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63 毫秒
1.
统筹城乡发展促进农民增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近年来,我国农业和农村经济发生了深刻变化,农民收入也进入了一个新的增长期."十五"期间,全国农民人均纯收入实际增长5.3%,分别比"八五"和"九五"时期高出1个和05个百分点.2005年,农民人均纯收入3255元,比上年实际增长6.8%,增速为1997年以来的最高年.据国家统计局抽样调查,2006年前三季度,全国农民人均现金收入2762元,扣除价格因素,同比增长11.4%.  相似文献   

2.
中国省级开发区的区位分布、增长历程及产业定位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利用1346个省级开发区的相关资料,对我国省级开发区的区位分布、增长历程及主导产业定位的总体情况和区域差异进行了实证分析.研究发现:近90%的地级行政区划都至少有一个省级开发区,各省经济发展水平对省级开发区数量具有显著影响;省级开发区的增长过程充满波动,有三次大幅增长时期,东中西部之间在不同时期的增长幅度差异较大,这除了受地区经济发展水平影响之外,还与国家的宏观政策有一定关系;省级开发区内部的主导产业定位较为分散,产业结构不善合理,而且开发区之间在主导产业选择上相似性和集中度较高.  相似文献   

3.
我国历次宏观调控的经验和启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1978年实施改革开放政策到2006年这28年间,我国GDP保持了年均9.7%的高速增长,比传统计划经济时期(1953年~1977年)年均6.8%加快近3个百分点.这个时期的经济增长速度虽有起伏变化,但一直保持着持续增长的态势.除1989年和1990年受"政治风波"的非经济因素影响,经济只增长4.1%和3.8%以外,其余年份的经济增长速度均在7.5%以上,特别是从2003年以来,经济调整时间缩短,繁荣时段延长,周期波动呈现出明显的收敛趋势,经济增长的稳定性和持续性显著提高.  相似文献   

4.
<正> "九五"时期,是我市国民经济发展、改革开放和各项社会事业取得辉煌成就的重要历史时期。全市的社会生产力水平、综合实力水平和人民生活水平都实现大幅度提高,为"十五"时期的经济和社会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全市经济和社会高速发展,经济总量实现突破性增长,经济结构向高级化发展。1995年,全市国内生产总值为201.7亿元,2000年已达368.8亿元,5年间年均递增14.0%,分别高出全国、全省平均增速6个和3个百分点;2000年实现全部财政收入18.7亿元,年均递增17.2%,5年增加的绝对值相当于前两个五年计划增量总和的1.6倍。同1995年相比,全市农民人均纯收入和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别增长47.4%和63.6%;城乡居民生活消费恩格尔系数分别降低12.8个和11个百分点,人均居住面积分别增加4.3和3.7平方米;城乡电话交换机总容量增长311%,移动电话用户增加10万户;城市集中供热率和农村自来水普及率分别提高18个和10个百分点;城乡居民卫生保健和受教育水平进一步提高。  相似文献   

5.
世纪之交的2000年,苏州市的外向型经济实现了两大突破:一是累计实际利用外资达203亿美元,二是当年全市外贸进出口总额达200.7亿美元,在江苏全省总量中分别达到45%和44%,这标志着苏州的外向型经济已发展到一个新的历史阶段.值得注意的是,在上述两项指标中,苏州各级各类开发区的贡献份额分别占到59.6%和81%,扮演了十分重要的角色.十年生聚,十年发展.如今,苏州开发区已当之无愧地成为全市经济发展的"领头羊"和动力源.据测算,苏州开发区的国内生产总值、财政收入、进出口总额每增长1个百分点,就可相应分别拉动全市经济总量增长0.198、0.2、0.64和0.51个百分点.  相似文献   

6.
"世界迈一步,中国跨三步",这是对中国经济增长形象的描述.从1978到2004年,我国GDP剔除价格因素后年均增长9.4%,与日本和亚洲四小龙高速增长时期增速相当,是同期世界增速的3倍强,位居世界之首.  相似文献   

7.
经过23年的建设.国家先后批准了54个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各开发区已经形成一定规模。近几年,经过国家清理整顿开发区和宏观调控两大政策的调整.开发区的政策环境、经济环境、社会环境和国际环境都发生了很大的变化。新的发展时期已对开发区的经济增长质量提出了新的要求.开发区向多功能综合性工业区发展.全面重视开发区发展的内在质量已经成为一种必然。  相似文献   

