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31 毫秒
1.
文章总结前人的研究成果,主要将非效率投资归结为投资过度和投资不足两方面,进行梳理企业执行会计稳健性政策对企业投资效率的影响,在此基础上从信息不对称、代理冲突以及外部融资三个方面来阐述会计稳健性对企业投资效率的作用机理,然后提出未来的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2.
谢伟峰  陈省宏 《技术经济》2020,39(11):118-126
文章以中国A股上市的民营企业2014-2018年度财务报告数据为研究对象,探讨了经济政策不确定性、会计稳健性对公司投资效率的影响。文章实证显示,经济政策不确定性加重公司非效率性投资;会计稳健性在公司投资活动中具有治理作用,能够有效缓解企业过度投资,提高投资效率,然而会计稳健性对缓解公司投资不足的作用不明显;会计稳健性是对经济政策不确定性的一种谨慎反应,可以抑制经济政策不确定公司投资效率的负面影响。  相似文献   

3.
文章基于资产减值视角,研究稳健性对过度投资与企业价值的影响。以2009—2010年中央企业为研究样本,对所构建模型进行实证检验。结果发现我国中央企业存在明显的过度投资行为,而且自由现金流是导致过度投资的重要原因;资产减值计提与样本公司过度投资之间并没有存在显著地负相关关系,即稳健性不能有效的约束中央企业的过度投资行为;稳健性在不能有效约束企业过度投资行为的情况下过度投资有损企业的价值。  相似文献   

4.
公司的股权结构引发利益相关者间的委托代理问题和信息不对称问题,从而导致公司的非效率投资行为,而会计稳健性作为一种协调公司契约各方利益冲突的机制,它能有效降低契约各方的代理成本,在中国资本市场中提高会计稳健性有其现实意义,并且应充分体现会计稳健性的治理价值。  相似文献   

5.
会计稳健性一直以来都是国内外研究的热点,基于实证研究,选取新会计准则和新税法实施后的2008-2012年沪深A股上市公司作为样本,研究会计-税法差异对会计稳健性的影响。考虑到新会计准则中大量使用公允价值计量这一现状,因此,进一步针对采用公允价值计量的公司,研究其会计-税法差异是否更加降低了会计稳健性?实证结果表明,会计-税法差异与会计稳健性显著负相关,即两者差异越大,则会计稳健性越弱;在采用公允价值计量的情况下,会计-税法差异会进一步削弱会计稳健性,即两者的负相关性变得更强了。  相似文献   

6.
稳健性作为一种会计处理原则,要求及时的确认可能的亏损和损失,并保证资产和收益谨慎可靠,可以有效地控制风险,是高质量会计信息的要求之一.大量的实证研究显示,稳健性通过降低信息噪音,减轻道德风险和逆向选择等,在保护投资者、降低融资成本和控制过度投资等方面均发挥着积极的作用.但现有的理论研究更倾向于稳健性对投资的影响,对融资的影响方面的文献较少.本文将从事前、事中、事后三个阶段分析稳健性如何对企业融资效率产生影响.  相似文献   

7.
公司治理、自由现金流与非效率投资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我国上市公司一方面因代理问题存在着低效率的过度投资,另一方面又面临融资约束导致的投资不足,使得资源配置效率低下.文章检验了我国资本市场上自由现金流与非效率投资之间的关系,以及代理问题和信息对称问题对两者关系的影响.我们发现,在企业投资过度的情况下,与代理问题的解释一致,自由现金流越多、代理问题越大的企业过度投资的情况越严重;在企业投资不足的情况下,与融资约束的解释一致,外部融资的缺口越大,信息不对称程度越严重的企业呈现出更为严重的投资不足.文章的结论对于完善资本市场功能、保护投资者利益、提高企业投资的决策效率具有参考意义.  相似文献   

8.
石昕  陈文瑞  刘峰 《经济管理》2021,(12):170-186
自信息披露直通车制度实施之后,证券交易所问询已逐步成为我国资本市场保护投资者权益的重要途径之一。本文以2015—2019年A股上市公司为样本,检验了证券交易所问询监管对会计稳健性的影响。研究发现,证券交易所问询监管显著提升了被问询公司会计稳健性,并且被问询公司面临的问询力度越大,其会计稳健性越高;公司融资约束和风险增加是问询监管制度影响会计稳健性的主要渠道。区分公司异质性特征的进一步研究发现,问询监管对会计稳健性的提高作用,在非国有企业以及投资者关注度高的公司中更强。本文丰富了问询监管有效性检验的相关文献,并拓展了会计稳健性的影响因素研究。  相似文献   

9.
会计稳健性、财务困境与公司风险转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会计稳健性作为财务报告的主要特征,对保障债权人的利益有着重要作用。文章以中国2001-2009年A股上市公司为样本的实证研究发现,当公司处于财务困境时,管理者会产生通过增加投资将风险转移给债权人的动机和行为,而会计稳健性则有着显著的抑制管理者通过投资将风险转移给债权人的作用。同时实证研究还发现,风险转移与产权性质相关,国有控股公司更可能产生风险转移行为,会计稳健性对国有控股公司的风险转移抑制作用也更显著,也表明会计稳健性能减轻债务软约束的问题。  相似文献   

