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81 毫秒
1.
金融危机到来后,我国先后与韩国、马来西亚、白俄罗斯、印度尼西亚等周边国家签订了人民币的互换协议。2009年4月8日,国务院决定在上海、广州、深圳、珠海等地开展跨境贸易人民币结算试点。甚至有些人已经认为人民币达到了国际化的地位。针对这种看法,本文着重探讨人民币国际化的真正内涵,以及货币互换与人民币可自由兑换的关系。本文得出的结论是货币互换并等不于人民币国际化,但货币互换的确使人民币国际化迈出了关键一步。  相似文献   

2.
李小艳  康颐 《金卡工程》2010,14(11):250-250
近年来,中国经济的高速增长,整体经济实力的增强,国际贸易份额的不断加大和世界第一的国际储备使得我国周边国家和地区居民逐渐认可和接受人民币作为交易货币和结算手段,大量人民币在境外流通,人民币国际化趋势逐渐显露。本文系统的分析了人民币国际化的收益与成本,分析表明,人民币国际化是我们必然的目标选择,但应审慎推进人民币国际化进程。  相似文献   

3.
金融危机的爆发对各国经济造成重大影响,国际货币体系改革迫在眉睫。随着中国经济的不断发展,人民币的国际声望大大提高。周边国家和地区居民逐渐认可和接受人民币作为交易货币和国际清算地位。文章在界定人民币国际化的基础上,探寻了人民币国际化的进程。从正负两面分析了人民币国际化对中国经济的影响,并提出了实现人民币国际化的对策。  相似文献   

4.
货币国际化是一个国家的货币随着本国商品贸易和服务贸易在国外市场扩展,在本币职能基础上,通过经常项目、资本项目和境外货币自由兑换等方式流出过境,在境外逐步担当流通手段、支付手段、储藏手段和价值尺度的功能,从而由国家货币走向区域货币、再走向世界货币的过程。中国的经济在高速增长,中国作为世界大国,在世界各国中地位的上升和人民币国际地位的提高,使得周边国家及地区开始逐渐认可并接受人民币作为交易货币和国际结算的手段,大量人民币在境外流通,人民币国际化趋势逐渐显现。本文将从人民币国际化的趋势,并借鉴美国货币国际化的经验,对中国人民币的国际化途径进行分析,将相关文献及政策建议作出综述。  相似文献   

5.
货币国际化是一个国家的货币随着本国商品贸易和服务贸易在国外市场扩展,在本币职能基础上,通过经常项目、资本项目和境外货币自由兑换等方式流出过境,在境外逐步担当流通手段、支付手段、储藏手段和价值尺度的功能,从而由国家货币走向区域货币、再走向世界货币的过程。中国的经济在高速增长,中国作为世界大国,在世界各国中地位的上升和人民币国际地位的提高,使得周边国家及地区开始逐渐认可并接受人民币作为交易货币和国际结算的手段,大量人民币在境外流通,人民币国际化趋势逐渐显现。本文将从人民币国际化的趋势,并借鉴美国货币国际化的经验,对中国人民币的国际化途径进行分析,将相关文献及政策建议作出综述。  相似文献   

6.
沈炳熙  沈剑岚 《金融论坛》2021,26(12):14-18
当前人民币国际化程度较低,与中国经济的世界排名不符.人民币可自由兑换是人民币国际化的重要条件,其与资本市场开放程度密切相关.推进人民币国际化应做好三点:一是抓住部分国家去美元化的有利时机,鼓励和支持其广泛使用人民币;二是支持有关国家建立独立支付结算系统的构想,为人民币国际化寻找更多技术支持;三是抓住中日韩澳新与东盟签署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的有利时机,把东盟及周边国家作为推进人民币国际化的重点地区.  相似文献   

7.
人民币国际化是人民币走出国内,进入周边国家或地区,进而被全球市场接受,履行交易媒介、价值尺度、支付手段和贮藏手段等货币职能的过程。一国货币国际化是该国经济实力和综合国力提高的必然结果,随着一国经  相似文献   

8.
随着加入WTO的日子一天天临近,中国要以一个强者的身份出现在国际舞台上,实现人民币的国际化、增强人民币在国际货币体系中的地位,应提早提到议事日程上来.  相似文献   

9.
近年来,伴随着中国经济的高速发展和综合国力的提升,人民币在周边国家受到越来越多居民的青睐,人民币已经成为一种区域性的国际货币。一旦实现人民币国际化,中国将从中获益匪浅,但是,人民币国际化带来收益的同时,也会给中国带来一定的风险。文章从定性分析和定量分析两方面详细地剖析了人民币国际化所带来的风险与收益。  相似文献   

10.
随着我国综合国力的不断增强,作为我国主权货币的人民币逐渐被周边国家和地区所接受,经过近几年的推动与发展,人民币区域化进程不断向前推进.本文从货币国际化的理论角度入手,分析了人民币国际化的正、负面效应,并分析了人民币在东盟地区流通的进展现状,指出了人民币国际化发展中存在的问题,最后针对这些问题提出相关的建议.相信随着中国经济的迅速发展,人民币的跨境流通必将进一步推进人民币成为亚洲地区的关键货币,并最终成为国际货币之一  相似文献   

