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蓝凤禹 《广西电业》2003,(11):26-28
中国的电力企业由垄断性质转变为竞争性质的电力体制改革,正在如火如荼地进行着。到目前为止,发电企业与电网经营企业的“厂网分开”、产权重组已基本完成,但还未达到发电侧电力“竞价上网”的目标。电网经营企业目前已重组为“国家电网公司”和“南方电网公司”,但也尚未实现在纵向上重组为“输电公司”、“配电公司”和“销售公司”的目标,电力用户也尚未实现对供电方的“选择权”。  相似文献   

2.
随着国家电力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电力市场建设的逐步推进,“竞价上网”已成为当前发电企业面临的重要课题。结合发电企业的实际和竞价上网的工作要求,探讨电力市场初期发电企业的竞价策略,并通过东北电力市场的案例来验证该策略的有效性是本文的重点。[编者按]  相似文献   

3.
陈勇 《中国电业》2003,(9):57-57
“厂一网分开,竞价上网”是目前进行的电力体制改革的两大重要步骤.是电力企业打破垄断、走向市场、实现国有资产保值增值和效益最大化的必由之路。现今电力体制改革已迈出了第一步“厂网分开”——国家对发电企业加以整合,成立了五大发电集团公司,而这些发电集团公司已形成各自的规模优势,外部市场框架已初步形成,这为电力市场竞争搭建了一个平台。目前,作为各发电集团的个体发电企业,在迈出第二步“竞价上网”之前,要夯实基础,积蓄力量,提高自身竞争力。  相似文献   

4.
2002年的电力体制改革,按照“打破垄断、引入竞争”的总目标,将传统的发输配一体化的电力企业“一分为二”,在国家层面成立了两大电网公司、五大发电集团。时至今日,发电集团还是不是过去人们在传统观念中的“垄断企业”?应该看到,五年来在“厂网分开”的体制框架下,发电集团之间的比较差异、区域电力市场的试点推广、全国市场化改革的深入,特别是发电集团改革与发展的实践,  相似文献   

5.
国家发改委等八部委在“发改委能源(2006)661号文”中要求对电力市场交易模式和现行电力调度规划进行必要的调整,改变对各类机组平均分配利用小时数的旧调度模式,优先安排可再生、高效、污染排放低的机组发电,限制能耗高、污染大、违反国家政策和有关规定的机组发电。重点对火电机组进行优化调度,鼓励煤耗低、排放少,节水型机组发电。2006年12月,国家发改委制定了“节能发电调度办法”(报批稿),进一步明确了机组发电负荷分配及安全校核的原则。  相似文献   

6.
域外广角     
浙江今年将逐步扩大 电价竞价范围和力度   浙江省计划于今年逐步扩大电价竞价的范围和力度,以全面建立竞争性的电力市场。   浙江省电力公司负责人表示,在电力市场试点中,将逐步扩大竞争范围和力度,让独立发电企业在“公开、公平、公正”原则下实行竞争;深化电价改革,在发电环节实行市场定价的同时,完善销售电价,研究试行居民生活用电峰谷电价,促进低谷生活用电的增长。   从去年 1月 1日开始,浙江省将价格竞争引入发电市场,并成为全国“网厂分开、竞价上网”电力改革的试点。   目前,除浙北的华能长兴电厂外,省内 5…  相似文献   

7.
曹琰 《中国电业》2006,(11):42-43
江苏“替代发电”以全国首创的恣态引起了巨大反响。纵观河南电力调度的新规则,发现其本质也是“以大代小”的“替代发电”。[编者按]  相似文献   

8.
事实证明,计划和市场不是截然对立的,只要找到一个支点,计划和市场是可以实现平衡的,“发电权交易”或许就是这样一个支点,而正是原生性需求促成了“发电权交易”模式在电力计划体制中的发展与成熟。[编者按]  相似文献   

9.
发电集团的管理创新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我国自2002年底电力工业体制改革以来,电力行业尤其是发电企业发生了巨大的变化,既有体制上的变化,也有产业格局上的变化,还有经营环境的变化。2006年是我国持续三年半电力紧张的转折点。“十一五”电力供需形势的变化和电力体制改革的深入,是对发电集团巨大的挑战。新的历史时期,发电集团必须积极进行管理创新,才能立于不败之地。  相似文献   

10.
二、“全民办电”“大跃进”期间,为解决电力紧张,开展了所谓“全民办电”运动。首先在东北地区展开。据报道:“辽宁省在短短两个月的时间内已经办起电力、动力20万千瓦。旅大市已经办起电力和动力10万千瓦,已发电的5万多千瓦。可以使国电力紧张而减少供应的用电数量的一半得到解决。目前该市已有75个单位(包括工矿企业、部队、商店、机关学校等)都做到了电力全部自给。”“中共辽宁省委机关发电厂发电24千瓦,做到办公用电自给自足。”当时,“一切可以利用的动力资源被挖掘出来了,水(包括海水、工业用废水、上下水道、自来水等)…  相似文献   

