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4 毫秒
1.
我国东北地区第一个区港联动试点——大连保税物流园区通过了验收,正式开始封关运行。保税区与大连港区港联动区将具备国际中转、国际配送、国际采购和转口贸易四项功能。  相似文献   

2.
经国务院批准设立的洋山保税港,已于2005年10月20日通过上海海关的初验,标志着它将进入封关运作阶段.洋山港保税港区由规划中的小洋山港口区域(面积2.14平方公里)、东海大桥和与之相连接的陆上特定区域(上海市南汇芦潮港,面积6平方公里)组成.它将港区、保税区、出口加工区合而为一,实行封闭管理,可享受保税区、出口加工区相关的税收和外汇管理政策,境外货物进入可保税,国内货物进入视同出口并实行退税.港区划分为港口作业、仓储物流和出口加工三大功能区,将充分发挥区位优势和政策优势,发展国际中转、国际配送、国际采购、国际转口贸易和出口加工等业务.具体而言,保税港是以国际贸易为导向,以物流为基础,具有装卸运输、保税仓储、出口加工、国际贸易等多种功能;同时,具有货物进出自由、贸易自由、外汇兑换自由和人员进出自由的特性.  相似文献   

3.
建设梅山保税港区,是国家加快实施自由贸易区战略的重大举措,是浙江省推进"港航强省"的重要载体,也是宁波市全面建设现代化国际港口城市的重要支撑.在国务院的批复中,国家赋予宁波梅山保税港区与上海洋山保税港区一样的功能、税收和外汇政策,这充分表明了国家对每个保税港区都寄予很高的希望,给了每个保税港区广阔的探索和创新空间.同在长三角区域的梅山保税港区和上海洋山保税港区,并不存在错位发展的问题,而是围绕积极打造上海国际航运中心、广泛参与世界港口竞争的目标,共同拓展国际中转、国际配送、国际采购、转口贸易、出口加工,形成长三角地区洋山保税港区、梅山保税港区"双中心"带动的发展格局.  相似文献   

4.
通过在自贸区搭建大型服务平台,同盛集团可以做两件大事,战略性招商引资和战略性投资引导 上海自贸区范围包括上海外高桥保税区、外高桥保税物流园区、洋山保税港区和上海浦东机场综合保税区等4个海关特殊监管区域。其中之一的洋山保税港区,经2012年扩区后的规划面积为14.16平方公里,分为两个区块,包括岛域规划面积7.31平方公里,陆域规划面积6.85平方公里。目前已具有保税船舶登记、启运港退税、水水中转集拼、融资租赁、期货保税交制、云海数据6大功能。  相似文献   

5.
保税港区,这一名词在几年前还不为人所熟知,仅是几个圈内人的讨论热点,然而如今,这一代表中国自由港雏形的名称已成为热门词汇,更刮起一阵"保税港区热"的旋风,吹遍全国各地。目前,中国已设立了7个保税港区,按国务院批复的时间顺序分别是2005年成立的上海洋山保税港区,2006年的天津东疆、大连大窑湾保税港区,2007年的海南洋浦保税港区,  相似文献   

6.
资讯     
《新财经》2013,(9):10-11
国务院批准设立中国(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 近日,国务院正式批准设立中国(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试验区范围涵盖上海市外高桥保税区、外高桥保税物流园区、洋山保税港区和上海浦东机场综合保税区等4个海关特殊监管区域,总面积为28.78平方公里。  相似文献   

7.
2013年7月3日,国务院常务会议原则通过了《中国(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总体方案》,并于8月正式批准设立。中国(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方案的实施范围涵盖上海市外高桥保税区、外高桥保税物流园区、洋山保税港区和上海浦东机场综合保税区等4个港口经济特殊园区,总面积为28.78平方公里.  相似文献   

8.
《中国集体经济》2013,(35):26-35
中国(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是中国政府设立在上海的区域性自由贸易园区.属中国自由贸易区范畴。该试验区于2013年8月22日经国务院正式批准设立.于9月29日上午10时正式挂牌开张。试验区总面积为28.78平方公里.相当于上海市面积的1/226.范围涵盖上海市外高桥保税区、外高桥保税物流园区、洋山保税港区和上海浦东机场综合保税区等4个海关特殊监管区域。  相似文献   

9.
名称国务院批准时间及规划面积优惠政策功能定位上海洋山保税港区2005年6月,8.14平方公里。功能和税收、外汇政策按照《国务院关于设立洋山保税港区的批复》的有关规定执行。发展集装箱港口运输服务、国际中转、配送、采购、转口贸易和出口加工等业务。同时积极拓展区域功能,大力培育国际航运市场服务,以及为物流和制造业提供支持和配套的其他各类业务,打造国际航运中心。天津东疆保税港区2006年8月,10平方公里。同洋山保税港区优惠政策,并可根据全国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建设的相关要求,在机制、体制创新等方面先行试验一些重大改革开放措施;…  相似文献   

