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蔡金秀 《时代金融》2012,(24):246+253
中国制造业上市公司财务报告舞弊问题由来已久,此文从其成因入手,分析制造业上市公司财务报告舞弊的常见手段,并针对这些手段提出了有效的解决对策,为进一步的研究和实践提供理论基础和指导意见。  相似文献   

2.
上市公司财务报告舞弊是我国资本市场的一大顽疾,其长期存在不仅严重损害了投资者的利益,也阻碍了我国资本市场的良性发展.选择2000~2011年因财务报告舞弊被处罚的主板A股非金融类上市公司122家,共计237个统计样本,从行业特征、舞弊类型、舞弊并发性和持续性方面对上市公司财务报告舞弊特征进行统计分析,发现进行财务舞弊的上市公司在行业分布上多集中于制造业,在舞弊类型上以推迟披露为主并具有并发性,在舞弊时间上具有持续性.  相似文献   

3.
段凤贤  李欣桐 《时代金融》2013,(23):122+125
近年来,上市公司财务报告舞弊问题严重阻碍了我国证券市场的稳定、持续发展。因此对上市公司财务报告舞弊做系统分析具有重大意义。论文首先结合文献资料,对上市公司涉及到财务报告舞弊的一般概念作了简要的描述,对我国上市公司财务报告舞弊现状作了分析。然后从股权结构的失衡和不合理的盈利预期机制两方面深入分析导致财务报告舞弊的原因。并列举了行之有效的识别方法。最后,对如何规范我国上市公司财务报告舞弊提出了一些防范措施及对策。  相似文献   

4.
舞弊性财务报告是全世界经济社会和会计职业界关注的重大问题。我国目前也面临其挑战。本文以中国证券监督委员会2002—2006年处罚公告中涉及的上市公司舞弊性财务报告为依据,对我国上市公司舞弊性财务报告的主要类型、手段等进行了统计分析。分析发现,舞弊公司表外舞弊严重,所占比重大;同时存在多种舞弊类型,典型的是虚假利润表和虚假披露;虚构销售业务、虚增资产、隐瞒对外担保分别成为虚假利润表、虚假资产负债表和虚假披露的最主要舞弊手段;舞弊公司同时采用多种舞弊方法,且舞弊行为持续年限在两年以上,最长的达9年。本文最后提出了相应的防范与监管建议。  相似文献   

5.
上市公司的财务报告舞弊一直是证券市场的"痼疾",这不仅仅危害到市场本身的公平性,阻碍市场健康的发展,而且伤害到各个利益相关者得切身利益,使他们的投资心理蒙上了一层阴影。本文将要分析上市公司财务报告舞弊产生的动机、报表粉饰行为的手段以及识别、遏制舞弊的方法,旨在对投资者有所帮助。  相似文献   

6.
梁智健 《云南金融》2011,(4X):139-139
上市公司的财务报告舞弊一直是证券市场的"痼疾",这不仅仅危害到市场本身的公平性,阻碍市场健康的发展,而且伤害到各个利益相关者得切身利益,使他们的投资心理蒙上了一层阴影。本文将要分析上市公司财务报告舞弊产生的动机、报表粉饰行为的手段以及识别、遏制舞弊的方法,旨在对投资者有所帮助。  相似文献   

7.
上市公司财务报告舞弊是资本市场和会计学的一个重要而又复杂的研究领域,一直受到资本市场监管部门和学术界的广泛关注。本文借鉴企业舞弊三角理论,结合我国特殊的制度背景,发展了经典的企业舞弊三角论,解释了中国上市公司财务报告舞弊的形成机理,试图为我国财务报告舞弊的综合防范与治理提供有益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8.
大股东控制上市公司,通过对上市公司的利益侵占获取私人利益,财务报告舞弊是隐瞒大股东行为的手段。本文从大股东损害上市公司利益的现象着手,研究股权结构与舞弊之间的相关性,从股权制衡与培育大股东诚信义务方面提出了治理大股东行为的建议。  相似文献   

9.
吴启高 《云南金融》2011,(6Z):101-101
大股东控制上市公司,通过对上市公司的利益侵占获取私人利益,财务报告舞弊是隐瞒大股东行为的手段。本文从大股东损害上市公司利益的现象着手,研究股权结构与舞弊之间的相关性,从股权制衡与培育大股东诚信义务方面提出了治理大股东行为的建议。  相似文献   

10.
财务报告作为会计信息的重要载体,主要反映企业的财务状况、现金流量和经营成果等有关的信息.财务报告的信息与公司治理有密切的关系.20世纪70年代后期开始上市公司舞弊案件大量发生.近年来我国上市公司财务报告舞弊也屡见不鲜.而且根据调查报告显示发生财务报告舞弊的公司很大程度上存在公司治理结构的问题.本文运用理论与实际相结合的方法,分析我国上市公司治理结构的现状,深入研究了我国上市公司治理结构的缺陷对会计信息质量的影响,就如何完善上市公司治理结构和提高会计信息披露质量提出若干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1.
虚假财务报告成因分析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本文结合制度失衡和舞弊理论分析虚假财务报告产生的原因,认为在我国现实环境下,上市公司质量控制制度引发公司管理层虚假披露财务报告的压力和动机;上市公司会计信息披露行为制度的失衡给财务报告舞弊创造了机会;而上市公司会计信息披露监管处罚制度有可能掩饰作假行为和减少虚假财务报告被发现的概率,甚至制度环境可能形成上市公司管理层和注册会计师的审计合谋.因此,治理虚假财务报告是一个系统工程,需要从多方面着手进行.  相似文献   

