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知识经济时代下,知识管理已成为企业管理的重要模式,然而,目前的知识管理研究仍然缺乏对其人性假设前提这一理论基础的探讨。针对这一问题,借鉴以往相关研究成果,综合知识经济条件下的社会经济和人们行为表现的特点,提出了“创新—知识人”的人性假设思想,为知识管理的理论基础探析提供了新思路。  相似文献   

2.
本文使用2003~2011年中国本土高技术产业区域数据,实证分析了技术体制与产业效率的关系,在研究中构建了测度技术体制的变量和产业效率投入产出的变量指标,研究发现,技术机会(OPPO)、知识基础特性(PROP)、创新独占性(APPR)与产业效率(EFFI)存在显著的正相关,说明增强产业技术机会、知识基础特性和创新独占性对提升产业效率有很大作用;外部知识获取性(ACCE)与产业效率(EFFI)没有通过检验,即过度引进技术对提升产业效率作用不显著,根据研究结论提出了相应的对策。  相似文献   

3.
知识管理理论是一个新的研究领域,论文从知识企业理论的产生、不同理论对知识的理解以及知识管理与其他管理的关系3个方面对知识管理理论的各方面进行了综述。  相似文献   

4.
加快对知识管理的研究与实践是缩小中国与发达国家差距的一条途径。知识管理就是要使组织最大限度地拥有知识、扩散和交流知识、高效率地利用知识,使知识无形资产转化为生产力,培养知识创新和转化的人才,同时保护组织的知识产权不受侵犯。  相似文献   

5.
对企业核心能力理论产生和发展过程的回顾,旨在提出企业核心能力实质上是企业知识的积累、创新和应用能力。是企业知识的整合;揭示了企业知识与企业核心能力之问的转化机制;阐述了企业应如何加强知识管理,以促进企业知识向核心能力的转化。  相似文献   

6.
针对目前学术界未能准确描述企业知识特征这一问题,本文在创新理论的指导下,提出了一种新的企业知识分类,即技术知识与非技术知识分类,并在这一分类基础前提下,对企业知识资源与企业其他资源相比较的一般特征以及技术知识与非技术知识相互比较的自有特征进行了系统的揭示。  相似文献   

7.
从20世纪90年代中后期开始,学术界对于知识管理这一课题的探讨异常热烈。学者们尝试从各种不同的理论角度来分析知识管理的成功要素,有关知识管理的研究文献与日俱增,有学者认为知识管理是继资源基础观(RBV)之后的一个新的战略学派。文章通过对既有知识管理文献的整理,对知识管理的研究视角、理论维度与理论流派进行了述评。  相似文献   

8.
知识经济推动下的现代管理理论探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通过对知识经济及其椎动下的四个较为前沿的管理理论的分析,认为现阶段管理理论创新动力主要来自于全球经济从工业化向知识化的转变,知识对现代企业获利以及保持和提高市场地位的作用越来越重要.智力资本、核心竞争力、知识管理、学习型组织等理论正是顺应这一变化的产物.从知识管理创新理论体系而言,上述理论各有侧重.智力资本理论首先承认了知识对企业获利能力的价值,奠定了知识创新管理理论的经济学基础.核心竞争力理论表明知识经济中的企业关注焦点是具有市场价值、由企业拥有的各种知识转化而来的能力.对于存量知识的管理属于企业硬件,由知识管理挖掘;产生增量知识属于企业软件,依靠学习型组织激励.未来企业将越来越关注于系统、平衡地开发企业以知识为核心的综合性特有能力.  相似文献   

9.
知识共享与企业管理创新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进步,知识资源对强化企业竞争优势发挥着越来越 作用。知识的交流与共享是促进企业知识资源积累、整合与创新的重要手段。传统的企业管理模式对知识共享具有较大的阻碍作用。因此,企业要推动管理创新,加强知识管理,建立促进知识共享的运行机制和企业内部环境,使知识资源更好地服务于企业发展。  相似文献   

10.
知识管理理论基础探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知识管理理论是在全球经济一体化,信息化条件下,理论界和实践界在探索企业如何适应剧烈变化的超竞争环境,获取持续的竞争优势的情况下的产物,回顾历史,知识管理的产生和发展与其从社会学,哲学,经济学,管理学以及计算科学等汲取大量的营养密不可分,所以,综述哲学,经济学和管理学的相关研究,探索知识管理的理论渊源,可以揭示知识管理的重要性。必然性,澄清知识管理的核心理念和基础问题。  相似文献   

11.
引入中介变量吸收能力和前因变量外部知识源化战略,构建外部知识源化战略(技术许可引进、关系学习)、现实与潜在吸收能力和突破性创新绩效之间关系的理论概念模型,提出理论假设。进而使用探索性、验证性因子分析以及SEM模型方法对外部知识源化战略、现实与潜在吸收能力对突破性创新绩效的影响进行实证分析,结果显示:两者均对突破性创新绩效有显著性正向促进作用,潜在吸收能力和现实吸收能力为外部知识源化战略与突破性创新绩效关系间的部分中介变量。  相似文献   

