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由于行政区划的稳定性和区域经济发展的持续变化性,使现行行政区划与区域经济的发展暂时或长期存在着不一致,从而影响各种生产要素的合理配置,阻碍区域经济的发展。本文对行政区划与区域经济发展之间的关系进行思考,并指出我国现行行政区划对区域经济发展的不利影响,并就此提出促进区域经济发展的建议:首先,我们可以对现行的行政区划做出一些调整,使之更加适应区域经济的发展;其次,建立区域经济合作机制;最后,建立区域经济合作组织,减少行政区划的调整次数,促进区域经济发展。  相似文献   

2.
The regional role of universities is of increasing concern both to the managers of universities and to regional and national policymakers. Changes in the external environment are having a significant effect on the nature of the university and its approach to managing its interactions with external stakeholders, especially at a regional scale. Changes in the conceptualisation of regional development and in regional strategies also place universities more centrally to new policies. In the UK, since the late 1990s, a number of new national initiatives have dramatically increased the support for regional engagement in parallel with the application of regional level policies towards university activities. In consequence survey evidence suggests a growing focus on local and regional communities in university missions, but with a varying degree of identification for specific territorial scales. New institutional arrangements or responses include internal changes within universities such as new regional offices, and more significantly perhaps new collaborative regional arrangements and associations.  相似文献   

3.
交通运输对区域经济影响效应的研究进展及展望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葛珩  朱传耿 《特区经济》2008,(11):279-281
交通运输是国民经济发展的命脉,也是区域经济持续快速发展重要的支撑、服务和保障体系的组成部分。本文从区位条件、区域产业结构、区域空间结构、区域市场、区域发展战略、区域合作等方面分析了目前我国交通运输对区域经济影响效应研究的进展,指出交通运输对区域经济影响效应研究中存在的问题,并在此基础上,探讨了我国该领域未来的研究趋向和发展态势。  相似文献   

4.
李浩 《改革与战略》2012,28(5):125-127
作为一个空间概念,区域经济发展的影响因素很多,区域文化就是其中的一个重要方面。文章首先阐述了区域文化的形成过程和地域文化、地方文化等相关概念的界定,然后分析了区域文化对区域经济发展意识、发展动力、发展特征的影响,最后,从区域文化的视角,给出了基于区域经济价值观念、区域文化比较优势、区域文化与外来文化融合和特色产业培育的区域经济发展的创新策略。  相似文献   

5.
胡慧旋 《乡镇经济》2011,2(2):26-31
2009年以来10多个国家级区域规划密集出台,不同发展主题和战略意义的区域振兴规划得以上升到国家战略层面。尽管各个区域规划在产生方式、政策支持和战略意义上存在不同,但从总体上看,区域经济发展步伐的加快反映了我国区域经济发展战略的调整和转变,区域发展战略在布局、目标和方式上的调整也导致了中央与地方之间关系的变化。面对当前我国区域发展战略调整下的区域经济新格局,如何正确理解我国区域发展的战略转型以及应对转型过程中可能出现的难题是我们应该关注的重点。  相似文献   

6.
曹越 《科技和产业》2019,19(8):89-92
区域科技是国家科技的重要组成部分,但并不是国家科技的简单缩影。区域科技管理必须充分研究和尊重区域科技自身的特点和规律,与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紧密结合,进一步优化区域科技的体制机制,实现区域整体科技的有序发展以及区域科技结构的合理化。在区域科技资源有限的客观基础上,从消除区域科技信息不对称、激发区域科技创新主体的动力、共建区域科技创新基础设施及文化制度软环境等方面探索性地提出提升路径,并提出转变区域科技服务职能、完善区域科技规制体系以及发挥宏观统筹优势的建议。  相似文献   

7.
曹雁翎 《改革与战略》2012,28(4):47-49,65
区域人才活跃度是衡量一个区域人才发展现状以及潜力的动态性指标。文章在提出区域人才活跃度概念的基础上,提出了人才活跃度的六个影响因素,并对区域人才活跃度、区域经济活力的内容以及二者之间的辩证关系进行了分析和阐述。文章认为,区域经济活力有利于区域人才活跃度的增强,同时,区域人才活跃度反过来又能够促进区域经济活力提升,二者是相辅相成、相互存进的关系。  相似文献   

8.
刘静 《重庆与世界》2014,31(10):33-35
运用区域经经济协调发展理论,解读2009年我国先后发布的9个区域经济规划,考量发布实施一系列经济计划的深层次原因,分析以前我国区域经济规划的缺陷以及县域经济发展的缺陷,论述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必要性,探讨为了保证我国区域经济规划能够得以顺利实施需要防范和解决的问题。  相似文献   

9.
史修松 《改革与战略》2009,25(9):184-187
区域创新能力已成为影响区域竞争力的重要因素之一,区域创新系统构建及其效率的提高是增强区域创新能力的重要途径,区域创新系统已成为重多学者的研究热点。文章在阐述区域创新系统内涵、特征的基础上,分析了区域创新系统与国家创新系统、企业创新系统的内在联系,综述了区域创新系统效率测度相关文献。  相似文献   

10.
施玮  吴赢 《科技和产业》2012,12(12):16-20
区域竞争的加剧,使得文化越来越成为区域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撑,也日益成为区域竞争力和创造力的重要源泉。根据区域发展中要注重考虑文化因素,强调要将文化、特别是地方特色文化纳入区域发展的研究之中的观点,本文提出了"文化资源"的概念,其函数表达式为:Q=ALαBβCγ,同时分析了文化资源在区域发展中的价值,目的在于更好地认识"文化资源"的内涵,充分发挥文化资源对区域发展的推动作用。  相似文献   