8.
1986年夏天,邓小平在天津开发区写下"开发区大有希望"的题词,开发区遂成为中国改革开放的弄潮儿。20年后的秋天,商务部发布了《中国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发展报告(2006)》,在肯定开发区的历史贡献的同  相似文献   

9.
《资源与发展》2005,(1):24-25
二十年来,开发区的经济建设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经济总量和增长速度在全市中稳居第一,2004年全区实现工业总产值606亿元,是建区时的1031倍;实现工业GDP160亿元,是建区时的800倍;完成工业利税27亿元,是建区时的1800倍。随着经济的高速增长,开发区的经济发展越来越来受到“资源、环境、生产要素”的制约,  相似文献   

10.
现代物流对我国经济发展影响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现代物流对我国经济发展的影响 1、我国现代物流的基本情况 "十五"期间,我国社会物流需求出现持续高速增长,社会物流总额达158.7万亿元,比"九五"时期增长近1.4倍,年均增长23%.扣除价格因素,需要运输、装卸等物流服务的实物量年均增长15%左右.  相似文献   

11.
2006年第三季度最新统计分析显示,京沪穗深四地房价,除上海回调外,均有不同程度增长。经过对"房价收入比"分析,今年四地的"房价收入比"均达到10以上,深圳名列第一,房价相当于家庭可支配收入的15.76倍,第二位的是上海,为15.55倍,其次是北京,为13.55倍,最后是广州12.67倍。目前国际上公认的"合理的住房价格"的"房价收入比"应该为3~6倍,世界银行专家的说法为4~6倍。也就是说四  相似文献   

12.
一、成都市的个人所得税现状 从历史数据来看,我市地税的个人所得税收入和税收收入总额都表现出明显的增长态势(见下表).1994年的个人所得税收入仅为4395万元,2006年增至192099万元,上涨了44倍之多;从地税税收收入总额来看,1994年为159128万元,2006年上涨至1920391万元,增加了12倍.同时,个人所得税占税收收入总额的比重也呈现出逐年递增的趋势,1994年的个人所得税税额仅为税收收入的2.76%,经过十多年的增长,2006年已达10%,而且近十年的均值保持在7%左右.  相似文献   

13.
辽宁省利用外商直接投资效果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引言 几年来辽宁省实际利用外资呈现良好势头,从2001年实际利用外资25.16亿元到2006年的59.9亿元,增长了一倍多.2006年全年新签外商直接投资合同项目2336项;合同外资金额152.4亿美元,增长0.8%.  相似文献   

14.
“十五”时期是改革开放以来贵州经济和社会发展最快、最好的时期。一、经济增长速度明显加快,质量和效益显著提高,综合经济实力迈上新台阶。全省生产总值从2000年的1029.9亿元增加到2005年的1942亿元,年均增长10.2%,其中,三次产业年均分别增长3.7%、12.6%和11.7%。财政总收入和地方财政收入分别由153亿元和85.2亿元增加到366.3亿元和182.4亿元,均比2000年翻了1番以上,年均分别增长19.1%和16.4%。2005年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利润总额75.29亿元,是2000年的5.99倍。金融机构存贷款余额分别达到2777.5亿元和2303.9亿元,是“九五”末的2.51倍和2…  相似文献   

15.
李泾 《数据》2013,(11):33-33
"十二五"时期,石景山区进入到新的战略转型时期,特别是实施了积极的财政政策,强化了收入征管,这些措施使得财政收入规模不断壮大。2006~2012年,财政收入由10.5亿元增加到25.9亿元,年均增长16.2%。2013年以来,石景山区财政收入更是保持了较快增长。1~9月,石景山区财政收入完成51.2亿元,比上年同期增加32.1亿元,同比增长168.1%。  相似文献   

16.
<正>"物流"的理念于上世纪80年代初传入我国,30多年的发展过程中,我国的物流业取得了一定的进步。据国家发改委、国家统计局、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统计,"十五"时期,我国社会物流总额达158.7万亿元,"十一五"时期社会物流总额达到446万亿元,是"十五"时期的2.8倍,年均增长21%。现代物流业已成为我国第三产业中的骨干产业和国民经济新的增长点。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经济运行局副局长朱宏任表示:"快速发展的物流  相似文献   

