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5 毫秒
1.
陈蓉 《上海国资》2009,(7):50-53
随着新的《土地储备管理办法》出台,土地一级开发企业为了有效控制企业的收储成本,确保实现企业的战略发展目标,必须抓住企业的内部控制重点环节、建立有效的内部控制体系。土地一级开发是按照城市规划功能、竖向标高和市政地下基础设施配套指标的要求,由政府或委托企业统一组织征地补偿、拆迁安置、土地平整、市政基础设施和社会公共配套设施建设,按期达到土地出让标准的土地开发行为,简单来说,就是把“生地”变成“熟地”的过程。  相似文献   

2.
土地储备制度作为我国城市土地管理的制度创新,是政府实现土地一级垄断、集约土地利用、保障土地供应、调控土地市场的重要途径。但我国学者有时将土地储备与土地一级开发概念相混淆,存在着片面性理解,其实两者既存在一定的相互联系,也存在着本质区别。本文从土地储备、土地一级开发的概念研究入手,分析总结了两者内在涵义,从实施主体、实施目的、实施内容等方面比较分析了两者的相互联系和区别。  相似文献   

3.
城市土地储备制度是指由城市政府委托的机构通过征用、收购、置换等方式。将分散的土地从土地使用者手中集中起来,并由政府或由政府委托的机构组织进行土地整理与前期开发,然后根据城市土地年度计划,通过招标、拍卖或者挂牌出让等方式有计划地将土地投入市场,以供应和调控城市各类建设用地的需求的一种经营管理制度。1996年8月,我国第一家土地储备机构———上海市土地发展中心诞生,2001年4月3日《国务院关于加强国有土地资产管理的通知》(国务院15号文件),明确要求“有条件的地方政府试行收购储备制度”。从此,众多城市纷纷成立土地储备机…  相似文献   

4.
《港口经济》2011,(9):61-61
2003年上海市发布了《上海市黄浦江两岸开发建设管理办法》,划定了黄浦江两岸开发区域,并规定“黄浦江两岸开发范围内的土地前期开发,由市、区政府委托的土地开发机构组织实施。”2003年,对上海国际港务集团所在的港区资产进行了总体评估,该集团一次性获得资金20亿元并人股(股权占40%左右),上海市申江两岸开发建设投资公司获得土地后统一对土地进行城市化开发。  相似文献   

5.
上海浦东的开发从 90年代初到现在已取得了极大的成功。本溪城市东扩与浦东开发有很大的相似性 ,其开发方式有其借鉴之处。一、浦东新区土地开发的基本模式浦东新区除沿黄浦江东侧原有城市化地区外 ,其余均为原川沙县、南江县的农用土地 ,开发条件相当差。浦东新区的开发从一开始就摒弃了由政府投资开发、统包统揽的计划经济模式 ,以浦东新区总体规划确定的区域为载体 ,创造了组建公司进行产业性开发 ,并由政府进行宏观调控的新模式。同时通过建设开发几大重点开发区域来带动整个新区的开发 ,以达到“以点带面 ,以面成片 ,最终形成整体”的…  相似文献   

6.
土地储备是政府部门为提高对土地市场的宏观调控能力,由土地储备经营机构按照一定的法律程序,通过征用、收购、置换、转制、收回等方式,从分散的土地使用者手中,把土地集中起来,并由土地储备中心进行土地开发整理后,将土地储备起来,再根据城市规划和城市土地出让年度计划,有计划地将土地投入市场,以满足各类建设用地需求的过程。  相似文献   

7.
王铮 《上海国资》2015,(4):65-66
中信地产设计了较为完美的交易结构几乎是无米之炊。中信滨海新城项目是中信集团与汕头市政府通过战略合作、以创新PPP模式打造的广东省城镇化标杆项目,合作周期25年,预计总投资将达到500亿元。双方合作模式为:汕头市政府通过公开招投标,确立和授权中信地产作为城市运营项目的唯一合作方,双方共同在城市规划编制、土地开发、隧道建设、城市公共配套及基础设施建设、城市产业投资等方面进行全方位合作。滨海新城项目位于汕头市南岸濠江区,总规划面积为168平方公里,具体开发内容包括汕头市海湾隧道建设、土地一级开发、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公共配  相似文献   

8.
《调查研究报告》2007,(242):1-26
迄今为止,我国依然维持城乡分治、政府垄断城市土地一级市场的制度。一方面,造成农村与城市土地分属不同法律约束,由不同机构管理,形成不同的市场和权利体系;另一方面,形成只要涉及农地变为建设用地,就要通过政府征地,任何单位建设用地都要使用国有土地。这种制度使政府成为农地变为建设用地的唯一决定者,成为城市土地一级市场的唯一供应商。本报告强调了以建设主体功能区为契机进行国土规划的必要性,提出了主体功能区建设中制定土地政策的基本原则,并按优化开发区域、重点开发区域、限制开发区域和禁止开发区域,设计了相应的土地政策。[编者按]  相似文献   

