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王垒:欢迎各位老总和来宾来到总裁圆桌论坛。今天和各位企业界人士一起探讨两个问题:国际化和创新。今天上半场和大家讨论的主题是关于HR如何为企业培养国际化人才。企业的竞争因全球化而变得国际化,所以,培养国际化人才成为无论是外资企业还是本土企业所面临的问题。国际化的竞争也是竞争对手之间互相学习的过程:很多中国人拿着哈佛MBA经典教材作为宝书,而西方的经理人则在学习中国的《孙子兵法》和《易经》。在这种东西文化交融、全球企业国际化的过程中,国际化人才意味着什么?如何界定?如何选拔?如何培养?如何任用?这是我们今天非常关…  相似文献   

2.
程华:如何看待中国的企业和企业家精神?白宁:造就企业家,我觉得最重要的是成功意识的培养,企业家要有成功的强烈愿望,这非常非常重要,之后自然会去寻找机会实现目标。很多创业型企业开拓者从零开始,像我这样的;有些人是靠关系,找到一个机会,兼并某一企业,发展起来。真正的企业家需要有创新精神,这种精神比起今天的MBA训练内容要重要得多,创新精神是前进的动力,是原创力,中国的MBA教育应该不断强化这个内容。程华:如何看待MBA及EMBA教育?白宁:国外MBA和EMBA一般要求一定有二年的工作经验,这点很重要。我在清华读书时就开始摆地摊,从…  相似文献   

3.
中国MBA已经经过十多年的发展了,在这期间,为中国培养了一大批企业的管理人才,他们中间有一些在事业上还是非常有成就的。我认为中国的MBA教育,成绩还是主要的。中国未来MBA发展的前景是乐观。这个乐观是有道理的,因为我们已经摸索出来一些在中国办MBA的经验,就是说除了按照国际规范的MBA教学方式来培养MBA学生以外,我们也结合中国自己的许多实际情况来培养中国所需要的MBA企业管理人才,而且从我们的情况来看,我们毕业的学员,在企业里面是供不应求的。  相似文献   

4.
我国市场需要约 30万名高级经理人才 ,而现在每年只能培养 1万多名MBA。在MBA人才奇缺的当下 ,毋庸置疑 ,MBA还是很好的个人投资项目。最近一项MBA的薪资调查数据显示 :中国MBA人才平均年薪为 88655元 ,而在取得MBA学位之前的平均年薪只有372 2 7元。一般而言 ,从国外留学归来或外籍的MBA人才年薪可达 2 0万— 50万元 ,个别优秀的MBA人才到外企或中外合资企业做CEO ,年薪可达 80万— 1 0 0万元 ;以境外教育机构为主培养的中外合作学院MBA人才年薪可达到 1 0万— 30万元 ,个别优秀的可创出 50万元的年薪收入。国内 62所大学所培…  相似文献   

5.
老一代管理者或已离去,或因自身素质已不适应市场变化的需要该被历史淘汰。而新一代的管理者在哪里?中国引入MBA教育短短10多年也培养起一些人才,然而从经验和资历上来讲,要他们接班还有相当距离。领导力的断代,使中国领导力资源出现了巨大的缺口,这已经阻碍了大批企业的发展步伐——领先企业的全球化,国有企业的转型、国外企业在华的本地化都受制于领导力缺失的瓶颈。哪些途径能够弥补中国领导力的缺陷?如何制定中国长远的领导人才发展战略?麦肯锡以及华信惠悦管理公司的专家将为中国企业提出一些建议。  相似文献   

6.
中国的MBA教育只有十三年的历史,因此还有许多方面需要不断改进和完善。其中,“实用性”问题较为突出,这与中国经济处于转型期这一市场状况有关。我们强调MBA的培养要注重“质量与国际化”,所谓质量就是要培养理论与实际相结合的实用性人才,让企业认可的人才。增强MBA的实用性首先在于保证商学院教师的科研要与实践接轨。只有商学院教师研究的课题来源于实际、能够解决实际的问题,  相似文献   