17.
廊坊经济技术开发区——京津走廊上升起的璀璨明珠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 河北廊坊经济技术开发区位于环京津经济圈主轴线、环渤海经济圈中心点、京津塘高速公路黄金分割点。自1992年6月建区以来,廊坊开发区始终坚持"三为主"发展方针和"高科技、外向型"的发展战略定位,发挥独特的区位、便捷的交通、完善的设施、优惠的政策、丰富的人才、低廉的成本、科学的管理和一流的服务优势,引进美国、日本、英国、法国、瑞典、丹麦、荷兰、德国、韩国、新加坡、澳大利亚等23个国家和地区的一大批跨国公司和高新技术企业,形成了机械、电子、食品、新型建材、轻纺、生物制药等五大主导行业,国内生产总值保持以年均55%的高速度增长,连续五年在河北省各类开发区综合评比中名列前茅,被列为河北省政府重点支持的省级开发区和原国务院特区办全国重点联系的九个省级开发区之一。到2000年底,廊坊开发区已开发土地面积14平方公里,注册各类企业670家,投资总额达到220亿元,其中配置上地资源的项目316个,总投资180亿元;内外资累计到位110亿元(其中外资累计到位4.1亿美元)。在占用土地资源的项目中,内资项目190个,投资额126亿元,外资项目126个,投资额6.5亿美元;工业企业项目220个,投资额95亿元;总投资额1000万元以上的项目有220个,超亿元以上的项目33个,总投资额91亿元,占61%。累计实现国内生产总值46.3亿元,年平均增长幅度为55%;累计完成工业总产值76亿元,年平均增长幅度为79.3%,其中2000年完成26.4亿元,比1999年增长47.4%;累计完成工业销售收入71.3亿元,年平均增长幅度为71.6%,其中2000年完成24.8亿元,比1999年增长46.1%;累计完成财政收入5.5亿元,年平均增长幅度为61%,其中2000年完成1.68亿元,比1999年增长26.8%;累计上缴中央和省市财力3亿多元;累计完成贸易出口2.3亿美元,年平均增长幅度为49%,其中2000年完成7220万美元,比1999年增长16.7%。  相似文献   

18.
苑梅 《现代企业》2003,(1):57-58
一、西安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的基本情况西安高新技术开发区作为中国最有代表性的四家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之一首批加入了亚太经合组织 (APEC)科技工业园区网络。 2 0 0 1年末 ,经西安市科委认证的高新技术企业 ,有 95 %集中在高新区。据统计 ,西安高新技术开发区 2 0 0 1年实现技工贸总收入 35 8 2亿元 ,是 1993年的 30倍 ,完成工业总产值 2 5 2 6亿元 ,是 1993年的 36 4倍 ;累计完成技工贸总收入12 5 0亿元 ,年平均增长 6 7 35 % ,累计完成工业总产值 85 5亿元 ,年平均增长6 9 4 %。 2 0 0 1年完成GDP10 4 5 7亿元 ,拉动西安经济增…  相似文献   

19.
动态信息     
《重庆国土资源》2007,(1):47-48
按照国土资源部办公厅《关于部署开展2006年度开发区土地集约利用潜力评价工作的通知》精神,重庆经济技术开发区被列为开发区土地集约利用潜力评价项目的十个启动试点开发区之一。2006年11月18日,在北京召开了开发区土地集约利用评价技术方案研讨会。12月8日,在西安召开了开发区土地潜力评价项目启动会。目前,《重庆市经济技术开发区土地集约利用潜力评价实施方案》已经拟定,并与中国土地勘测规划院签订了项目合同书。评价项目从2006年12月开始,至2007年4月结束,分五个阶段进行成果验收。  相似文献   

20.
《河北财会》1993,(11):15-17
清河县地处我省东南部的黑龙港流域,东靠卫运河与山东省相邻,近几年来以其异军突起,蓬勃发展的个体,私营经济,走出一条具有清河特色的富民强县之路,被誉为“北方温州”而引人瞩目,1992年全县工农业总产值完成88479万元,比上年增长31.3%,是1980年的10倍,年均增长21.1%,比全省年均增幅高4.4个百分点,乡镇村办企业完成总产值69178万元,比上年增长56.4%,实现利润9630万元,比上年增长47.1%,上缴税金1063万元,比上年增长40.6%,财政收入完成1763.2万元,比上年增长29.6%,是1980年的4.6倍,年均增长13.7%,比全省年均增幅高4.5个百分点。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657元,比上年增长8.4%,是1980年的6.1倍,年均增长16.3%。比全省年均增幅高4.3个百分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