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爆发以来,世界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出现了经济增长停滞、失业率畸高、贫富差距扩大等现象,经济与社会的困境引发了西方学术界对资本主义经济、社会,乃至政治发展模式的反思,企图通过反思找到引发危机的真正原因,并促进资本主义的自我调整和完善。一方面,我们应该看到,金融危机反映了资本主义制度致命的缺陷,其根源就在于资本主义基本矛盾,只要资本主义制度存在,危机的爆发将是不可避免的;另一方面,我们也应意识到,仅凭这一场危机就断言资本主义从此将退出历史舞台,恐怕还为时过早。  相似文献   

2.
2008年爆发了席卷全球的金融危机,当时有专家预言说:“金融危机对美国是轻伤,对欧洲是重伤,”,现在看来这话已经应验了。对于由美国次贷危机引发的全球金融危机现在似乎已经平息,因为我们称现在是后金融危机时代或后金融危机时期。但现在看来危机并没有结束,欧债危机正是金融危机的延续和深化。本文通过对欧债危机的产生及对我国经济的影响途径分析,提出我国应对此次危机之策。  相似文献   

3.
对美国次贷危机原因的再认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与金融危机向实体危机转变的逻辑相反,美国次贷危机从一开始就是一场经济危机,它是世界经济危机在特定历史阶段的特定形式。其中,金融性因素是直接原因,实体经济增长乏力和贫富分化是深层根源,而资本主义市场经济制度的全球扩张则是危机的最根本原因。  相似文献   

4.
美国金融危机的发生具有必然性。从深层上看,2007年爆发的美国次贷危机是源于资本主义基本制度;从中间层次上看,此次美国金融危机是源于现代自由市场经济运行模式的根本缺陷;从表面上看,此次世界性经济危机是因为新自由主义的全球化误导。从次贷危机演变为金融危机进而又加深为世界性经济危机,其内在逻辑在于大资产阶级掌控下的资本主义私有制孕育了危机全球化的所有基因。  相似文献   

5.
全球金融危机的鲜明特点及其内生机制分析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文章针对美国次贷危机之后给传统金融观念带来的改变,提出了全球金融危机的概念,扼要阐述了全球金融危机的鲜明特点,对全球金融危机的内生机制进行了深入分析并提出了若干防范建议,以尽量避免将来再次发生类似的金融危机。  相似文献   

6.
美国次贷危机引发了全球性的金融危机使得人们重新对马克思主义及《资本论》有了更深层次的认识。依据马克思主义学说,以《资本论》为基石来分析此次金融危机逐渐在全球引发的深层原因,即资本主义性质、全球化运动和美元霸权及国际金融体系是这次爆发全球金融危机的深层原因。  相似文献   

7.
正进入21世纪后,由美国次贷危机引爆的国际金融危机,一度导致了各国国民经济的动荡。面对危机,越来越多的西方人开始质疑资本主义的"完美"与"得体",针对危机根源的探究,学者们集思广益,试图从不同的角度来审视资本主义制度的缺陷,并提出改良现行资本主义的路径。作为对资本主义制度深入探析和思考的结晶,德国著名经济学家塞巴斯蒂安·杜里恩、汉斯约里·赫尔、克里斯蒂安·凯勒曼的力作《危机后的反思——西方经济的改革之路》一书,勾勒了一副西方经济的改革蓝图。  相似文献   

8.
从2006年下半年发端的美国次级债危机,在进入07年8月后骤然形成席卷全球金融市场的风暴。特别是9月雷曼兄弟公司陷入严重财务危机,并宣布申请破产保护后,更加重了全球金融危机的程度,美国的次贷危机引发的全球金融危机发生后,对我国企业产生了较大的冲击,并极大影响了我国经济的健康发展。经过多角度、全方位的调研后,现就金融危机对企业冲击的广度和深度以及如何应对金融危机的办法谈点粗浅的看法。  相似文献   

9.
金融危机是实体经济矛盾尖锐化的表现和反映,本次世界金融-经济危机是实体经济中以房屋为代表的商品卖不出去,是生产相对过剩、有效需求不足.本次世界金融-经济危机的根源是"资本-雇佣劳动"制度.金融产品、国家垄断资本主义和资本主义全球扩张等因素推迟并加深了经济矛盾,导致本次世界金融-经济危机的集中强烈爆发.  相似文献   

10.
美国金融危机的影响及启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始于2007年8月的美国次贷危机的蔓延,大大超出了人们的预期,已经发展成为一场世界范围的资本主义金融危机,它不仅重创了美国金融与经济,无疑也给全球金融体系和世界经济  相似文献   

