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洪金明  胡威 《财会通讯》2010,(1):9-10,21
本文以新旧会计准则过渡期为背景,以长期资产减值转回为研究对象,实证研究了投资者对制造业上市公司长期资产减值转回的市场反应,研究发现:就整体而言,投资者无法判断长期资产减值转回是盈余管理还是未来价值的增加;但就大额样本而言,投资者则认为长期资产减值转回是由于盈余管理。  相似文献   

2.
本文以2006年前上市的130家制造业上市公司为研究对象,考察了2007~2009年新准则实施后宏观经济因素对于这些公司资产减值损失转回的影响,以及资产减值的计提与操纵性应计利润的关系。研究结果显示,宏观经济状况对资产减值损失的转回存在正相关关系,短期资产减值准备的计提与操纵性应计利润呈负相关关系。禁止长期资产减值损失转回在金融危机背景下没有反映资产价值的双向变化,企业仍可利用短期资产减值的计提和转回进行盈余管理,长期资产减值损失在符合转回条件的基础上应当予以转回。  相似文献   

3.
文章结合上市公司案例,探讨了上市公司选择资产减值进行盈余管理的动机和资产减值"不可转回"对限制盈余管理行为的意义和局限性,以说明资产减值准备"不可转回"对盈余管理的影响,为透视上市公司盈余管理行为和资产减值准则的修改完善打开一个新视角.  相似文献   

4.
步丹璐  王木 《财会通讯》2009,(2):19-22,33
2006年我国颁布的《资产减值》准则规定,已确认的资产减值不得转回。本文以无形资产为例,研究了上市公司的无形资产减值与盈余管理的关系。结果发现:无形资产减值前亏损的公司会以转回无形资产减值进行盈余管理来避免亏损;无形资产减值前亏损并且无法以转回无形资产减值准备避免亏损的公司,会以计提资产减值进行bigbath,为下一年盈利做准备。  相似文献   

5.
我国的新会计准则于2007年在上市公司中率先执行。由于新旧会计准则对于上市公司资产减值准备的转回有不同的规定,因此上市公司在执行新会计准则之前有动机转回资产减值准备进行盈余管理。研究发现微利公司和净资产收益率较高的公司在2006年利用资产减值准备转回以调增利润的幅度较大,这说明这些公司利用了旧会计准则的空间进行了盈余管理。  相似文献   

6.
公允价值会计的目的是使会计信息更具相关性,资产减值会计的目的是使会计信息更具可靠性。本文讨论了公允价值会计与资产减值会计协调统一的可能性,并且提出了一个全新的观点:应当允许长期资产减值准备予以转回,同时把长期资产减值的结果计入资本公积而不是资产减值损失,这样就能够有效避免公允价值会计与资产减值会计的分离,且能有效消除利用资产减值准备提取和转回进行盈余管理的操作空间。  相似文献   

7.
我国上市公司一直存在利用计提或转回资产减值准备对企业进行盈余管理的行为。新的会计准则规定,资产减值损失一经确认,在以后的会计期间不得转回。这对上市公司利用资产减值政策进行盈余管理产生了一定的遏制作用,但新准则的实施同时也促进了新的盈余管理手段的产生。本文在国内外研究的基础上对我国上市公司利用资产减值政策进行盈余管理的动机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8.
企业资产减值损失现状及对策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经济全球化发展,企业所面临经济环境也日益复杂,加之企业资产减值具备计提与转回的灵活性,成为了调节企业盈余管理工具。过度盈余管理不仅会削弱了信息可靠性,还会影响到经济资源配置,为投资者提  相似文献   

9.
资产减值准则对上市公司盈余管理影响的实证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在新企业会计准则执行的背景下,选用2001年至2007年沪市上市公司为样本,通过建立经济模型,研究了新会计准则执行后资产减值准备的计提与转回对盈余管理的影响。结果发现:影响减值准备变动的主要原因是企业自身经济因素造成的价值损毁;新资产减值准则的执行前后,上市公司利用新准则的规定,进行盈余管理的行为方式发生了变化,主要表现为准则执行后上市公司减少了长期资产减值准备的计提,同时加大了短期资产减值准备的计提。  相似文献   

10.
邓红燕 《财会通讯》2009,(7):36-37,46
本文在新企业会计准则执行的背景下,选用2001年至2007年沪市上市公司为样本,通过建立经济模型,研究了新会计准则执行后资产减值准备的计提与转回对盈余管理的影响。结果发现:影响减值准备变动的主要原因是企业自身经济因素造成的价值损毁;新资产减值准则的执行前后,上市公司利用新准则的规定,进行盈余管理的行为方式发生了变化,主要表现为准则执行后上市公司减少了长期资产减值准备的计提,同时加大了短期资产减值准备的计提。  相似文献   