11.
当今世界,经济全球化正以惊人的速度和程度将各个国家的经济、社会紧密联系在一起,与此同时,也进一步加大了对全球性货币的需求。在经济学家指出:20年之后,这个世界上将肯定只剩下为数不多的几种货币。在南美和北美,美元将通用;在亚洲,中国的人民币将有可能占据主导地位;而在其余地区欧元将成为主要货币。  相似文献   

12.
进入21世纪以来,随着中国经济实力的不断增强,人民币的国际地位日益提高,在周边国家(地区)的影响力越来越大,特别是跨境流通和边贸中的广泛使用,为人民币正式国际化提供了宝贵的试验和经验。由于币值坚挺,人民币成为一些国家(地区)居民进行保值的重要币种,甚至一些国家(地区)已将人民币作为其储备货币之一。  相似文献   

13.
在对外经贸中推行人民币计价结算 人民币计价结算是人民币国际化的基础。一种货币的国际化归根结底表现为该货币成为国际公认一般等价物,在国际间发挥交易媒介、计算单位和价值储备手段等功能,而只有在这种货币能够发挥交易媒介、计算单位功能的前提下,其他国家或地区政府和居民才会将其作为价值储备手段。  相似文献   

14.
卜永祥 《金融博览》2009,(10):16-18
人民币国际化是人民币走出国内,进入周边国家或地区,进而被全球市场接受,履行交易媒介、价值尺度、支付手段和贮藏手段等货币职能的过程。  相似文献   

15.
全球金融危机后中国政府开始推进人民币国际化,这既有中国的经济基础对人民币国际化支撑能力增强的原因,也有在衡量收益与风险后的理性选择。由于中国的金融市场、金融机构、投资者与监管机构不可能短期内遽然成熟,还不能贸然一步到位全面放开资本项目管制和人民币自由兑换,这决定了人民币国际化宜分步渐进,即从人民币作为跨境贸易结算货币开始,到双边本币互换协议的货币合作,再到资本项目的开放和自由兑换。  相似文献   

16.
随着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及中国边境地区贸易的日益深化与成熟,在港台地区及周边国家,人民币不仅被越来越多的商家所普遍接受,还开始充当边境贸易计价、结算工具,开始表现出承担区域货币职能的趋势。客观地讲,人民币的这种在外流通与使用是自发形成的,与真正意义上履行国际货币职能尚有很大差距。但随着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改革的不断深化,人民币在一定程度上开始扮演准区域货币角色,相信人民币会被越来越多的国家和地区所接受,人民  相似文献   

17.
《西南金融》2012,(1):11-14
中国和周边国家双边货币兑换主要有"地毯银行"完成,正规金融机构服务缺失,对双边经贸往来形成制约。本文试图在现有货币兑换理论框架下,构建一种人民币与周边国家非自由兑换货币汇率形成机制,为金融机构挂牌,开展兑换业务开展奠定政策理论框架,进而方便双边经济往来,促进发展,为人民币"走出去",为我国企业"走出去"搭建更好的金融服务平台。  相似文献   

18.
人民币作为支付手段在境外特别是周边接壤国家及香港、澳门地区的使用越来越广泛,调查显示,人民币在部分周边国家的部分地区接近完全可自由兑换。相比而言,在美国和加拿大境内,人民币既非结算货币,也不能流通和使用,其影响和作用远不及人民币在我国周边接壤国家和港澳台地区。  相似文献   

19.
人民币的自由兑换和国际化,是两个紧密相联,又有重要区别的问题,对前者,目前各方面条件已具备,应抓住时机,积极工作,尽快实现人民币的自由兑换。对人民币的国际化问题,目前条件尚不具备,还有较长的一段路要走,可作为一个长期目标,进行工作,现在可作些理论准备,不可操之过急。一、关于人民币自由兑换问题从国际支付方面看,一个国家的货币按兑换外国币的程度,可分为三种类型,即自由兑换货币,有限制的自由兑换货币和不能自由兑换贷币。我国自1968年在对外贸易中用人民币计价结算,目前已有100多个国家和地区在我国中国银行及其海外分支机构开立人民币帐户,按有关规定,在双边经贸中,人民币帐户的余额可以换成指定的外币,用人民币成交的贸易合同的余额,亦可以进行远期买卖,就是说,人民币既可以进行外汇现货交易,也可以进行期货交易,但尚不能进行多边的自由兑换。所以,我们说,人民币属于有限制自由兑换货币。  相似文献   

20.
2008年金融危机以后,人民币国际化进程加快,而制约人民币自由兑换的资本账户管制在短期内却不能取消.本文以国际货币具体职能的实现为依据,对人民币国际化过程进行了阶段划分,指出在人民币国际化的初级阶段,资本账户的管制不形成阻碍.同时,通过增强人民币在国际贸易计价货币选择中的国际接受性和吸引力;利用人民币对外直接投资增加其境外流通量;扩大人民币离岸金融市场以拓展境外人民币的使用途径;以政府积极推动来提高人民币的国际地位和储藏价值等措施,能够在资本账户管制状况下,促进人民币实现更高阶段的国际化目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