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正>本文从国际、国内不同视角,深入研究中老铁路开通对我国经济发展的影响,基于中老铁路文献数据,通过知识图谱进行可视化研究和热度分析,同时基于泛亚铁路东南亚段涉及的7个国家、中国31个省份、云南沿线16个州市的对外贸易和主要产品出口数据,综合运用双重差分法(DID)分区域、分层次、分结构、分产品等多视角透视了中老铁路对周边国家及我国经济发展有不同程度影响,并运用倾向得分匹配、安慰剂检验对分析结果进行验证,  相似文献   

2.
"一带一路"建设不仅有效推动了我国与沿线国家经贸合作发展,更为沿线国家深化金融合作提供了契机。由于沿线国家金融发展水平不一,金融监管架构模式多样,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我国与沿线国家的金融监管合作。本文基于我国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经济贸易往来及金融合作情况,对沿线代表性国家的金融监管架构进行比较分析,总结沿线国家金融监管特征,提出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加强金融监管合作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3.
<正>党的二十大报告将“推进高水平对外开放”作为单独章节进行重点阐述,指出我国应稳步扩大规则、规制、管理、标准等制度型开放;推动共建“一带一路”高质量发展(冯其予,2022)[1]。中老铁路作为我国对外开放的典范和“一带一路”的标志性工程,为我国出口贸易提供了一条衔接海洋运输、支撑内部运输的新通道。因此,本文就中老铁路开通以来国内各省货物运行情况进行分析,对各省依托中老铁路发展对外开放格局的规划提供政策性建议。  相似文献   

4.
韩羽来 《银行家》2020,(3):73-76
"一带一路"倡议提出五年来,我国银行业密切对接国家重大战略项目,积极参与沿线金融大动脉加快构建,稳步推进国际业务发展和机构网络建设,不断拓宽服务渠道。随着人民币国际化战略和"一带一路"建设的深入推进,沿线国家对金融服务的需求日益增加,基于市场化合作原则的商业性金融正在成为主流和未来趋势。  相似文献   

5.
普惠金融体系在"一带一路"中的完善与发展是"一带一路"倡议实现贸易畅通和资金融通的核心环节。基于此,采用2011-2018年"一带一路"51个沿线国家数据,测度沿线国家普惠金融发展水平及其与中国普惠金融发展水平的距离,并进一步考察普惠金融距离对中国向沿线国家对外直接投资的影响。结果表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普惠金融水平普遍较低,中国处于领先地位;普惠金融距离对中国向沿线国家对外直接投资具有明显不同的长短期效应;而就分层而言,中国对不同圈层国家对外直接投资的规模与流向受普惠金融距离影响效应存在显著差异。最后,依据实证结论,得出相关政策启示。  相似文献   

6.
本文针对"一带一路"建设中私人部门参与PPP项目积极性不足以及外界对高级别政府间沟通的质疑,结合1998-2017年45个沿线国家3371个PPP项目的数据,实证检验了PPP项目发起政府级别影响私人部门投资额的总体效应和中间机制。研究发现:第一,沿线国家PPP项目发起政府级别对私人部门投资额的影响遵循"差序信任"逻辑。第二,债务融资获得、股权融资获得和风险选择,均成为沿线国家PPP项目发起政府级别影响私人部门投资额的中间机制。第三,多边金融机构的支持、倾向于私人付费的PPP项目收益来源、PPP项目所在国的人均GDP和金融发展水平,也对沿线国家PPP项目中私人部门投资额有正向影响。最后,从中国"走出去"企业的"选址"、加强高层政策沟通、构建协同支持机制等方面提出了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7.
本文基于丝绸之路经济带沿线9个省市的发展现状,构建产业结构和金融集聚评价指标体系,利用丝路沿线9个省市2006-2015年的相关数据,应用耦合协调发展模型对产业结构和金融集聚的耦合协调度进行实证分析,结果表明:2006-2015年丝绸之路经济带沿线各省份产业结构与金融集聚的综合发展水平存在一定的差异性,其中各省产业结构综合发展水平差异较小,金融集聚综合发展水平则呈现出两极分化的现象。产业结构与金融集聚耦合协调总体为一种低水平耦合,呈现出一种"北低南高,东高西低"的空间格局,从时序来看,各省产业结构与金融集聚的耦合协调度随时间发展逐渐提高。据此,本文提出了各省差异化发展,区域内部加强合作,构建综合交通与信息网络等建议。  相似文献   

