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流动儿童如何很好地融入城市生活成为很多学者关心的一个问题。社会工作作为一支新兴力量,在协助流动儿童社会融入过程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本文通过对流动儿童社会融入的现状了解,从流入地与流出地文化的差异、流动儿童家庭因素、城市居民意识、城市公共设施、社会政策五个方面来分析他们社会融入难的原因。并以社会工作的视角,从建立基于社区—学校—家庭的社会支持网络,提升社区为流动儿童服务的功能,提升公民素养、增强行政服务意识、整合多方资源,加强城市公共设施为流动儿童服务的能力这四个方面为流动儿童社会融入提供策略选择。  相似文献   

2.
当前我国正处于社会转型的重要时期,社会工作出现了明显的案主难于亲近、不愿主动诉说、交谈内容界限太多、保密工作不严谨等信任问题。主要原因包括其深受中国传统文化影响、案主本身不够自信、专业社会工作影响力不大、中国正处于社会转型期这一敏感阶段等。要改变传统文化观念、提升案主自信力、提高社会工作知名度、完善社会道德与信任法制,不断促进中国社会工作的顺利发展。  相似文献   

3.
本文通过对一家社会工作机构开展实地调查,探究社会组织参与留守儿童服务供给实践。研究发现虽然该组织针对留守儿童的需求开展线上和线下服务,提供学业辅导、亲职教育、监护关爱等全方位服务,充分整合资源并结合社会工作专业优势,有效地满足了留守儿童的发展需求,但还存在社会组织的配套支持欠缺、社会组织的服务能力不足等问题。最后提出对策建议,以期更好地促进留守儿童的健康成长。  相似文献   

4.
面对汹涌而至的"银发"浪潮,促进社会工作在老龄服务中的介入,不仅有利于提升老龄服务的质量,还有利于缓解与解决我国老龄化过程中的各种矛盾与问题。社会工作在老龄服务中的功能主要体现在:社会工作专业伦理价值为老龄服务提供了正确的价值导向;社会工作的理论与方法为老龄服务提供了科学的方法指导;社会工作的专业教育为老龄服务提供人才保障。促进社会工作介入到老龄服务体系,一是加强价值教育,更新老龄服务理念;二是创新服务模式,丰富老龄服务内涵;三是加强服务队伍建设,提升老龄服务水平。  相似文献   

5.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快,城市流动儿童规模日益加大,因此流动儿童面临着生理、心理、教育及社会化等各种城市社会适应性问题。本文拟从社会工作的角度争取为进一步关注和关爱流动儿童的适应问题提供理论支持、实践价值和政策建议,以及为有关部门和团体提供决策依据。并通过个案、小组、社区工作方法的介入及评估,提出应建立起以社会工作者、志愿者、义工组成的联动机制,有效整合社会、文化资本,弥补不足,帮助城市流动儿童健康成长,找到逐渐适应城市生活的可能路径。  相似文献   

6.
2014年新职教政策透露大量高职教育改革资讯,为旅游类高职院校发展提供动力支持。更好地开展社会服务能力建设,将有助于旅游类高职院校自身的大发展,同时也符合国家新职教政策,大力促进我国职业教育的发展。因此,新职教政策下需大力加强高职院校社会服务能力建设。  相似文献   

7.
以社会生态系统视角为指导,社会工作从微观、中观和宏观三个层面介入农村留守儿童性安全。文章通过完善家庭、学校和同龄群体的社会功能,建立家庭与学校之间、家庭与同龄群体之间、家庭与邻里之间的有效沟通与良性互动,共同构建儿童性安全社会支持网。社会工作者在宏观层面积极改善乡村家庭教育性话题禁忌,告诫成人对于儿童性玩笑的风险;向教育主管机构倡导学校性安全教育,普及儿童性安全知识;社会工作者针对儿童性犯罪进行评估和鉴定,区分恋童癖和一般性犯罪,并采取科学方法矫治和监督儿童性犯罪者。社会工作在阻止针对农村留守儿童性犯罪方面定能发挥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8.
特殊儿童早期干预已经持续很多年了,文章对以往采用的模型进行了回顾与分析,并对将来的取向进行了讨论。社会支持与社会系统取向是过去早期干预的主要模型,对儿童的服务与支持家庭起着很重要的作用。早期干预应该以社会支持、父母与家庭支持等为模型的核心。儿童早期干预策略可以有效预防障碍儿童的并发症与缺陷的进一步恶化。  相似文献   

9.
为探究外来工子女和留守儿童在社会排斥和支持情境下的内隐心理弹性的差异。采用RSCA量表划分出两类儿童的高低弹性组,分半参与社会排斥或支持的活动,进而完成stroop任务。结果显示在社会排斥情境下,对消极词汇的反应,外来工子女比留守儿童快,高弹性者比低弹性者快;社会支持情境下,高弹性者对积极词汇的反应快于低弹性者。说明受社会排斥的留守儿童和低弹性者有更多的内隐消极情绪,而受社会支持的高弹性者内隐积极情绪也更多。  相似文献   

10.
学校社会工作理念,是指学校社会工作者在为学生提供专业服务过程中所应秉持的一系列观念、态度及行为准则的总称,它制约着学校社会工作的价值判断、理论选择、服务提供和效果评估。学校社会工作理念主要具有以学生为本、助人自助、尊重接纳和资源整合等几个维度的内涵。学校社会工作理念对辅导员工作的启示包括:辅导员工作要以学生为本为前提,以助人自助为目标,以尊重接纳为关键,以资源整合为方法。  相似文献   

