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实现未来15年的发展目标,能源、资源和环境是最大的制约因素。为了满足今后15年经济发展对能源的需求,必须采取以下能源战略:以提高能源利用效率为目标,加快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大力发展煤炭洁净燃烧技术和煤制油产业,降低时石油进口的依赖;大力发展可再生能源,调整优化能源结构;坚持开发与节约并重,把能源节约放在首要位置;加快发展石油天然气,增强对石油价格的调控能力。  相似文献   

2.
张锐 《新经济》2006,(1):74-77
作为世界能源进口及消费大国,中国虽然与俄乌天然气危机毫无瓜葛,但也有必要未雨绸缪。一个清晰的思路是,我们在扩大利用海外能源的同时,万万不能放弃独立自主的能源安全战略;在瞄准主要能源供应地时,切切不忘探索能源进口多元化之路。  相似文献   

3.
中国能源安全与交通节能战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国人均能源可采储量仅及世界平均水平的1/2,而且能源结构不够合理——缺油少气;另一方面能源消费却在快速增长,石油进口量逐年增加。中国能源安全问题迫在眉睫。作为能源消费大户的交通运输部门,近年来其能源消费增长较快,而能源效率偏低,须实施交通节能战略。可选择从促进技术进步、调整运输结构、促使制度变迁等三重路径来实施交通节能战略。  相似文献   

4.
中亚各国拥有丰富的油气资源,对中国实现能源进口多元化和提高能源保障程度有重要战略意义。中亚各国的能源战略主要是引进外资,加快国内能源开发,构建基础设施,提高出口的独立性。我国应建立与中亚各国交流的长效机制,保障能源长期供给安全。  相似文献   

5.
关注     
《经济导刊》2009,(10):6-8
公益捐赠应统一税收扣除标准;欧盟禁止生产和进口100瓦白炽灯泡;瑞士超越美国成为最具竞争力经济体;诺贝尔奖得主看好经济在纽约买房;国际能源署上调09年全球石油需求预期;  相似文献   

6.
本文采用2维交叉表、格兰杰因果检验和广义脉冲响应函数方法对中日两国原油进口行为进行细致刻画和比较分析,分析表明:日本在原油进口上表现出更多的对低价购买机会的把握和对高价风险的规避,而我国的石油进口行为却体现出了明显的"越贵越买"和"越买越贵"的行为特征。这一结论表明日本实施的能源储备战略和能源进口战略确实具有减缓高油价冲击的实际效果,因而值得我国借鉴;结论也显示出这些政策并不能消除石油冲击发生时油价的跳跃性波动,我国还应向日本借鉴实施能源替代战略和节能战略。  相似文献   

7.
石油是关系国民经济、社会发展和国家安全的重要战略资源。石油进口依存度的增加和油价的频繁大幅波动、进口来源过于依赖中东和进口运输必须经过马六甲海峡的现状,使我国石油进口面临巨大的风险。为此,必须加强宏观调控;实施多元化进口战略;积极开发利用全球石油资源;大力推进节能和能源结构调整;积极建立国家石油战略储备,以化解石油进口风险、确保石油供应安全。  相似文献   

8.
韩国是世界第10大能源消费国和世界第5大石油进口国.韩国国内能源资源贫乏,能源严重依赖进口,2007年能源进口依存度达96.7%.为了应对近些年石油价格飙升和全球气候变化的挑战,韩国政府调整了能源发展战略,强调能源供应多样化,将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作为国家能源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目标是在2011年前使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占全国能源供应的5%,2020年扩大到10%.为了促进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的快速发展,韩国政府制定了相关的法律、计划和经济激励政策等.  相似文献   

9.
德国制造未来能源冠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德国制定能源政策有三个平行目标:能源供应安全、能源的经济性以及环保。其中,为保证能源供应的安全,德国政府主要有三方面的应对政策:加强本国能源以及新能源的开发利用,确保能源多样性;保证进口渠道的多样化以及进口项目的长期性;利用新技术等手段节省能源消耗。  相似文献   

10.
资源全球化已成为经济全球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我国的能源资源形势也日益突出,而实施能源资源配置全球化战略、最大限度地利用国外资源,是保证我国资源安全和推动经济持续协调发展的根本保障措施.全球化能源利用的途径主要包括贸易进口和"走出去"勘探开发海外资源两种方式.本文提出以下战略对策:(1)加快推进资源外交.(2)实行进口多元化.(3)加快"走出去"、勘探开发国外资源的步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