12.
在当今的资本市场中,财务舞弊状况愈演愈烈,如何更好的识别上市公司财务报告舞弊成为各国监管部门最为关心的问题。本文首先分析了上市公司财务舞弊的现状,继而介绍了国内外相关文献以及所采用的主要研究方法,并对上市公司财务舞弊识别的研究现状进行了简单的评述。  相似文献   

13.
随着我国资本市场的逐步发展,人们越来越多地依据上市公司的经营业绩和财务状况做出贷款或投资决策。上市公司公开披露的会计信息变得越来越重要,但是我国资本市场上的财务报表舞弊事件却时时发生。本文主要分析了上市公司财务报告舞弊的现状及危害,舞弊识别的方法,在此基础上提出了防治会计报表舞弊的对策。  相似文献   

14.
上市公司财务报告舞弊对资本市场建设和投资者利益保护掣肘已久。以2003~2012年我国沪深 A 股财务报告舞弊公司及其配对公司为样本,依据“舞弊钻石”理论和现有文献提取舞弊识别指标,基于案例推理思想构建财务报告舞弊识别模型。研究发现,较之于非舞弊公司,舞弊公司通常面临更大的盈利压力和偿债压力,成长能力更弱,事务所变更现象更为普遍,被出具非标准审计意见的概率更高。基于仿兰氏距离的案例推理模型对测试集样本的识别总正确率为66.7%。  相似文献   

15.
张会勤 《中国外资》2011,(15):128-129
财务报告舞弊,是指舞弊者以获取不正当利益为目的,在编制财务报告时,故意违背会计准则和会计制度以及其他相关规范,对财务报告加以调节、操纵,以欺骗财务报告使用者,从而使会计信息失真的行为。上市公司的财务报告系统主要由上市公司、独立的中介机构和政府监管机构这三类参与者构成,本文在借鉴前人研究成果的基础上,采用规范研究与分析相结合的方法,在对财务报告舞弊在中介审核阶段的成因进行理论分析的基础上,提出治理建议:要提高中介审核机构的独立性,建立健全中介机构的声誉机制。  相似文献   

16.
为构建财务报告舞弊识别模型,本文选取2000—2009年发生财务报告舞弊的A股上市公司及其配对非舞弊公司为研究对象,利用配对样本t检验、Wilcoxon符号秩检验、Logistic回归,对描述三角形理论的25个指标研究发现,两类公司之间营业利润—经营现金流量、外部董事比例等指标描述的压力和机会因素存在显著差异;各指标与舞弊可能性的相关关系表明,压力越大、机会越多,舞弊可能性越大。由此建立的识别模型正确识别率达到93.7%,有助于人们识别舞弊,帮助上市公司发现舞弊根源。  相似文献   

17.
自有证券市场以来,上市公司的财务报告舞弊就不曾中断过。文章结合"夏草"事件披露的十大涉嫌报表粉饰上市公司,就具体财务舞弊特征进行阐述。将财务舞弊特征具体分为生产销售、财务管理和会计政策三方面进行系统分析,以期通过财务报表发现舞弊有一定的帮助。  相似文献   

18.
在证券市场日益发达的今天,无论是资本市场相当发达的美国,还是资本市场起步不久的我国,上市公司出现的财务报告舞弊行为,都给社会经济生活造成重大的影响。本文以1996年至2006年期间受到中国证监会(或财政部)公开处罚的94家A股上市公司为研究对象,从公司治理角度实证分析了我国上市公司财务报告舞弊存在的压力、机会、借口及其相关影响因素。据此,提出了治理舞弊的“四不为”对策。  相似文献   

19.
公司治理与会计信息质量关系的实证研究   总被引:237,自引:3,他引:237  
本文选取了因财务报告舞弊而被证监会处罚的上市公司作为研究样本 ,从股权结构、董事会特征两方面 ,对公司治理与财务报告舞弊之间的关系进行了实证分析。研究结果表明 ,法人股比例、执行董事比例、内部人控制度、监事会的规模与财务舞弊的可能性正相关 ,流通股比例则与之负相关。此外 ,如果公司的第一大股东为国资局 ,公司更可能发生财务舞弊。因此要解决上市公司的会计信息失真问题 ,应该从完善公司治理入手。  相似文献   

20.
乐烨华  张其秀 《上海会计》2010,(11):62-63,61
本文基于博弈论的视角,建立了企业财务舞弊和监管部门之间的博弈模型,并针对纳什均衡的结果,为财务报告舞弊治理提出了一种创新性的财务报告手段——XBRL,以提高财务报告的真实性和可靠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