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2 毫秒
1.
《吉姆爷》是约瑟夫·康拉德进行道德探索的杰出小说之一。其主人公吉姆在作者的笔下与耶稣的形象有着众多的相似之处 ,如吉姆的服饰、言行及其对基督教教义的实践等方面 ,从而揭示作者的良苦用心。  相似文献   

2.
爱丽丝·沃克在其短篇小说《日常用品》里使用了大量的象征手法。象征起到扩大小说内涵、深化主题的作用,使人物形象更具有广泛的代表性,从而深入探讨了非裔美国人应该如何对待本民族文化遗产的问题。象征手法贯穿小说始终,使小说结构紧凑、完满。可以说,该作品的成功在很大程度上应归功于象征的使用。  相似文献   

3.
谷彦君 《理论观察》2013,(1):112-113
《德伯家的苔丝》是英国著名的诗人和小说家托马斯?哈代的杰出的代表作。该作品极具特殊的艺术魅力,丰富的内涵。作者在小说中成功地运用了象征手法,使其作品极具艺术感染力,不但深化了小说的主题,而且高度地统一了小说的艺术性和思想性。本文将解读小说《德伯家的苔丝》中象征主义手法的运用及其对主题实现的作用。本文从小说中的场景描写入手,分析其中蕴涵的象征意义,如自然景色的象征意义:颜色的象征意义;泪珠的象征意义;动物的象征意义等等。目的在于证明象征手法对于反映苔丝坎坷命运以及映衬小说中人物心理的作用和意义.  相似文献   

4.
王统照是"五四"时期"问题小说"作家中颇有个性的一个代表人物,他的小说往往大量使用象征手法,具有浓郁的古典审美气息.他在《沉船》 中运用了虚实互见的表现手法,构建了三大悲剧性意象:中心意象沉船、 人物意象老主人、 景物意象深秋环境.这三个悲剧意象不但深化了小说的主题内涵,而且又丰富了小说主题的外延,使得小说中的人物命运具有了感人至深的力量.  相似文献   

5.
本文解析了海明威后期代表作《老人与海》,阐释海明威写实主义的象征手法。描写出人与自然的对立和人类的拼搏精神,让这个简单的故事具有难以穷尽的内涵。在颂扬抽象的"硬汉"精神的同时,表达了人类的生存及命运与环境冲突的主题,将现实主义的写作手法与深刻的象征意义完美结合起来。  相似文献   

6.
拉尔夫·沃尔多·埃里森是美国黑人小说家,他的小说《看不见的人》是一部极具艺术力度和内容丰富的不朽之作。《看不见的人》是一部典型的以身份危机作为主题的小说,描述了一位美国黑人青年的辛酸成长历程。从视觉色彩、听觉效果和象征手法三个方面可以看出,埃里森的写作手法和技巧,从而彰显小说的主题思想。  相似文献   

7.
舍伍德·安德森最优秀的短篇小说《鸡蛋》是美国文学史上不可多得的佳作,也被视为安德森最好的作品之一,尤其是他对象征,顿悟等文学创作手法的娴熟运用和对美国梦破灭这一主题的揭示对美国现代小说的发展产生了一定的影响。运用弗洛伊德学说中的无意识学说和人格学说对《鸡蛋》中父亲的行为进行分析,从而揭示了人类的无意识和行为之间的关系,内心世界和现实生活之间的关系。探寻使"父亲"异化和美国梦破灭的原因。  相似文献   

8.
詹姆斯·乔伊斯是20世纪最重要的作家之一,以意识流手法的运用而闻名于世。《阿拉比》是其短篇小说集《都柏林人》中的第三篇。象征主义手法的运用贯穿这篇小说的始终。小说中一系列看似平常而意蕴丰富的各类象征因素,使整篇小说生动且贴近生活,使读者感受到乔依斯想要揭示的共同主题即精神瘫痪。  相似文献   

9.
张栋 《魅力中国》2014,(19):138-138
小说以刻画人物形象为中心,通过故事情节和环境描写来反映社会生活,是一个时期人民精神状态、社会风情风貌的重要体现,是一种重要的文学形式。小说来源于生活,是对现实生活的提炼,小说多采用形象与象征手法表达主题,语言上则大多讽刺、幽默。汉语小说内容精彩、佳作众多,本文试从翻译策略及基本内容两个方面。分析汉语小说的英译。  相似文献   

10.
《老人与海》这部小说的象征意义包括三方面的内容、环境,人物和桑提亚哥身体和思维的活动.他们以各自的角度引出并升华了主题.其中,环境象征意义引出小说情节并突出老人航程的艰难,环境象征手法的运用暗示出了海明威浓重的男权意识.  相似文献   