8.
青藏铁路沿线经济发展中的金融支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伟 《西南金融》2006,(10):22-23
经济发展,交通先行。青藏铁路的建成将极大地改善进出藏的交通条件,大量的物流与客流将带动沿线的经济发展。经济离不开金融支持,本文通过对青藏铁路沿线的调研,对青藏铁路沿线经济带发展中的金融支持问题进行了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9.
“一带一路”倡议推进不断向着更加绿色、更加可持续的方向演进。在这样的背景下,本文基于绿色信贷、绿色证券、绿色投资、绿色保险和碳金融五个层面,构建了“一带一路”沿线重点省域绿色金融发展水平的指标体系,运用熵值法对绿色金融发展水平进行综合评价,并对其影响因素进行实证分析。研究结果显示:“一带一路”沿线重点省域绿色金融发展水平不断提升,但不同省份之间差异显著,西北地区领先,东北地区和西南地区发展相对落后。其中,经济发展水平和金融相关率对“一带一路”沿线重点省域绿色金融发展具有显著的正向影响,环境污染对其具有显著的负向影响。  相似文献   

10.
开发性金融既可体现国家的政策导向与发展规划,又可为商业金融的发展提供先期基础支持与引导,通过有效协调政府与市场机制,成为支持"一带一路"沿线项目融资的中坚力量。本文立足福建实际,在阐释开发性金融属性与"一带一路"建设融资需求之高度契合性的基础上,从政策沟通、设施联通、贸易畅通、资金融通和民心相通五个方面,梳理开发性金融支持"一带一路"建设的实践,并提出进一步支持福建融入"一带一路"建设的开发性金融路径。  相似文献   

11.
文章认为我国与丝绸之路经济带沿线国家金融合作的进展体现在政府间金融议事机制逐步建立、区域金融合作交流平台日益增多、双边货币互换和本币结算规模不断扩大、区域金融机构合作关系更加密切、债券市场开放程度日益提高几个方面,分析了我国与丝路经济带沿线国家金融合作的制约因素在于:各国经济金融发展水平参差不齐、金融合作的信息交流和监管体制不健全、区域金融合作的业务集中度高、层次低、区域内金融生态环境亟待改善,在总结借鉴欧洲货币一体化多边制衡模式、东南亚地区设立债券基金引领模式、金砖国家银行间多边合作模式、国际金融合作模式的经验基础上,提出了我国与丝绸之路经济带沿线国家金融合作应选择国际合作组织多管齐下模式,以及建立健全金融合作协调机制、深化金融合作层次、培育发展多层次金融市场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2.
<正>近年来,中国银行发挥全球化优势,加快在"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和地区的布局,为"一带一路"沿线重点项目提供多元化的金融产品及服务,取得了显著成效。身处南亚东南亚对外开放前沿的中国银行云南省分行,更是紧跟云南省发展战略,借助百年金融力量,积极服务"一带一路"在云南走深走实。平台为先致力打造跨境金融首选银行早在2015年,中国银行云南省分行就率先成立了"中国银行沿边金融合作服务中心",致力于积极提升云南跨境金融服务水平,以实际行动做好金融服务南亚、东南亚发展  相似文献   

13.
中国古代丝绸之路是象征着不同文明间商贸互通、文化沟通、友好往来的友谊之路。2013年9月、10月,习近平总书记在出访哈萨克斯坦和印尼时以古代丝绸之路为参照,提出了“一带一路”这一极具远见与变革性的区域发展理念,其本质是以共同发展为出发点实现沿途经济、文化等多方面合作交流。然而不同国家在历史、文化、制度上的差异会造成项目开展中利益、风险、法律上的冲突,具体表现在金融政策与金融文化冲突上。为此,在对我国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金融文化冲突表现,对冲突根源进行探究的基础上,提出构建“一带一路”背景下国家间金融文化冲突及协调机制的设想,以构建各国共同的金融价值观,发挥文化磨合冲突的作用,解决合作发展中的金融纠纷和矛盾。  相似文献   

