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药物经济学发展年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药物经济学是以成本—效益分析为起点,经过不断发展、完善后形成的一门新兴的、仍处于发展和完善过程中的独立学科。在国外,药物经济学为政府、制药企业、医院、保险机构和学术等组织所应用。澳大利亚、加拿大早在1993年、1994年就在世界上率先成功地运用PE进行药物报销管理。近年来,药物经济学已在世界上越来越多的国家得到日益深入和广泛的研究与应用。我国药物经济学研究起步较晚,但随着社会经济的进步,对药物经济学的发展和应用产生了迫切要求,而且也正在从理论和基础性研究扩展到不同领域的应用性研究。  相似文献   

2.
目的:评价药物经济学方法在我国2型糖尿病药物干预方面的现状;方法:检索中国科技期刊数据库和万方数据库2000~2010年全部文献,查找有关2型糖尿病药物干预的药物经济学评价文章进行系统评估;结果:共纳入原始文献70篇,所涉及到的药物经济学评价方法有成本-效果分析,最小成本分析,Markov模型及CORE模型;同时研究者...  相似文献   

3.
目的:公共项目为美国的药物支出提供了大部分的财政支持.截至目前,仍然没有相关指南来估算由美国公共项目资助的药物的成本.本研究的目的是为估算由美国公共项目支持的药物的成本提供标准,以便将其用于药物经济学评价.方法:本报告由国际药物经济学与结果研究协会(ISPOR)的专项计划——成本-效果分析中药物成本测量的良好研究规范工...  相似文献   

4.
近年来,在医疗保健计划中,管理者不得不面对不断涌现的新型药品和不断增长的控费压力之间的矛盾。为此,许多经济合作发展组织(OECD)国家开始采用药物经济学评估技术,以帮助选择合适的药品报销目录或者帮助进行药品定价。本文分析了11个OECD国家中药物经济学评估的开展状况,对其开展评估活动的目标、程序和所产生的影响进行了综述。本文的研究方法包括文献研究和一个探索性的实证调查。本研究所得的主要结论概况如下:(1)从被调查各国的开展情况看,药物经济学评估已经在OECD国家中获得了广泛的应用。无论是对于公立保健计划还是私立保险机构,药物经济学评估都已经成为一个有效的决策支持工具。(2)从调查结果看,各国开展药物经济学评估的最主要意图,是为了保证在卫生服务中使用的药品能够"物有所值"。在部分国家中,主要是评判新药的投入产出比是否能达到一个满意的值;在另一些国家,则主要是把经济学评估结果应用在药品定价协商中,以保证新药具有经济学优势。医药厂商对药物经济学评估存在一定顾虑,包括担心政府的目的是单纯的抑制药品费用,以及采用这项技术可能会阻碍创新。从本调查结果看,单纯的抑制药品费用并非政府的主要目的。当然,对药品费用水平及其增长率的影响,是开展药物经济学评估的一个自然结果。而对于创新问题,如果药物经济学评估能够促使厂商开发出价值更精准的新药,那自然会对公众有益。(3)药物经济学评估是正在发展的技术,它还有很大的改善空间。需要注意的是,开展经济学评估本身就是增加了成本,并且经济学评估也延缓了新药投入使用的时间。所以,对这项技术的运用必须注意平衡:提高药品投入产出比所产生的利益与开展研究所增加的成本与所导致的延迟之间。当然,有效地保持这种平衡并不容易。(4)调查中发现,各国对于加强国际交流均非常感兴趣,这可能是因为各国都希望通过技术交流提高药物经济学评估的质量并节约研究成本。  相似文献   