10.
曹维 《港口经济》2015,(4):31-32,42
天津东疆保税港区位于滨海新区东部,坐落于天津港东疆港区内,是中国(天津)自由贸易试验区(以下简称"天津自贸区")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北方国际航运中心和物流中心的核心功能区。它是集保税区、出口加工区、保税物流园区和港区的优势为一体的海关特殊监管区,也是国务院批准设立的功能全、政策优惠、开放度高的保税港区。一、区位优势得天独厚1.东疆港区基本情况东疆港区位于天津港东北部,为浅海滩涂人工围  相似文献   

11.
李娴  张磊  龙磊 《港口经济》2011,(11):33-35
2011年5月19日,《天津北方国际航运中心核心功能区建设方案》获国家发改委正式批复,这标志着天津北方国际航运中心核心功能区——天津东疆保税港区建设进入了一个崭新的实质发展阶段。方案中提出“在完善相关监管制度和有效防止骗退税措施前提下,对东疆保税港区实施启运港退税政策,促进中转业务的发展”。至此,继上海洋山保税港区、海南洋浦保税港区获得启运港退税政策之后,  相似文献   

12.
快讯     
国务院批准海南洋浦设立全国第四个保税港区海南省人民政府近日对外宣布,洋浦保税港区已获国务院批准设立。这是我国继上海洋山保税港区、天津东疆保税港区和大  相似文献   

13.
《港口经济》2011,(5):41-41
上海综合保税区管委会管辖范围包括洋山保税港区、外高桥保税区(含外高桥保税物流园区)、浦东机场综合保税区以及外高桥港区、浦东国际机场空港、洋山港区等“三港三区”,是上海建设国际航运中心的核心功能区。  相似文献   

14.
区、港开通直通道1998年9月28日,上海外高桥保税区(以下简称保税区)开通了直达外高桥港区(以下简称港区)的保税区通道(简称“直通道”)。这意味着保税货物从此可以由外高桥港区通过保税通道直接进入保税区;实现了在外高桥港区装卸的国际转口货物或保税区进口货物,按照国际惯例办妥简便海关手续后,直接运迸保税区按照保税仓储货物对待;标志着上海外高桥保税区和外高桥港区在拓展直通道、实行区港联动方面迈出了具有历史意义的一大步。1.外高桥港区和保税区唇齿相依外高桥保税区是中国目前面积最大、功能最强。最具规模的保税区。…  相似文献   

15.
《宁波经济》2010,(5):36-37
近年来,全国共有13个保税港区相继获得批准设立,其中已有8个保税港区顺利通过了封关验收.其他保税港区也正在紧张筹建之中。2005年6月经国务院批准设立的上海洋山保税港区是中国第一个保税港区,天津东疆保税港区是中国目前面积最大的保税港区,宁波梅山保税港区是国务院批准设立的第五个保税港区,也是目前浙江省唯一的保税港区。  相似文献   

16.
宁波保税经济区的发展现状与评价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宁波保税经济区包括宁波保税区、宁波出口加工区和宁波保税物流园区,先后经历贸易起步阶段、加工为主阶段和协调发展阶段,目前已经具备相当规模,为宁波建设保税港区奠定了扎实的基础。  相似文献   

17.
祁欣 《港口经济》2008,(10):27-28
目前,我国已设立了七个保税港区,按国务院批复的时间顺序分别是2005年成立的上海洋山保税港区,2006年的天津东疆、大连大窑湾保税港区,2007年的海南洋浦保税港区,2008年的宁波梅山、广西钦州和厦门海沧保税港区。七个保税港区已初步形成在长三角、环渤海、华南、西南沿海、东南五大沿海区域中的布局。  相似文献   

18.
正2004年4月15日,经国务院批准的全国首家"区港联动"项目——上海外高桥保税物流园区正式封关运行,标志着我国保税区对外开放程度进一步提升。外高桥保税物流园区以保税区和港口为发展依托,充分发挥境内关外物流运作的优势,实施"区港联动",十年来初步形成规模。1.产业开发稳步推进。园区封关开发面积1.03平方公里,总投资50亿元人民币,已建成营运仓库48万平方米,在建22万平方米仓库年内竣工使用,总面积70万平方米;区港联动转运区14万平方米,商务和关检设施4万平方米。  相似文献   

19.
上海自贸试验区通过扩大开放、释放改革红利等顶层设计,或将极大加快中国金融改革新格局的成型,并成为"中国经济升级版"的新引擎。上海或将成为中国改革开放新的领跑者和试验区。近日,国务院正式批准设立总面积为28.78平方公里的中国(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下文简称上海自贸区)。据商务部官方网站8月22日消息,试验区范围涵盖上海市外高桥保税区、外高桥保税物流园区、洋山保税港区和上海浦东机场综合保税区等4个海关特殊监管区域。  相似文献   

20.
2009年国务院颁布的19号文件明确指出,为了推进上海国际航运中心的建设,洋山保税港区应尽快探索创新海关特殊监管区的管理制度,更好地发挥洋山保税港区的功能。在国务院19文件精神指导下,如何利用洋山保税港区的优势,发展更多的港区功能,成为洋山保税港区进一步发展面临的重要课题。基于洋山保税港区的区位优势、发展国际物流的要求,本文主要研究了在洋山保税港区发展非保税货物与保税货物整合增值功能的必要性和可行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