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高校思政课是加强“四史”教育的主要阵地,“四史”教育为思政课的教学与建设提供了丰富养分。为进一步推动“四史”教育与专业课程、思政课主干课程的教育工作形成协同效应,本文旨在用PBL教学法将“四史”教育融入高校思政课的实践教学,通过设计具体而灵活的教学实施步骤,反思其存在的问题并积极探寻对策。这将进一步增强高校思政课实践教学部分对学生的吸引力,增强育德育才实效,为“四史”教育嵌入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提供切实可行的创新模式。  相似文献   

2.
当代社会对大学生的要求越来越高,时代的进步促使青年人要承担属于自己的责任和使命,大学生可以较多地接受先进的科技知识和系统的专业教育,其既是社会进步的受益者,也是社会发展的践行者。校企合作背景下作为新时代的大学生,需要以超高的思想觉悟引领实际行动挑起振兴祖国、完成中国梦的历史重担。“四史”教育集团中国共产党党史教育、新中国史教育、改革开放史教育和社会主义发展史的教育于一身,是新时代大学生思想政治理论建设的重要任务。在新的历史背景下,加强新时代高校“四史”教育,不仅能够帮助大学生树立远大理想,同时能够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本文简要讨论校企合作背景下“四史”教育对当代大学生思想的引领作用。  相似文献   

3.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就学习“四史”的重要性作出指示,学习“四史”可以坚定理想信念,理解保持为民初心的重要性。对高校来说,加强“四史”教育,有利于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有利于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三观”等,因此高校应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及党中央对“四史”学习教育的要求,从顶层设计、课程教学、实践载体等方面积极探索加强“四史”教育的途径,增强“四史”学习的吸引力、针对性、实效性,培养更多具有崇高理想信念和深厚家国情怀的大学生。  相似文献   

4.
“四史”教育融入高校思政课教学对于提升思政课教学的实效性是非常有必要的,然而在将“四史”教育融入高校思政课教学的过程中还存在着很多问题。通过对“四史”教育融入高校思政课教学的现状进行研究分析并提出一些建议可以为高校创新思政课教学提供有力的帮助。  相似文献   

5.
相较于文科而言,高校工科专业会更加注重专业技能的培训,有着属于自身特色的思政育人理念。随着时代的不断发展进步,高校思政教育也需要开辟新的路径,丰富思政育人内容,充分发挥其在大学生身心健康发展中的重要作用。当前,随着“四史”教育教学的全方面开展,高校思政教育中融入“四史”教育内容,也已经成了必然的任务。本文对高校工科专业开展“四史”教育的实践进行探索。  相似文献   

6.
随着移动互联网的迅猛发展,“互联网+”正深刻改变人们的社会生活。在这个时代背景下,高校民族医学专业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存在学生学习基础薄弱,思想政治认识不高;专业自信不足,价值取向易发生变化;少数民族学生思政教育针对性不强;思想政治教育与互联网技术还未深度融合等问题。文章认为应从创建“互联网+思政”教育平台、建立智慧思政数据库、提高思政教育针对性、建设线上“云课堂”、提升教师信息技术素养、组织线上思政活动等方面提升高校民族医学专业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实效。  相似文献   

7.
冯婷婷 《数据》2023,(1):121-122
在新时期,做好高校大学生的“四史”教育工作是一项必要环节与必备工程。“四史”教育主要包括党史、新中国史、改革开放史、社会主义发展史,高校作为把关与加强“四史”教育的主渠道,发挥着关键性作用。现如今,新时期高校加强大学生“四史”教育工作,不仅有利于更好地促进当代大学生的成长成才,又为营造风清气正的社会生态奠定重要的总基调。新时期高校大学生“四史”教育作为一项科学性、严谨性的任务工程,具有深厚的价值意义,主要体现在有利于坚定理想信念、有利于树立正确史观、有利于增强使命意识。与此同时,深化历史学习与现实研判相结合、加强理论引导与实践引领相统一、注重课内讲授与课外探索相渗透等可以作为实践路径进行探索。  相似文献   

8.
近年来,新媒体技术日渐发展进步,各种形式的新媒体技术逐渐被广泛应用到教育领域中。在高校教育中,思想政治教育极其重要,直接关系到学生的综合素质的培养效果,而在新媒体时代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面临着新的挑战与机遇,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性提出了全新的要求。这就要求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积极转变观念,将新媒体有机融合到思想政治工作中,以提高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质量,保证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实效性,进而提高高校培养人才的质量。  相似文献   

9.
高职院校是培养技能型人才的重要摇篮,全媒体时代,高职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面临新的挑战,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要强化思想引领,巩固马克思主义在主流意识形态中的地位,更新教育观念,推动思想政治教育话语传播,构建“线上线下合作一体”的思想政治教育新模式,推进全媒体思想政治教育体系的系统化、高效化,促进全媒体与高职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有效融合,使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在“群舞中领舞”,增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亲和力和实效性。  相似文献   

