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伴随着主体资源的枯竭,曾为国家和地区经济发展以及城市化进程做出了重要贡献的资源型城市,将不得不面临转型的现实选择。资源型城市的转型是一项系统工程,不仅是指资源型企业的转型,更是涉及到经济、社会、生态、文化等多种耦合因素的转型。文章以西部地区典型的资源型省份甘肃省为例,从资源型产业周期特点出发,结合甘肃资源型城市转型中所面临的现实问题,提出了在科学发展观指导下甘肃资源型城市科学转型的思路,并在这一思路的基础上提出了促进甘肃资源型城市转型的对策建议,以期对西部其他省份资源型城市转型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2.
受计划经济体制影响,甘肃经济多年来一直维持着能源、原材料为主的产业结构.资源消耗大、技术含量低、资源增值水平低.已成为甘肃经济发展的主要障碍.本文从多层面上对此做了较为深刻的分析,并提出了抓住机遇、调整经济发展战略的思路.  相似文献   

3.
论循环经济发展的制度障碍与突破方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循环经济是相对于传统的粗放型经济而言的,是物质闭环流动型经济的简称。循环经济本质上是一种生态经济,以资源节约和循环利用为根本特征。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发展循环经济,会遇到市场机制障碍、产权制度障碍和政策支撑障碍。为了突破循环经济发展的制度障碍,就需要进行制度创新,探求突破方略。  相似文献   

4.
改革开放以来,贵州经济发展取得了显著的成就,但是经济的发展方式没有得到根本的转变。随着优势原材料、能源等产业的加速发展,资源与环境矛盾将日益突出,发展循环经济成为贵州实现经济和生态双赢的必然选择。税收政策作为国家宏观调控的重要工具,在促进循环经济发展方面无疑具有重要作用。在概括现阶段促进循环经济发展的税收政策的主要内容基础上,分析了现行税收政策存在的不足,提出进一步促进贵州循环经济发展的税收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5.
本文主要通过对甘肃资源、工业、科技、区位等比较优势的介绍,认为甘肃应通过加强基础设施、生态环境的建设,人力资源的开发,发展特色经济、走非均衡发展道路,在西部大开发中实现经济的跨越发展。  相似文献   

6.
发展生态经济是缓解当前经济社会发展与资源约束矛盾的主要手段,是根治生态危机的"良方",也是落实国家生态文明建设工程的重要途径。作为一种新型经济发展模式,生态经济的发展必然呼唤政府的生态化转型,即从传统的经济增长型政府转向生态型政府。建立和完善生态制度是发展生态经济、实现政府生态化转型的关键步骤,目前迫切需要从以下几方面着力解决:树立生态优先的理念;制定和完善生态化制度;强化生态管理的动态组织建设;充分运用制度的激励和制约机制;积极培育生态市场;建立道德驱动的自律机制。  相似文献   

7.
党中央把西陇海兰新线经济带作为西部大开发的三个经济带之一 ,为甘肃的发展带来了新的机遇。西陇海兰新线在甘肃境内长达 15 42公里 ,且甘肃省的主要城市大部分分布在这条经济带上 ,根据区域经济发展理论和甘肃实际 ,我们提出“一体两翼”的发展战略。通过对“一体两翼”的建设 ,主要解决沿线经济缺少增长极、中心城市间距过大、城市功能弱等问题 ,从而从根本上提升甘肃经济。  相似文献   

8.
甘肃工业企业对甘肃省"十三五"工业转型升级具有极其重大的战略意义。文章针对甘肃18家上市工业企业及其所处行业的创新综合效率对比分析,发现目前甘肃上市工业企业创新效率低下。结合全国指标进一步分析,发现制约甘肃工业企业创新效率的主要因素是创新投入、创新管理水平、创新意愿、知识产权管理。因此,提升企业创新管理水平、营造创新氛围、引导创新意愿、保证创新投入是甘肃省工业企业实现创新效率提升的必然途径。  相似文献   

9.
发展循环经济是贵州解决经济发展与生态保护的两难矛盾、走可持续发展道路的一个主要模式和必然选择.大力发展循环经济,需要树立科学的消费观念、倡导循环消费、建立有利于循环消费的政策体系、加强循环消费技术的开发等,使贵州建设成为一个可持续发展的、适宜生活的现代化生态型省份.  相似文献   

10.
大量研究成果表明,资源禀赋与经济增长之间存在着负相关关系,这一悖论被称为"资源诅咒".甘肃是我国的资源大省,其经济发展具有典型的资源依赖型特征,过度依赖资源使甘肃经济发展面临"资源诅咒"约束和区域竞争力不断弱化的困境.因此,从资源依赖向创新驱动转变是甘肃摆脱经济发展困境的路径选择.  相似文献   

11.
随着我国经济发展增速放缓、结构调整、驱动升级的新常态,旅游业越来越成为众多旅游资源地区经济转型发展的主要突破口。永修从未来旅游发展的长远战略和空间布局出发,在认清自身发展条件和特点的基础上,制定农业与旅游业、工业相结合,即"1+2+3>6"的远景规划,加快实现"三个基地一个中心"建设。  相似文献   

