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96 毫秒
1.
基于“社会技术”分层思想,从产业模式、政策法规和社会气质3个层面研究“社会技术”在硅谷科技园由“追赶”向“引领”转型发展中的作用。硅谷园区转型发展中形成了以“风险投资”与“裂变式”企业生成模式为代表的产业模式层面的社会技术创新;以“移民制度改革”与“中小企业促进法”为代表的政策法规层面的社会技术创新;以校园民主运动为典型的自由化社会气质塑造。硅谷是世界第一个也是最成功的科技园区,硅谷转型发展的机制路径对我国具有重要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2.
“互联网+”环境为各行业带来了新的发展机遇,企业应抓住机遇、明确方向、积极进行创新发展。技术创新与商业模式创新作为企业创新系统的两大重要组成部分,两者之间的相互协调和配合影响企业生存与发展。以耦合关系为切入点,研究了在“互联网+”环境下企业技术创新与商业模式创新的合作关系,探讨了包含动因、要素及开放式螺旋模型的耦合机制。以小米公司为案例,分析了我国科技企业在“互联网+”环境下实现技术创新与商业模式创新耦合关系的发展过程与表现,为今后企业在互联网环境下进行创新耦合提供了借鉴。  相似文献   

3.
制造企业发展过程表明,技术创新和商业模式创新之间存在复杂的协同演化关系。结合多案例研究方法,分析制造企业演化过程中技术创新和商业模式创新的匹配模式、协同演化关系。结果发现:技术创新和商业模式创新动态演化存在3种模式:简单线性模式、反馈控制模式、复杂系统模式。基于此,构建技术创新和商业模式创新协同演化模型,指出协同演化呈现“创新-调整-适应”等复杂的螺旋化发展过程,并提出技术创新和商业模式创新协同演化的3种机制:互动机制、学习机制、选择与反馈机制。突破了关于技术创新和商业模式创新之间简单的线性关系和静态视角,从动态视角分析技术创新和商业模式创新协同演化,补充和修正了技术创新和商业模式创新关系的认识,丰富了现有创新演化理论。研究结论对中国制造企业实施创新战略的启示在于:单一创新虽然在一定程度上能为制造企业带来盈利,但是其作用和持续性均有限,技术创新和商业模式创新有效协同是制造企业竞争力持续提升的关键。  相似文献   

4.
新型的国际分工模式催生了全球生产网络的形成与发展,中国企业的国际化经营过程是通过国际化生产模块化等方式对世界各地的生产性资源进行整合。该文通过分析新国际分工、价值链整合及中国企业战略的共同演进过程与机理,以联想公司为案例,深入剖析了中国企业通过技术创新和商业模式创新控制高附加值环节和整合全球资源的战略转型过程。研究表明,中国企业国际化经营成功的一个很重要的因素就是实施基于新国际分工和全球价值链的商业模式和技术创新战略。最后,对中国企业嵌入国际经济体系,走向国际化经营的战略转型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5.
海尔、TCL、格兰仕国际化模式比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当今经济全球化浪潮席卷世界各国.出现了“国际市场国内化.国内市场国际化”的格局。中国企业国际化之路,目前已凸显出三种模式:第一种是以海尔为代表的“先难后易”式,第二种是以TCL为代表的“先易后难”式.第三种是以格兰仕为代表的OEM式国际化道路。  相似文献   

6.
国际化成为世界经济一体化进程中企业发展无法回避的问题,而选择合适的国际化路径是其成功的关键。本文在分析我国企业国际化路径现状的基础上,认为我国企业在进行国际化过程中存在缺乏战略意识和有效的战略设计、不熟悉国外的法律且受政治上的威胁、文化整合能力不足、制度性因素等方面的问题;最后本文从政府层面和企业层面提出了相应的建议。  相似文献   

7.
技术创新和商业模式创新是企业取得成功的重要手段,然而也面临着自身的创新被竞争对手模仿和复制的威胁,因此本文以隔离机制为立脚点,探讨技术创新与商业模式创新的动态协同关系,构建两者动态协同下的隔离机制模型,并且以小米公司的发展为例,具体解释了隔离机制在技术创新和商业模式创新下的形成机理,为企业在技术创新和商业模式创新两种创新驱动下建立隔离机制提供理论指导.  相似文献   