10.
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既有联系又有区别,实际工作中必须将两者有机结合。本文就心理健康教育与思想教育的有机融合的方式与途径问题做了一定的探讨,旨在为高校的心理健康教育与思想教育提高有价值的参考。  相似文献   

11.
当前阶段,随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不断完善,青年一代逐渐成为国家建设和民族发展的中流砥柱。高校在人才培养方面不仅要在“能力”上下功夫,同时为了更好地提升学生的国家认同以及使命担当,更要在“思想”上“补钙”。因此,高校需加强对党史、新中国史、改革开放史、社会主义发展史的重视力度,将“四史”教育融入高校思政课程,从思想到实践落实“立德树人”作用,不断促进学生树立崇高的理想,进而为我国未来发展培养出一大批高素质人才。  相似文献   

12.
融合教育中指出“反对歧视排斥,注重集体合作,满足不同需求”的思想为视障大学生的教育管理方法提供了理论指导。目前视障大学生教育管理现状存在着视障学生的专业选择方向少、社交困难、自我本位等系列问题。分析当前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管理面临的挑战,运用融合教育教学管理方式阐释了视障大学生教育管理方式。  相似文献   

13.
针对目前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对象存在的求新求变,逆反心理强等特点,把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与文化艺术融合在一起,有效地提高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吸引力和感染力的角度。本文是在党中央提出振兴哲学社会科学背景下进行的跨学科艺术综合研究成果之一。宗旨是理清艺术与思想政治教育之间相辅相成的关系,讨论艺术渗透对思想政治教育增加时效性的必要性,同时探讨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开展艺术渗透的主要对策。  相似文献   

14.
随着当代大学教育的不断发展,“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不断深入到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由这一理念也逐渐扩展出激发人自身主体性,积极形成良性互动的教育方式。本文通过对学生骨干及思想政治教育主体性的分析,阐述了学生骨干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作为受教育者,其自身主体性对思想政治教育效果会产生重要影响,并提出了激发学生骨干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的主体性,促进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创新发展的措施。  相似文献   

15.
在新时代“五育融合”的背景下,以整合的、开放的、多样性的思维方式,从内部生态系统的主体(教育者)、客体(受教育者)、介体(内容、方法、评价)、环体,外部生态环境(自然生态环境、社会生态环境、文化生态环境)等方面提出构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新生态的路径,充分发挥社会环境中企业的作用,探索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可持续发展之路,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相似文献   

16.
思想政治教育和心理健康教育是当代高校育人急需重视的问题,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是为我国培养人才的根本政治要求,思想价值引领学生树立正确的“三观”和培养良好的政治素养,而心理需求层面的满足能够更好地进行思想引领,为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保驾护航。深入探究二者之间的协同作用与关键连接点,最终实现两者的有机结合。强调两者之间的关系与相互作用,相辅相成、合二为一,思想政治教育与心理健康教育协同育人能够更好地培养全面发展的人,实现思政育人的目标与价值,促进大学生内涵式发展。  相似文献   

17.
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和思想政治教育都属于德育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但两者又有很大的差异。本文从现阶段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和思想政治教育的现状出发,阐述了两者之间的关系以及相互融合的途径。  相似文献   

18.
刘浩 《中外企业家》2013,(3S):236-236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与心理健康教育相结合,是高校素质教育工作适应国内外形势深刻变化的有效途径。本文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和心理健康教育的现状进行了比较深入的分析,揭示了思想政治教育与心理健康教育的联系,论述了思想政治教育与心理健康教育相结合的意义,并提出了思想政治教育与心理健康教育相结合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19.
罗伟 《中外企业文化》2023,(10):211-213
校企合作是职业院校办学的基本模式,也是思想政治教育的理论创新来源和实践基础。在校企合作背景下,如何推进高职院校青年意识形态工作,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是摆在高职院校面前一项重大而紧迫的任务。本文从理论和实践两个层面探析了校企合作背景下高校思政教育教学的理念更新。首先,文章分析了校企合作对高校思政教育提出的新挑战,指出了构建校企协同育人、筑牢思政教育阵地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其次,提出了校企合作背景下高校思政教育教学的理念更新,包括落实思想政治教育“两个主体”、抓好思想政治教育“两个课堂”、发挥思想政治教育“两股力量”等方面。最后,结合信息化技术的发展,探讨了以“场景思政”为切入点的意义和价值,提高高校思政教育的场景营造与运用能力,拓宽并更新高校思政教育高质量发展的路径和机制。  相似文献   

20.
郝万喜 《价值工程》2011,30(22):239-240
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全面发展,人们的思想观念、价值取向呈现出多元化的发展态势,这也直接影响当代大学生的思想及其价值观念,使他们的思想意识和价值观念发生巨大变化。对此,本文通过探讨心理健康教育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融合理论,以期达到对当代青年大学的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念和形成健全的人格有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