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在现代企业制度中,企业的所有权与经营权分离,企业的所有者委托经营者对企业进行经营管理,而经营者接受委托代理所有者行使管理权.在这种委托、代理关系中,所有者追求股东价值最大化,而经营者注重自身人力资源的增值和自身利益的最大化,因此,经营者做出的经济决策是为了增加自己的利益而不是充分考虑所有者的利益,从而产生所谓"道德风险"问题.如何制定一种激励、约束制度,将经营者与所有者的利益统一起来,使经营者能够按所有者的目标要求进行经营活动,成为现代企业管理的关键所在.在众多的对管理层的激励方案中,股票期权制度是一种效果较好的激励、约束机制.  相似文献   

2.
现代企业产权理论认为,企业独立享有自主经营权并不意味着对所有者行使所有权监督的排斥,而是一种相辅相成的关系。财务总监委派制就是从产权角度代表所有者利益对经营者行为.行使规范和约束等权力的监督制度。具体来说.国有企业财务总监委派制度是指:在同有企业所有权和经营权分离的情况下,由国有资产管理部门派出财务总监。  相似文献   

3.
资本经营活动导致资本的所有者和使用者相分离,形成资本委托代理关系。要实现资本增值最大化目标,必须实行双元控制:其一,资本所有者为了维护其自身利益,克服资本经营者的道德风险,对其进行会计控制,即所有者或出资者会计控制。这种控制又包括出资者对会计的控制和出资者的会计控制两个方面。出资者对会计的控制是指对会计的真实性和合规性进行控制,保证会计信息能够真实地反映经营者的受托责任,防止经营者为其自身利益最大化而操纵会计政策。出资者的会计控制是指利用会计信息对经营者的生产经营活动进行必要的干预,使其实现资本增值最大化。  相似文献   

4.
财务管理是企业管理的一部分,是有关资金的获得和有效使用的管理工作。财务管理的目标是企业的价值或股东财富的最大化。公司制企业财务管理存在着三个层次,即出资者财务管理、经营者财务管理和专业财务管理。出资者财务管理以资本的所有权为依据,以资本的安全和企业财富最大化为目标,对其出资及运用状况进行管理,是一种间接约束机制;经营者财务管理以法人所有权为依据,在出资者的监督和激励下,以直接控制的方式对企业的资金运行进行管理,  相似文献   

5.
预算不仅是企业内部的一种管理体系、管理制度和激励约束机制,更是一种全面、有效的约定出资者与经营者之间委托受托财务责任关系的契约形式。预算是出资者与经营者之间确定、履行或解脱委托受托财务责任的一种契约形式,通过“基于事”与“基于人”的预算,从而使出资者的授托财务责任既能够落实到事上,也能够落实到责任人上,这就保证了出资者与经营者的委托受托财务责任的最终落实和实现。  相似文献   

6.
何湘娟 《河北企业》2009,(10):31-31
一、公司治理与内部审计的定义。公司治理是指在所有权与经营权分离后产生委托代理关系以及双方利益和目标不完全一致情况下,所有者(主要是股东)对受托方(经营者)的一种监督与制衡机制.并通过这种机制安排,合理地配置所有者与经营者之间的权利与责任关系。公司治理强调在股东会、董事会、管理团队三个层面实现权利分离及相互制衡,需要利用法规、制度或监管等形成“硬约束”。  相似文献   

7.
两权分离不仅要求所有者委派审计进行外部监督以防范经营者可能给所有者带来的风险,而且要通过制定相应的风险防范制度(或制度契约)并要求经营者或者公司在经营管理活动中遵从这些制度。由于经营管理活动及其过程与这些制度的要求完全融合,从而使得这种风险防范具有内生性。所有者通过外生性的外部监督和内生性的制度遵循进行风险控制,而内生性的制度大多与财务和会计密切相关,制定这些制度并保证其执行也属于出资者财务的范畴。  相似文献   

