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潘明军 《经营者》2013,(7):154-157,15
中国纯电动车销售第一的江淮汽车面临种种质疑。它如何做到第一?它的可持续发展道路究竟在哪里?"江淮电动汽车价格体系很乱,一个地方一个价,每个月价格也不一样。"河北廊坊读者吴刚致电《汽车商业评论》说。今年3月,吴刚用6.8万元从合肥购买一辆江淮电动车,当时以为占了很大便宜,因为比4S店7.5万元的价格便宜了近1万元,可过了一个月,他发现,合肥某些经销商出售价已出现了5.8万元的现象。除了这种抱怨,今年春夏之交,本刊记者多次接到读者关于江淮电动汽车  相似文献   

2.
江淮的婚姻     
葛帮宁 《经营者》2010,(17):48-52
一向低调的江淮如何跟一个“影子部队”联手?这家将纳入三个合资合作伙伴的自主品牌企业是否已经褪色?《汽车商业评论》与左延安面对面  相似文献   

3.
王东生 《质量管理》2010,(12):28-29,34
江淮汽车,一个曾经濒临倒闭的地方国有汽车企业,自1990年以来,依靠自我积累滚动发展,从一个年产销汽车不足千辆的小企业成长为销售规模超过350亿元的综合型汽车企业,走出了一条有鲜明特色的民族汽车企业的学习创新之路。2006年5月,江淮汽车的企业大法《JAC宪章》颁布,《新红军宣言》赫然篇首:  相似文献   

4.
路迪认为,国外设计公司往往都有实力,但他们的实力能发挥多少,跟寻求合作的主机厂有多大实力成正比。关键是你能提出要求,让他们按照你的要求做下去《汽车商业评论》:目前在海外建设计中心的,除了江淮(汽车),就是长安(汽车),其他中国企业还没有效仿,他们的模式还是直接外包?  相似文献   

5.
2009年9月末至11月初,国家质检总局发布了新的汽车召回公告。在此期间实施召回的汽车厂商颇具代表性,涵盖了进口品牌、合资品牌和自主品牌,甚至还有像法拉利这样的国际知名豪华品牌 。  相似文献   

6.
虽然早有传言,但左延安退休的消息一传出,仍令汽车业者动容。据江淮汽车股份有限公司(600418.SH)1月6日发布的公告,在江淮汽车第五届董事会名单上,已不见董事长左延安的名字,排第一的是总经理安进。标志着左延安即将退休。  相似文献   

7.
伴随着汽车市场的不断发展壮大,我国汽车产品认证制动也在不断的发展和完善。型式认证制度是汽车市场的准入制度之一,它既制约和影响着企业的研发、生产以及销售,也引导和促进汽车企业技术研发的不断进步。文章试图结合汽车产品认证制度的现状和发展历程,阐述《公告》《CCC认证》《环保目录》《道路运输车辆燃料消耗量达标车型表》《轻型汽车燃料消耗量通告》等主要认证制度的情况。  相似文献   

8.
<正> 中国汽车市场从来没有像今天这样热闹过:汽车制造企业轮番合资、重组;新车新款频频下线;专卖店开张如雨后春笋;普通老百姓排队买车;各种与汽车相关的行当生意兴旺……自上世纪九十年代,特别是1997年党的十五大召开以后,中国汽车进入了一个超常发展时期,发展速度之快、变化之深刻、受益面之广都是人们始料未及的。超常的发展不仅仅表现在汽车  相似文献   

9.
江淮汽车股份有限公司作为我国汽车工业建设自主品牌的"扛旗"者,一直备受社会关注。首先就自主品牌和自主品牌汽车给出了定义,然后以江淮汽车股份有限为例进行实证分析。在实证分析中,首先阐述江淮汽车自主品牌的发展现状,然后剖析其发展自主品牌面临的主要问题,最后从品牌知名度、研发投入、售后服务、产业链等方面为提出了解决策略。  相似文献   

10.
《经营者》2013,(2):23
并不广为人知的项兴初成为汽车圈搜索引擎的热门人物。1月29日,江淮汽车发布公告,对公司高层职务进行相关调整,董事长安进不再兼任公司总经理,委任项兴初担任公司总经理,并聘任陈志平为副总经理。公告称,鉴于公司副总经理戴茂方、赵厚柱已担任安徽  相似文献   

11.
2004年11月26日,《福建汽车工业集团公司与戴姆勒·克莱斯勒公司合资生产轻型商用汽车合同》在德国城市不莱梅签署,共同组建戴姆勒·克莱斯勒轻型汽车(中国)有限公司。德国的技术和中国的市场都不是问题,这次合作的前景将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跨文化管理的成败。德国戴姆勒·克莱斯勒股份有限公司其本身就是德国文化与美国文化的融合体,即将  相似文献   

