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文章应用投入产出法建立一个测算中澳两国进出口贸易隐含碳排放的模型,分别运用双区域和单区域投入产出表估算两国贸易商品的碳排放系数,并采用两国近10年的进出口贸易数据,测算中澳贸易隐含碳排放量及其对中国"碳排放"的净影响。研究发现,以2007年为分界点,中国在中澳贸易中由隐含碳的净出口国转变为隐含碳净进口国;这意味着中国通过中澳贸易向其转移了碳排放,即中澳双边贸易有利于中国经济"节能减排"、向低碳发展模式转型。文章最后分析了中澳贸易隐含碳排放的失衡度,从行业的角度进一步论证了上述变化的原因;并阐述了本研究的政策意义。  相似文献   

2.
现代贸易方式不仅导致贸易利益在全球价值链上进行分配,还带来了贸易隐含污染排放在全球贸易网络中的分布。两国之间的贸易利益分配除了表现为贸易经济福利的分配,还表现为贸易隐含碳福利的分配。本文将贸易增加值分解法结合MRIO模型对2000—2014年中美双边工业品贸易增加值所隐含的碳福利分配及影响机制展开深入分析。研究结果表明:(1)在中美双边工业品增加值贸易隐含碳福利分配中,碳福利逆差在中国,碳福利顺差在美国;(2)中美工业品贸易碳福利级差经历了“先扩大,后收窄”的过程,美国次贷危机之后双边碳福利不平衡状况重新呈现扩大趋势;(3)中国碳排放强度下降、价值链地位提升以及对美进口规模扩大都有助于改善碳福利逆差的局面,但美国对中国不断扩大的中间品和最终品需求以及双边复杂的技术关联结构仍是中国碳福利逆差的主导因素;(4)全球价值链的深化可能将导致对出口国加征关税会通过降低进口消费侧排放的方式恶化加征国的贸易隐含碳福利。本文研究的时间范围同时覆盖中国加入WTO以及美国次贷危机两个重要节点,这对于重新审视中美经贸关系新格局下双边贸易隐含碳福利分配构建了一个新的分析视角,为中美未来贸易谈判以及全球碳排放责任认定提供了一个新的解读方向。  相似文献   

3.
本文在构建投入产出模型基础上,以2005-2010年海峡两岸进出口贸易额与碳排放数据为样本,通过估算部门碳排放强度,测算两岸贸易隐含碳排放量,对两岸贸易隐含碳净转移进行LMDI分解。研究发现:在2005-2010年间,祖国大陆各部门的碳排放强度显著高于台湾地区相应部门的碳排放强度,海峡两岸贸易隐含碳排放量主要来自于化学工业、金属工业和机械设备制造业等部门,两岸贸易使得全球碳排放量减少了209.38-306.03百万吨。本文研究不仅从部门角度,为海峡两岸控制贸易隐含碳排放量提供了理论依据,还从全球碳排放角度,为促进海峡两岸贸易深入发展提供了环境意义上的支持。  相似文献   

4.
张云  唐海燕 《财贸经济》2015,(7):96-108
中国承诺2030年前后二氧化碳排放达到峰值,碳排放增长“天花板”的量化确定与必然的产业调整强化了中国贸易排放效应和碳泄露问题的重要性.本文推导开放经济体SRIO模型,测算各类能源碳排放系数来计算中国工业行业净出口隐含碳排放强度,并作图对比高低碳行业贸易开放与碳排放的关系;然后基于2000-2011年20个工业行业的面板数据,构建模型回归分析不同行业贸易开放对碳排放的影响与碳泄露问题,并加入职工人数、研发强度、经济活动强度等控制变量验证结论的可靠性.结果显示,我国工业行业整体和低净出口隐含碳行业存在“环境库兹涅兹曲线”(EKC),但高净出口隐含碳行业未出现倒“U”型的EKC;低净出口隐含碳行业对外贸易开放度提高有助于改善环境污染,而高净出口隐含碳行业贸易开放则加剧了环境污染,从工业行业整体看,外贸开放有助于改善环境污染,同时弹性值差异说明高净出口隐含碳行业对环境污染的负面效应制约了工业行业整体的环境改善效果.本文引入贸易开放与工业增加值交叉项检验工业行业碳泄露问题,发现低净出口隐含碳行业和工业行业整体在对外开放过程中没有出现碳泄露现象,但是高净出口隐含碳行业的碳泄露问题回归结果不能得到确认;通过构建虚拟变量的检验结果显示,我国工业行业可能存在“污染天堂”效应.我国需要充分发挥贸易开放与环境效应的良性互动关系,同时注重经济新常态下结构性环境规制;改善人力资本占比结构,实现减排路径从产业结构优化延伸至技术创新,降低出口隐含碳强度,获取新常态下经济转型发展所需的碳排放空间.  相似文献   