11.
新准则关于资产减值新规定的效应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为了考察在上市公司中长期资产减值不得转回的新规定对资产减值计提的影响,本文以2005至2007年在深交所上市的部分公司为样本,对执行资产减值新准则后的上市公司盈余管理抑制效应进行了研究。本文实证研究发现,公司2006年计提的资产减值损失与2005年的相比没有明显差异,而2007年计提的资产减值损失则明显少于2005年,这说明资产减值新准则中的新规定时上市公司利用资产减值政策进行盈余管理产生了明显的抑制效应。  相似文献   

12.
程治宇 《企业导报》2013,(1):151-152
关于资产减值与盈余管理之间的关系,诸多学者进行了大量研究,证明了企业特别是上市公司,常常利用计提或者转回减值准备来调节利润,进行盈余管理活动,以达到自身的目的。本文研究中国资产减值会计发展的历史,试图证明准则制定者和管理者之间的博弈关系,在此基础上对资产减值会计的完善,提出一些建议。  相似文献   

13.
资产减值准则对盈余管理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资产减值准备的计提和转回一直是企业进行盈余管理的重要手段,随着《企业会计准则第8号——资产减值》的颁布和实施,盈余管理将会受到很大冲击。本文首先阐述了有关资产减值准则和盈余管理的概念,针对资产减值准则对盈余管理的影响进行了探讨,并对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合理的建议。  相似文献   

14.
新准则正式实施的前一年,企业资产减值转回与计提新变化令人感兴趣.本文以2006年上市公司为样本,对其资产减值的计提与转回数据进行了分析与比较,发现企业存在将计提的减值准备突击转回的迹象,并找到一些新的盈余管理证据.如何防止企业利用流动性资产减值准备来调节利润成为新的课题.  相似文献   

15.
准则变化对资产减值准备计提与转回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新准则正式实施的前一年,企业资产减值转回与计提新变化令人感兴趣。本文以2006年上市公司为样本,对其资产减值的计提与转回数据进行了分析与比较,发现企业存在将计提的减值准备突击转回的迹象,并找到一些新的盈余管理证据。如何防止企业利用流动性资产减值准备来调节利润成为新的课题。  相似文献   

16.
资产减值准则对盈余管理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资产减值准备的计提和转回一直是企业进行盈余管理的重要手段,随着《企业会计准则第8号——资产减值》的颁布和实施,盈余管理将会受到很大冲击。本文首先阐述了有关资产减值准则和盈余管理的概念,针对资产减值准则对盈余管理的影响进行了探讨,并对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合理的建议。  相似文献   

17.
以2006年为分界点,以浙江上市公司为研究样本,对准则变革前后上市公司资产减值会计行为方式进行细致考察,揭示出资产减值准则变革时上市公司盈余管理行为的具体影响,具体包括准则变革前后上市公司减值计提行为及减值转回行为的变化及特征.  相似文献   

18.
新的资产减值准则规定,(长期)资产减值损失一经确认,在以后会计期间不得转回.为了探讨新准则实施前后对上市公司盈余管理行为的影响,本文以2004年至2008年A股1 433家上市公司为例,采用描述性统计和分布检验的方法作了实证分析.得出:在新准则颁布的当年,上市公司计提的资产减值准备较以前年度要小;新准则对上市公司利用资产减值准备进行盈余管理的行为起到了一定的遏制作用,但不是很明显.  相似文献   

19.
本文以2003年A股上市公司为研究样本,寻找微利、亏损和扭亏公司通过非经常性损益进行盈余管理的证据。研究结果表明,微利公司和扭亏公司主要通过非经常性损益调增利润;而亏损公司则通过非经常性损益进一步调减利润。其中,处置长期资产收益、补贴收入以及减值准备的计提或转回是非经常性损益盈余管理的主要手段。本文同时提出了遏制上市公司利用非经常性损益进行盈余管理的防范措施,并为最新的资产减值会计准则提供了证据支持。  相似文献   

20.
试析资产减值对盈余管理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资产减值准备的计提和转回一直是企业进行盈余管理的重要手段,随着<企业会计准则第8号--资产减值>的颁布和实施,利用资产减值进行盈余管理将受到一定程度的抑制,但由于当前我国相关制度、法规的不完善,仍有大量盈余管理的空间.文章对新准则中资产减值的规范及对盈余管理的影响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