8.
探讨技术创新与商业模式创新的耦合机制,对提高企业竞争力具有重要意义。商业生态系统中企业技术创新与商业模式创新的耦合体现为“push pull”机制,即技术创新推动商业模式创新,同时商业模式创新拉动技术创新。以苹果公司为例,深入揭示两种创新耦合机制的形成和存在机理,以对企业创新提供参考和借鉴。  相似文献   

9.
“创客运动”正以独特的方式和效率影响着企业的商业形态,其所构建的物理空间已成为企业创意摇篮、创业孵化池和创新服务平台。在商业模式创新层面,高效率、系统化和科学化的商业模式是驱动企业快速发展的加速器;在创客空间构建层面,研究创客空间商业模式有助于促进企业技术转移机制创新和推动国家创新战略的实施。通过对国内外成功运营的创客空间商业模式进行研究,总结了公益性社区模式、专业化区域模式和生态链式连锁模式3种创客空间的典型商业模式,可为发展创客空间提供有益参考。  相似文献   

10.
“海尔”、“TCL”、“格兰仕”国际化模式比较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国内企业国际化之路,日前已有三种模式凸显出来:第一种是以海尔集团为代表的“先难后易”式,海尔集团首先在发达国家的企业竞争中确保市场上的相对优势,然后占领发展中国家市场。第二种是以TCL集团为代表的“先易后难”式,TCL集团首先拓展在地理上接近的发展中国家市场,然后将海外市场的范围扩大到发达国家。第三种是以格兰仕为代表的OEM(贴牌生产)式国际化道路。分析研究“海尔”、“TCL”“格兰仕”的现状及其国际化道路模式,对国内企业“走出去”会有一些启示。  相似文献   

11.
创新驱动战略是创建创新型国家的重要战略部署。在文献研究的基础上,剖析创新驱动战略内涵,构建“创新驱动四力系统”模型,分析市场、政策、创新、发展的相互作用关系。建立武汉东湖示范区创新驱动的系统动力学模型,通过调整人才引进政策、科技金融政策、知识产权保护水平、科技成果转化水平等政策因素,发现创新政策对创新驱动具有较强推动作用,创新政策的实施时间、力度与组合不同,对创新驱动的影响效果也不同,据此提出推进东湖示范区创新驱动战略实施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2.
区域创新基础深刻影响科技创业过程,空间网络化联结以及信息技术渗透又使得企业孵化要素呈跨区域流动特征。目前关于企业孵化投入产出的研究忽略了空间相关性,导致研究结果出现偏误。超越组织边界的合作使得企业孵化过程呈现叠加效应,推动跨区域合作;而创业项目的争夺又引发区域竞争,形成企业孵化过程中的创新溢出屏障。因此,企业孵化过程是否存在溢出效应是一个值得探讨的议题。运用空间计量分析方法,基于2009-2016年空间面板数据,从基础设施、资金条件、研发水平以及创业经验4个维度分析中国企业孵化的作用机制,进一步从空间地理特征和社会经济特征两方面构建空间权重矩阵,并运用空间面板数据模型分析中国企业孵化过程的空间溢出效应。研究发现,企业孵化过程存在明显的空间溢出效应,地理区位特征与社会经济特征均对企业孵化和空间相关性产生影响。其中,社会经济特征作用显著,四要素的跨区域流动发挥了不同程度的杠杆作用。最后,分别从企业孵化器定位、企业孵化产业、企业孵化政策制定以及企业孵化创新绩效4个方面提出引导科技创业资源合理流动以及提高企业孵化产出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3.
尽管绿色技术一直被认为具有广阔的发展前景,但这些技术在企业间的扩散率却很低。企业在非绿色与绿色技术创新关系上存在“厚此薄彼”的现象。基于1992—2019年中国制造业上市公司专利数据研究发现,相较于非绿色技术,绿色技术的前向引用次数更多,且产生了更大的知识溢出效应,对整个社会后续创新具有更大的正向影响力。此外,由于高能耗行业存在转化成本高、自身知识储备不足等问题,随着能耗水平提升,绿色技术对后续创新的正向影响力逐渐减弱。相较于非国有控股企业,国有控股企业绿色技术对后续创新产生了显著正向影响。该结论对政府设计绿色与非绿色创新“双赢策略”,促进企业从“厚此薄彼”转向绿色与非绿色技术双创新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4.
基于营商环境影响区域创新效率的机制分析,以2011-2019年中国地级市数据为样本,构建空间动态面板模型,检验得出:①从总体看,营商环境优化是提高创新效率的重要着力点,并通过促进创新人才集聚间接提升创新效率,但同时因创新人才集聚的挤出效应引致邻近区域创新效率损失;②分区域看,外围城市营商环境优化对创新效率的直接提升效应强于中心城市,但中心城市因创新人才集聚存在创新外溢效应,因此营商环境优化的创新溢出效应更显著;③经济一体化战略放大了营商环境优化的积极作用,尤其表现在京津冀经济圈,即营商环境优化对创新效率的直接提升效应增强,且创新挤出效应也转为创新溢出效应。鉴于此,提出应通过建设协同创新平台、差异化设计营商环境考核指标、加强中心城市强强联合等策略促进营商环境优化,同时,提升区域整体创新效率。  相似文献   