5.
文章运用环境MRIO模型测算和比较了中国与36个国家(或地区)之间的贸易隐含碳排放余额和增加值贸易余额,全面揭示了贸易所带来的利益与碳排放的关系。主要结论包括:首先,总体来看中国历年贸易隐含碳排放和增加值贸易都为顺差,且呈同步递增趋势,表明中国是碳排放净移入国的同时也是净贸易利益的获得者。其次,中国对26个国家(或地区)的贸易隐含碳排放和增加值贸易呈现双顺差,其中对台湾地区和印尼呈现双逆差,与上述国家(或地区)双边贸易引致的碳排放净流入(或流出)与贸易净利益(或损失)之间呈现互补关系;中国对俄罗斯和印度的增加值贸易顺差而贸易隐含碳排放逆差,使中国获得贸易利益和环境改善的双重收益;对德国等6国的增加值贸易逆差而贸易隐含碳排放顺差,使中国获得贸易损失和环境恶化的双重损失。最后,中国各国(或地区)贸易隐含碳排放余额折算金额后占增加值贸易余额的比重差异较大,总体上中国与发展中国家(或地区)的贸易具有更高的碳排放效率。  相似文献   

6.
马嘉俊 《商展经济》2023,(19):133-136
近年来,碳排放导致温室效应对全球气候变化产生影响,各国逐渐重视对碳排放等公共行为的研究,尤其是在2020年我国提出了“碳中和”“碳达峰”的双碳目标,各级政府对“双碳”目标积极响应,但从目前来看,碳排放权有着诸多问题有待解决,如对碳排放权的界定比较模糊,以致很难进行价值评估。本文基于碳排放权的不同性质和内涵来探究各种方法的实用性和缺点,基于无形资产的角度,以成本法、收益法、市场法的比较来分析目前碳排放权价值评估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应的对策建议,以供参考。  相似文献   

7.
采用环境拓展投入产出法测算了2007—2021年中国对“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地区)农产品出口贸易的隐含碳排放,进而运用LMDI模型探究贸易规模因素、出口结构因素和农业技术因素对隐含碳排放变动的贡献值与贡献率,从农产品部门和贸易区域两个层面对隐含碳排放变动的驱动因素进行异质性分析。研究发现:第一,2007—2021年中国对“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地区)的出口贸易隐含碳排放整体呈上升趋势,农产品出口贸易隐含碳排放年均增长率超过农产品出口贸易额年均增长率2.75%,隐含碳排放效率下降。第二,农产品出口贸易隐含碳排放存在明显的部门差异,因不合理的出口结构,农业、食品制造业和食品加工业等中高度碳排放密集型部门对隐含碳排放总量变动的贡献值占比较大,而林业、畜牧业等低度碳排放密集型部门的这一占比较小。第三,农产品出口贸易隐含碳排放存在明显的区域差异,对东南亚国家(地区)出口农产品产生的隐含碳排放占总碳排放的60%以上,贸易规模因素和农业技术因素是造成区域差异的主导因素。上述发现揭示了中国农产品出口贸易隐含碳排放变动的原因,为优化农产品出口结构、调整农产品出口贸易策略及碳排放双控制度的实施提供了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8.
温室气体的过度排放引发全球气候变暖,碳减排则成为各国共同的目标,但各国对碳排放责任的界定存在巨大争议,究竟是生产者、使用者还是受益者承担更多的碳排放责任。 合理的界定碳排放责任主体对碳计量的发展具有重大影响。  相似文献   

