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1 毫秒
1.
郭欣欣 《中国电子商务》2014,(6):229-229,231
伴随着产业分工和专业化的不断深入,原有的企业与产业间的分工与协作上升到城市间的分工与协作,形成了各城市在一定区域范围内的关联发展和集聚现象和趋势,也就是所谓的城市群.产业集群与城市群相互促进逐渐融合为统一的经济体.由于各地区城市群的发展模式和发展条件的差别,也造成了产业集群与城市群的关联发展程度的不同.目前我国城市群的发展水平还不高,一体化的程度有待提升,群城内部各城市间的分工与协作体系尚不完善,区域内不平衡发展所带来的差距逐步拉大.产业集群作为城市群发展的内在动力,其发展程度和路径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城市群的发展程度和路径.  相似文献   

2.
舒银燕 《商业时代》2012,(7):125-126
城市群是区域竞争的重要空间组织形式和未来我国城镇化的主体形态,城市群的发展与其产业整合能力密切相关.中原城市群内郑州的第三产业,开封的第一产业和洛阳、新乡、焦作、许昌、漯河及济源等城市的制造业的相对专业化程度较高,但城市群内的产业结构相似度偏高,产业分工有待优化.文章指出,中原城市群整体经济实力的提升有赖于中心城市郑州调整产业结构和向周边城市转移低端制造业,引领城市群分工,有利于城市群优化产业布局,培育产业聚集带,并创新约束和激励机制以组织和协调城市群的产业整合.  相似文献   

3.
城市群是城镇化发展的核心力量,优化城市群的产业空间结构,形成产业分工、功能互补以及一体化发展的局面,是城市群发育和发展的关键力量和战略性问题.文章运用波特的钻石模型、点轴理论、增长极理论和空间引力模型等理论和分析工具,对中原城市群产业空间布局的现状进行分析,指出现有产业布局的不合理性,分析产业分工与重组的可能性,最终提出中原城市群产业分工、重组与一体化的具体方案.  相似文献   

4.
以江淮城市群作为研究对象,以产业经济学的视角通过Carlino模型测度江淮城市群集聚效应存在性,分析了江淮城市群对区域内经济的影响并就此得出相关结论。通过分析,我们发现江淮城市群城市间存在集聚效应,江淮城市群通过产业集聚加快了区域城镇化进程;有利于促进城市群内专业化分工,促进地区经济发展;有利于解决交通通勤的短板问题;通过空间集聚效应,带动自身及周边地区乃至全省的经济发展,最终实现区域经济一体化。  相似文献   

5.
张蔚 《商》2013,(17):304-304
城市群产业结构分工必然会影响城市群的发育程度,因此合理度量城市群产业结构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本文应用偏离份额这方法计算的指标,重点分析湖南“3+5”城市群的产业结构、分工程序和产业结构效益以及竞争力。分析出湖南3+5城市群存在产业发展缓慢,产业结构不合理,产业同构化严重等问题。  相似文献   

6.
城市群是一个复杂的演化系统,是一种新型的城市体系,突破了中心地理论的解释范畴。古典经济学、新古典经济学、新兴古典经济学关于专业化分工的思想对于城市群的形成具有解释力,专业化分工的深入和分工在空间上的分化是促使城市群成长的根本动因,城市群是企业为降低交易费用,提高交易效率和获取由分工产生的报酬递增的一种空间表现形式。城市群的发展,以其扩大市场规模、降低成本、协调产业布局的功能,进一步促进分工的深化,提高交易效率,推动区域经济的发展。  相似文献   

7.
分工演进与城市群形成的机理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城市群是一个复杂的演化系统,是一种新型的城市体系,突破了中心地理论的解释范畴。古典经济学、新古典经济学、新兴古典经济学关于专业化分工的思想对于城市群的形成具有解释力,专业化分工的深入和分工在空间上的分化是促使城市群成长的根本动因,城市群是企业为降低交易费用,提高交易效率和获取由分工产生的报酬递增的一种空间表现形式。城市群的发展,以其扩大市场规模、降低成本、协调产业布局的功能,进一步促进分工的深化,提高交易效率,推动区域经济的发展。  相似文献   

8.
城市群是指伴随商品经济发展,由一个或几个中心城市辐射带动,在一个相对集中的地域上出现的经济联系紧密、产业分工明确、交通通讯顺畅的城市集群.城市群在促进经济增长和城镇化进程中发挥着异常重要的作用,鄱阳湖城市群建设对江西的"进位赶超"具有十分重要的战略意义.  相似文献   

9.
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各国城市化进程进一步加快,而城市化的高级形态——城市群的出现和发展程度成为一国经济发展的重要标志。城市群不仅仅是多个城市在地理位置上的简单集聚,它强调的是具有重要产业关联的经济区域的空间组织,其基础便是产业集群,产业集群作为提高城市产业竞争力的重要途径,是推动城市化的动力,从而加速城市群的形成。而城市群的发展又对产业集群产生反馈作用,进一步促进产业集群的发展。  相似文献   

