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28 毫秒
1.
在梳理我国营商环境评估指标体系文献和对比世界银行营商环境项目评价体系的基础上,引入折中范式的所有权优势、区位优势和内部化优势三个子范式进行探讨,对构建新形势下我国宜商环境评估指标体系提出基础构想。  相似文献   

2.
现阶段,聚焦营商环境优化、吸引优质投资已逐渐成为一个国家或地区提升竞争力的重要因素。本文通过构建城市营商环境综合评价指标体系,对我国282个地级以上城市的营商环境进行评估,同时对这282个城市的资本吸附现状进行描述,实证分析城市营商环境与城市获得上市公司长期股权投资之间的关系,得出营商环境对上市公司长期股权投资存在显著的正向影响,并通过异质性检验和稳健性检验进一步巩固研究结果。本文从上述研究的角度对优化城市营商环境以吸引优质投资提出了政策建议。本文的创新点是从城市出发构建营商环境综合评价指标体系,创新营商环境的研究视角,实证研究营商环境与上市公司长期股权投资之间的关系,探究营商环境的资本吸附能力。  相似文献   

3.
县域经济竞争力评价研究——以福建省为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县域竞争力是区域竞争力研究的一个重要领域,县域经济评价研究是提升县域竞争力的重要基础和依据。在简述国内相关研究基础上,以福建省县域经济评价研究为例,从经济发展水平和发展速度两个角度对福建省县域经济实力和经济发展进行比较评价,根据评价结果及特点,提出了促进县域经济发展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4.
数字经济的蓬勃发展需要配套的数字营商环境作为保障。文章选择数字基础设施、数字市场环境、数字政务服务、数字法治规则、数字创新环境5个维度,构建我国数字营商环境评价体系。运用改进熵值法、核密度分析、障碍度模型,对2011—2020年我国30个省份数字营商环境水平进行测度评价。研究发现:全国数字营商环境水平不断提高,但整体水平较低,数字基础设施的贡献最大,数字法治规则的贡献最小;数字市场软环境障碍度提升与数字基础设施硬环境障碍度下降并存;东、中、西区域呈阶梯状发展,区域内离散程度增强,差距扩大,极化现象减弱;经济发展、互联网应用、人才数字素养等多障碍因素制约东部数字营商环境发展,经济发展的障碍因素对中西部的阻碍更大。  相似文献   

5.
县域经济不平衡发展研究综述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根据我国近年来有关县域经济不平衡发展研究的文献资料,对县域经济的概念进行了介绍,并从综合评价、经济增长及经济不平衡发展三个角度考察县域经济不平衡发展研究的成果,对研究给出了简要的评价及展望。  相似文献   

6.
良好的营商环境是吸引商业聚集、释放投资潜能、提高整个国家信誉度和影响力、推动经济发展的基础性要素。当前,营商环境优化日益成为我国经济高质量发展与治理现代化的重要内容和新兴治理手段,受到各级政府部门的高度重视。文章基于中国知网自1998年以来近20年的相关文献进行初步计量分析,梳理国内外学者已有研究成果,综合分析我国营商环境建设实践成效、指标体系构建过程、现存问题及对策建议,进行简要评述。并在此基础上提出进一步优化营商环境的研究方向,以期对未来的研究和实践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7.
目前市域法治营商环境评价指标体系存在着法治元素不足、法治环节评价不充分以及本省市特色体现不足等共性化缺陷。由于市域营商环境评价指标建设尚处于起步阶段,营商环境的范围较为广泛,框架外延难以确定,因此采取在营商环境框架中寻找法治因素的路径尚不具备成熟的基础条件,而将立法、执法、司法、守法领域涉及到营商环境优化的细节纳入评价范围,与目前我国市域法治营商环境建设进度相一致。  相似文献   

8.
营商环境日益成为中国政府治理的关注焦点和地方政府竞争的重要场域。以梳理营商环境现状和发现营商环境薄弱点为目的的营商环境评估是优化营商环境的前提和基础。以世界银行《营商环境报告》为代表的营商环境评估模式存在先天的不足,表现为评估的自由主义取向、指标的适用性较差和数据来源的可靠性不足,以世行评估为范本的国内营商环境评估实践也存在类似缺陷。营商环境评估要克服唯放松规制和提升效率的价值陷阱,逾越自由主义价值取向和唯定量主义倾向的鸿沟。贯彻"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在"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的新时代背景下,营商环境建设要从社会资源的市场化配置需求出发,营商环境评估应以市场主体和社会公众的满意为根本判断标准。以评估主体的民主性、评估信息的可获得性、评估结果的可比性为营商环境评估框架的构建原则,从整体感知、政务环境感知和要素环境感知等三个维度设计评估指标体系。选取一定比例和数量的市场主体对营商环境的满意度进行测评,可以从"顾客"的视角把握营商环境建设的效果。  相似文献   

9.
关于县域经济发展评价指标体系构建的论证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县域经济发展不仅与县域内居民生产、生活息息相关,还与整个国家的经济和社会发展密切相关。构建合理的县域经济发展评价指标体系,为准确评价县域经济发展起到了指导意义。因此,文章从发展水平、发展活力、发展潜力三个方面、14个基础指标来构建县域经济发展评价指标体系。这样就可以全面地考察县域经济运行中的优势与不足,从而找出有针对性和可操作性的措施与方法来推进县域经济的发展。  相似文献   