11.
研究以社会适应能力为本的校本课程开发为切入点,以兰州市一所特殊教育学校为例,运用观察法,访谈法对培智学校校本课程进行研究,分析了培智学校校本课程开发的目标、内容、组织以及评价,提出有关培智学校校本课程开发的相关策略。  相似文献   

12.
本文以戒毒康复人员的再社会化为切入点,运用个案工作研究方法,分析了戒毒康复人员回归社会过程中面临的诸多困境,例如经济拮据、关系危机、权益受损、心理障碍、朋辈诱惑等,这些均造成戒毒康复人员再社会化困难。社会工作作为一门助人的学科和职业,可以为戒毒康复人员提供专业的帮扶服务。为此,笔者提出保障基本生活、监督执行戒毒计划、恢复家庭功能、促进社会适应、整合资源建立戒毒支撑网络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3.
随着专业社会工作实务领域的不断拓展,尤其是近年来政府购买社会工作服务的兴起,儿童社会工作渐渐成为了社会工作的重要服务领域。由于儿童作为社会工作服务对象主体的特殊性,儿童社会工作所面临的伦理困境形式与社会工作其他领域相比更多且更复杂。在社会工作者为儿童提供社会工作的服务中,往往会遭遇一系列的伦理困境或价值冲突。本文通过对儿童社会工作实务中所面临的主要伦理困境形式进行探析,以帮助社会工作者在面临具体的伦理困境时作出合适的选择。  相似文献   

14.
"新型城镇化"政策的提出使城市流动人口的社会融合问题再次成为学界研究的重点。如何有效引导流动人口从内在心理方面完成价值观和社会心理的角色转换,是城市可持续发展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充分认识流动人口城市融入过程中可能发生的种种障碍,积极介入寻求调解渠道和途径是值得思考和关注的方向。本文以厦门市海沧区新阳街道调研的实证研究为平台,深入探讨社会工作在流动人口社群中的服务模式。  相似文献   

15.
从社会工作视角出发,分析了当前流浪儿童救助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并结合社会工作专业的理念、方法,将社会工作人性化的救助方法引入到流浪儿童救助领域,通过发挥社会工作以人为本、助人自助的功能,以补足政府和民间儿童救助组织救助的缺陷及不足,促使流浪儿童救助工作进一步完善。最后,探讨了社会工作与流浪儿童救助相结合的意义,强调通过社会工作对流浪儿童救助工作的介入,必将有助于增加社会公平,促进社会稳定,使社会主义社会更加健康有序地运行和发展。  相似文献   

16.
社会工作作为新生事物,在地方社会的实践势必要克服“水土不服”问题。桂林L县“三区”社会工作人才支持计划已实施多年,搭建了基本服务架构,提升了政府的接纳度,一定程度唤醒了职业理念,但存在着社工团队不稳定、项目持续性不足、缺乏与其他单位合作、易受行政工作干预等问题。社会工作机构与地方政府互构信任关系、注重提炼社会工作的地方实践经验、加强政策支持和引导是“三区”社会工作人才支持计划适应地方社会需要努力的方向。  相似文献   

17.
师资队伍建设是职业院校不断发展壮大、提升职业院校综合实力的灵魂工程。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提供有效服务,是农业职业院校肩负的重要任务和使命。依托三农服务促进师资队伍建设,在服务社会中,锤炼队伍,持续为教师专业素质和实践能力的提高创造良好条件,作为职业院校面临的紧迫课题,也是学校发展取得充足空间的机遇。  相似文献   

18.
受艾滋病影响儿童是社会弱势群体,承受着来自家庭和社会等各方面的物质及精神压力。领悟社会支持对学校归属感的影响机制,为受艾滋病影响儿童建立良好的学校归属感提供理论依据,是理论工作者必须承担的社会课题。研究结果表明:受艾滋病影响儿童领悟社会支持总分及各维度与其学校归属感呈显著正相关;受艾滋病影响儿童领悟社会支持总分及各维度与其安全感呈正相关;受艾滋病影响儿童的安全感在领悟社会支持对其学校归属感的影响中起中介作用;安全感在领悟社会支持各维度对学校归属感的影响中起中介作用。  相似文献   

19.
家庭暴力在我国发生的频率很高,破坏家庭和谐、扰乱社会治安严重影响着受害者的身心健康。为了更好地介入家庭暴力,本文从社会生态系统视角出发,对家庭暴力施暴者和受害者的微观系统、中观系统、外部系统、宏观系统进行综合分析。并以此作为切入点,结合社会工作的专业方法,从个案工作、小组工作、社区工作、社会行政四个层面出发,围绕家庭暴力事件中的施暴者和受害者的心理辅导、认知改变、行为纠正、社区环境、社会支持网络等方面,分别提出针对性的介入策略和措施,从而推动家庭暴力的预防和治理工作,为社会工作介入家庭暴力提供有益的启示。  相似文献   

20.
农村留守儿童隔代教育问题已成为我国农村普遍的社会问题,已引起社会的广泛关注。社会工作致力于解决社会问题,促进人与社会和谐发展,对于解决留守儿童隔代教育问题发挥着独特的作用。对于粤西留守儿童教育问题的调查研究发现,隔代教育存在着祖辈教育理念落后、教育方式不科学、教育内容匮乏等问题。社会工作者应以生态系统理论为理论依据,调动留守儿童、家庭、学校、社区四个层面形成合力进行社会工作介入,从而解决农村留守儿童隔代教育问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