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二元经济条件下中国的菲利普斯曲线和奥肯法则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1979年以来,中国的通货膨胀和经济增长与就业之间是否存在比较稳定的菲利普斯曲线和奥肯法则的关系?如果不存在,原因是什么?可不可能存在另外某种形式的关系?本文的研究认为:由于存在大量的劳动力转移,中国的通货膨胀和经济增长与城镇失业率之间不存在稳定的关系,但与劳动力转移速度显著相关。因此劳动力转移不仅是中国经济发展的根本任务,而且是影响中国宏观经济稳定的关键因素。  相似文献   

2.
著名的"菲利普斯曲线"旨在证明失业率与通货膨胀存在反比关系,即容忍适当的通货膨胀有助降低失业率。埃德蒙·费尔普斯对此提出质疑并提出了修正过的菲利普斯曲线,降低失业率的代价并非一次性的通胀率提升那么简单。通过对工资和物价的基本决定因素的分析,费尔普斯提出了附加适应性预期的菲利普斯曲线,认为通胀不仅取决于失业状况,还与通胀预期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3.
中日菲利普斯曲线机制与价格调整过程的非对称性检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菲利普斯曲线主要描述通货膨胀率和失业率之间的反向相关关系,本文主要描述和检验中日两国非对称价格调整所导致的非线性菲利普斯曲线机制。如果价格调整在下降与上升阶段存在非对称性,菲利普斯曲线在不同区间具有不同的表示形式,本文估计和检验发现中日两国价格调整过程存在非线性和非对称性,而门限自回归模型的估计和检验表明仅仅中国的菲利普斯曲线存在非线性和非对称性,而日本的菲利普斯曲线在样本范围内是线性的,这是判断中日两国通货膨胀预期的重要经验事实。  相似文献   

4.
宏观经济管理中的两大难题是失业和通货膨胀。最早科学地反应失业和通货膨胀此消彼长关系的曲线是菲利普斯曲织,对菲利普斯曲线的不同理解直接关系到对宏观经济政策的选择。本文对菲利普斯曲线给出了一种新的解释,这种解释对一个国家处理好失业和通货膨胀的关系,对发展中国家尤其是我国选择适合本国国情的宏观经济管理决策,实现工业化和现代化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价值。  相似文献   

5.
中国菲利普斯曲线的理论分析和实证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菲利普斯曲线是分析失业与通货膨胀变动关系的一个强有力工具 ,并可以勾勒出经济运行态势。但是 ,由于经济活动影响因素的复杂性及其组合在各国之间的差异 ,特别是我国的特殊国情及正处于经济转轨这一特殊的发展时期 ,传统的菲利普斯曲线及其理论无法直接拟合我国菲利普斯曲线  相似文献   

6.
我国理论界有人提出"经济与物价同步增长"的方针,以图在较高的通货膨胀率下争取一个较高的经济增长率,这实际是凯恩斯主义以通货膨胀置换失业理论的政策化。50年代的菲利普斯曲线表明,通货膨胀率上升即经济上升,可以使失业下降,通货膨胀和失业负相关,  相似文献   

7.
知识失业:事实、成因与治理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知识失业(Educated-Unemployment)是指受过高等教育的劳动力处于不得其用的一种状态。在许多发展中国家,知识失业有可能成为一种持续的社会特征。在我国现阶段,知识失业问题也开始浮现出来。本文就是在这样一个背景下,试图对知识失业的成因进行全面探讨,并结合中国所存在的知识失业现实,对解决这一问题提出建议。在发达国家,劳动力受教育程度愈高,其失业率通常愈低。这是人力资本理论所推测的标准结果。但是在一些发展中国家,教育水平与失业率之间却呈现出一种令人惊讶的正向关系:教育水平越高,失业率越高。在许多发展速度缓…  相似文献   