8.
党的十四大明确了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建立和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国有企业要按照市场经济的要求进行公司制改造和建立现代企业制度。随着我国的进一步改革开放和加入世界贸易组织,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在我国已得到初步建立,国有企业改革己经取得了显著成效,现代企业制度建设也有了较大进展。伴随政府机构改革和职能转变,企业与政府机关脱钩政策进一步实施,国有企业逐步实现两权分离,政企分开,一方面国家对国有企业由过去直接管理向间接管理转变,企业作为自主经营、自负盈亏、自我发展、自我约束的独立市场竞争主体和法人实体的形象日渐清晰;另一方面,政府作为国有资本的所有者,在监管工作上的缺陷逐渐暴露出来,经营者侵犯所有者权益的现象时有发生,出资者依法享有的资产收益、重大决策和选择管理者等基本权利没有得到有效行使,国家对企业的激励和约束机制还不健全。因此,在现代企业制度条件下,如何加强对国有企业和国有资本金的监管,构建新型的政企关系,是国有企业改革中亟待解决的问题。1999年财政部、国家经贸委等四个部门联合推出了国有资本金效绩评价体系,其运用数理统计的原则,采取定量定性分析相结合的办法,使客观、公正、准确评判国有企业运营效益和评价经营者业绩成为可能,也为政府  相似文献   

9.
会计委派制是发达国家公司、政府机构和公益性组织内部管理中普遍采用的一种监管制度,是资产所有者约束和监督经营者行为、保护自身利益的一种有效方式。文章结合建行会计委派制的实践,在分析现状、问题的基础上,提出了完善建行会计委派制的几点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0.
出资者是企业资本的所有者,它在授权经营者经营的同时,需要定期或不定期地掌握企业的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进而据此作出正确的经营决策。从出资者(股东、董事)的视角设计出一套有利于其快速阅读财务报表,并做出科学的财务评价的指杯或方法体系十分必要。  相似文献   

11.
国有企业财务总监制的建立和完善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财务总监制是国家以所有者身份凭借其对国有企业的绝对控股或控制地位,向国企业 直接派出财务总监的一种管理体制,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的前提是所有权与经营权分离,由于两权分离,在所有者和经营者之间,不可避免地形成一种委托--代理关系。这种关系的出现,是社会化大生产的必然产物,是人类社会进步的重要标志,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客观规律。由所有者派出代表对经营者的行为实施有效监督约束的机制,是保证国有企业在经营过程中体现所有者意志,确保国企资产增值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12.
伴随改革的进行,也在逐渐探索经营者的收益分配理论和方法,实践之一是把经营者视同所有者对待,参与企业收益分配。理论的基础就是随着新经济时代的到来,知识资本与财务资本同等重要,甚至更为重要。知识资本是指经营者的经营能力,财务资本是指所有者的出资。由于知识资本在企业经营中的重要性越来越高,所以,知识资本如同财务资本一样,也要享有普通股权,或视同普通股权入股,分享企业收益。这种理论说明和实践做法实在无法苟同。在理论上,它首先抹杀了所有者和经营者的根本区别。只有出资者才能成为企业所有者,如果经营者也以知识…  相似文献   

13.
一、会计委派制度概述及其在中国运用的动因 (一)会计委派制度的概述。会计委派制度原来是西方公司治理结构中所有者约束和监督经营者行为的一种制度,在西方国家公司的内部管理中应用普遍,是资本所有者保护自身利益的一种有效方式。它实行两权分离的企业由企业的所有者委任派遣主要会计人员的一种管理制度,并对他们的任免调遣、考核、奖惩、工资和福利待遇进行统一管理的一种会计人员管理制度。  相似文献   

14.
内部会计控制按控制主体可分为出资者会计控制、经营者控制和财务会计部门的控制。出资者控制是为了实现其资本保全和资本增值目标,而对经营者的财务收支活动进行的控制,如对全面预算投资活动的控制等。公司是作为出资者与经营者通过委托一代理这种形式联系起来,形成不同利益的关系,出资者希望经营者可以使其资产保值增值,而经营者希望的是其货币收入的最大化,这就决定了出资者对经营这不仅要激励,还要予以监督与约束,即对企业内部控制的一种监督,确保现代企业内部控制系统有效发挥作用,从而降低代理成本,实现最大化企业价值。出资者的内控方式主要有以下:  相似文献   