5.
目的:进行成本-效果分析(Cost-effectiveness Analysis,CEA)时,为保证评价的一致性和可比性,多数涉及到CEA的指南均建议使用应用普遍、广泛的社会角度。作为工作组的子报告[来自成本-效果分析中药物成本测量的良好研究规范(ISPOR药物成本工作组;Drug Cost Task Force,DCTF)的六份报告之一],本文旨在回顾社会角度的定义,评估其在成本测量中的特定应用,识别其在理论和实践中的局限性,并就潜在的改进提出建议。方法:对有关方法学介绍的重要文献、书籍与报告进行全面的回顾、总结,并整合成为综述及报告草案。将报告草案寄送至ISPOR并由ISPOR成员审阅和评论。根据接收到的大量评论和建议,对报告草案进行相应修订。结果:可从以下三方面对社会角度进行界定:(1)时间成本的纳入;(2)机会成本的使用;(3)集体偏好。实际上虽然许多已公开发表的CEA声称使用了社会角度,但即使有也只有很少部分CEA能够满足上述所有条件。品牌药的成本多采用仅反映短期生产和配送成本的实际购买成本,而非更低的社会机会成本。这种做法对于当前的决策者而言是可以理解且务实、有用的。然而这种CEA的应用注重了静态而非动态效率,忽视了对创新的相关激励。结论:我们的首要建议是,当前CEA评价实践应通过采用参照方案的新标准作为一种"有限的社会角度"或"卫生体系"角度,并在考虑到间接成本和集体偏好的情况下使用药物获得成本,以此来承认并接受这种局限性。当涉及研发成本及创新激励等重要议题时,药物经济学领域也必须承认这种研究角度的局限性。  相似文献   

6.
在过去十年中,药物经济学领域的研究迅速增长,大多数研究都是对药物或治疗措施的成本效果方面的评价。与此同时,各国规范药物经济学评价的准则也在迅速更新和完善。在这一发展过程中,一个值得注意的问题是:由于研究设计的不同,同一个研究可能出现结果不同的情况。影响研究设计的因素有很多,大多数因素来自于数据的收集,决策分析中的专家判断就是一个能够对研究结果产生影响的因素。  相似文献   

7.
目的了解国内治疗下呼吸道感染药物经济学的研究现状。方法以主题词"下呼吸道感染"、"药物经济学"检索CNKI数据库,用EXCEL表对文献中研究设计、评价方案、结果处理等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共检索到105篇有效文献,研究方法主要采用回顾性研究,分析方法多数采用成本-效果分析;评价方案中2种抗菌药物间的比较占多数,同大类抗菌药物间比较以头孢菌素类、氟喹诺酮类为主,另有不同厂家的同一种药物间的比较、连续静脉滴注和序贯疗法间的比较;敏感度分析以改变药物价格因素为主。结论应参照《中国药物经济学评价指南》,提高药物经济学研究水平,规范药物经济学文章写作,促进研究结果产生实效。  相似文献   

8.
本文系统地检索了数据库中的英文文献,以了解国外针对非小细胞肺癌治疗药物的经济学研究方法和结果,尤其是靶向药物的评价方法.已有的研究显示,国外针对非小细胞肺癌的经济学研究主要集中在二线治疗方案上,多采用回顾性研究设计,研究方法以成本- 效果分析或最小成本分析为主,且只考虑了直接医疗成本.而针对靶向药物的经济学评价文献还比较少,其成本-效果性还有待进一步验证.  相似文献   

9.
本文认为,经济学理论与社会经济现实之间严格来讲是不一致的,这种不一致性产生的可能途径有三个:(1)理论模型的假设条件与社会经济现实的真实约束条件不一致;(2)理论模型本身与由社会经济现实所决定的潜在的真实模型不一致;(3)理论模型的内部逻辑不一致。作者进一步论证(2)是引起经济学理论与社会经济现实之间的脱节,以及经济政策失灵的深层原因,并且由于(2)难以从根本上克服,因此在社会经济实践中对于经济学理论不应抱以迷信的态度。  相似文献   

10.
意愿支付(WTP)法是药物经济学评价中非常重要的一种评估手段。在成本计量、效益计量和QALY的货币化中都发挥了重要的作用。本文对WTP的定义、理论基础、调查方法、在药物经济学中的应用,以及WTP与条件价值评估法(CVNI)和意愿受偿(WTA)的联系进行了系统介绍。指出WTP应用的重点领域应该是间接成本及隐性成本的计算;应用WTP进行成本收益评估时应当注意收益的类别与评估角度;并阐述了QALY货币化的方法。期望能够为我国的药物经济学研究提供前沿方法的借鉴。  相似文献   