9.
努力实施旧城改造、新城拓展和农村城镇化战略,是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必然要求。在城镇化进程中,实施城市土地制度改革,建立政府土地储备制度,是盘活城市土地资源,合理利用土地,提高政府在城市建设中的调控能力,缓解城市建设资金不足的根本路径。  相似文献   

10.
沈阳市将斥资600亿元实施土地储备,主要用于重点项目建设、重点产业区建设和非集中连片棚户区改造。沈阳市政府有关负责人表示:“目前由于房地产市场低迷,开发商买地的积极性不高:对政府来说,这时进行土地储备,价格将相对低廉,成本较低。”  相似文献   

11.
土地一级开发若干问题探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土地一级开发是一个涉及行政、社会和经济的复杂体系。本文通过对土地一级开发内涵的界定,结合实践揭示了当前土地一级开发在地价平抑、熟地拍卖、开发政策及其对政府、开发公司和原用地企业或居民这三个利益集团的影响等方面存在的问题,提出若干完善和改进的对策。  相似文献   

12.
我国城市土地一级开发与国有土地使用权公开出让制度相配套,促进了我国土地一级市场的发展,但其运作模式存在较大差异。政府作为国有土地所有者的代表,实施土地一级开发具有主导性,以政府为主导的市场化运作是土地一级开发模式的发展方向。本文认为应加快土地一级开发的立法进程,减少土地一级开发过程中的信用风险和法律风险。  相似文献   

13.
一、规范房地产一级市场,推行房地产开发项目招标拍卖制度 所谓房地产一级市场,亦即房地产开发。一般地,是政府与开发商之间的政策操作行为。就房地产开发而言,它是通过多种资源的组合使用而为人类提供入住空间,并改变人类生存的物质环境的一种活动。这里的资源包括了土地、建筑材料、市政设施、公共配套设施、劳动力、资金和专业人员经验等诸多方面。 从2000年起,按照国家的相关政策,房地产开发项目一律实行招投标制度,使有资格的房地产开发企业通过公平、公正、公开的招标或拍卖方式取得房地产开发项目(地块)。政策规定,未经过公开招标拍卖的房地产开发项目,政府有关部门不得办理开发建设手续。建设部规定允许招标拍卖的房地产开发项目范围包括:  相似文献   

14.
关于政府规划建设管理拆迁安置房工作的几点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实施城市基础设施建设项目过程中,拆迁安置工作既是工程建设的前提条件,也是容易引发一系列社会矛盾的敏感环节。为了保障城市基础设施建设顺利进行,维护被拆迁群众的切身利益,目前许多城市实施了安置房建设工程。本以济南市为例,探讨了政府规划建设管理安置房源的意义和主要做法,并对进一步建立健全安置房管理制度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15.
由石家庄市土地储备中心委托,河北省成套招标有限公司承办的石家庄市民族路、清真寺街、东焦村项目土地一级开发招标开标大会于2008年4月17日如期举行,并取得圆满成功。本次招标是石家庄市首次尝试土地一级开发招投标,具有标志性意义,通过招标,也展示了河北省成套招标有限公司的实力和形象。  相似文献   

16.
孙燕 《中国经贸》2014,(10):150-150
本文从探索城市轨道交通建设筹融资与土地储备机制相结合的思路出发,以南京地铁的土地储备融资模式实例,分析了地铁捆绑收储土地及沿线土地开发收益作为地铁建设资金补充的筹融资方式。实践表明,该模式取得较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相似文献   

17.
土地是稀缺资源,城市土地价格关系着人民的切身利益,刺激着房地产商的投机行为,吸引着政府的眼球,成为政府不断采取措施调控的重点对象.国外政府对城市土地价格进行调节与管理主要采取土地税收制度、土地储备制度、规划土地使用、城市开发制度、管理和监督土地交易、加强金融调控等措施.  相似文献   

18.
咸阳市市政重点工程建设指挥部办公室成立于1991年,全面负责城市市政基础设施的组织实施、协调、监督、管理、预决算、审核、交、验工管理和征地、拆迁安置工作,是咸阳市市政基础设施建设的主力军.  相似文献   

19.
土地是人类得以生存与发展的物质载体,是“一切生产和一切存在的源泉。”作为一种自然资源,土地具有稀缺性。土地储备制度是指政府依照法律程序,运用市场机制,按照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和城市规划等,有计划地将土地投入市场,以供应和调控城市各类建设用地的需求,确保政府能垄断土地一级市场的一种土地管理制度。要认真研究土地储备制度产生与发展的法律因素,以及土地储备制度应遵循的法律原则。  相似文献   

20.
《土地融资限令》的推出,让银行狂奔的城市化信贷戛然而止。而对于这一突然到来的变故,作为土地一级开发主导者的各级政府显然并未做好充分准备。“坦率地讲,对于如何筹集到8个市级重点村拆建的启动资金,我们几乎没什么办法。”担任协调督促丰台区8个重点村城市化建设的丰台区绿化隔离地区建设指挥部办公室主任申燕民向记者直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