7.
MBA自1908年诞生于美国哈佛商学院以来,至今已有百年所史,而中国引进MBA只有二十多年.中国传统的管理遵循"天不变道亦不变,力求组织和社会的稳定,秉承全局为重,中庸适度、求同存异,这种思想在开放的市场经济背景下严重阻碍着中国的创新动力,最终束缚民族企业的发展.美国开展MBA教育旨在培养具有创新精神的实战型管理人才,这一目标与中国经济快速发展的需求相契俣引进MBA教育,带给中国管理者的不仅仅是创新型的管理知识.更确切地说,是一种前所未有的思维方式,它革新了企业的管理思维优化了管理效益,但中国MBA教育任重道远,在快速发展的过程中也凸显出一系列问题,面临着严峻的挑战.  相似文献   

8.
MBA教育具有重要的社会使命,也是社会企业模式的一种.MBA教育是应用商业手段于学校这个非营利机构,以便有效地为社会持续培养符合社会需要的人才的教育服务.此外,东西方都在金融危机后重新思索企业到底需要什么样的人才,这些都决定了MBA教育必须进行改革和创新.钱伟长院士的"教学改革思想"为要培养能融合"企业经济利益、社会人文发展、自然环境保护"和"东西方管理"的跨学科与全面发展商业管理与领袖人才的MBA教育改革和创新提供了重要指导方向.在此基础上,本文提出建立"和而不同"的"东西融合"与"企业利益、社会人文发展与环境保护"的和谐发展"全人教育MBA教育模式",最后对整个研究进行了总结和进一步的展望.  相似文献   

9.
从20世纪80年代开始,世界范围内以麻省理工学院为代表的技术管理教育项目迅速发展起来。1994年出现“技术MBA”的学位教育,1995年出现以“管理信息系统”为主要技术专长的“技术:MBA”排名。美国技术MBA教育发展迅速,排名前50位的大学纷纷开设了以高科技企业管理为背景的专门方向,许多开设了技术MBA项目。在一般管理才能的培养方面,技术MBA与普通MBA相同,两者的差异性主要体现在培养目标和人才的适应性。  相似文献   

10.
程华:您如何看待中国MBA教育的国际化与本土化问题? 高闯:国际化与本土化这两个范畴比较抽象,应该用相应的指标去说明。我觉得有两个指标比较合适。一个是质量,另一个是特色。前者强调通用性,用于国际比较;后者强调适用性和个性化。没有质量,中国的MBA就无法融入世界MBA教育的大潮;没有特色,你就无法发挥自己的优势,形成核心竞争力。可见,质量是个国际化概念,特色则是本土化或个性化概念。中国的MBA教育要在世界舞台上立足,必须将国际化与本土化有机融合。程华:关系商学院教育质量的关键要素是什么? 高闯:关键是教师,教师队伍建设决定…  相似文献   

11.
MBA工商管理硕士,顾名思义,他是企业管理人才的摇篮。一提到这个名头,有人艳羡不已,似乎看到了罩在MBA头上的烁烁光环和闪闪的金光;有人不屑一顾,将MBA视为不登大雅之堂、哗众取宠的玩偶;也有人看到了他的两面。成长企业,“就是日本所说的中间企业,他有可能发展成为大企业,是从小企业向大企业过渡的中间阶段”。他是处于悬崖峭壁的夹缝中的一颗小草,要生长、要壮大,就需要充分的阳光和养料,阳光就是大环境,而养料则是人才。他需要什么样的人才,中国的MBA是否可以满足成长企业的需要,如何看待人才机制的革新、如何熔炼企业和人才于一炉。带着这些问题,我们走进企业,走进商学院,走到企业和MBA的十字路口中间。  相似文献   