11.
一.定义药物经济学(Parmacoeconomics)是国外从上世纪80年代开始兴起的新型分析学科,主要是利用经济学研究方法并结合流行病学、决策学、统计学对治疗方案、用药效果、用药成本药效等因素进行分析与评价,以求最大限度地合理利用药物资源和社会资源。传统药物经济学主要注重于针对不同病种的治疗方案、用药效果及治疗成本的全方位分析,包括药物疗法的经济学评价、药品的定价、药物利用述评、药物处方的管理、药品方针政策和赔偿、药品和疾病的经济学评价、药品和疾病的生活质量的评价、药品经济学评价和研究方法、医疗标准的评定方法、药品评价方法、新药的药品经济学评价等内容。分析方法主要有最小成本分析(CostMinimizationAnalysis,  相似文献   

12.
目前,中国政府正在制定药物安全有效和经济性评价指南(SE/CEAP,以下简称评价指南)评价指南是政府制定医疗卫生补偿政策的依据之一,是由澳大利亚药物管理局(TGA),药物收益咨询委员会(PBAC),以及经济小组委员会(ESC)共同开发的一门国际认证的专业技术。药品福利计划(PBS)药品目录是纳税人获得低廉药品的保证,而药物收益咨询委员会通过药物评价工作对政府制定合理的PBS药品目录起到关键作用。澳大利亚通过税收和政府机构推动药物政策制定,同时,最大化公众和私人利益,树立了一个国际范例。在当前的老龄化社会环境下,该政策为政府提供了有效的财政杠杆,缩短了技术垄断权(IMPs)的保护期但又不限制本国企业创新的能力。目前,跨国制药产业正对药物经济学评价指南(CEAP)的评价程序进行详细审查,制药产业希望降低买家垄断的集中程度,把药物经济学评价指南的评估角度从全社会角度替换为市场角度,即把药物经济学评价指南中对成本的界定替换为产品的隐性边际成本,企业与医师和政府沟通以及广告的成本。  相似文献   

13.
药物经济学(Pharmacoeconomics.,PE)有广义狭义之分,从广义上来理解,凡是用经济学的理论和方法来研究药品市场的种种行为,及供方、需方、保险方等都是属于药物经济学的范畴;狭义的药物经济学是一种评价方法,描述和分析药物治疗和药学服务的成本和结果。一个有趣的例子可以说明狭义药物经济学的特点,比如  相似文献   

14.
在药物经济学评价中,成本-效果分析(cost-effectiveness analysis)和成本-效用分析(cost-utility analysis)是两种最常用的评价方法。这两种评价方法比较类似,甚至很多学者将成本-效用分析看成是成本-效果分析的一种特殊情况,即不采用单个的临床效果指标,而采用QALYs这个综合指标时的成本-效果分析。  相似文献   

15.
艾司西酞普兰(Escitaloprara)是一种相对较新的选择性5-羟色胺再摄取抑制剂。来自国外的药物经济学研究表明,艾司西酞普兰治疗抑郁症和广泛性焦虑具有明显的经济性。研究者通过对国外已有研究文献进行分析发现,与西酞普兰(citalopram)、氟西汀(Fluoxetine)、帕罗西汀(Paroxetine)、帕罗西汀CR(Paroxetine CR)、盐酸舍曲林(Sertraline)、盐酸度洛西汀(Duloxetine)、文拉法辛(Venlafaxine)和文拉法辛XR(Venlafaxine XR)相比,艾司西酞普兰的不良事件发生率和平均治愈一例患者的成本显著较低,而临床产出显著优于其他产品。同时,艾司西酞普兰在提高患者生存质量和预防复发方面也显著优于其他产品。已有药物经济学研究的数据显示,与其他竞争者相比,艾司西酞普兰更具有成本-效果和成本-效用优势。  相似文献   

