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浅析会计专业毕业生专业技术水平现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前,很多单位反映会计专业本科、硕士毕业生专业技术能力不能满足实际工作需要。究其原因:高校存在片面注重对学生基本理论及实务能力培养的问题,导致会计专业硕士研究生课程体系建设发展缓慢,课程培养目标和课程体系设置长期存在缺陷。高校应重塑会计专业本科教育培养目标,确立实务型会计专业硕士研究生教育目标。教育部门应当从课程体系、教学方法、师资等方面对目前会计学本科、硕士研究生培养模式进行改革,以实现会计学本科、硕士研究生教育与社会经济的协调发展。  相似文献   

2.
张晓雪  张晓琳 《商》2014,(28):116-116
专业学位的设置是我国学位制度改革的一项重要内容,我国的专业硕士教育起源于20世纪八十年代,二十多年来,经过试点阶段、起步阶段、快速发展和全面发展阶段,它已经和学术学位一起构成了现代高等教育学位体系不可缺少的两大组成部分。而专业硕士中的会计硕士专业学位(MPAcc)在我国起步较晚,但发展较快,十几年时间里,先后经历了试点阶段、起步阶段和发展阶段,我国对会计学研究生的培养也由以学术型为主向学术型与应用型并重逐渐转变。本文分析了我国专业硕士和会计专业硕士的发展历程,以期探讨不同社会经济环境下我国会计专业硕士的发展状况。  相似文献   

3.
为适应全球一体化及社会发展对高层次应用会计人才的需求,我国的会计研究生培养已转变为学术型硕士与专业型硕士并重。但从多数高校的教学实践看,院校对专业硕士的培养还是偏学术化,这意味着会计专业硕士培养模式仍需要创新。结合我国现行会计专业硕士培养模式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只有立足于各高校特色、提高教学师资、合理设置课程、培养专业性素质,才能培养出高素质、高应用水平的会计人才,以适应现代社会的需求。  相似文献   

4.
文章简要回顾了我国会计专业硕士教育的制度背景,并以南京财经大学会计专业硕士的教育为案例,对会计专业硕士的课程安排、案例教学方法、学位论文评价进行了深入的分析,并对其发展作了展望。  相似文献   

5.
石意如 《商业会计》2012,(1):127-128
会计专业硕士的培养目标比较含糊、培养方案欠完整、培养方案执行过程监督不力、评价机制不健全等因素严重影响会计硕士培养质量,以会计专业硕士详细的能力框架为准绳,采取融合"学科中心模式"与"能力中心模式"的多边培养模式,形成与社会评价有机衔接的会计硕士培养三维评价体系,将有助于解决这些问题。  相似文献   

6.
本文针对中职院校会计专业如何培养学生职业能力进行研究.首先,分析职业能力与会计职业能力相关内容;其次,说明中职院校会计专业培养学生职业能力方面存在的五点问题,即中职院校会计专业教学认知存在弊端;中职院校会计专业的专业课程体系不合理:中职院校会计专业在实习、实践上存在局限;中职院校会计专业教学方法相对落后;中职院校会计专业评价系统不完善.最后,相应的提出中职院校会计专业培养学生职业能力的措施,即中职院校会计专业树立专业培养目标,中职院校会计专业形成专业课程体系,中职院校会计专业设置实践课程体系,中职院校会计专业改善教学方法,中职院校会计专业优化评价系统.  相似文献   

7.
基础会计是会计专业入门性课程,既是整个专业的基础,也是对会计专业建立信心的开始,如何让学生喜爱上这个专业从而感受到有趣的会计知识尤为重要.本文对基础会计教学的思路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8.
会计专业的实践操作性较强,国内高校采用的考试方式无法真正评价学生的专业学习程度.本文总结了我国高校会计专业现有考核方式的弊端,并结合会计专业特点,对课程考核改革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9.
一、引言 在《教育部财政部关于实施国家示范性高等职业院校建设计划加快高等职业教育改革与发展的意见》中明确提出了高等职业院校"专业群"的建设任务.作为示范性高职院校建设的重要任务之一,"专业群"建设成为高职院校实现特色发展,提高核心竞争力的重要内容. 我院会计专业是省级品牌专业,并以会计专业为核心,以会计信息管理、审计专业为支撑建立会计专业群.从会计核心岗位的工作领域出发,探析高职财经类专业群建设的途径,从而实现人才培养与地方经济发展对人才的需求对接,提高人才培养质量.  相似文献   

