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本文主要是围绕备受瞩目的国美"控制权之争"事件,基于"利益相关者"角度来探讨国美事件所面临的各种利益冲突.分析国美大股东(黄光裕)与中小股东,管理层同公司的大股东、中小股东之间,投资机构同股东、管理层之间的利益冲突,公司同政府、消费者、供应商、员工等其他利益相关者群体之间的四个方面的利益冲突。最后总结,从"国美事件中"我们可以获得哪些宝贵的经验和教训,以及受到的启发。  相似文献   

2.
贝恩资本的进入,对于国美堪称标志性事件。如果说此前的国美更象是一个家族型企业的话,那么现在的国美已经彻底转型为职业经理人权力结构。贝恩的进入大大优化了国美股权结构,同时也是对黄光裕事件影响的有效稀释。当然,最直接的影响还是帮助国美缓解了资金压力,让半年来压力甚大的国美长舒了一口气。  相似文献   

3.
郭朝晖 《人力资源》2005,(19):56-58
作为已拥有200多家门店的中国最大家电连锁企业,国美的销售额从2000年的30.2亿元到2004年的238.8亿元,年均增长速度大于50%.这种高速迅猛的销售增长掀起了震惊业界的"国美风暴",连东芝株式会社中国总代表平田信正都由衷地赞叹:"国美10多年就取得了东芝在130年历史中都没有取得的成就."今年3月份"2005国美全球战略合作高峰会"在上海召开,会上36岁的国美总裁黄光裕纵声宣告:到2008年实现1 200亿的年销售目标,并成为世界500强企业.  相似文献   

4.
想当年,中国家电销售行业排行老三的永乐向老大国美凄凉无奈地举起白旗时,原永乐董事长陈晓则受聘于原国美董事长黄光裕,出任国美、永乐合并后新国美的CEO.几年后,黄光裕出事入狱,陈晓"反客为主",掌管国美,仅仅搞了几年"黄陈恋",陈晓又与黄光裕反目成仇,被国美大股东逐出董事会,现在又重开锣鼓,要进军家居行业.在风云变幻的商场上,陈晓一显能屈能伸的大丈夫本色.  相似文献   

5.
"大智移云"背景下,国美零售控股有限公司通过信息系统集成化、业务财务一体化、财务共享化、全部业务流程的"标准化——系统化——自动化——智能化"等方式实现了财务的智慧化转型.在SAP底层数据库平台的基础上,国美通过OA平台、BI平台、供应商交互平台、供应链平台、虎鲸大数据分析平台、拜特资金平台、费控平台和机器人项目等支持其智慧财务运行.国美智慧财务主要应用于智慧共享服务、智慧供应链、智慧预算、智慧内控、智慧决策驾驶舱、智慧金融和机器人等,实现了业财信一体化、前中后渗透化,有力提升了国美业务成长和价值创造能力.  相似文献   

6.
因工作关系,最近在清华大学和上海交大参与了多次关于"国美事件"的演讲和讨论,大家对此事件的态度基本上按照身份划分成了以下几类:民营企业家--义愤填膺;职业经理人--愤愤不平;投资机构--讳莫如深.当然,还有无数旁观者的评论、推测与揣摩.可以说,国美的控制权之争正是我国民营企业值得参考的现实样本之一.  相似文献   

7.
国美事件诞生了一连串的问题:是黄光裕和陈晓的最高领导权之争,是职业经理人和公司创始股东之争,也是风投资本与公司自有资本的较量。国美事件本身及其中黄光裕,陈晓和贝恩资本的相互博弈使得国美事件对民营企业乃至国有企业的发展很有启示意义。  相似文献   

8.
<正>一个职业经理人不仅要有承担责任的能力和行动,更要坚持自身的操守。究其缘由,经理人只是企业的"保姆",行使的是老板(股东)赋予的职权国美事件注定成为2010年中国资本市场最重要的新闻事件。9月28日晚间,国美电器公布的特别股东大会结果。由黄光裕一方提出的5项决议案除"即时撤销一般授权"一条获股东投票通过外,其余4项陈晓方面均是  相似文献   

9.
股权结构是公司治理结构的基础,股权结构的变动与公司治理密切相关,其中,大股东股权的变动对公司治理的影响尤为重要。文章以国美电器为例,以国美大股东的股权变动为线索,分析国美事件产生的原因及其在公司治理方面的缺陷,并提出相关建议,为我国上市公司在公司治理过程中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0.
早在2004年初,由于国美和格力在价格促销问题上没有谈拢,关系恶化.国美遂向全国各地分公司发出来了一份"关于清理格力空调库存的紧急通知",要求各地分公司将格力空调的库存及业务清理完毕.  相似文献   