12.
作为2000年美国管理科学院杰出学术贡献奖的获得者,明茨伯格一直是美国MBA教育模式的激烈抨击者。在国内。伴随着MBA教育的迅速升温,对其进行质疑的声音也不绝于耳。无论是现在还是在未来相当长一段时间里,对于中国企业来说,经营管理人才都是一种稀缺资源.因此,如何探索并建立一套科学合理的选拔方式和培养教育体系,也确实值得企业界和教育界认真反思。  相似文献   

13.
经过世界各国工商管理学院的长期努力,MBA教学为全球培养了大量的商业奇才和高级人才,而且也奠定了MBA人才的不凡身价.中国MBA人才培养还刚刚起步,但在经济一线已经活跃着一批MBA精英人才,他们的薪资收人状况虽然只代表着一少部分MBA,但已可略见一斑.最近某调查公司提供的一项MBA的薪资调查数据显示:中国MBA人才全年薪金范围在10000元~256109元,平均年薪在88655元,而他们在取得MBA学位之前的平均年薪只有37227元.  相似文献   

14.
二十一世纪机械制造业的竞争,其实质是数控技术的竞争。中国制造业已经开始广泛使用先进的数控技术。但同时面临高素质的数控人才严重短缺的问题,加强数控技术应用型人才的培养刻不容缓。我省的职业院校也培养了大量数控技术人才,为什么我省的数控技术人才仍然非常短缺?企业到底急需什么类型的数控技术人才?目前大专院校的数控教育体系现状如何?如何深化数控技术专业教学改革?  相似文献   

15.
万辉 《现代企业》2002,(9):52-53
行情看涨:EMBA成为中外院校竞相淘金的新产业 EMBA,即"高级管理人员工商管理硕士",其课程培训对象是企业中高级管理人员.与MBA培养未来的管理人才不同,EMBA培养的是已经成为企业中高级管理人员的各类精英.  相似文献   

16.
中国的MBA     
中国自己培养的工商管理硕士(MBA),出现了仅仅7年。尽管人们对 MBA 的认识还不是很清晰,但是这个群体已受到企业的极大重视。当前要注意的是两项工作:一是要教好 MBA,二是要用好 MBA。中国有中国的国情,我们自己的 MBA,才能适应中国的需要。  相似文献   

17.
2004年5月22日-23日,由西北大学主办的“第五届中国MBA发展论坛”在西安国际会议中心隆重举行。本届论坛以“财智时代:企业与MBA”为主题,以“沟通联合,共同发展”为使命。来自国内外的政界要员、商界精英、著名学者、优秀MBA学员等1400余人汇聚一堂,共商环球经济形势,探讨中国经济热点,谋求中国MBA创业之大计,描绘西部发展之美景。论坛会上,我们有幸采访了西北大学经济管理学院院长白永秀教授,并就西部地区社会经济发展现状与经营管理人才培养等问题和白教授做了更深一步的交流。此次谈话的主题为西部企业发展和经营管理人才的培养,其中涉及的犀利观点对中国企业发展具有普遍的启示。  相似文献   

18.
关于中国MBA教育发展战略的若干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在分析中国MBA教育面临的新形势和新挑战的基础上,就如何推进中国MBA教育改革和创新问题,从人力资源、课程创新、品牌创立、市场开发、国际合作、管理创新等六个战略层面进行了探讨,提出了中国MBA教育抢抓历史机遇,发挥后发优势,实现跨越发展的基本思路.  相似文献   

19.
十多年过去了,中国的MBA教育到了一个培养模式需要重新梳理、培养方略需要重新审视、培养机制需要重新筹划的新阶段。完善中国的MBA教育,首先需要思辩以下四个方面的关系:  相似文献   

20.
MBA教育项目最早由美国哈佛大学创立,至今已经有103年的历史。我国则是从1983年开始,对培养经济管理人才的方式进行了探讨与尝试,在经历了合作办学与海外考察的过程后,于1991年开始了MBA的试点办学。至1997年首次MBA全国联考招生时,已确立了稳固、统一的MBA教育模式,并在这二十年中逐渐成长为备受社会瞩目的学位制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