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任亮 《金融博览》2009,(9):10-10
国际金融危机使全球金融体系的制度性缺陷再次成为国际社会关注的焦点,人们对美元作为国际储备货币的地位问题提出了质疑,中国,俄罗斯,巴西、印尼等国呼吁改革以美元为中心的国际货币体系,最终“创造一种与主权国家脱钩、并能保持币值长期稳定的国际储备货币.从而避免主权信用货币作为储备货币的内在缺陷”。  相似文献   

2.
后布雷顿森林体系下,现行以美元为主导的国际货币体系暴露出了重大内在缺陷,以SDR (Special Drawing Right特别提款权)作为国际储备货币的呼声日渐高涨,本文概括了关于SDR能否成为国际储备货币的背景、观点、原因以及建议  相似文献   

3.
后布雷顿森林体系下,现行以美元为主导的国际货币体系暴露出了重大内在缺陷,以SDR(Special Drawing Right特别提款权)作为国际储备货币的呼声日渐高涨,本文概括了关于SDR能否成为国际储备货币的背景、观点、原因以及建议。  相似文献   

4.
国际货币体系改革方向及其相关机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当前的国际金融危机促进了改革国际货币体系的讨论,而对超主权国际储备货币与多元化国际货币体系的改革目标的讨论需要深化对相关机制的研究。本文分析了超主权国际储备货币的必要条件和特别提款权的缺陷及改革的复杂性,提出将多元化的国际货币体系作为现实选择,认为美元、欧元与亚洲关键货币将成为多元化国际货币体系的核心;推行多元化的国际货币体系也需完善国际汇率协调机制,对美元发行应建立国际制衡机制。  相似文献   

5.
美元作为世界主要储备货币和国际交换媒介,降低了美国消费者和企业的交易成本,减少了美元借款人的融资成本。当前国际货币体系走向多极化,国际经济、政治、社会和科学技术等发生重大变化,美元政策变革势在必行。短期内美元作为世界主要储备货币的地位难以动摇,但关于美元政策应该尽快从"善意忽视"转变为"积极管理"。  相似文献   

6.
2008年美国金融危机的爆发再次暴露了当今国际货币体系的缺陷,国际货币体系改革已迫在眉睫。比较各种国际货币体系改革方案,超主权国际货币作为一种与主权国家脱钩的国际储备货币,可以避免主权信用货币作为储备货币的内在缺陷,并且可以消除国际货币体系的不公正性,因此,未来国际货币体系改革应致力于创建超主权国际货币。  相似文献   

7.
建立多元国际储备货币体系是大势所趋,但是这一体系仍然不稳定,未来国际货币体系改革目标模式应以美元、欧元和人民币作为储备货币,形成"三足鼎立"格局,在此基础上建立以特别提款权(SDR)作为共同储备货币,与美元、欧元和人民币并存,即"3+1+n"体系。我国应积极参与国际货币体系改革,推动人民币加入SDR篮子;与此同时,应苦练内功,加快人民币的国际化。  相似文献   

8.
国际金融危机暴露了现行国际货币体系的内在缺陷,该体系的改革问题也再次成为各方关注和争论的焦点。全面分析现行国际货币体系的主要缺陷及其不利影响,深入探讨多种改革方案的利弊对于重构国际货币体系意义重大。研究表明:一种主权货币同时作为国际储备货币,这是导致国际货币体系缺陷的根源;国际货币体系改革应分阶段进行,短期内应力主稳定美元,中长期来看,通过多元货币本位逐步过渡到超主权货币本位则是可行的;中国应稳步推进人民币国际化,积极参与国际货币新体系的构建。  相似文献   

9.
经过了虚拟欧元三年的经验,以及在实际欧元问世的前夕,欧元事实上完全有可能挑战美元国际货币的地位。欧元面值债券的发行量已经超过美元面值债券的发行量。世界已经享有一个两极的国际金融市场,尽管还不是一个两极的国际货币体系。持有美元作为大量的国际储备使得这种货币在货币危机时变成瓮中之鳖,完全依赖于美元作为主要储备货币、发票货币、和干预货币带来了根本没有必要的风险。因此,欧元成为美元主要竞争者的时期即将到来。  相似文献   

10.
构建能够概括国际货币作为储备货币、计价货币、投融资货币应用状况的货币国际地位综合评价指标体系,基于主成分综合评价分析法,依照欧元相对地位变动趋势的不同,将1999 Q1至2010 Q1分为四个阶段,研究其间欧元的国际地位和欧元相对于美元的国际地位变动,结果表明,欧元诞生至今,与美元相比,欧元相对地位不断提高,其主要原因是欧元储备货币和计价货币相对地位有了较大提高。  相似文献   

