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在我国风险投资市场不断繁荣而且跨国风险投资大量涌进的背景下,本文主要运用清科数据库2001年1月1日到201 0年1 2月31日的数据进行分析,研究发现跨国风险投资机构的网络中心性对"制度学习一市场进入"的关系具有中介作用。跨国风险投资机构不同的联合投资网络中心性对制度学习正向影响市场进入的影响作用不同,其中中介中心性的影响作用最大,表明跨国风险资本充当其他风险投资机构网络联结的中介具有重要的作用。在此基础上,本研究对跨国风险投资机构和本土风险投资机构的实践及联合投资网络的运作提出相应的建议,以期推动我国风险投资产业的有序发展。  相似文献   

2.
本文利用CV Source数据库2005年1月1日至2013年12月31日的风险投资机构投资数据,运用多元回归分析模型,检验风险投资机构知识多样化对其退出绩效的影响以及投资阶段对二者之间关系的调节作用.结果表明:(1)风险投资机构知识多样化与其退出绩效之间呈U型关系;(2)投资阶段调节风险投资机构知识多样化与其退出绩效之间的U型关系,即与晚期阶段投资相比,在早期阶段投资的条件下,这种U型关系更显著.  相似文献   

3.
风险资本退出时机和退出方式的确定原理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风险企业或者其部分股份能否高价出售 ,让风险资本带着丰厚的利润退出是风险投资的关键。风险资本退出的两个基本问题是何时退出和怎样退出 ,即退出时机和退出方式问题。理论上 ,风险投资周期由项目边际增加值和项目边际成本共同确定。实际上 ,风险资本退出时机和退出方式还受到风险企业其他投资者、交易双方信息不对称、风险资本家的管理能力、预先签定的投资协议和市场形势影响。  相似文献   

4.
我国投资基础设施的公共资本与私人资本的效率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文章针对我国城市化进程对大量基础设施需求的资金"瓶颈"、资金效率和渠道,通过理论与实证方法研究了我国公共资本和私人资本投资基础设施的效率、结构和影响这些资本投入总量的内在机制.结论是:有效的基础设施投资效率,既需要政府公共投资,也需要市场化私人投资,两者的比重与效率为倒U型,其最佳融资比例结构约为1:2;相对公共资本,私人资本的逐利行为对基础设施投资有更高的产出效率;私人资本投入规模受居民消费水平、市场化程度和公共资本拉动的影响;公共资本投入的规模受地方政府治理水平、政府与市场的关系和经济发展水平的影响;采用市场机制并不意味着政府可以退出基础设施市场,"公"、"私"并存才能更好地取长补短.  相似文献   

5.
文章在Chatterjee等(2013)模型的基础上,引入垂直专业化的"成本效应"来研究汇率变动对企业出口关系的影响。基于2000-2006年中国工业企业数据和中国海关产品层面交易数据,文章实证结果显示:(1)人民币汇率升值降低了企业出口关系进入的概率,垂直专业化水平的提高会降低人民币汇率升值对企业出口关系进入的抑制作用;(2)人民币汇率升值会提高企业出口关系退出的概率,而垂直专业化水平的上升会降低人民币汇率升值对企业出口关系退出的不利影响;(3)在控制垂直专业化影响的基础上,生产率越高、外资企业和融资约束越小的企业,人民币汇率升值对出口关系进入与退出的影响会越小。  相似文献   

6.
过度投资导致了资源使用效率下降,成为中国经济增长率下降的主要原因。鉴于对全国整体的分析忽略了区域发展不平衡这一结构性问题,本文5个经济特区作为实证对象,从资本密度和全要素生产率变化两个方面对投资效率进行分解,并对这两项因素之间的关系加以验证。结果显示:(1)改革开放初期,大量投资短暂降低了投资效率,但由于制度红利释放的增长效应大幅提高了TFP水平,投资效率随之提高;(2)不同发展场景中的投资效率演变特征有所不同,不应全盘否定投资的积极意义;(3)TFP变化与资本密度变化之间的关系在全国层面体现为倒U形曲线,在区域层面却可能体现为正U形曲线;(4)持续的经济增长在根本上依赖于TFP水平提高,为此需要通过深化改革,在保证经济运行效率的前提下提高技术创新水平。  相似文献   

7.
文章研究对象为深圳证券交易所的上市公司,研究期间为2010年至2014年,以本期资本投资比率为应变量、前期经营绩效为自变量的回归分析结果发现,在前期经营绩效较好的样本组中,公司当期的投资支出会趋于保守,其资本投资比率与前期经营绩效呈反向的关系,即存在展望理论所述之确定效果,其为一种不理性的行为;反之,在前期经营绩效较差的样本组中,公司当期的资本投资比率与前期经营绩效为正向的关系,即并不存在展望理论所谓的反射效果,显示并未像股市投资者一般有放手一搏的不理性行为出现。  相似文献   

8.
孟泽 《商业科技》2014,(32):189-190
并购退出作为私募股权投资退出的重要选择,其并购定价问题值得研究。本文运用信号传递模型分析了风险投资企业并购的分离均衡和混同均衡及其不同待并购企业类型条件下的并购均衡价格。分析结果表明,PE基金的预期收益与信号传递成本、并购方对风险资本真实价值的判断及其获得并购收益后的后验概率,是影响风险资本并购博弈均衡价格的主要因素,完善风险企业的信息披露制度对解决风险资本退出中的逆向选择问题至关重要。  相似文献   

9.
本文以2007—2017年我国沪深两市非金融上市公司的半年度数据为研究对象,从金融投资和实业投资的视角,考察了控股股东股权质押对上市公司投资行为的影响。实证研究发现,控股股东股权质押比例与上市公司的金融投资水平呈U形关系,与上市公司的实业投资水平呈倒U形关系。这说明不同质押比例下控股股东出于不同的动机做出的改变和调整上市公司的投资决策,对金融投资和实业投资产生非线性影响。以上结论在尽可能控制内生性问题以及一系列稳健性检验后依然成立。进一步研究发现:产权性质、控制权转移风险以及金融资产与经营资产收益率差对控股股东股权质押比例与上市公司投资行为之间的关系具有重要的调节作用。本研究揭示了控股股东股权质押在公司投资策略方面的经济后果,低质押比例的控股股东更有可能支持上市公司,而高质押比例的控股股东更可能损害上市公司提供了增量证据。  相似文献   

10.
文章对中国制造业上市公司非效率投资和资本成本之间的关系、CFO激励对投资供给效应的影响两大问题进行研究,研究表明:(1)整体上,非效率投资程度与资本成本显著正相关。财务管理人员应辨别和评估种种风险,恰当计算资本成本,使公司以资本成本为约束选择投资项目。(2)CFO和CEO的薪酬差距能抑制公司投资供给效应的正相关关系。我国上市公司可以考虑完善CFO薪酬激励政策来有效抑制公司的非效率投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