12.
中国人民银行在2002年10月8日公布了为汽车业及金融界期待已久的《汽车金融机构管理办法》征求意见稿。表明了中国加入“世贸组织”后履行承诺的汽车金融信贷服务领域将向外资非银行机构开放,而且在市场准人和国民待遇方面没有限制。可以预见在不久的将来,一批外商独资、中外合资和中资的专业化汽车金融信贷服务公司,将在国内汽车销售市场上同台较量。《管理办法》为众多希望进军汽车金融信贷的公司带来了喜讯,引起大家的关注与思考。  相似文献   

13.
《物流时代》2011,(10):86-86
9月20日,北汽福田汽车股份有限公司和德国戴姆勒公司的合资合作协议获得商务部正式审批通过。数日内,福田和戴姆勒将陆续发布合资公告。201O年7月14日,福田汽车与戴姆勒欧曼中重卡合资项目获得国家发改委核准批复,项目获得重大突破,经过一年多的谈判,福田公司旗下的重卡品牌欧曼也将成为戴姆勒旗下的重卡品牌,这将有助于欧曼加快其国际化步伐。  相似文献   

14.
一手托两家     
江汽股份一夜之间迎娶了两个世界500强企业——美国纳威司达和美国卡特彼勒。这会给这家企业带来怎样的期许和想像空间?人们陆续走出会议室,工作人员正在将鲜花和桌牌移走,印着江淮汽车、纳威司达、NC2合资协议签约仪式字样的大幅标牌还留在主席台后侧……这一切,似乎都在提醒人们刚才这里曾发生的一切。  相似文献   

15.
颠覆性合资     
长安汽车集团与法国PSA的最新合资,将使中方能够在合资的平台上操作自己的产品,实际就是能够更多地分享合资公司软输出的另外一种手段尽管预言是难的,但是前瞻性的眼光,我们什么时候都不能失去。2006年11月,时任一汽丰田汽车销售公司副总经理的董海洋为《汽车商业评论》的创刊号撰写了封面文章《另一条汽车自主道路》,主旨是中国本土  相似文献   

16.
葛帮宁 《经营者》2014,(22):240-245
2012年,张小虞就汽车合资与自主路线、汽车行业管理机构变革、民企和合资续签、兼并重组,表达了自己的看法 2012年9月1日下午3时,天津泰达酒店一层咖啡厅,这位中国汽车界符号性人物接受《汽车商业评论》记者的独家访谈。在两个多小时的对话中,他为我们详细解构中国汽车60年产业图景及未来航向,其内容几乎涉及当下汽车产业所有热点问题——汽车合资与自主路线、汽车行业管理机构变革、民企和合资续签、兼并重组以及他的汽车情结等。  相似文献   

17.
《经营者》2011,(17):30-31
在《汽车商业评论》的联合调查中,45%的人并不认为自主品牌汽车一定会被合资自主击败,因为“自主品牌平台有的甚至更先进,造型内饰更漂亮,制造工艺同样稳定”,这正是自主品牌挑战合资自主品牌的基础  相似文献   

18.
万象     
《经营者》2012,(20):32-34
纳威司达合资 经过两年的等待,2012年9月纳威司达和江淮汽车合资公司——安徽江淮纳威司达柴油发动机有限公司成立。如今,年产15万台发动机的工厂预计年底封顶,2013年7月小批量投产。纳威司达计划在3年~5年内将亚太区在全球业务占比由现在的20%提高N50%,这中间绝大部分的贡献要来自中国;江淮则希望借助合资公司巩固自己在国内市场的地位,同时为产品出口提供更高技术的发动机保障。  相似文献   

19.
一个成功的品牌需要一致的战略方法和目标。中国未来也有产生全球性汽车企业的可能,但目前依旧欠些火候今年中国汽车产量预计要超过欧洲,与之伴生的另一个问题出现了:中国依然只是一个汽车制造大国,还是会出现一个全球知名的汽车品牌?我之前讲过,"中国设计"在客户眼中不是高质量的代名词。即使在中国本土市场,这个事实也是显而易见——道路上接近三分之二的汽车是由国外品牌(合资企  相似文献   

20.
刘世军 《经营者》2015,(1):14-15
作为全世界范围内贵刊最忠实的读者之一,我花了很多时间把贵刊封面故事《最后的合资》全部读了。首先贵刊非常醒目地将《最后的合资》作为标题,但是文章中没有提及任何相关政策背景,为什么奇瑞捷豹路虎成为最后的合资公司了呢?成为最后的合资有什么特别意味吗?不允许合资的政策对于最后的合资公司有什么影响?既然成为最后的合资,奇瑞捷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