10.
“长三角”县域经济竞争力的评价指标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文章以长江三角洲地区53个县(市)为研究对象,分析了2003年长三角县域经济发展的特点,并本着实事求是、可操作性的原则建立了多层次评价指标体系,利用因子分析方法对该地区县域经济综合实力进行评价,并提出了增强县域经济综合实力的对策和建议。  相似文献   

11.
当下,世界范围内普遍掀起营造良好税收营商环境的热潮,由世界银行开启的税收营商环境评估发挥了风向标与助推者的作用。在其最新发布的评估体系中,立足不同的评估维度,形成了若干具体评测点与量化标准,折射出新一轮驱动税收营商环境优化的发展趋势。但其具体评估指标与我国税制发展需求不相适应,不能采取简单的对标主义,将纳税评估具体指标直接用于衡量我国税制实践状况乃至评判税收营商环境的优劣。目前相关研究还缺乏针对新纳税评估体系的价值梳理及其适用有限性的深入分析。鉴于此,一方面应当立足“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的营商环境建设原则,以开放包容的姿态密切关注国际营商环境发展的新动向;另一方面,应当超越纳税评估的具体指标局限,基于我国本土税制实践的演进轨迹与发展需求,从规范载体、运行机制、价值诉求的维度,厘定税制发展方向,探索有利于优化税收营商环境的中国式税制现代化路径。  相似文献   

12.
坚持科学发展观是保证县域经济全面、可持续、协调发展的至关重要指导思想。文章构建了一个基于科学发展观的县域经济竞争力评价指标体系,并对安徽省县域经济进行了实证分析和评价,提出了安徽省县域经济科学发展的对策和建议。  相似文献   

13.
税务营商环境作为营商环境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市场主体的投资和决策、经济增长和产业结构都会产生重要影响.构建以税收法治、税收效率、纳税成本和社会满意度为核心指标的中国本土化税务营商环境指标体系,并以广东省为例测度广东典型城市的税务营商环境综合指数,结果发现:广东省税务营商环境总体水平属于中等,区域发展比较均衡,税务营商环境综合指数与地区经济发展水平呈现一定的正相关性;比较而言,各市纳税成本指数得分率最为理想,均属中等以上水平,而税收满意度总体水平偏低,地区间差异最小,有较大的优化空间.  相似文献   

14.
文章基于科学发展观从县域经济的全面发展竞争力、持续发展竞争力和协调发展竞争力等三个方面,构建安徽省县域经济竞争力评价指标体系,以期科学评价安徽省县域经济的发展状况,同时为安徽省县域经济发展提供新思路。  相似文献   

15.
现代农业发展质量评价指标体系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国社会各界对现代农业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内涵、外延与结果等三个方面.提出现代农业发展质量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思路,认为利用本研究构建的现代农业发展质量评价指标体系,可以对某区域的现代农业发展质量情况进行分析评价.并根据2006年福建省相关统计资料,应用该指标体系对福建省现代农业发展质量进行评价.  相似文献   

16.
本文运用ANP方法进行县域金融生态评估,在与AHP方法比较的基础上验证ANP方法的可行性和合理性。选取庆阳市5县2012年度县域金融生态数据,利用AHP金融生态评估模型进行实证分析,提出改善金融生态环境、建立区域金融发展评估指标体系的建议。  相似文献   

17.
本文以区域金融竞争为理论基础,探讨县域金融竞争力的基本内涵与外延,构建评价县域金融竞争力的指标体系;以连云港四个典型县为分析样本,比较县金融竞争力的差距,提出发展的导向建议,也试图为全国县域经济与金融的协同发展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8.
近年来,我国电子商务发展迅猛,国内各个主要城市在电商方面也取得了很大的进步。本文通过构建区域电子商务评价指标体系,基于主成分分析对安徽省县域电子商务的发展水平作出全面深入的评价,揭示安徽省电子商务县域发展中存在的不足,针对性地指出安徽省电子商务发展今后努力的方向。  相似文献   

19.
区域矿产资源技术经济综合评价,是区域经济开发的基础工作。目前评价理论虽有大量研究,但仍处于发展和完善过程中,本文在基本概念、指标体系、评价方法等方面进行了有益的探索  相似文献   

20.
本文基于2006和2012年我国西南边境地区经济发展数据,以县域为基本研究单元,运用熵权TOPSIS法、Nich指数、塞尔指数并借助Arcgis10.0软件对我国西南边境县域经济进行了综合评价。通过分析,本文得出以下结论:西南边境地区县域经济由依靠外部投资消费推动的“输血型”经济转变为依靠自身经济实力的“造血型”经济;县域经济发展水平呈明显的区域差异,其中低等发展水平县域数量最多,且不同发展水平县域的数量分布呈“梭形”,初步形成了处于不同发展阶段的三大边境县域发展区;2006—2012年,中缅中部边境地区县域发展区整体发展水平有所提升,中越西部、中老、中缅南部边境地区县域发展区发展水平明显下降,而中越东部边境地区县域发展区的经济发展核心地位有所增强;随着时间的推移,不同县域间经济发展能力差异明显,西南边境地区县域经济整体发展差异扩大,该区域东部县域内部经济发展差异对该区域整体经济发展差异起决定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