粮食》2008,(8):21-22
莒南县是一个农业大县,耕地面积100多万亩,其中花生种植面积40多万亩,总产达13万吨,是中国“花生之乡”,全国花生生产出口基地县。近年来,我局紧紧抓住机遇,深化改革,转变职能,依托骨干龙头企业,大力发展花生订单种植、精深加工和出口经营,逐步把小花生做成富民强县的大产业。2007年,全县花生单产600余斤,加工量30多万吨,出口创汇9000多万美元,实现了花生单产、加工能力、出口创汇三个全省第一。  相似文献   

13.
玉米(又名苞谷)在贵州粮食生产中占有重要地位,其播种面积和总产量仅次于水稻。建国以来,全省玉米生产发展有很大发展,1949年~1993年总产量由60万吨增加到222.6万吨,增长2.7倍。但贵州玉米单产仍较低,全年平均单产在200~250公斤徘徊。据世界粮食作物高产记录报道,玉米每666平方米可达1500公斤,目前贵州各地也都有较大面积单产在500公斤以上的。可见,气候特点和变化规律,采取适用栽培配套技术,趋利避害,我省的玉米增产潜力是很大的。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究我国粮食生产的空间布局演变,以期为新时期如何从整体上优化粮食生产布局、加快推进农业现代化的步伐提供理论参考。[方法]综合分析了1978—2018年我国粮食种植面积、总产量和单产水平的演变特征及三大主粮(玉米、稻谷和小麦)对全国粮食总产量的贡献变化趋势。基于省域尺度,对31个省(市、区)粮食种植面积、产量和单产的空间分异进行了探究,并采用全局Moran′s I指数和全局G系数分析了省域粮食单产量的相关关系。[结果](1)1978—1985年我国粮食种植面积整体呈现递减的趋势,由于单产的大幅提升,总产量持续增长。1986—1999年种植面积相对波动较小,由于单产的不稳定导致总产量波动较大。2000—2003年随着种植面积的短暂降低,粮食产量也整体呈降低趋势,这个阶段单产水平也不稳定。2004—2017年由于单产和播种面积的共同作用,粮食产量基本呈现逐年递增的变化趋势。2018年相对2017年,粮食产量虽有所下降,但减幅不大,仍处于高产水平。玉米对产量的贡献超过水稻,成为我国第一大主粮。(2)我国粮食主产区主要集中在东部地区。2008—2018年各省(市、区)粮食种植面积呈现不同的变化趋势,其中北京、天津等10个(市、区)的种植面积降低幅度均在30%以上,其他地区或是面积扩大或是变化较小。相对种植面积,大部分省(市、区)的产量增加比例较大,尤其是主产区。(3)全国各地区粮食单产量呈现明显的递增趋势,粮食主产区较明显,空间布局变化较小。全国省域粮食单产量存在显著的正相关,空间溢出效应明显。[结论]在稳定粮食种植面积的基础上,提高单产水平,仍是新时期保障我国粮食安全的重要举措。  相似文献   

15.
一、2008年度棉花生产基本情况2008年山东棉花生产总的情况可概括为"两增两减",即单产提高,总产增加,棉花价格和植棉效益降低,是典型的丰产减收年。全省棉花种植面积为1332万亩,比上年面积1349.94万亩减17.9万亩,减幅1.3%;单产78.1公斤,比上年提高了4公  相似文献   

16.
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联邦德国的粮食生产有了一个迅速的发展。粮食总产量从1951年的1021万吨,发展到1987年的2559万吨,提高了2.5倍。而粮食的种植面积30多年的时间里却没有多大的变化(1951年为6606万亩,1987年为7218万亩)。单位面积产量从1950年的155公斤/亩,提高到1987年的355公斤/亩,单产提高了1.29倍。促使联邦德国粮食生产发展的主要因素是,科学技术的进步和比较适当的农业政策。  相似文献   

17.
中国油菜产业发展方向   总被引:16,自引:0,他引:16  
中国油菜种植面积、总产量居世界首位,单产高于世界平均水平。但国内油菜生产仍存在一些问题:冬油菜覆盖率较小;油菜的单位面积产量和产油量较低;油菜种植成本较高;油菜品种仍需进一步提高。促进中国油菜产业发展,必须加快转变发展方式:提高单产和扩大种植面积并重;以机械操作为主,尽量减少手工操作;利用适于不同生态条件的抗性强、高产、优质、有保健作用、且适于机械栽培的新品种;进行规模化、标准化栽培;转为精深加工提高附加值;扶持民族优质企业发展。  相似文献   

18.
一、面积保持相对稳定,单产和总产均增长1.6倍 1.全球60年棉花生产概况与我国棉花生产在全球的地位全球棉花单产成倍增长,从20世纪50年代的18千克/亩提高到新世纪头十年的47.2千克/亩,增长1.6倍,60年(1949~2009)的增长率1.94%,近30年的增长率为1.09%。  相似文献   

19.
山东省17市粮食总产和单产从2002~2012年均呈增加趋势,其中,德州粮食产量和增产幅度最大,菏泽总产位居第二,而单产较低。菏泽、临沂、潍坊、聊城等产粮大市粮食单产仍有很大提升潜力。采用改进的多要素投入柯布-道格拉斯生产函数对山东省17个地市2002~2012年粮食总产量及影响其粮食生产三大投入要素(粮食种植面积、化肥施用总量、农业机械总动力)的面板数据进行的计量分析表明,粮食种植面积、化肥施用总量、农业机械总动力与山东粮食总产量均呈正向相关关系,且粮食播种面积、化肥施用总量和农业机械总动力每增加1个百分点,粮食产量分别增长1.097个百分点、0.258个百分点和0.082个百分点,在山东省粮食生产要素投入贡献份额上,技术进步贡献率达52.9%。种植面积对粮食总产量的贡献率达34.27%,化肥施用总量对粮食总产量的贡献率为10.26%,而农机总动力的贡献率为2.57%。根据研究结论提出促进山东省粮食生产持续稳定发展的建议,即确保粮食种植面积、科学运筹施肥、研发推广适用型农业机械、增加粮食生产中的农业科技投入、完善农业科技创新体系。  相似文献   

20.
(一)近年来,进贤县把发展红壤旱地花生生产作为农业开发的重要内容之一,当作调整产业结构,增加农民收入,振兴农村经济的战略措施来抓,在省、市业务部门的大力支持下,通过实施花生中低产田增产技术项目,花生单产和总产水平有了较大幅度提高,使全县花生生产取得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