10.
文章选取我国A股上市公司为研究样本,实证检验我国特殊制度背景下会计稳健性对企业投资效率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会计稳健性对企业投资效率的影响具有双面性,一方面能够抑制企业的过度投资行为,改善投资效率,另一方面加剧企业投资不足行为,恶化投资效率。  相似文献   

11.
财务保守现象剖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财务保守"是财务研究的热点之一,但一直没有得到令人信服的解释.本文基于ZZ杠杆模型和现实数据推知,公司实际财务杠杆水平与理论最优标准之间没有明显差距,公司总体上不存在财务保守问题;债务担保和对外投资以及高增长都会进一步造成公司最优债务比率的降低.另外,合理利用债务对公司价值增值的贡献有限,而过多利用债务却会造成公司价值的大幅下降,且调整资本结构还要花费成本,这样,低杠杆就成为没有决策模型情况下的最佳选择.  相似文献   

12.
13.
银企关系与会计信息稳健性——中国资本市场的经验证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以Watts(2003)的契约理论为基础,分析股东与债权人之间利益冲突对会计信息稳健性的影响。虽然会计信息稳健性有助于保护债权人的利益,但是如果股东可以作为公司的债权人,则投资者对会计信息稳健性的需求下降。本文采用Basu(1997)模型分析了2004年中国上市公司会计信息稳健性,发现国家控制的上市公司的会计信息稳健性程度较低,而民营控制的上市公司会计信息稳健性程度较高,但是股东特征对会计信息稳健性的影响,随着银行在公司中利益的增加而趋于一致。  相似文献   

14.
试论稳健性原则及其现实运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稳健性原则是企业会计核算和信息披露所遵循的一条重要会计原则.稳健性原则的产生和广泛应用有其深刻的经济背景和哲学基础,稳健性原则在我国会计准则和制度中得到了越来越广泛的应用.本文试图从理论与实际相结合的角度,来分析和探讨稳健性原则在我国的现实运用.  相似文献   

15.
会计中稳健主义的经济学解释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卢文彬 《财经研究》2003,29(7):76-80
稳健主义在会计中的存在已有数个世纪之久,它对会计实务产生了重要的影响。但在会计理论界、实务界和准则制定机构中,反对稳健主义的观点相当普遍。这些反对观点没有意识到稳健主义在企业契约关系中的作用,本文为稳健主义的存在提供了一个经济学的解释。  相似文献   

16.
This paper studies the impact of income inequality on fiscal conservatism when an increase in inequality essentially affects the bottom of the income distribution. It is argued that, contrary to what is generally assumed in the economic literature, inequality will then be associated with less, rather than more, redistributive taxation. Furthermore, if the poor are liquidity constrained then the positive association between inequality and fiscal conservatism will increase the persistence in the dynamics of income distribution and possibly lead to multiple steady states. Journal of Economic Literature Classification Numbers: E62, H2, H3, J24, J62, O15.  相似文献   

17.
文章以深圳主板A股上市公司2012—2016年的数据进行了研究,检验了董事会结构特征与会计稳健性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整体上我国深圳主板A股上市公司董事会规模、两职分离以及董事会持股比例正向影响会计稳健性,而独立董事比例负向影响会计稳健性。这一研究结论不仅从公司治理方面丰富了会计稳健性的研究,而且对进一步改善董事会治理效果、规范证券市场、指导会计政策的制定提供了重要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8.
适度稳健原则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稳健原则由于与可靠性等核心原则存在冲突,遭受到越来越多的批评.但会计事项不确定性的存在使得稳健原则将会一直存续下去.所以,理想的做法是对稳健原则进行革新.本文在探讨稳健原则历史渊源和现实革新的基础上,认为应该实行"适度稳健原则".适度稳健原则一方面是理论演绎的结果,另一方面又是会计现实必然的选择.最后,本文对如何做到适度稳健,提出一些建议.  相似文献   

19.
笔者以2007年~2009年的上市公司为样本,采用樊纲等人编制的中国各地区市场化进程数据及其子数据,考察了政府控制、市场环境与会计稳健性的关系.研究发现,地方政府控制公司的会计稳健性低于中央政府控制的公司,市场环境的改善有利于提高政府控制公司的会计稳健性,地方政府控制公司的会计稳健性受市场环境的影响更大.研究结果表明,减少政府干预并提高市场化进程,有利于提高政府控制公司的会计信息质量.  相似文献   

20.
会计谨慎性原则的起源与经济影响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谨慎性是传统会计中一项历史久远、影响深远但又颇具争议的计量原则.作者分析谨慎性原则的内涵及其演化过程;阐明谨慎性起源的三种解释:契约解释、诉讼解释和税收解释,说明这些解释的理论含义而且列举了相关的实证证据;有关谨慎性的经济影响,包括其对财务报表的影响和股票市场价格的影响;指出对谨慎性的主要批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