11.
郑阳 《时代经贸》2010,(22):168-168
源于2009年美国次贷危机的金融危机席卷全球,全世界不得不采取各种手段应对这次百年一遇的金融海啸,全球在积极应对这次危机的同时,也深刻的反思了这次危机的根源,本文通过对建立一个全球统一的金融监管系统的论述,介绍了近几年全球金融监管合作的国恒,并阐述了统一综合的金融监管系统的必要性。  相似文献   

12.
源于2009年美国次贷危机的金融危机席卷全球,全世界不得不采取各种手段应对这次百年一遇的金融海啸,全球在积极应对这次危机的同时,也深刻的反思了这次危机的根源,本文通过对建立一个全球统一的金融监警系统的论述,介绍了近几年全球金融监管合作的国恒,并阐述了统一综合的金融监管系统的必要性.  相似文献   

13.
美国的现代社会保障制度是在特定的历史条件下建立起来的,1929年大危机的爆发促使美国政府不得不为拯救资本主义制度而遍寻良方.于是,此前一直居于统治地位的"自由放任"思想逐渐让位于"政府干预".正是在此背景之下应运而生的"罗斯福新政"为建立有美国特色的福利国家制度奠定了基石.考察这一过程,有助于我国当前战胜金融危机,完善我国社保体制,建设和谐社会.  相似文献   

14.
2012年全球经济经历了欧债危机深化、地缘政治危机等一系列风险事件,美国、欧盟、中国和日本等主要经济体先后执行了宽松的货币政策,金融体系风险大幅下降,但经济复苏乏力没有得到有效改善。受宽松货币政策和一系列风险事件影响,2012年大宗商品价格  相似文献   

15.
由金融危机引发的对凯恩斯主义的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08年,太平洋彼岸的次贷危机引发了整个世界的金融海啸,对全世界的经济造成重创。两年后的今天,我们的经济依然被那场经济危机笼罩着,我们究竟该如何正确认识美国金融危机爆发的原因呢?本质上说,资本主义及其新自由主义经济金融理论是当前美国金融危机的制度基础和混乱之源,新自由主义既是危机发生核扩散的原因,又是阻挡危机救助的障碍。  相似文献   

16.
一、国家干预和贸易保护可能在较长一段时间盛行,但从长期看,经济自由化和全球化还将占据主导地位本轮由美国次贷危机引发的国际金融危机对全球经济造成了重要的冲击,许多发达国家甚至出现了经济衰退,总体来看全面的经济复苏尚待时日。同时,国际金融危机对原来的经济发展模式带来冲击。金融危机既表明美国等国家过  相似文献   

17.
20世纪以来金融危机频繁发生,金融全球化增加了其传染性。本文在回顾两次金融危机的基础上,从社会心理和决策心理两个角度,分析了金融危机和国际冲突的内在关系。当金融危机引发政治危机和社会危机时,通过作用于社会心理与决策心理,从而增大了国际冲突发生的概率。因此,应对当前的全球金融危机给予足够的重视,谨防引发国际冲突。  相似文献   

18.
本文认为美国在全球货币体系中的结构性权力使其可以在大规模的资本流入、资产通胀和消费增长的情况下,诱使东亚新兴市场国家建立出口导向型经济,以此巩固其金融主导的经济增长制度。全球信贷危机明确暴露了美国货币霸权的界限,迫使全球政治经济进行深刻的调整。本文通过分析全球经济调整的政治经济内涵,认为美国货币霸权的危机在国内体现为金融主导型增长制度的危机,在全球范围内则体现为需求不足。通过分析危机对美国资本主义模式、欧元区和中国的影响,认为全球需求不足将会在短期至中期内持续存在。  相似文献   

19.
孙兆东 《资本市场》2008,(11):38-42
<正>他学术经验丰富;他在经济大萧条与通货紧缩方面堪称大师,被誉为"美国金融危机救市三剑客之一"。危机往往能造就传奇人物。一场起源于美国次级债问题的次贷危机仅仅一年多时间,就已经从次贷危机演变成美国金融危机、全球金  相似文献   

20.
马克思主义经济学视角下的国际金融危机原因剖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关于2008年爆发的国际金融危机的原因需要分层次讨论:虚拟的有支付能力的需求是引发金融危机的原因;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基本矛盾是金融危机的根源;新自由主义是金融危机爆发的助推器。对市场经济体系进行必要的调节、监督、管制,是在资本主义制度范围内避免市场经济"不断产生巨大的紊乱"的基本保证,是在资本主义制度范围内适应生产社会化程度不断提高所做的生产关系的必要调整,是社会向更高级阶段演进的结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