8.
保持经济持续增长、物价水平基本稳定和实现充分就业是政府经济宏观调控的主要目标。文章基于江苏省物价水平的自相关性,建立了滞后一期的附加预期的菲利普斯曲线模型,使用江苏1987-2011年的CPI数据和城镇登记失业率,实证测算了江苏省物价水平、失业率以及物价水平预期之间的关系和相关检验。通过研究发现,在江苏省物价水平上升1%时,在保持物价水平预期不变的情况下,失业率可下降0.532%,失业率对当期物价水平的影响度为74%,物价水平预期对当期物价水平的影响度为26%。因此,江苏省政府部门应当在控制失业率和保持物价稳定的同时,寻求三者之间的最佳结合点,使物价与失业保持适度均衡。  相似文献   

9.
通货膨胀和失业之间的关系是经济学的基本问题,文章通过菲利普斯曲线与我国实际情况的实证分析,并对此进行了初步的解释,提出了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0.
欧盟劳动力市场的困境、成因与改革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随着中国经济体制从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的转型,中国劳动力市场从基本没有失业到失业日益严重,成为一个深受政府和民众高度关注的大问题。尤其是90年代以来,由于人口自然增长带来的新增就业人口、隐性失业显性化导致的大量下岗失业人员,以及城市化过程中出现的巨大农村剩余人口“三碰头”,形成了解放以来的第四次失业浪潮。城镇登记失业率从1990年的2.5%上升为2004年的4.7%,劳动力市场情况十分严峻。因此,尽管和中国相比背景迥异,但作为目前失业率最高、劳动力市场政策齐全的地区之一,欧盟国家劳动力市场具体表现、成因及其相关政策实施和改…  相似文献   

11.
本文首先根据我国改革开放以来菲利普斯曲线的长期走向特点,对曲线进行拟合并提出和建立相关模型,论证出菲利普斯曲线在我国存在并总结其运行的特点;然后对曲线失灵的年段进行实证分析,并总结短期曲线失灵的原因。通过研究我们得出以下结论:(一)菲利普斯曲线所体现的通货膨胀率与失业率之间的负相关关系在我国存在;(二)短期的菲利普斯曲线失灵具有时代特殊性;(三)我国短期菲利普斯曲线与长期曲线走势相辅相成、互相作用:(四)我国中长期菲利普斯曲线存在继续右移的压力。  相似文献   

12.
上个世纪90年代以来,中国经济增长波动与价格水平波动之间存在非常相近的共同变化趋势。本文以菲利普斯曲线和奥肯定律为理论依据,采用具有区制转移的状态空间模型对经济增长率和通货膨胀率之间的关系进行了经验分析。我们首先估计出了预期通货膨胀率和潜在经济增长率,然后依据通货膨胀预期误差和产出缺口的关系来描述中国菲利普斯曲线的动态特征。本文发现中国“产出-价格”关系具有长期菲利普斯曲线的性质,经济增长率体现出高波动区制和低波动区制,通货膨胀预期也表现出两种不同的适应性预期形态。  相似文献   

13.
本文从自适应预期模型的方法研究中国菲利普斯曲线。文中假设社会经济主体对失业率和通货膨胀率的预期是非完全理性的,对失业率和通货膨胀率的预期的形成符合自适应过程,即预期失业率等于上一期预期失业率与上一期预测偏差的加权平均数。由于中国数据的收集渠道限制,以城镇登记失业率代替失业率,以CPI增长率代表通货膨胀率。假设通货膨胀率受到预期经济景气程度的影响,而预期失业率是预期预期经济景气程度的反映,因此通货膨胀率受到预期失业率的影响。通过自适应预期模型的方法估计出预期失业率对于通货膨胀率的影响程度大小,用工具变量法缓解了滞后期的多重共线性问题,估计出了预期失业率对通胀率的影响。证明了附加预期的菲利普斯曲线在城乡二元经济而且市场经济尚未成熟的中国是存在的,证实中国的劳动力市场已经基本由市场来调配资源。  相似文献   

