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8 毫秒
1.
上海银监局公布的数据显示,截至今年3月末,中资银行个人住房不良贷款余额已达23.67亿元,比年初增加4.02亿元;不良贷款率0.95%,比年初上升0.16个百分点,不良贷款余额和比率均高于年初水平。[第一段]  相似文献   

2.
《中国信用卡》2009,(10):74-75
(本刊讯)银监会统计数据表明,一季度我国商业银行继续保持了不良贷款余额和比例“双下降”的态势。2009年3月末,我国境内商业银行(包括国有商业银行、股份制商业银行、城市商业银行、农村商业银行和外资银行)不良贷款余额5495.4亿元,比年初减少107.7亿元;不良贷款率2.04%,比年初下降0.38个百分点。商业银行拨备覆盖率123.9%,比年初上升7.5个百分点。  相似文献   

3.
要闻回放     
《中国投资管理》2008,(8):64-64
上半年商业银行不良贷款余额和比例“双下降”。2008年6月末,我国境内商业银行(包括国有商业银行、股份制商业银行、城市商业银行、农村商业银行和外资银行)不良贷款余额1.24万亿元,比年初减少259.2亿元;不良贷款率5.58%,比年初下降0.59个百分点。  相似文献   

4.
行业扫描     
《证券导刊》2014,(22):55-58
据统计,截至今年一季度末,商业银行不良贷款余额为6461亿元,比年初增391540{L元,已连续十个季度环比增加;不良贷款率为1.04%,比年初上升0.04个百分点。  相似文献   

5.
《金融博览》2008,(6):10-10
银监会最新统计数据表明,我国商业银行继续保持了不良贷款余额与比例“双下降”的稳缝态势。截至2008年3月末,我国境内商业银行(包括国有商业银行、股份制商业银行、城市商业银行、农村商业银行和外资银行)不良贷款余额1.2万亿元,比年初减少227.8亿元;不良贷款率5.8%,比年初下降0.38个百分点。  相似文献   

6.
商业银行信贷风险管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邢增福 《浙江金融》2006,(11):19-20
加强商业银行信贷风险管理的现实意义 近年来.随着我国金融宏观凋控的加强、监管当局监管力度的加大和银行业经营管理水平的逐步提升.银行信贷资产质量持续好转。截至2005年末.我国商业银行整体不良贷款率首次下降到一位数.实现了历史性突破.境内商业银行不良贷款余额13133.6亿元,比年初减少5176.4亿元.不良贷款率为8.6%,比年初下降4.2个百分点。然而,若考虑工行政策性剥离的6350亿元不良贷款(损失类1760亿元和可疑类4590亿元).2005年不良贷款实际增加了约1174亿元,看来2005年全国商业银行不良贷款实为“明降暗升”。这种不良资产处置不仅使现实的资产暴露了风险.更重要的是形成和助长了道德风险。银行的资产剥离,  相似文献   

7.
《中国信用卡》2008,(22):74-74
据银监会提供的统计数据,前三季度我国商业银行继续保持了不良贷款余额与比例“双降”的态势。2008年9月末,我国境内商业银行(包括国有商业银行、股份制商业银行、城市商业银行、农村商业银行和外资银行)不良贷款余额1.27万亿元,比年初减少30.2亿元;不良贷款率5.49%,比年初下降0.67个百分点。  相似文献   

8.
《上海农村金融》2006,(2):10-11
2005年,农发行市分行认真执行国家关于“三农”和金融工作的各项方针政策,坚持业务经营和先进性教育活动“两不误,两促进”,切实履行支农职责,加大改革力度,狠抓内部管理。强化队伍建设,各项工作取得了新成效。截止年末,各项贷款余额66.4亿元,比年初增加5.2亿元,增幅8.6%;存款余额14.6亿元,比年初增加2.8亿元,增幅23.3%;不良贷款余额下降6649万元.不良贷款占比3.01%,下降1.35个百分点。  相似文献   

9.
要闻回放     
《中国投资管理》2008,(11):63-63
9月末我国境内商业银行不良贷款率降至5.49%。中国银监会10月27日公布,截至9月末,中国境内全部商业银行不良贷款率为5.49%,较年初下降0.67个百分点。截至今年9月末,境内商业银行不良贷款余额为1.27万亿元人民币,较年初减少30.2亿元。数据显示,截至9月末国有商业银行不良贷款率为7.35%,较年初下降0.70个百分点;股份制商业银行不良贷款率1.59%,  相似文献   

10.
信用风险仍是当前银行业的主要风险,据统计,2005年6月末主要商业银行(国有银行和股份制银行,下同)不良贷款余额为1.16万亿元,比年初减少5545亿元;不良贷款率为8.79%,比年初下降4.43个百分点。2005年上半年不良贷款实现“双降”,主要得益于对中国工商银行实施股份制改造和财务重组,政策性剥离其不良贷款。如剔除工商银行剥离因素,银行业金融机构不良贷款呈现出反弹迹象。  相似文献   

