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研究和开发适应网络教学的试题库系统是开发网络教学系统的一项重要工作。本首先分析了建立面向网络的试题库系统的必要性和可行性,然后就试题库数据的特点,提出了一种实用的数据存储方式,较好地解决了数据的编辑和存储问题。接着本阐述了网络的应用和开发在教学环节中的意义,比较了C/S结构和B/S结构在网络应用开发中的优缺点。在这个基础上提出了一个基于WEB技术的考试系统,重点介绍了该系统的设计方案,所采用的主要技术。以及该系统所能实现的功能。并对系统的可扩展性作了探讨。  相似文献   

2.
本文论述了高等专科教育通用试题库建设的必要性和意义;对所开发的一种适用于高等专科教育的通用试题库软件AIBSS系统的特点与功能作了简单介绍;最后,作者基于教育测量理论中的经典测量理论,较详细阐明了该通用试题库软件系统所设置的试题参数、试题编制方法与过程,以及成卷方面的有关要求.  相似文献   

3.
研究和开发适应网络教学的试题库系统是开发网络教学系统的一项重要工作。本文首先分析了建立面向网络的试题库系统的必要性和可行性,然后就试题库数据的特点,提出了一种实用的数据存储方式,较好地解决了数据的缟辑和存储问题。接着本文阐述了网络的应用和开发在教学环节中的意义,比较了C/S结构和B/S结构在网络应用开发中的优缺点。在这个基础上提出了一个基于WEB技术的考试系统,重点介绍了该系统的设计方案,所采用的主要技术,以及该系统所能实现的功能。并对系统的可扩展性作了探讨。  相似文献   

4.
试题库的建设与完善,对教学方法改革和提高教学质量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文章从试题库再评价的角度,论述试卷分析这项常规工作对试题库建设的必要性。呼吁广大教师、考务工作者和政策决策者重视试卷分析这项定量的实证分析工作,不断促进试题库建设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5.
计算机试题库管理系统的设计与实现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介绍了在网络环境下进行试题库管理系统设计的基本思想以及系统的某些关键模块的算法设计,并在此基础上介绍了试题库系统的结构设计和实现过程,同时讨论了在本系统上进行试题库建设的基本方法。  相似文献   

6.
试题库系统是一种重要的现代教育技术。试题库系统软件的设计是整个系统的核心,在探讨高校试题库系统软件设计中的若干细节问题的基础上介绍了桂林旅专试题库系统软件在这些方面的设计思路。  相似文献   

7.
试题库系统建设是一项系统工程,除了核心的试题库系统程序外,还应包括一定的配套方案。在探讨试题集方案作为试题库系统建设配套方案的考虑因素及具体内容的基础上介绍了桂林旅专试题库系统建设的配套方案。  相似文献   

8.
对用高级语言开发试题库软件进行了有益的探索,运用VB所开发的《计算机机应用基础,试题库软件,便于上机考试和自动阅卷。  相似文献   

9.
传统的仅满足考试需要的试题库已经不能满足现代高等教育的要求,为了更好地实现教考分离、无纸化办公、标准化考试的需要,需要建立一个以网络技术为基础、实用性强的、适应高校学生学习特点与能力培养的试题库管理系统。试题库建设不仅能减轻教师负担,也为学生远程学习和在线测试提供了便利。本文通过对网络公共英语试题库建设的实践,总结了试题库建设的特征以及存在的不足和努力的方向。  相似文献   

10.
试题库系统是一种重要的现代教育技术。在探讨高校试题库系统建设的目的、思路的基础上介绍了桂林旅专试题库系统建设的基本思路。  相似文献   

11.
对“以人为本”和“科学发展”若干问题的反思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人为本”和“科学发展”是马克思主义思想路线的重大发展。各项工作都要以“以人为本”的价值观和“科学发展”的科学观的统一,作为最根本的指导思想。“以人为本”有丰富的科学内涵,“科学发展观”的核心首先是尊重和依靠生产力发展的规律。生产力发展的基本规律,是先进生产力不断取代和淘汰落后生产力的历史进程的规律。要用“三个代表”重要思想,重新构建历史唯物主义。用生产力分析思维模式分析问题。  相似文献   