12.
以绿色转型推动"城市病"治理,是推进城市高质量发展的重要举措。从生产、生活、生态("三生")空间视角出发,分析数字经济发展影响城市绿色转型的作用机理,以2011—2018年长江经济带110个地级以上城市为例,运用熵权法、耦合协调模型,双向固定效应模型等实证检验数字经济发展对城市绿色转型的影响。结果表明:长江经济带数字经济发展、城市绿色转型及"三生"空间转型水平均呈现出不同程度的提高,且在空间上表现一定程度的趋同性,而上、中、下游地区差异明显;数字经济能够驱动城市绿色转型,相较于生态空间转型的影响,对生产空间转型、生活空间转型的影响效应更加突出;在区域异质性上,长江下游地区数字经济发展能够显著驱动城市绿色转型及"三生"空间转型,而中、上游地区数字经济不能够有效驱动生态空间转型。为进一步强化数字经济作为城市绿色转型的引擎作用,应加快推进数字基础设施建设和完善;依托地区比较优势,实施数字经济驱动城市生产空间转型差异化发展路径;强化数字技术在城市生产、生态空间的应用。  相似文献   

13.
低碳经济是实现湖北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途径。湖北应当以建设"低碳城市"为中心,通过促进居民生活方式与企业生产方式的转变,充分发挥湖北的区位优势、政策优势和科教优势,构建有利于低碳经济发展的法律约束体系、制度保障体系、政策支持体系和技术支撑体系,促进湖北低碳经济的发展,使之成为湖北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的突破口,与此同时,重点发展电子信息、生态文化旅游、金融服务、循环农业和低碳装备制造五大低碳产业。  相似文献   

14.
自2007年获批"两型社会"建设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后,长株潭城市群借着"试验权"和"两型"基本要求前后将战略推进一系列有利于资源节约、环境保护的循环经济发展新模式、生态补偿机制、土地管理机制、财税及金融体制机制的探求举措。生态税收和生态补偿机制的建立和完善从经济目标指向、国外成功经验及两型建设成效分析都对两型社会建设产生驱动效应。  相似文献   

15.
经济全球化对开放程度不同的各个地区会产生不同的影响。甘肃省对外开放处于较低层次 ,其自身又缺乏经济增长足够的内在动力。加入WTO使甘肃经济面临融入全球经济的新环境 ,如何在一个更加开放的经济环境中根据本地区在经济结构、资源环境和体制条件等方面的实际情况及时做出战略调整 ,决定着甘肃省能否抓住机遇加快经济发展 ,进而缩小与发达地区的差距。  相似文献   

16.
针对水利风景区建设与发展中存在的突出问题,围绕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和发展"生态水利、民生水利和旅游水利"总体要求,探讨了水利风景区旅游资源评价方法优化,提出水利风景区科学发展、融合发展、整合发展与跨越发展的原则导向;结合发展体验经济和旅游创新的思路,提出创建国家级水利公园和水生态文明城市的对策与建议。  相似文献   

17.
民营企业作为我省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县域经济和农村经济的主体,是统筹城乡发展,增加居民收入的主要渠道。当前我省处在转型发展的关键时期,民营经济作为我省转型跨越发展的重要环节,要实现民营经济"又好又快"和谐发展,民营企业思想政治工作和企业文化建设在当前来说尤为重要。笔者结合自身的工作实践,从民营企业思想政治工作和文化建设的重要性出发,探索了二者的契合点,并提出了加强二者的有机融合,以促进民营企业提高综合实力和可持续发展的核心竞争力,实现我省民营经济转型跨越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8.
转型与退出:甘肃资源依赖型企业发展的逻辑选择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文章通过对甘肃资源依赖型企业转型退出障碍和路径选择的分析,提出了甘肃资源依赖型企业发展的必然选择,即关闭破产、产业转型、改制重组、迁移等。每种路径各有其适用范围,应根据内外部因素分类选择,科学组合。  相似文献   

19.
当下,资源型城市面临着重大的经济、社会和生态问题。资源型城市产业转型已经成为一种必然。资源型城市产业转型需要策略创新,基本策略包括:树立可持续发展理念,科学规划城市发展;加大政策扶持,创新体制机制;调整经济结构,促进产业多元;依靠科技进步,推进产业优化;发展循环经济,建设生态城市。  相似文献   

20.
甘肃省发展旅游业,要瞄准“一个目标”:即经过5至10年的努力,使旅游业成为欠发达地区经济发展的增长点,并进而成为拉动相关经济发展的新兴支柱产业。应以旅游发展促进生态经济的发展,以旅游推动各种行业连动发展。要以旅游促进社区精神文明建设,以社区精神文明助旅游发展。改善旅游条件。旅游业要国际旅游、国内旅游、本地区旅游同时并举。旅游业要与高校联手培养人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