10.
会计专业判断的存在具有客观必然性.新准则公允价值计量的引入,使得会计专业判断大量存在于各类会计业务处理过程中.会计模拟实训是培养学生专业判断能力的最佳途径.这就要求根据新准则的要求编写新的会计实训教材,凸显专业判断设计;针对具体专业判断,检验模拟结果,分析失误原因以及配备高素质的指导老师.  相似文献   

11.
《会计学基础》是经管类非会计专业的一门必修课,一本好的教材应该是自成体系,教材内容应该符合专业学习的要求.然而本文通过对我国市场上公开发行的会计学基础教材采用随机抽取的方式进行调查,发现专门针对经管类非会计专业的教材很少,且内容设计上不符合专业培养的目标.本文对教材内容进行重新设计,希望能满足非会计专业会计学基础课程学习的要求.  相似文献   

12.
高职院校会计专业实践教学现状探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高职会计专业是热门专业,学生人数众多,会计专业的特殊性决定了会计专业不易找到真正校企合作的单位,而会计专业是一个实践性很强的专业,怎样落实工学结合校企合作一直成为困扰会计学界的一个焦点问题,本文通过对会计专业实践问题的探讨,目的在于寻找一条适合高职院校会计专业实践教学的路子。  相似文献   

13.
近年来,全国高校会计专业学生人数激增,独立学院也不例外.如何做好会计专业的校内实践,培养学生动手能力是摆在一线教师面前的难题.本文对北海学院会计学专业的学生进行抽样调查,找出独立学院会计校内实践环节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双模拟三阶段”的校内实践教学模式,建立应用型会计学专业校内实践教学体系,专业教师与企业联合建设与开发课程等建议.  相似文献   

14.
本支针对中高职会计专业教育一体化中存在的问题,探讨中高职会计专业无缝对接模式,避免重复学习和技能能倒挂,培养强调专业基础宽泛性、课程设置的综合化和职业能力的基础性和创造性的人才,努力探索会计专业中高职一体化人才培养模式.  相似文献   

15.
本文指出了高职院校会计专业文化建设的重要性,会计专业文化建设对学生形成规范的会计职业行为具有指导作用,从校企合作共建会计专业文化、课堂教学融入专业文化、加强实训基地文化建设以及开展丰富多彩的会计文化活动等方面,探讨了专业文化教育在会计专业人才培养中的具体做法。  相似文献   

16.
职业院校会计技能竞赛是职业教育适应经济社会发展形势的需要,也是新时期职业教育改革与发展的重要推进器.会计技能竞赛的确立受制于会计专业教学的基础,技能竞赛项目的变化影响着会计专业教学的理念.明析会计技能竞赛对专业教学的影响关系,既是其发展的必然需要,也是客观环境对专业教学思路的拓展.  相似文献   

17.
会计学是非会计专业必修的重要专业基础课.本文在继承传统教学经验的基础上,提出在高校非会计专业会计学课程教学中运用迪克和凯利教学模式,充分发挥教师的引导作用,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解决问题能力,创新能力和相互协作的能力.  相似文献   

18.
《商》2015,(28)
专业品牌建设是高职院校提高人才培养质量、提升专业竞争力的关键任务。本文以河北工业职业技术学院会计专业品牌建设为例,探讨高职院校会计专业品牌建设的具体内容建设,指出品牌建设的重点和难点,形成独具特色的高职会计专业。  相似文献   

19.
《商》2015,(6)
<正>基于会计专业的高就业率和稳定性,会计专业是很多学生报考的热门专业,也是很多高职院校都开设的核心专业。但目前高职院校会计专业的教学却存在着诸多问题,笔者从事多年的会计教学,结合自身的经验,从高职院校会计专业说面临的问题、如何进行教学改革以及改革后的展望三个方面谈谈高职院校会计专业的教学改革。一、目前高职院校会计专业面临的问题随着高职院校会计专业的普及开设,以及就读学生的增加,促使会计专业的教学问题日益凸显,总体而言,有以下三点:  相似文献   

20.
樊炜 《商》2015,(1):146
职业学校是目前国家培养实用型技能人才的主要场所,大力发展职业教育是我国新时期教育工作的重中之重。在职业学校中,专业建设是专业培养目标的前提基础,是实施专业教学的依据所在。职业学校的专业建设会影响到专业人才的培养质量。因此,职业学校急需加强专业建设。会计专业具有较强的理论性和实践性,在进行会计专业建设时,尤其需要注重与社会的发展需求相结合。本文就从会计专业的课程建设、实训基地建设以及师资队伍建设等方面进行分析研究,以便有效地提高会计专业的教学质量,培养更多的实用型人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