11.
苏丹红(一号)型色素是一种有毒的化学制剂,但近来,英国首先发现包括亨氏、麦当劳等在内的世界知名在英企业生产的某些食品中含有苏丹红(一号),随即采取了该国历史上规模最大的食品召回行动."苏丹红"事件的曝光,引起了我国的高度重视,各地纷纷开展了禁堵排查行动,并已发现部分问题食品."苏丹红"事件再次暴露出长期以来食品生产中严重存在的随意添加违禁品、滥用食品添加剂的问题.因此,规范食品添加剂的使用已是刻不容缓的紧迫问题.  相似文献   

12.
蒋冲  向显湖  章颖 《财会月刊》2011,(21):37-40
民营或家族企业在转变为公众企业后,原始大股东如何转换角色,如何正确认识货币资本的地位和职业经理人的作用,如何客观地看待公司控制权结构的变化等问题,引起了理论与实务界的关注。本文以"国美事件"为例,从企业资本形态、公司治理和资本市场有效性等几个视角进行了剖析,并形成了一些结论和观点。  相似文献   

13.
"国美之争"的本质在于控股股东和董事会的控制权之争。由于委托人和代理人目标不一致,为维护自身利益的最大化,双方往往就会采取代表各自利益集团的对抗性行为。该事件中我们不应仅用道德的标准去评判黄陈之争的是非对错,而应思索,在现代企业中如何弱化大股东与董事会的矛盾。近年来,我国上市公司在公司治理方面取得了较大的进步,但离规范的公司治理还有很大差距,完善公司治理结构任重而道远。本文由国美事件入手,利用委托代理理论分析该事件,指出家族企业公司治理结构方面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应的优化建议。  相似文献   

14.
近日,黄光裕与陈晓之间的国美控制权争夺事件纷纷扰扰,吸引了大量眼球。抛开经营理念与个人恩怨不论,国美控制权争夺事件背后暴露的其实是家族企业转型过程中的公司治理问题。  相似文献   

15.
《中国新时代》2006,(5):120
只有和国美、黄光裕等字眼联系在一起时,张志铭才会受到关注,即使在出任明天地产公司董事长、总经理之后,这位被黄光裕的光环笼罩之下的"棋子"仍然低调如初.  相似文献   

16.
张泉薇  徐伟 《潮商》2016,(2):29-32
4月12日下午,向来低调的国美控股CEO接受了包括新京报在内的媒体的专访.这是近年来杜鹃为数不多的直面媒体. "大家都好奇,成功的人背后是不是有很多跟常人不一样的东西".杜鹃说,"其实很简单,越简单越好." 惯于低调的杜鹃在接受采访时颇为少见地谈起了自己的"初心".杜鹃最初在国美工作的初心就是"家庭幸福,事业有成".  相似文献   

17.
张哲 《企业活力》2011,(9):78-81
国美事件是中国家族式企业发展中的一个具有典型意义的事件。国美事件的发生反映了传统家族企业管理文化与现代企业管理文化的矛盾和冲突,揭示了我国传统家族企业管理文化的特征及其存在的种种弊端。家族企业健康、可持续发展必须重构企业文化,实现管理文化创新。  相似文献   

18.
2007年9月24日,PC业与流通业发生了一件具有标志性意义的事件:戴尔公司宣布结盟国内最大消费电子零售商国美电器作为其中国唯一零售合作伙伴,今后将通过国美庞大的流通网络销售最新的PC等消费电子产品。国美由此成为中国涵盖PC品牌线最全的连锁商,这意味着中国最大PC零供平台已经诞生,以国美为代表的大型消费电子连锁将成为PC销售主形态,中国PC产业现有流通竞争格局将被彻底改写。戴尔一直以"直销模式"闻名全球,但随着消费趋势与企业发展战略的改变,  相似文献   

19.
国美利用"大智移云"技术,有效设计了内部控制的三道防线,实现了流程设计系统化规范化、系统管控自动化实时化、人为管控及时化效率化.本文以国美在商品管理过程中的内部控制工作为例,简述其如何把内控要点融入管控制度和管理流程中,并定期对现有流程进行优化.通过流程嵌入内控层、系统响应内控层和人员介入内控层三个层面的内控手段,增强风险的可控性、提高业务管理水平以及优化企业资源配置.  相似文献   

20.
房煜 《中国企业家》2010,(18):22-23
9月7日,国美事件中的关键人物邹晓春对《中国企业家》表示:他自信能够胜任国美执行董事职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