10.
本文采用产业结构相似系数和主要工业产品变异系数考察了长江中游城市群的产业结构分工,发现该区域内三次产业结构趋同度非常高;深入到产品层面后,发现不同区域间的工业结构存在一定差异性。在运用区位熵分析区域内主导产业后,结果表明其产业集群程度有待提高。在依托黄金水道,建设长江经济带的进程中,长江中游城市群应积极展开密切的产业分工协作,不断提升其发展水平和整体竞争力。  相似文献   

11.
随着城市化快速发展,城市功能开始呈现专业化分工特征,已成为推动产业发展的重要因素.本文利用部分城市面板数据,实证检验城市功能专业化对产业效率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城市功能专业化显著推动了生产性服务业的效率增长,而对工业效率表现一定的抑制效应,长三角、珠三角和长江中游的城市群功能专业化对工业效率具有显著的抑制作用,但京津冀城市群的功能专业化对工业效率的抑制效应不明显.  相似文献   

12.
山东半岛城市群三次产业经济增长效能分析与预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根据近些年山东统计数据信息,利用统计学,运筹学和计算机软件,对山东半岛城市群三次产业经济增长效能进行分析,研究了半岛城市群三次产业对山东省经济的贡献和拉动效应,讨论了半岛城市群三次产业劳动报酬与产出的关系,分析了半岛城市群三次产业从业人员的规模与效率,进一步给出了未来半岛城市群经济走势及对山东省经济贡献预测。  相似文献   

13.
区域物流产业发展迅速,为区域经济增长提供了新动力,伴随物流产业自身发展,物流产业会产生聚集现象,在更大程度上促进区域经济发展。哈长城市群作为东北三省中重要的城市区域群,物流产业占据了黑吉两省经济发展的重要地位,通过测算2017年哈长城市群的物流产业聚集度,采用空间计量分析方法测算了物流产业聚集对人均收入增长率的作用。研究表明:哈长城市群的物流产业聚集对人均地区生产总值增长率有明显的促进作用,但是作用力度不大,今后哈长城市群管理部门应该继续扩大物流发展规模,促进物流产业聚集,以期达到对区域经济增长的更大贡献。  相似文献   

14.
本文在对物流产业与城市群经济相关性分析的基础上,结合吉林省城市群经济实际情况,提出吉林省物流产业与城市群经济契合发展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5.
城市群建设的标志是城市区域空间组成过程中形成的一种独特的地域形式,是城市化建设到达一定水平的产物,是21世纪参与国际竞争与分工的基本单元。城市群已被作为国家推进城镇化的主体形态,城镇化进程中城镇数量不断增多,规模不断扩大,城市群逐渐形成,并成为区域经济发展的重要增长极。目前我国正在形成23个城市群,其中京津冀、长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三大城市群以2.8%的国土面积集聚了18%的人口,创造了36%的国内生产总值,成为拉动我国经济快速增长和参与国际经济合作与竞争的主要平台,也是国家实施京津冀协同发展大战略的核心载体。  相似文献   

16.
21世纪国际经济竞争的基本单位是城市群--城市群之间的分工、合作和竞争将决定未来世界经济、政治的格局.随着经济的不断增长,城市的网络组织重组、基础设施建设规模不断扩大,以及资源短缺等因素对城市群发展与空间整体组合提出进一步的要求.  相似文献   

17.
在介绍辽中城市群历史沿革的基础上,分析抚顺与辽中城市群GDP之间存在的长期经济关系,引入抚顺与辽中城市群产业耦合的概念,给出类似抚顺的处于城市群之中的矿业城市产业转型的建议。  相似文献   

18.
大城市群是区域经济发展进入成熟阶段的标志之一。中原城市群作为大城市群,一直致力于搭建城际协同机制,注重发挥交通枢纽优势,现阶段产业有集聚,基本呈现错位分工。但也存在利益分享机制不完备、企业转移和生产要素流动障碍、市场配置基础障碍等协同阻力。应强化中心城市地位,明确其他中心城市的功能定位,重点培育市场产业协同的内生动力,建立中原城市群协同创新机制。  相似文献   

19.
随着经济全球化趋势不断深入,以国际分工体系的建立与全球产业格局调整为主要特征的产业经济发展模式正在发生深刻变化,产业转型、产业转移、产业融合不断上演,对世界经济的发展产生了显著的影响。文章以此为基础,采用产业融合的视角,对我国产业经济的发展趋势与发展模式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20.
东北经济振兴,实现合理的产业分工是全区振兴的必要前提,本文通过对东北地区自然环境基础、产业分工现状的分析,指出东北地区产业分工存在的问题,提出了东北地区产业分工对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