11.
《中国信用卡》2008,(16):74-74
(本刊讯)据银监会提供的统计数据,今年上半年我国商业银行继续保持了不良贷款余额与比例的“双下降”态势。今年6月末,我国境内商业银行(包括国有商业银行、股份制商业银行、城市商业银行、农村商业银行和外资银行)不良贷款余额1.24万亿元,比年初减少259.2亿元;不良贷款率5.58%,比年初下降0.59个百分点。  相似文献   

12.
2003年工行海南省分行经营出现了历史性的转机,实现了自1995年以来首次经营利润扭亏为盈。2003年末,实现经营利润9000万元;各项存款余额227亿元,比年初增加27亿元;各项贷款余额159亿元,比年初增加5.38亿元。不良贷款按五级分类口径绝对额和占比分别比年初末下降5.13亿元和4.26个百分点。  相似文献   

13.
孙铭 《金融博览》2006,(10):16-16
按照银监会今年8月21日公布的数据,今年上半年银行业不良贷款全面“双降”,6月末不良贷款余额比年初下降435.1亿元。然而,这样的成绩却是在不良贷款大规模剥离处置的基础上取得的。按照央行公布的贷款数据推算,今年上半年不良贷款剥离了1152亿元。也就是说.今年上半年银行不良贷款实际新增了717亿元,但由于实施了不良贷款剥离,才使上半年的不良贷款余额得以下降。  相似文献   

14.
2013年末,翁旗金融机构不良贷款余额38145万元,占比为9.67%。其中:翁旗联社不良贷款余额为37936万元,占翁旗金融机构不良贷款总额的99.5%,占比如此之高,因而,翁旗联社不良贷款的化解也就成为防范和化解区域系统性风险的关键所在。2013年12月末,翁旗联社各项贷款余额144695万元,比年初净增12104万元,增幅9.13%;不良贷款余额37936万元,较年初增加34913万元,不良贷款率为26.22%,比年初上升23.94个百分点。  相似文献   

15.
《上海农村金融》2005,(1):32-34
自2001年以来,我们崇明支行累计压缩劣质企业贷款2亿多元,清收、盘活不良贷款及抵债资产36203万元;目前支行B、C级劣质企业的贷款占比仅为10.36%,较2001年初的46.59%下降了36.23个百分点,四级分类不良贷款占比为3.79%,与2001年初相比,占比下降了16.86个百分点。  相似文献   

16.
《上海农村金融》2005,(1):28-31
我行自2000年至2004年6月末,共累计清收不良贷款本息1.2亿元,盘活不良贷款本息1.8亿元,保全不良贷款本息1.5亿元;对B、C级企业且贷款四级分类为正常贷款主动退出金额2.6亿元,清户38户;2003年末我行本外币贷款四级分类不良贷款占Lt6.8%,比1999年末下降11.4个百分点,  相似文献   

17.
在助推经济复苏的同时,中国金融业时刻不忘加强风险管理,2009年农历新年后,以一份不俗的成绩单亮相。以银行业为例,日前,在银监会召开的2009年第一次经济皇融形势通报会上,本刊记者获悉,我国商业银行2008年末不良贷款余额为5682亿元,比年初下降7002亿元;不良贷款率为2.45%,比年初下降3.71个百分点,实现了“双降”,  相似文献   

18.
《现代商业银行》2014,(4):34-37
自2013年相关统计数据出炉后,市场掀起了对不良贷款的热议。统计数据显示,2013年末,国内商业银行不良贷款率在保持了连续七个季度的低位后,回升到1%,比年初上升了0.05个百分点;不良贷款余额5921亿元,比年初增加近1000亿元,并呈现出连续九个季度持续上升的态势。与此同时,已经公布业绩快报的上市银行不良贷款率也呈继续上升势头。不难看出,商业银行似乎已经进入新一轮不良贷款的反弹周期。  相似文献   

19.
今年5月,中国工商银行南阳分行喜获河南省五一劳动奖状。该行员工自2008年下半年开始,以减“弱”、破“难”、拓“窄”、压“高”、升“低”、增“多”、止“差”的工作思路和措施,开拓进取,奋勇拼搏,各项业务突飞猛进。截止2009年底,各项存款较年初净增32.4亿元,相当于前5年新增存款之总和:各项贷款净增11.1亿元,比上年多增9.7亿元;实现中间业务收入7983万元,比上年增加1620万元;不良贷款余额、不良贷款率双降为零;实现拨备前利润2.72亿元,比上年增加7060万元;实现拨备后利润2.17亿元,比上年增加3473万元。  相似文献   

20.
俞罡 《浙江金融》2012,(9):47-48
当前中国经济增速持续下行给企业带来的压力不断显现,部分银行不良贷款余额和不良贷款率"双升"的现象也在多个区域,尤其在以往经济和金融活动活跃的江浙地区表现突出。浙江省银监局最新发布的数据显示,截至2012年6月末,全省银行业金融机构不良贷款余额为759亿元,比年初增加267.7亿元,不良贷款率1.34%,比年初上升0.42个百分点。同期,温州银行业不良贷款余额为181.41亿元,比年初增加94.47.亿元,不良贷款率2.69%,比年初上升1.33个百分点。可以说,部分银行机构从不良贷款的"双降"到"双升",从系统内的"优等生"转变为"留级生",面临盈利能力和资产质量的"双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