11.
最近,郎成平教授先是在电视节目《财经郎眼》中抨击我国电力行业是“垄断暴利”之地,指责发电企业和电网企业是“无良”企业代表;之后又在《理财周刊》撰文《谁在忽悠电力紧张》指责发电厂“消极怠工”是造成严重缺电的“罪魁祸首”,并声称发电企业嫌钱赚得不够,“忽悠加价”而导致电力紧张。郎教授如此口诛笔伐的直接原因,是在他看来,延续的电荒和持续的电价调整呼声都是在“忽悠”。  相似文献   

12.
新闻点点评     
《中国电业》2011,(5):4-5
拥有我国自主知识产权的“风神1号”风力发电项目即将率先在广东省清远市投产,北江电力计划3年内在清远等地建设五个49.5兆瓦、总投资60亿元的风电场,清远也将因此成为全国首个“微风发电”基地。该微风发电技术可实现风速在2.5米/秒发电,突破了低风速只能旋转而不能发出有效电力的现状。  相似文献   

13.
省内电力建设,现阶段要在发展火电的同时优先发展水电;大抓中中型水电建设;要由“效益好的只办独资发电公司”转到“多股东发电公司。”  相似文献   

14.
张渝  陈鹏 《中国电业》2006,(2):16-17
在我国证券市场中,电力上市公司具有很强的行业代表性。其股价的趋势,常常能灵敏地反映出电力行业改革与发电中的每一次“心跳”,甚至反映着宏观经济运行中的最大一部分特征。因此,虽然与电力产业的资产规模相比,电力上市公司那点“股实”的“本钱”比例并不占优,  相似文献   

15.
在世界各国电力工业发展的进程中,电力管理体制都经历一个不断改革和演变的过程,我国电力体制改革在已基本实现政企职责分开的体制框架基础上,开始进入第二步市场化战略改革阶段。这是我国经济体制改革对电力工业提出的迫切要求。实施市场化战略改革的第一步,就是实行“网厂分开、竞价上网”,开放发电侧市场。其根本目的就是“打破垄断,引入竞争”,这是电力走向市场的重要标志,必将对电力工业的结构、运行和经营产生深远的影响。当前六省市电力公司“网厂分开、竞价上网”的试点工作已全面展开。如何进一步发展独立发电公司,培育市…  相似文献   

16.
望着靖电大门口那个醒目的“国电”标志和办公广场上高高飘扬的“中国国电”旗帜,回想起多年来国电靖远发电公司的变迁。回忆中,从甘肃电力工业局的徽标一靖电自主设计的徽标——“中国国电”的徽标,每一次标志的更替.每一次角色的转换,都代表着国电靖远发电有限公司(以下简称靖电)从甘肃电力工业局靖远电厂到甘肃靖远第一发电有限责任公司再到国电靖远发电有限公司的发展轨迹演变:  相似文献   

17.
7月10日。由华能国际电力股份有限公司和西门子联合主办的以“燃动绿色未来”为主题的“2014国际发电技术论坛”在北京举行。来自国内主要发电企业集团、电力设计与工程公司,上海电气集团以及华能国际和西门子的领导和专家出席了论坛。  相似文献   

18.
推进“两个转变”实现“九五”目标安徽省电力工业局局长程光杰安徽电力工业“八五”期间完成基建投资64.3亿元,比“七五”增长102%,五年发电1325亿千瓦时,增长53.12%,基本满足了驶入快车道的安徽经济发展对电力的需求,受到省委、省政府的好评。为...  相似文献   

19.
“集资办电20周年座谈会”由全国人大财经委员会委员、国家开发公司原总经理、中国投资协会常务副会长王文泽主持,中国投资协会副会长、地方电力委员会会长邢焕楼做了“从集资办电到电力体制改革”的主题发言,与会嘉宾围绕集资办电20年的成功经验和对电力改革的启示进行了座谈。会议认为:集资办电是市场化改革第一阶段——发电端市场化改革的起步,也是整个电力市场化改革的第一步;核电体制改革问题与当年集资办电的体制改革问题类似,是发电侧市场化改革下一步的重要问题;必须坚持市场化改革,发展绿色电力。  相似文献   

20.
一、资本运作的机遇⒈发电集团的组建为资本运作提供了体制保证五大发电集团的组建标志着“厂网分开”这一电力体制改革重要步骤的完成,纵向分布、水火并存、大区分布的五大集团的发电资产实现了区域多元、资产多元和股权多元。原有体制下的省为实体,厂、网不分,使发电资产相对固化,其原因除了管理者和所属电厂多年垂直一体化的管理惯性外,更多的还是对体制改革最终结果的观望。“厂网分开”解开了发电资产与网、省电力公司紧密联系的纽带,为各电力上市公司的资本运作提供了空前的机遇和市场空间。⒉发电集团的财务状况为资本运作提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