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李丹宁 《特区经济》2008,(10):123-124
笔者以新《公司法》强制股权收购制度的设立为切入点,在分析相关立法规定对解决公司僵局存在缺陷的基础上,提出了完善强制股权收购制度的立法和司法建议,以期完善我国公司僵局的救济措施。  相似文献   

2.
刘娟 《魅力中国》2010,(22):64-65
公司在经营运行过程中,经常会出现股东之间、董事之间、股东和董事之间或公司管理人员之间的利益冲突并激化到难以调和的状况,使公司运行陷入困境。公司的权力机构和管理机构无法对公司的任何事项作出任何决议,公司的一切事务处于瘫痪状态,从而导致公司的有效运行机制失灵,公司最终陷入僵局。本文通过对公司僵局的形成原因及其危害进行分析,提出解决公司僵局的有效对策及其司法救济,并结合我国新《公司法》的有关规定以求对公司僵局司法救济之有关问题作出浅薄探析。  相似文献   

3.
作为一个市场主体,公司一旦陷入公司僵局,不仅对公司的利益造成重大损害,还将给外部的诸多利益相关者带来不利影响,进而影响到整个市场交易的正常、安全运行.对于公司僵局问题,尽管新<公司法>(在本文中专指2006年1月1日起开始施行的<公司法>)第183条的规定是我国立法在公司僵局问题上的突破性发展,但由于其救济措施单一以及缺乏相应的配套制度等原因,难以全面应对复杂多变的社会现实.有必要通过完善司法解散公司的适用,增设强制股权置换等司法措施,进一步完善我国目前法律关于处理公司僵局的机制设计.因篇幅的缘故,因此本文拟仅就有限责任公司僵局及如何打破该僵局作些探析.文章中所称"公司僵局"即专指"有限责任公司僵局".  相似文献   

4.
计红 《特区经济》2012,(1):245-247
公司司法解散制度是为救济处于公司僵局的股东、弥补公司自治的不足。我国《公司法》关于公司司法解散制度的规定,由于制度简陋,影响了其功能的正常发挥。我国立法需要进一步完善公司司法解散的替代措施、规定公司司法解散诉讼的审理和判决原则、建立防止股东滥用公司司法解散请求权的机制。  相似文献   

5.
廖名宗 《特区经济》2008,(10):247-249
《劳动合同法》规定制定劳动规章制度必须由用人单位与工会或者职工代表平等协商确定,即法律规定通过劳资双方谈判制定劳动规章制度是必经程序,而实践中出现谈判僵局不可避免。如何处理谈判僵局,我国现行立法没有规定,理论界目前尚无人讨论。本文对谈判僵局的定义、成因和后果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建立谈判僵局司法救济制度的设想。  相似文献   

6.
陈英骅 《特区经济》2010,(2):298-300
公司僵局是公司在存续运行过程中由于股东或董事之间发生分歧或纠纷,且彼此不愿妥协而处于僵持状况,导致公司不能按照法定程序作出决策,从而使公司陷入无法正常运转,甚至瘫痪的事实状态。本文从立法及理论的层面对其表现形态进行类型化,并对公司僵局的形成原因进行由表入里的分析和介绍,从而对破解公司僵局有所裨益。  相似文献   

7.
我国中小型有限责任公司如雨后春笋,发展态势蓬勃,然而由于主体的趋利性,公司僵局的情况也越来越多的发生着。而新《公司法》对于公司僵局的法律规定尚不完善,解决途径并不理想。本文旨在浅析公司僵局之成因、危害,进而提出公司僵局下股东退出问题的解决之道。  相似文献   

8.
新公司法第183条对公司解散请求权做了规范,并确认了出现公司僵局时股东享有解散公司诉权,为股东的退出机制开辟了新的道路。但该条过于原则,没有对具体问题作出解答。本文通过对股东请求解散公司的缘由——公司僵局的分析,认为解散公司是股东退出公司的理想法律途径,同时参照国外的相关立法,对当前公司解散之诉中存在的有关问题作了深入分析,并提出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   

9.
据《布莱克法律辞典》,公司僵局(corporate deadlock)是指在封闭持股公司中出现的由于公司的控制结构允许一个或者多个不同意公司某些方面政策的股东派别阻止公司的正常运作所致的僵持状态。而《麦尔廉-韦伯斯特法  相似文献   

10.
如何破解“公司僵局”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傅明 《上海国资》2006,(1):75-75
新公司法对“公司僵局”规定了诉讼解决途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