14.
寻找工作模型为菲利普斯曲线提供了一个具有微观基础的替代解释.该模型作为一种微观机制,说明了失业与寻找空位、保留工资的关系,并可以解释失业的周期性波动.本文以保留工资方法为基础,应用寻找工作模型分析摩擦性失业及非自愿失业.  相似文献   

15.
彭化英 《新财经》2007,(2):46-47
新的结构性失业潮来临,给城市的社会生活增添了不稳定因素,根源在于中国的经济结构失衡一方面是劳动力供给远远超过了经济增长带来的劳动力需求,出现总量型失业。另一方面是在经济体制改革和产业结构调整过程中,由于劳动力自身素质、技能不适应,出现大量岗位空缺,许多企业和地区技能劳动者短缺,产生结构性失业,导致自然失业率上升。  相似文献   

16.
本文阐释了产出缺口对通货膨胀影响的经济学机理,说明了中国时间序列菲利普斯曲线不存在的经济背景、模型设定和统计数据原因,提出利用省级面板数据对中国菲利普斯曲线进行再估计。1978—2006年的实证研究表明,基于面板数据的菲利普斯曲线是成立的:产出缺口对通货膨胀的线性影响显著,自发性通货膨胀率为2.8%,上期通货膨胀对本期的影响系数为0.44,产出缺口对通货膨胀影响的弹性系数为0.18。  相似文献   

17.
日本总务厅统计局最近对4万个家庭约10万劳动力人口进行了一次就业状况抽样调查。调查结果表明,由于日元升值和经济结构向内需主导型转换的影响,日本的完全失业率(完全失业率=失业者/劳动力人口)已接近3%,这种情况是七十年代以来极为罕见的。日本的完全失业率在第一次石油危机以前为1%,1976年以后上升为2%。其上升原因是:①妇女就业人数增加,导致就业机会减少;②劳动力人口的高龄化;③定时零工的增加,职业变动越来越频繁;④产业结构的转换,造成了结构性失业。据统计,去年4月份完全失业率已达到2.9%,5月份略有下降,为2.7%。劳动省认为,如果日元升值的局面继续下去,去年秋天完全失业率将突破3%。去年5月份的就业总人数为  相似文献   

18.
经济增长了,就业率就提高了。这是经济学的一个规律。美国经济学家阿瑟·奥肯观察到,在经济增长率与失业率两者的变化之间存在着一种稳定的关系:“经济增长速度快,对劳动力的需求量相对较大,就业岗位增加,就业水平高,失业率降低;经济增长速度慢,对劳动力的需求量相对较少,就业水平低,失业率升高。”这种关系被称作“奥肯定律”。“奥肯定律”实际上反映的是经济增长率变化与失业率变化之间的一种经验关系,可以用以下公式描述这个定理:  相似文献   

19.
伴随经济增长的就业增长是社会成员分享经济增长利益的重要方式。失业一般给人们带来极大痛苦,这种痛苦不仅来自收入的减少,也来自自尊的受损等因素。有研究者将失业对幸福的负效应与通货膨胀对幸福的负面影响结合起来考虑(Di Tella,MacCulloch和Oswald,2001),据测算,失业率增加一个百分点就需要通货膨胀率降低1.7个百分点才能抵消幸福的减少。因而如果失业率增加5个百分点(例如从3%上升到8%),那么通货膨胀率得降低8.5个百分点(例如从每年10%下降到1.5%)才能维持大众的满意度。因此通常所谓的悲惨指数(Misery Index)是将失业率与通货膨胀率简单叠加起来。  相似文献   

20.
四川省人口众多,就业、失业与发展经济等间的矛盾日益突出。在新成长的劳动力将部分处于失业状况下,社会还可以承受多大数量企业富余人员的失业?城镇可以承受多大的失业压力?失业率警界线是多少?这一连串的问题日益引起越来越多的人们关注。本文拟对四川省1994——2000年7年的城镇失业承受能力及失业率控制界线问题进行探讨。一、四川省人口分布及就业情况的历史回顾四川省人口分布及就业情况呈现出以下特点。 1.人口众多,城镇人口的比重低。1992年四川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