14.
李春雨 《金卡工程》2010,14(9):354-355
晚清时期,在内外条件的刺激下,清政府从盲目排外到创办实业的变化过程中,我国铁路的建设得到很大发展,其中京汉铁路是晚清政府修筑的纵贯中国南北的大动脉。该路的通车有力地带动了沿线社会经济的发展。特别是直隶的沿线地区(除北京外),在铁路修通后的十多年间,一批近代化的农工商业相继诞生和起步,大大的促进了当地经济的发展。  相似文献   

15.
本文选取我国在"一带一路"沿线主要国家的直接投资存量数据,运用空间计量模型,验证"一带一路"沿线国家通信设施对我国OFDI的影响以及金融发展对这种影响的调节作用。结果显示:东道国及其周边国家通信设施水平的改善,可以有效促进我国在东道国的直接投资;东道国通信设施的发展有赖于其金融发展,金融发展水平越高的国家,其通信设施水平就越高。本文的研究结论说明,我国在"一带一路"地区投资时,应同时考虑东道国的通信设施与金融发展水平。  相似文献   

16.
本刊讯:2009年12月8日,中国农业银行、老挝发展银行在西双版纳中老边境磨憨口岸艳阳隆重举行边贸网银结算开通仪式。这是我国银行首次与老挝银行实现人民币结算。中老边境银行开通边贸网银结算,解决了长期困扰中老边境贸易发展的跨境资金银行结算问题,降低了企业和个人携带现钞的风险,为中老边境经济贸易发展搭建了便捷、高效、安全的银行结算服务平台。  相似文献   

17.
本文介绍了当前老挝人民民主共和国的经济概况,梳理了老挝自1986年开始的经济改革政策。老挝银行业由一级银行系统转变为二级银行系统的改革,多元化银行主体基本成型,商业银行资产质量、规模及主要指标不断向好;老挝证券交易所自2011年初正式运营交易,成为全球最袖珍的证交所;老挝保险市场也不断扩大。在此基础上,提出扩大两国贸易投资、建立金融平台交流机制、信息互换机制等措施,深化中老两国的金融合作与发展。  相似文献   

18.
本文基于2005~2016年中国省域数据,从结构优化和规模扩张两个角度讨论了金融生态多样性对OFDI的影响,利用链式中介模型考察金融生态多样性对OFDI影响的中介效应,并分析了地区异质性及"一带一路"政策的影响。结果表明:金融生态多样性显著促进OFDI,且在金融规模影响OFDI的过程中起到正向调节作用;金融生态多样性主要通过影响融资效率来作用于OFDI,这种融资中介效应在"一带"沿线省份较大,在"一路"沿线省份较小;"一带一路"增强了金融生态多样性对OFDI的正向影响。因此,政府应抓住区域特征,放宽市场准入条件,促进金融生态多样性发展,稳步推进"一带一路"的实施,充分发挥其有效性。  相似文献   

19.
银行业金融科技进步奖设立于1991年,后更名为中国银行业科技发展奖,属我国金融行业重要奖项之一,目前被定为部级的金融科学技术奖。主要面向中国人民银行及全国各商业银行,评审对象为银行业计算机应用类项目、软科学项目、金融标准化项目和印制行业项目。为了规范评奖流程,体现公平、公开、公正的原则,还配套建立了“金融科技进步奖”评奖制度及科技发展、  相似文献   

20.
文章总结了我国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之间区域金融合作的现状,然后从金融发展水平差异、主权信用级别差异、商业准则及法律法规差异、区域金融合作将带来新风险四个方面简析了"一带一路"各国金融合作中存在的问题,最后从货币合作、金融政策的沟通与协调、金融监管合作、金融合作创新等方面提出了深化"一带一路"下金融合作的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