11.
谈《儿子与情人》中象征手法的作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刘佰明 《理论观察》2009,(1):143-144
在英国作家劳伦斯的小说《儿子与情人》中运用了大量的象征,以此揭示了人物的复杂情感和内心深处的各种心理活动,使这部小说成为了劳伦斯的成名作,可以说象征手法是劳伦斯作品的重要艺术特征。  相似文献   

12.
不少研究者把茅盾的《蚀》三部曲归入以蒋光慈为代表的"革命+恋爱"的小说类型。同样是以革命与恋爱为题材,但无论是对革命与恋爱关系的处理,还是对革命本身的象征寓意的呈现,《蚀》三部曲都显示了与蒋光慈等人的"革命+恋爱"小说不同的特征。而钱杏邨等人对茅盾阶级立场和文艺思想的批判,更呈现了《蚀》三部曲不同于蒋光慈等人作品的意识形态内涵。  相似文献   

13.
《看不见的人》是美国杰出的黑人作家拉尔夫·埃里森的代表作,书中多种艺术手法的运用绝妙无比, 令人称奇.由于作者在小说中巧妙地运用了象征手法,才使得小说平添了无穷的魅力:人物更加丰满,故事情节更加引人入胜,小说寓意更加深刻.  相似文献   

14.
美国作家肖邦·凯特最著名的作品《觉醒》问世。就像她的其它作品一样,这部小说的主题也是有关女性个人自由与伦理道德的。但和其它作品不同的是这部小说的内容以及所传达的信息引起了社会舆论的强烈批评。由于19世纪末的美国正处于新旧交替,传统观念与新思想的矛盾冲突中。小说所引起的反响正是对这一特殊时代的真实写照。这也给肖邦的心中埋下了阴影——她此后仅创作了三个短篇故事就去世了。该论文将就作者的个人经历,小说写作背景,对作品中象征手法的使用进行系统地分析。  相似文献   

15.
本文解析了海明威后期代表作<老人与海>,阐释海明威写实主义的象征手法.描写出人与自然的对立和人类的拼搏精神,让这个简单的故事具有难以穷尽的内涵.在颂扬抽象的"硬汉"精神的同时,表达了人类的生存及命运与环境冲突的主题,将现实主义的写作手法与深刻的象征意义完美结合起来.  相似文献   

16.
美国作家肖邦·凯特最著名的作品《觉醒》问世。就像她的其它作品一样,这部小说的主题也是有关女性个人自由与伦理道德的。但和其它作品不同的是这部小说的内容以及所传达的信息引起了社会舆论的强烈批评。由于19世纪末的美国正处于新旧交替,传统观念与新思想的矛盾冲突中。小说所引起的反响正是对这一特殊时代的真实写照。这也给肖邦的心中埋下了阴影--她此后仅创作了三个短篇故事就去世了。该论文将就作者的个人经历,小说写作背景,对作品中象征手法的使用进行系统地分析。  相似文献   

17.
石苗 《魅力中国》2010,(7X):16-16
福克纳的意识流小说《喧哗与骚动》,真实地表现了第一次世界大战之后美国尤其是美国南方的社会动乱与精神危机。作者致力于小说的实验与革新。由于作者在小说中巧妙地运用了象征手法使得该小说平添无穷的魅力:人物更加丰满,故事情节更引人入胜,且小说寓意更为深刻。同时,福克纳还大胆地采用了多层次叙事、内心独自、自由联想和蒙太奇等手法来展示人物的精神世界与意识活动。  相似文献   

18.
福克纳的意识流小说《喧哗与骚动》,真实地表现了第一次世界大战之后美国尤其是美国南方的社会动乱与精神危机。作者致力于小说的实验与革新。由于作者在小说中巧妙地运用了象征手法使得该小说平添无穷的魅力:人物更加丰满,故事情节更引人入胜,且小说寓意更为深刻。同时,福克纳还大胆地采用了多层次叙事、内心独自、自由联想和蒙太奇等手法来展示人物的精神世界与意识活动。  相似文献   

19.
任静 《新西部(上)》2010,(2):92-92,94
本文通过分析美国20世纪伟大的现实主义作家菲茨杰拉德在小说《了不起的盖茨比》中运用丰富而精湛的象征手法成功地展示了“美国梦”的破灭。分析了颜色和事物的象征意义,探讨象征手法在《了不起的盖茨比》中的运用,从而进一步领会作者的写作意图及其反映的深刻社会意义。  相似文献   

20.
论《海浪》中象征手法的巧妙运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意识流小说<海浪>运用象征手法,引子与正文之间互相映照,阐述了永恒与短暂之间既对立又统一的关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