11.
协调区域发展已经成为了我国国家的发展战略,外贸区域的不均衡分布是我国区域发展差距的重要因素,文章分析了我国外贸出口在1992--2008年间在四大区域空间分布变迁的过程和特征,揭示了政策性因素如对外开放的先后次序,国家区域发展战略,外资外贸政策等在影响其空间分布和变迁的过程中所起的作用,最后提出了进一步优化我国出口贸易区域布局以协调区域发展的政策对策。  相似文献   

12.
区域高等教育的发展对区域经济发展以及缩小地区间教育质量差距具有显著影响。立足于我国当前时代背景,探讨区域高等教育公平的内涵意义,分析新时代我国区域高等教育公平的发展现状,总结归纳区域高等教育公平发展起点、过程、结果公平性不均衡现象,有层次地进行问题检视并剖析其中原因。在此基础上,提出相关经济、政策制度、资源配置等方面的建议,能有效缓解区域间不平等态势,提高区域高等教育质量水平。  相似文献   

13.
文章认为,物联网已经广泛应用并将持续深化对区域公共管理的影响。在物联网时代,区域公共管理模式将至少在四个层面实现对传统模式的超越,即重塑区域公共管理价值、重构区域公共管理权力、重组区域公共管理结构和重建区域公共管理关系。这种超越将导致新的网络化区域公共管理模式的诞生。  相似文献   

14.
产业集群视角下的区域品牌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黄勇  邱婷 《特区经济》2007,225(10):297-298
产业集群的迅速发展对我国经济起了积极的促进作用,但产业集群的根本发展又依赖于区域品牌的建设。区域品牌往往代表着一个地方产业产品的主体和形象,对本地经济的发展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但是当前在区域品牌的建设中存在种种的问题与缺陷,使得我国区域品牌建设路程缓慢,加强区域品牌建设,发展区域品牌,用区域品牌来带动区域产业经济的发展,可以使我国产业走上快速发展的道路。因此本文围绕产业集群的发展现状,及产业集群与区域品牌的内在联系,分析区域品牌的内涵及特点的基础上提出创建区域品牌的重要性,并对区域品牌的建设展开初步的探讨。  相似文献   

15.
梁钟盟  潘贤掌 《亚太经济》2006,6(4):108-112
本文分析了“十一五”期间福建省经济发展、税务与财政的管理制度改革对地方税收的利弊影响,提出包括建立物业税为地方主体税种稳定地方税收的稳健增长、政策扶持发展地方民营企业壮大经济税源、协调国地税系统征纳标准等建议思考。  相似文献   

16.
加快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是加快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建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建设的坚实基础。在现代化经济体系建设框架下,基于区域发展理论分析和全球区域政策实践演进的研究,本文探讨了现代化城乡区域发展体系建设的意义和内涵特征:现代化城乡区域发展体系是区域发展的三个客观基础和三个基本现象相互作用、相互关系形成和决定的有机系统,包括建立发挥比较优势的区域协调机制、建立有利于区域增长和创新的区域治理机制、建立城乡融合发展机制和乡村振兴机制以及建立区域统筹发展支持体系的四大机制和体系。现代化城乡区域发展体系建设是中国区域政策实践的转型探索与创新。研究指出:要尊重客观规律和客观事实,以“人民”的发展权利为中心而不是以“地区”发展绩效为中心,重视和基于中国区域发展最新形成的三个基本空间:即传统地理划分的宏观空间、城市群空间和具有中国特色的城乡二元空间,构建优势互补、协调联动的现代化城乡区域发展体系,彰显中国社会主义建设的制度优势和显著特色。  相似文献   

17.
区域品牌建设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企业集群的发展和壮大,成为中国区域经济增长的加速器,创建区域品牌,做大做强企业集群,是迅速发展壮大县域经济的有效途径.文章分析了当前区域品牌存在的三种模式,通过对我国区域品牌建设过程中存在的主要问题进行分析,提出了培育和发展区域品牌的对策和建议.  相似文献   

18.
Aidan While 《Local Economy》2000,14(4):329-345
This article looks at the emerging role of the regional chambers in England. Ostensibly acting as the first step towards elected regional government, these new partnerships have become an integral part of New Labour's pragmatic approach to English regionalisation. Providing a counterweight to the Regional Development Agencies (RDAs), regional chambers are intended to provide an inclusive forum for the various local and regional stakeholder interests. The remit of these voluntary bodies will include monitoring the activities of the RDAs and providing strategic input into a range of regional policy initiatives. Focusing on developments in two English regions, the article considers whether regional chambers will be able to compensate for the democratic deficit that has long been an intrinsic part of the regional state apparatus in England.  相似文献   

19.
本文在简单回顾中国区域科学发展历程的基础上,对中国区域科学研究前沿进行初步概括,这些主要体现在集聚经济、区域增长和差异、区域政策理论、空间模拟平台几个方向上。除了专题研究外,中国区域科学也对学科理论和方法的体系化进行探索,郝寿义教授的《区域经济学原理》具有代表性,本文对郝寿义教授学科理论体系化的探索进行了评述。  相似文献   

20.
樊长科  陈述 《改革与战略》2011,27(7):134-136
文章采用区位商和樊卓福(2007)构造的地区专业化系数为指标,对广东省地区专业化水平进行度量,并分析规模因素、地区特征和产业特征对广东省制造业地区专业化的影响。结果表明:比较优势理论对广东省地区专业化具有较强的解释能力,劳动力禀赋和熟练劳动力禀赋是影响广东省制造业地区专业化的重要因素,城市的规模、市场潜力对地区专业化的形成也有明显的影响,但规模经济的影响作用不甚明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