15.
万向集团的组织模式吸收了家族、企业与党组织等各种组织的积极要素。万向集团党组织建设最重要的特点是企业干部队伍与党员队伍的高度融合,是干部+党员的梯队建设模式。该模式形成的最重要原因在于企业家鲁冠球的政治素质和人格魅力。这种模式不一定能复制到其他企业中去,国有企业就更加困难。  相似文献   

16.
新常态下科技成果转化政策支撑与法律保障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新常态下,中国经济以创新驱动为重要特征,努力实现内涵式发展的增长模式。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内在要求为科技成果转化的法律制度变革提供了明确的导向,但是,科技成果转化率与经济新常态的要求存在现实落差,科技成果转化率不高,未充分发挥对经济社会发展的支撑作用。《促进科技成果转化法修正案(草案)》允许高校对科技成果转化拥有自主权、加大科技成果完成者分成比例、允许科技人员离岗创业等,体现了政策创新和突破。但现行科技成果转化方面的法律法规缺乏可操作性,科技成果转化与知识产权运用的突出问题没有得到根本解决。分析了新常态下科技成果转化中存在的问题,结合国外先进经验,从法律保障和政策支撑方面提出了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7.
对汽车行业后发企业吉利汽车进行纵向单案例研究,深入分析制造企业通过商业模式创新与技术创新共演实现能力升级的内在机理。结果表明:①商业模式创新与技术创新共同演化对企业能力升级具有积极影响,其中,效率性商业模式创新与市场导向技术创新之间的互动能够推动企业能力升级,互补性、锁定性和新颖性商业模式创新与市场导向、技术导向技术创新之间的互动均对企业能力升级具有积极作用,但效率性导向与技术导向之间的互动会对能力升级产生抑制作用;②能力升级效果也会对二者的导向选择产生反馈影响,促进共演过程向有助于能力升级的方向发展;③对大型制造企业而言,在发展初期,效率性商业模式创新与市场导向技术创新相结合的方式有利于企业能力积累。在发展后期,随着互补性、锁定性和新颖性商业模式创新增加并与技术导向创新相结合,更能实现创新能力提升。  相似文献   

18.
对汽车行业后发企业吉利汽车进行纵向单案例研究,深入分析制造企业通过商业模式创新与技术创新共演实现能力升级的内在机理。结果表明:①商业模式创新与技术创新共同演化对企业能力升级具有积极影响,其中,效率性商业模式创新与市场导向技术创新之间的互动能够推动企业能力升级,互补性、锁定性和新颖性商业模式创新与市场导向、技术导向技术创新之间的互动均对企业能力升级具有积极作用,但效率性导向与技术导向之间的互动会对能力升级产生抑制作用;②能力升级效果也会对二者的导向选择产生反馈影响,促进共演过程向有助于能力升级的方向发展;③对大型制造企业而言,在发展初期,效率性商业模式创新与市场导向技术创新相结合的方式有利于企业能力积累。在发展后期,随着互补性、锁定性和新颖性商业模式创新增加并与技术导向创新相结合,更能实现创新能力提升。  相似文献   

19.
随着全球社会问题日益严峻,社会创新成为了解决社会问题的重要途径。以往针对社会创新的研究大多聚焦于微观层面,较少从宏观政策层面出发。本文首先界定了社会创新的概念,进而以十八大以来颁布的科技创新政策为分析对象,从创新主体激励、社会利益增进、创新机制变革三个层面梳理了我国在促进社会创新方面的政策现状,最后提出存在的问题及未来展望,旨在为科技部门及其他部门进一步制定和完善相关政策提供思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