12.
政府知识管理是当前理论研究和实践的热点,而政府知识管理的顺利实施以及实施效果必然会受到组织文化的影响.本文在回顾相关理论的基础上,分析了成功实施知识管理所应具备的组织文化,提出了与政府知识管理相适应的组织文化应具备的五个核心特征,为实施政府知识管理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3.
文章探讨了竞争情报领域创新人才需求,从知识管理的视角下提出了竞争情报创新人才培养的策略,建议构建竞争情报咨询服务部门内的知识地图以促进知识共享和人才培养。接着,从知识流入、知识增值、知识创新等三个方面论述了知识地图在竞争情报人才培养中的作用。最后,设计了竞争情报部门知识地图的原型,并对罗兰·贝格咨询公司成功的知识管理与竞争情报人才培养案例做了分析。  相似文献   

14.
通过对相关理论方法和文献进行系统分析,运用实证分析和案例研究深入剖析组织属性对大型企业突破性创新的作用机理,引入知识探索和知识利用两种知识获取模式作为中介变量构建"组织属性-知识获取-突破性创新"概念模型,并运用结构方程模型对长三角区域突破性创新活跃的大型企业进行实证研究。研究结果表明:控制导向组织属性与知识探索负相关,与突破性创新负相关;柔性导向组织属性与知识探索正相关,与突破性创新正相关;知识探索与突破性创新正相关,在组织属性与突破性创新之间起部分中介作用;控制导向组织属性与知识利用正相关。在中国情境下,柔性导向下的风险承担和组织冗余对知识利用的影响作用不显著,知识利用对组织属性与突破性创新之间的中介效应不显著。  相似文献   

15.
通过对相关理论方法和文献进行系统分析,运用实证分析和案例研究深入剖析组织属性对大型企业突破性创新的作用机理,引入知识探索和知识利用两种知识获取模式作为中介变量构建"组织属性-知识获取-突破性创新"概念模型,并运用结构方程模型对长三角区域突破性创新活跃的大型企业进行实证研究。研究结果表明:控制导向组织属性与知识探索负相关,与突破性创新负相关;柔性导向组织属性与知识探索正相关,与突破性创新正相关;知识探索与突破性创新正相关,在组织属性与突破性创新之间起部分中介作用;控制导向组织属性与知识利用正相关。在中国情境下,柔性导向下的风险承担和组织冗余对知识利用的影响作用不显著,知识利用对组织属性与突破性创新之间的中介效应不显著。  相似文献   

16.
知识型企业成长管理研究综述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知识经济兴起和企业知识理论发展是知识型企业成长研究的现实和理论基础。在知识经济背景下,企业的知识资源和知识能力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知识型企业的成长能力。因此,对知识型企业实施知识战略,提高知识的捕获和储存能力,完善知识转移和创造机制是知识型企业成长管理的基本任务。  相似文献   

17.
在梳理相关研究和理论分析的基础之上,提出社会资本不同维度及其相互作用与外部知识识别能力和知识获取间关系的研究假设,并利用我国高新技术企业的实践数据进行验证分析。研究结果表明结构型社会资本对外部知识识别能力的促进作用受到认知型社会资本的部分中介作用,而结构型社会资本对企业外部知识获取的促进作用受到关系型社会资本的部分中介作用,外部知识识别能力显著影响企业外部知识获取。研究结果在推进相关理论研究的同时,也为创新型企业如何通过外部网络识别知识并设计精准获取策略的知识管理实践提供有益的启发。  相似文献   

18.
基于知识的企业理论的兴起有其理论和实践背景.正利润、知识特性与学习活动是这一理论的认知基础.与以往企业理论在基本理论问题上的认识相比较,基于知识的企业理论有诸多创新之处.  相似文献   

19.
基于服务主导逻辑中的价值共创理论,引入知识整合作为中介变量,提出企业创新导向的调节作用,可以构建价值共识、知识整合与价值共赢关系的理论框架,并对“互联网+”背景下的服务型企业价值共创过程进行实证研究。运用247份调研数据进行模型验证,研究结果显示,价值共识对实现服务创新价值共赢有正向的影响作用,知识整合在服务创新价值共识和价值共赢之间发挥中介作用,企业创新导向在服务创新过程中能够对价值共识和知识整合起到正向的调节作用  相似文献   

20.
从知识管理的角度出发,探讨档案工作的创新与改进方向,是适应知识管理的需要。档案工作服务于知识管理的新途径在于:应用计算机智能技术构建一个开发、获取和应用知识的决策系统;加强数据库建设,开发馆藏资源;做好档案馆用户关系管理;培养复合型档案人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