11.
在沉寂数月之后,超主权储备货币再次成为世界关注的焦点.中国人民银行和联合国国际货币与金融体系改革专家委员会在7月初几乎同时发布报告,认为应改变美元主导的国际储备货币体系,创立超主权国际储备货币,并且都认为"特别提款权"(SDR)可作为这种货币的"原型".  相似文献   

12.
最近,国际市场关注的热点,除了下行的经济形势能否尽快触底反弹,又增加了对美元地位的担心。3月23日,中国人民银行行长周小川发表文章。在文章中,周小川建议创造一种新的国际储备货币并谈到什么样的国际储备货币才能保持全球金融稳定、促进世界经济发展。与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约瑟夫·斯蒂格利茨所见略同,周小川也认为正是现行国际储备货币与以其为核心的金融体系的内在缺陷造成了我们身处的困境。  相似文献   

13.
本文从国际金融货币历史的演变:金本位制从作为国际的主导货币到崩溃,结合人在经济生活中利己性的本质、最新的科技革命以及未知市场的发掘三个方面阐述信用货币而非商品货币作为国际货币选择的必然性,结合世界金融危机以来各国对美元外汇储备的风险担忧,分析美元作为国际主要结算货币和储备货币的选择依据及存在的风险考虑。  相似文献   

14.
陈序 《金融博览》2009,(8):87-87
最近,国际市场关注的热点,除了下行的经济形势能否尽快触底反弹,又增加了对美元地位的担心。3月23日,中国人民银行行长周小川发表文章。在文章中,周小川建议创造一种新的国际储备货币并谈到什么样的国际储备货币才能保持全球金融稳定、促进世界经济发展。与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约瑟夫·斯蒂格利茨所见略同,周小川也认为正是现行国际储备货币与以其为核心的金融体系的内在缺陷造成了我们身处的困境。  相似文献   

15.
盖群 《中国外资》2011,(16):56+80-56,80
金融危机后,周小川行长关于建立超主权货币的观点引起了国际社会的广泛关注。用超主权货币代替美元成为国际储备货币,可以克服当前主权货币作为货币的内在风险和缺陷。但是,建立超主权货币存在着许多现实困难,比如超主权货币的选择以及其发行机构,这些实际问题决定了超主权货币在近期内不可能实现。因此,建立多元化的货币体系或许是更为现实的选择。  相似文献   

16.
金融危机后,周小川行长关于建立超主权货币的观点引起了国际社会的广泛关注.用超主权货币代替美元成为国际储备货币,可以克服当前主权货币作为货币的内在风险和缺陷.但是,建立超主权货币存在着许多现实困难,比如超主权货币的选择以及其发行机构,这些实际问题决定了超主权货币在近期内不可能实现.因此,建立多元化的货币体系或许是更为现实的选择.  相似文献   

17.
对建立超主权货币的思考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当前国际货币体系存在缺陷,它在某些方面依附于某个国家或某些国际经济集团政治经济实力,这种依附性决定了国际货币金融关系必然要受到这些国家或国际经济集团政治经济实力影响或干预。而新一轮美元的"特里芬难题"的存在,以及美国滥发作为国际主要储备货币的美元,使得全球经济金融局势动荡,中国提出建立超主权货币的主张恰逢其时,但分析发现,超主权货币的建立是个长期而又艰巨的任务,存在很大的利益冲突,同时指出中国当前最应该努力实现的是促使人民币国际化,制定人民币国际化的时间表。  相似文献   

18.
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的布雷顿森林会议上,确立了以美元为中心的国际货币体系,从此,美元作为黄金的“替代物”取得了国际货币的垄断地位。1971年美国宣布美元与黄金脱勾以后,布雷顿森林体系开始崩溃,美元在国际储备资产中的比例开始下降。1973年西方各国普遍实行“浮动汇率”以后,进一步促进了美元储备下降的趋势,到1979年底,美元在各国外汇储备中只占到65.1的比例。同期,欧  相似文献   

19.
全球金融危机后,人民币国际化已经迈出了重要的第一步,但不会像中国的贸易自由化那样迅速。国际货币体系具有很强的惯性依赖,货币替代明显滞后于经济实力的相对变化,而美元正处于国际储备货币的壮年时期,当前的人民币难以替代美元。况且,美国将竭力维持其美元霸权地位,使人民币国际化步伐更为缓慢和棘手,朝着人民币作为显著国际储备货币的道路依然任重道远。人民币国际化需要更为广泛的积极主动性,但不可急功近利。  相似文献   

20.
美元是美国的本位货币。一美元的含金量为0.736662克。(1973年10月18日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公布)后与黄金逐渐脱钩。美元一向定有含金量,但自从1934年起即禁止私人买进和持有黄金。美元在国际市场广泛作为计价、结算、支付及储备之用。美元的地位与美国的军事、经济、政治势力等等是分离不开的。美元是国际上使用最多的货币,是最主要的国际储备货币。据统计现时已有五十四种货币同美元挂勾,随着美元的浮动而浮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