9.
首先运用中日投入产出表及贸易数据,测算了2000年~2014年中日27个行业部门的贸易隐含碳排放量.结果显示,在样本期间内,中国一直是贸易隐含碳的净出口国,中国对日本出口的隐含碳平均排放量是从日本进口的4.88倍;虽然中国行业部门的碳强度呈现出显著下降趋势,但总体碳强度依然较高,约为1.32千克/美元,是日本的3倍.其次,采用LMDI分解法对上述结果进行解析,结果表明,正向规模效应是中国对日贸易隐含碳排放量增加的主要原因,负向技术效应则有利于贸易隐含碳排放量减少,而结构效应的作用并不显著;进一步对10个服务行业贸易隐含碳排放量进行分解,发现中国服务行业在对日本出口中的贸易隐含碳排放量正在下降,但从服务业贸易隐含碳排放结构来看,相较于现代服务业,传统服务业出口贸易隐含碳排放量仍然较高.  相似文献   

10.
每年大量的"中国制造"不断出口到发达国家,这些出口产品背后的隐含碳排放问题不容忽视.与已有文献主要利用美国、日本等国的数据间接获得中国碳排放率不同,本文通过直接计算中国2002、2005和2007年分产业部门的碳排放率,再以国内消费活动为标准利用单区域投入产出模型估算中国2000-2009年的隐含碳排放量,分析贸易碳排放净差不断增加的原因.实证结果表明,中国国内消费的碳排放总量将比国际公布的数据有所减少.中国在2000-2009年间保持贸易碳排放顺差,出口的高增长快速拉动了中国碳排放总量的增加.各国应当共同改善现行的碳排放量测算体制,同时中国也要鼓励低碳产品和技术贸易.  相似文献   

11.
本文运用投入产出分析方法,对广东省1997-2011年进出口贸易中隐含碳排放变化进行研究,分别测算了广东省整体和部门层面的进出口隐含碳排放。研究结果显示,广东省出口隐含碳排放总量大于进口隐含碳排放总量,差额1997年为0.20亿吨、2011年为0.36亿吨,说明广东省处于隐含碳的净出口状态;另外,隐含碳的排放主要集中在机械设备制造业、纺织服装业、服务业和造纸印刷及文教体育用品制造业等部门。广东省应着力优化产业结构,减少高碳产品的出口,扩大"两高一资"产品的进口,推进节能减排技术研发,以提高能源利用效率。  相似文献   

12.
对当前国际贸易中隐含碳问题研究进行了述评。首先对隐含碳研究的起源和重要意义进行了理论综述,认为对贸易中的隐含碳进行研究是采用消费者负责制界定一国碳排放责任的前提。其次,将国际贸易中隐含碳的实证研究分为三类:多国研究、国别研究和分组研究,在比较的基础上进行了述评。再次,对中国进出口产品中的隐含碳研究进行了综述。在此基础上,指出了国际贸易中隐含碳问题的进一步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13.
在“双碳”目标背景下,船舶工业是温室气体排放的重要来源之一,因此在船舶工业领域实施低碳减排路径迫在眉睫,开展此领域的碳达峰预测,对推进“双碳”目标的实现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依据船舶工业领域碳排放的主要影响因素,结合船舶工业实际调研数据,构建了船舶工业领域碳排放的测算方法及碳达峰预测模型,并利用多指标评价分析、显著性差异分析和灰色关联度分析三种分析方法对预测模型进行了验证分析,结果表明,所建立的China_Shipbuilding-LEAP模型合理有效。  相似文献   

14.
在“双碳”目标的要求下中国经济从“高速增长”向“可持续性发展”转变。在企业高速发展的同时碳排放下降幅度增大。本文将双碳环境下绿色创新的必要性与绿色创新给企业财务绩效带来的影响进行有效分析,论证了绿色创新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15.
<正>“双碳”目标下山煤国际的经营现状分析“双碳”目标是新发展格局下的国家重大战略,是指有效控制各行业的碳排放总量,降低二氧化碳浓度,对生态环境实施保护,并在实现“双碳”目标的前提下保证经济发展。“十四五”规划制定以来,“双碳”目标成为国家战略,同时我国煤炭产业已经进入现代化发展模式,中国作为世界上最大的碳排放国家积极响应《巴黎协定》的号召,为解决气候问题展现了中国担当、贡献了中国途径。  相似文献   