16.
目的通过分析与评价2012年以来发表的中成药药物经济学研究文献的核心要素及文献质量,探究目前中成药药物经济学研究存在的问题。方法从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万方数据知识服务平台、中文期刊全文数据库、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服务系统、PubMed、Web of Science、Cochrane Library中检索2012年1月至2022年11月发表的中成药药物经济学研究相关文献,对研究角度、研究时限、贴现、阈值、成本、健康产出指标、评价方法、模型和敏感性分析等经济性评价关键要素进行系统整理、归纳和分析,并采用《卫生经济学评价报告标准共识2022清单》(CHEERS 2022)进行文献质量评价。结果纳入的288篇文献中,评价剂型以中药注射剂最多,同时包含同一中成药不同剂型之间的对比;病种主要集中于心脑血管和呼吸系统疾病;评估要素分析显示中成药药物经济学研究存在研究角度不明确、成本测算简略、健康产出指标单一等问题;CHEERS评价显示,文献质量整体较低,平均分为14.33分(总分28分),仅87篇合格。结论我国中成药药物经济学研究文献总体报告质量较差,未来仍需加强药物经济学评价核心要素的研究,不断提高研究和报告质量,整合中医药特色评估要素,以促进中成药药物经济学研究的高质量发展。  相似文献   

17.
药品不良反应直接经济成本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为了解北京市三甲医院住院患者药品不良反应(ADR)的流行病学特征,掌握药品不良反应的直接经济成本,为我国制定药品不良反应政策提供决策依据。方法:选择北京市某三甲医院的呼吸科和肾内科作为样本点,利用前瞻性实验设计进行数据收集。对2005年10月1日至2005年12月31日间住院的全部患者进行主动监测,对患者的社会经济学特征、不良反应特征,以及医护人员基本特征等进行调查。结果:两含科室的平均ADR发生率为17.01%,高于国际文献报道的水平。在呼吸科,引起ADR的前三位药物是抗肿瘤药、抗微生物药和血液系统药物;在肾内科,引起ADR的前三位药物是抗微生物药物、中成药和调节免疫功能药。患者发生一次ADR平均延长住院天数9天,平均住院费用增加5543元。结论:ADR的发生给患者带来了沉重的经济负担,应更多地进行ADR经济成本的监测工作,并应针对ADR发生率高和成本高的科室和疾病,采取措施减轻社会和患者的负担。  相似文献   

18.
目前,多数文献的研究重点是引起药物不良反应率的原因及其解决对策,而未从药物决策者的角度进行相关研究。本文运用博弈论原理,研究制药企业、患者、医生三者在决定药物不良反应率时的决策,如何实现博弈均衡。结论是企业与患者博弈中,不良反应率的增加会提高社会成本;医生参与决策,会有利于降低不良反应率,但会有可能增加患者的成本。  相似文献   

19.
目的评价丁苯酞治疗神经系统疾病的临床疗效及药物经济学,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参考。方法查阅中英文文献,探讨丁苯酞治疗急性脑卒中、帕金森、阿尔茨海默病及血管性痴呆的疗效及成本-效果优势。结果大量文献研究表明,与其他药物相比,丁苯酞的临床疗效具有优势,但药物经济学研究结果不一。结论丁苯酞具有显著的临床疗效,但其药物经济学研究需进一步深入开展。  相似文献   

20.
药品的成本-效果分析是药物经济学发展的源头,因此关于成本和效果的测量技术是药物经济学研究的重点之一,从这个方面来说,药物经济学像是一门工程学科。然而,药物经济学中的"效果"具有广泛的意义,包括临床产出指标、流行病学指标,以及(也是最重要的)效用指标等。其中前两类指标有客观的指示值,可以采用工程学上的方法进行测量,而效用指标则具有主观性,往往不可直接观察,需要通过人的行为,在一系列经济学的假设下,从行为推测效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