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43 毫秒
1.
(一)硬件联合:美国的企业规模组织 1.美国企业规模组织形态是兼并、合并。兼并是最具有代表性、最引人注意的企业集中形态。是美国企业规模组织的主要方式,它经历了一个长期的发展过程。一般认为,美国企业的兼并有四次巨大的浪潮。 第一次兼并浪潮发生在1880~1905年,1899年曾达到顶峰。这次兼并浪潮的根本目的是垄断,通过兼并形成各种垄断组织,从而使占主导地位的厂商巩固了它们在该产业中的地位。这次兼并主要是同行业的横向兼并,大量中小企业合并为少数几家大企业,结果导致了  相似文献   

2.
美国企业兼并浪潮的分析与启示兖州矿业(集团)公司财务处张胜东吴玉祥山东矿业学院工商管理系张月玲美国企业兼并浪潮分析迄今为止美国已发生了五次企业兼并浪潮,第一次企业兼并浪潮发生在上个世纪末和本世纪初,尤其1898~1904年企业兼并活动最为活跃。在这一...  相似文献   

3.
美国企业并购简析及对我国企业并购的政策建议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1.美国企业并购的主要特点迄今为止 ,美国历史上曾发生过五次企业兼并浪潮 ,第一次发生在 1 9世纪末和 2 0世纪初(1 895~ 1 90 4年 ) ;第二次发生在 2 0世纪 2 0年代 (1 91 5~ 1 930年 ) ;第三次发生在 2 0世纪 6 0年代 (1 96 0~ 1 970年 ) ;2 0世纪 70年代中期至 90年代初 (1 975~ 1 992年 )为第四次。这四次兼并浪潮都出现在经济周期的复兴阶段 ,其主要目的是进行产业结构调整。美国的第五次企业并购潮始于 2 0世纪 90年代中期。(1 )时代特色。美国前四次企业兼并浪潮均发生在由萧条转向复苏时期 ,通过企业间的兼并加快产业结构调整 ;…  相似文献   

4.
卷首语     
<正> 市场竞争愈演愈烈。企业如果没有相当的规模,就难以立足市场,取得效益,而企业扩大规模的途径之一就是兼并。 从十九世纪末到本世纪九十年代初,美国企业经历过五次大的兼并浪潮。通过兼并,美国奠定了现代工业结  相似文献   

5.
西方国家历史上曾发生几次大的企业购并浪潮。第一次购并浪潮发生在19世纪末与20世纪初的世纪之交,以同行业购并,即以横向兼并为特征。这种购并的内涵是资本在同一生产领域或部门集中,优势企业吞并劣势企业组成攒向托拉斯.扩大生产规模,以达到新技术条件下的最佳经济的规模。由于这次购并,美国的工业结构出现了永久性的变化,100家最大的公司规模增长了4倍,  相似文献   

6.
第一次浪潮,19世纪末20世纪初,约有3000家美国企业在横向兼并中消失。某些部门控制本部门生产不低于50%的98家托拉斯、控制生产不低于60%的57家托拉斯、控制生产不低于80%的26家托拉斯建立。美国钢铁、国际收割机、美国橡胶、杜邦公司等著名公司崛起。这次购并重组主要是同行企业之间的购并,即横向兼并,目的是取得市场上的垄断地位,这一时期60%的购并是在股票交易所完成的。  相似文献   

7.
<正> 据《投资与信息》载文透露:继八十年代美国企业兼并以后,1994年美国公司又面临着新的合并、收购、拍卖和兼并的浪潮,大有重开西方新一轮兼并浪潮之先河。《华盛顿邮报》的报道说:1994年初以来美国公司之间的合并、兼并的资产价值多达1716亿美元,比上年同期增长50%,是1988年以来首次呈现上升趋势,大大超过同期世界跨国公司215亿美元的兼并额。  相似文献   

8.
美国企业兼并的特点1.兼并浪潮来势更猛,规模更大,也更频繁。1995~1997年三年内,美国有2.76万家企业参与兼并,比整个80年代的数目还要多。据1998年初美国政权资料公司发布的统计数据,1997年美国全年企业兼并总额超过1万亿美元以上,比1996年增长50%;同年金额超过10亿美元的兼并案有156起,比1996年增加60%。在这些兼并活动中,非上市公司也表现得非常活跃。2.兼并活动跨出传统行业,向第三产业特别是高技术产业、服务行业转移。如通信、银行、证券、运输、保险行业等。3.兼并大多表现为强强合作,着眼于全球竞争,放弃了对抗性…  相似文献   

9.
全球微观经济机制的调整与中国的选择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煤炭经济研究》1998,(7):30-34
李向阳(以下简称李):目前,在全球范围内,无论是发达国家、发展中国家还是转轨经济国家都在进行微观经济结构的调整.例如,在美国,自80年代以来,以企业兼并与收购浪潮为代表,公司治理结构正在发生重大变化;同时,从政界、商界及学术界都在重新反思美国现行的金融法、公司法(破产法).  相似文献   