12.
荀子与霍布斯系不同年代、不同国度的思想家。荀子强调"礼",霍布斯强调"约",把他们的观点放在一起作一比较,虽有区别,但很多地方是互通的。人性恶是他们学说立论的共同基础;礼有强制与自主的一面,同样约亦有类似的性质,因此礼约之治事理不二;而礼约并举是法制文化社会之趋向。  相似文献   

13.
“将”被当作普通话介词“把”的等义词使用,这一语言现象在普通话书面语中经常出现。这是白话文夹杂文言词的表现。应规范“把”、“将”的用法,让“把”作介词用,让“将”作副词用。普通话的教育不能简单停留在语音上,更要重视词汇。  相似文献   

14.
从“人类中心主义”到“科学技术生态化转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苏格拉底开始,人的主体性观念得以正式确立.随着文艺复兴的兴起,人文主义思潮获得了空前的发展,人自身的价值被大大褒扬了.可是,就在人的主体性得以确立和获得发展之时,人类中心主义也如影随形,先后经历空间主义的人类中心主义和基督教神学的人类中心主义.这样,人的主体性逐渐被异化了.在“人类中心主义”这种异化的世界观作用下,人类以主人的身份凌驾于自然之上,开始对自然界进行大规模的掠夺,人与自然之间的矛盾逐渐激化.因此,人类不得不重新审视和反思自己的行为.建设生态文明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总体布局之一,发展生态生产力和实现科学技术的生态化转向便是建设生态文明的题中应有之义.  相似文献   

15.
“入库规则”是债权代位权制度中的规则之一。它不仅可以保障行使代位权的债权人的利益,同时还能顾及其他债权人的利益。但这种理想的债权担保制度,在现实实践中效果并不理想。因此,从经济效益、法理等视角出发,“优先权规则”取代“入库规则”不仅合理,而且合法。  相似文献   

16.
必须从战略的高度把“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三进”工作作为“两课”教育教学的一项重要政治任务,不断 深化教学方法、考核方式等改革,真正搞好“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三进”工作。  相似文献   

17.
《沧浪之水》深刻揭示了中国传统"权力"文化对"人性"的扭曲与消解。池大为面对的,不仅仅是"权力拥有者"与"权力消费者"层面,更重要的是需要面对家庭、亲友及整个社会对权力的崇拜心态。当他身处的整个社会都以"权力"作为思维的出发点,来衡量池大为的所谓的健全人格和精神操守时,池大为所有操守的意义都被彻底化解,他与周围群体之间也完全失去了"精神对话"的可能。池大为要融进这个群体,惟有选择屈服。池大为不是屈服于权力,而是屈服于"权力"思维体系即"权力文化"。这是池大为的悲剧,但更是中国传统"权力"文化的悲剧。小说的深刻意义就在于揭示了这种文化悲剧。  相似文献   

18.
当代“过渡经济”以“卡夫丁峡谷”为“过渡”目标 ,这种“过渡” ,不仅与马克思所论证的人类社会发展的制度变迁理论 (“三形态论”及其对应的“所有制三段论”)的普遍性相悖 ,而且也得不到这一理论的特殊性的有力支撑 ,因而“过渡经济”理论是难以成立的。资本主义私有制是需要向前“过渡”的 ,重建个人所有制并非向卡夫丁峡谷“过渡”。  相似文献   

19.
"经济人"与"公共人"是人们在政治研究中所进行的制度设计的人性择拟.在人的本性依需要而定的逻辑判断下,引导人的行为主要有道德说教和制度规范两种方法."经济人"预设与"公共人"导向都以民主政治的制度建设为中轴.作为对人性的正当引导与合理预期,制度设计的目标并不仅仅是防止利己主义的发生,更重要的是通过制度创新来更好地实现公共利益.基于此判断,公职人员在事实上可能以"经济人"的方式生活,但在价值层面上必须坚持以"公共人"为导向.  相似文献   

20.
要用“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全面提高“两课”教师的素质,培养学生的思想政治素质、创新素质和思维素质,开创“两课”教学的新局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