15.
会计委派制是西方公司治理结构中所有者约束和监督经营者行为的一种制度,是资本所有者保护自身利益的一种有效方式。农村信用社作为经营货币的高风险金融企业,其产权主体不明晰,约束不到位,需要运用会计委派制来加强对经营者的约束和监督,防范各类操作风险。因此在农村信用社推行会计委派制势在必行、大有可为。  相似文献   

16.
一、资本经营中的双重会计控制和出资人权益保护 现代企业资本经营活动导致了资本的所有者和使用者、所有权和使用权相分离,形成了资本委托代理关系,在此基础上产生了现代企业双重会计控制的问题。一方面,资本所有者为了维护其自身利益,严防经营者的道德风险,需要对资本经营者进行会计控制,即所有者或出资者会计控制。这种控制又包括出资者对会计的控制和会计控制两个方面:  相似文献   

17.
一、财务总监制度的涵义随着我国现代企业制度的确立和完善,维护所有者和出资者的合法权益是现代企业制度建设中一项非常重要的内容。在实行总会计师制的基础上,我国近期又在一些国有企业特别是大中型集团化经营企业中逐步实行了财务总监制,引起了社会较大关注。财务总监这一项制度是国家以投资人即所有者身份行使其对国有  相似文献   

18.
所有者(出资者)、经营者、劳动者、社会管理者(表现为政府的行政行为)、债权人(主要是金融机构)是国有企业经济活动五个基本主体 ,其中后四者的权益都带有刚性或强制性 ,唯有所有者权益没有任何保障 ,当“四马分肥”不够而形成亏损时 ,都由所有者权益弥补 ,造成所有者权益日渐弱化的局面 ,使得经营性国有资产不能最大限度地实现保值增值。收益权是所有者权能的基本权能。改革后的国有企业产权关系 ,主要表现为出资者所有权与法人财产权关系。出资者所有权关系表现为对企业的重大投资决策权、经营者选择权和国有资本收益权 ,重大投资决…  相似文献   

19.
信息与文摘     
现代企业制度的基本特征现代企业制度的基本特征主要包括以下五个方面的内容:一是产权关系明晰,企业中的国有资产所有权属于国家,企业拥有包括国家在内的出资者投资形成的全部法人财产权,成为享有民事权利、承担民事责任的法人实体。二是企业以其全部法人财产,依法自主经营,自负盈亏,照章纳税,对出资者承担资产保值增值的责任。三是出资者按投入企业的资本额享有所有者的权益,即资产受益、重大决策和选择管理者等权利。企业破产时,出资者只以投入企业的资本额对企业债务负有限责任。四是企业按照市场需求组织生产经营,以提高劳动生产率和经济效益为目的,政府不直接干预企业的生产经营活动。企业在市场竞争中优胜劣汰,长期亏损、资不抵债的应依法破产。五是建立科学的企业领导体制和组织管理制度,调节所有者、经营者和职工之间的关系,形成与激励和约束相结合的经营机制。  相似文献   

20.
一、出资人财务风险的基本概念、特征和内涵财务风险是企业财务活动受各种不确定因素的影响,使企业财务收益与预期收益发生偏离而蒙受损失的机会和可能。企业财务活动的组织和管理过程中的某一方面或某个环节出问题,都可能促使这种风险转变为损失,导致企业盈利能力和偿债能力降低。企业财务划分为出资者财务和经营者财务,与之相对应,企业的财务风险也划分为出资者财务风险和经营者财务风险。出资者财务包括及时筹集资金、合理安排资本投向、确定收益分配策略等,其目标是实现资本最大限度的增值。与出资者财务目标相对应,出资者财务风险就是企业出资者面临的资本投资风险、资本减值风险和资本经营财务风险。出资者财务风险是企业最基本的财务风险,且是一种静态风险。在两权分离条件下,企业生产经营活动交由经营者决策和执行,出资者对企业风险的管理主要通过一系列监督机制来实现。出资者重视的是企业经营的结果而非过程,所以,出资者所面临的风险是一种静态风险。另外,出资者财务风险也是一种制度性财务风险。所谓制度性财务风险是指由制度引发、受制度影响的风险。由于出资者对企业日常经营的参与程度低,其对企业的管理主要通过一些制度性手段来实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