10.
李向阳(以下简称李):目前,在全球范围内,无论是发达国家、发展中国家还是转轨经济国家都在进行微观经济结构的调整.例如,在美国,自80年代以来,以企业兼并与收购浪潮为代表,公司治理结构正在发生重大变化;同时,从政界、商界及学术界都在重新反思美国现行的金融法、公司法(破产法).  相似文献   

11.
简要分析了国外企业兼并重组的5次浪潮的基本特性及其对中国钢铁企业的启示,提出了中国钢铁企业应以培育企业核心竞争力为导向设计兼并重组的流程,并对流程主要内容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12.
杨云高 《董事会》2006,(8):64-65
摩根与卡耐基,这两个同样伟大的名字,在美国第一次兼并浪潮中的钢铁市场激烈碰撞。钢铁工业是当时美国首屈一指的产业,钢产量是竞争对手英国的15倍.钢材市场光明一片.铁路是其主要的客户。1898年,J.P.摩根进入钢铁行业,并组建了联邦钢铁公司,成为业内最大的企业之一。同时,摩根对铁路一向兴趣浓厚,拥有许多铁路权益,其中包括控股了一条沿北太平洋的铁路,他认为通过钢铁工业对铁轨的供应,可以一种很自然的方式两头获利。  相似文献   

13.
<正> 国家“鼓励企业兼并”,“提倡企业联合”,这是搞活国有企业的有效对策之一。随着全球企业兼并和联合浪潮的兴起,企业规模越来越大,世界市场的竞争力度显著增强。发展中国家如果没有“世界级”企业,想在国际竞争中占有一席之地是相当困难的。面临这一  相似文献   

14.
IT 整合     
企业兼并和收购是当前企业经营管理阶层经常遇到的热门话题。但是,我们也经常听到类似这样的议论:“这次兼并,把业务搞得一团糟”;或者“什么兼并,不过口头说说罢了,换汤不换药”;等等。是什么阻碍了兼并的进程呢?这里至少可以给你一些启发:实施企业兼并时好好考虑一下各方IT功能的整合吧。或许,这才是问题的关键所在。  相似文献   

15.
世界石化产业结构的三次重大调整及其启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40多年来,世界石油化工经历了三次产业结构调整,目前正处在第三次调整过程之中。这次调整主要是通过兼并、联合、收购和转让等资产重组和资产经营手段,提高石化企业的国际竞争能力,调整产业结构和产品结构来扩大市场占有率。我国必须充分利用这次调整的时机,搞好我国石化产业结构的调整,建设好支柱产业。  相似文献   

16.
<正> 要加大企业兼并力度,“多兼并少破产”,这是国家有关部门和领导最近特别强调的问题。究竟如何理解和正确把握“多兼并少破产”,这已成为当前经济运行和深化改革中的一个热点。 所谓兼并,指一个企业以有偿或无偿方式获得其他企业的产权,从而使其他企业失去法人资格或改变法人实体的一种行为。兼并的主要形式有:购买式兼并、承担债务式兼并、入股式兼并、划转式兼并。前面三种兼并形式、适应不同所有制和同一所有制的企业,  相似文献   

17.
<正>随着经济全球化和产权多元化进程的加快,以及企业兼并重组浪潮的到来,企业集团化运作和发展的趋势愈加明显,国内许多大型企业都明确提出了要进入世界500强的发展目标。  相似文献   

18.
二战后,日本钢铁工业在废墟上快速发展,用了不到30年的时间即成为举世公认的钢铁强国。在日本的工业化进程中,这不是一个孤立事件,而是在与国民经济各行业的互动发展中实现的。回顾日本企业两次兼并浪潮,可以看到,日本钢铁企业在其中均表现活跃,由此得到对我国钢铁行业重组的启示。  相似文献   

19.
20世纪90年代以来,兼并和收购作为企业产权交易和资产重组的一种重要方式,越来越广泛地为各国政府和私人投资者所采用,几乎形成了一种世界性浪潮。在国际投资领域,跨越国境的企业兼并和收购也成为一种新兴的国际投资方式。跨国并购的增长速度(30.2%)已超过了国际间直接投资的增  相似文献   

20.
管理层收购有利于实现企业产权结构调整 ,激励管理人员 ,降低公司代理成本 ,尤其是对于急需明晰产权与减退国有股的国内上市公司更具有重大意义。面对我国掀起的管理层收购浪潮 ,财政部日前却提出暂停上市公司管理层收购 ,这不能不引起人们的深思。本文通过对我国管理层收购存在的风险分析提出了几点建议。一、管理层收购含义及其特征管理层收购 (ManagementBuyout ,MBO)是西方在 80年代兼并高潮中涌现出的融资兼并的一种形式。它是指目标公司的管理层利用借贷所融资本购买本公司的股份 ,从而改变本公司所有者结构 ,控股权和资产结构 ,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