16.
刘宇 《财贸经济》2015,(5):96-108
贸易隐含碳排放对于一个国家实际排放量的估算非常关键.国内外学者对贸易中的隐含二氧化碳排放做了很多研究,发现其价值很大,中国的二氧化碳排放严重高估.本文使用最新的2007年区分加工贸易进口非竞争型的投入产出表重新测算了中国与主要贸易伙伴美国、日本、欧盟以及其他国家双边贸易中的隐含碳排放.结果显示,2007年中国因贸易产生的二氧化碳排放量只有4亿吨,远远低于目前的估计.2007年我国消费侧二氧化碳排放只下降了4亿吨,为56.28亿吨,按照百分比看,贸易转移碳排放只占生产侧排放的6.6%.因此,中国隐含碳排放量实际上远远没有那么大,不应再强调贸易转移对我国二氧化碳排放量的影响,而应该立足于我国自身的节能减排,大力发展低碳经济.  相似文献   

17.
袁哲  马晓明 《商业时代》2012,(21):47-48
本文运用生命周期法对2009年中国出口美国商品贸易中的隐含碳排放进行了分析与核算.通过对中国出口美国的贸易商品碳排放的定量分析,揭示了中国出口美国商品贸易对中国国内碳排放的影响,以说明区别对待两国碳排放责任的必要性  相似文献   

18.
本研究以国际社会关注的基于中间品贸易隐含碳排放问题为切入点,借鉴Steen-Olsen运用的产业部门公共分类系统,尝试对WIOD、Eora、EXIOBASE等权威的全球多区域投入产出数据库进行重新编制,通过建立环境扩展的多区域投入产出模型与隐含碳排放的测算,横向对比三个数据库的数据特征、分类特性、适用领域等,刻画全球碳排放的空间格局.庞大的数据量与地区和部门对应关系的处理是重新编制世界投入产出表过程的关键基础工作.研究发现:(1) EXIOBASE数据测算结果相对准确,WIOD结果偏低、Eora偏高;(2)碳排放系数对数据库的整合反应较为敏感,整合部门的多少与整合效应是否显著并非呈正向相关关系;(3)重新编制IO表时,合并项中包含的内容越多,合并后的结果与原数据差别越大;(4)数据是否缺失、分类是否细化、统计口径是否一致是三个数据库核算差异的主要来源;(5)发达国家是碳排放大国,但目前国际上“南北碳转移”问题突出,发展中国家生产侧排放大于消费侧,发达国家相反.  相似文献   

19.
“双碳”目标是我国积极应对全球气候变化和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大国担当,是我国在新发展阶段实现经济高质量发展、实施绿色低碳发展战略的重要决策,是我国努力破解环境资源制约难题、实现可持续发展的迫切需要。碳审计作为碳排放市场中的重要监督机制,为“双碳”目标实现保驾护航是应有之义。文章首先介绍了碳审计的基本内涵,然后系统回顾了国内外碳审计的发展现状,并在此基础上分析了制约我国碳审计发展的主要因素,最后给出碳审计实施的具体路径,期望能对碳审计的具体工作和“双碳”目标的实现提供一些有益建议。  相似文献   

20.
“碳达峰碳中和”承诺是中国生态文明建设应有之义,体现了中国应对全球气候变化的大国担当。市场激励为导向碳排放权交易是双碳实现的重要政策手段,该政策能否在实现“双碳”目标的同时,是否会促进企业科技创新有待于进一步检验。本文以中国2013年开始试点实施的碳排放权交易政策作为一个准自然实验,考察该政策对工业企业技术创新的影响。研究发现:碳排放权交易政策通过成本倒逼、资金激励以及融资缓解三个渠道显著促进工业企业的技术创新;碳排放权交易政策对非资源型城市工业企业技术创新具有显著的正向效应,对国有企业和高创新能力企业技术创新的激励效果高于私营企业和低创新能力企业。因此应继续完善和推行全国碳排放权交易,提升金融机构在碳排放权交易市场中的参与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