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03 毫秒
1.
我国经济在持续快速增长的同时价格贸易条件也在恶化。本文采用Bastos&Cabral设计的指标考察了比较优势和商品贸易结构在我国的动态变化,并用投入产出法分析了我国商品贸易结构的合理性。结果显示,尽管比较优势和商品贸易结构在我国的整体贸易中没有表现出锁定效应,但是在一些行业已经表现出锁定效应,从整体上看,我国的商品贸易结构也没有朝着合理化方向发展。  相似文献   

2.
贸易收支与实际汇率——中美、中日比较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本文以美国和日本两个最大的贸易伙伴作为中国双边贸易收支的分析对象国,运用协整分析、方差分解等技术,比较分析了实际汇率和需求等因素对双边贸易收支的影响。结果表明:实际汇率并不是中美之间贸易收支的主要影响因素,无论在短期还是长期真正影响中美双边贸易收支的因素是美国方面的需求。在短期中影响中日双边贸易收支是我国的需求因素,而长期来看实际汇率对双边贸易收支具有主导作用。  相似文献   

3.
中美两国已互为第二大贸易伙伴国,贸易关系紧密,产业关联度高。同时,中美双边贸易关系由于其结构和内容的不对称性,导致美国在中美贸易关系中处于强势地位,这对我国产业安全也构成了威胁。本文首先分析了中美贸易摩擦现状,进而提出中美贸易摩擦影响我国产业安全的直接和间接效应,最后结合我国三大重要产业的实际情况提出了相应的产业安全对策。  相似文献   

4.
利用空间结构分解模型构建出适合中国区域间投入产出表的分解模型,将2002年到2007年全国8大区域共136个行业的增加值增长分解为技术、区域贸易以及偏好等结构性因素变动和最终需求变动两大部分。结果表明:结构性因素的变动对各区域各产业之间的增长差异产生了重大影响。在区域层面,区域贸易的变动是差异产生的主要原因;在产业层面,技术的变动是差异产生的主要原因;在分区域分产业的情况下,区域贸易和增加值增长率的变动则是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5.
全球价值链分工背景下的中美增加值贸易与双边贸易利益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全球价值链分工背景下,文章利用增加值贸易体系重新测度了1995-2009年中美双边贸易,并通过对双边总值贸易进行价值增值分解刻画了贸易利益在中美之间的分配格局。结果表明,传统的贸易统计极大地高估了中美贸易失衡,两国的贸易差额与贸易利益之间存在严重错配,分工地位的差距导致贸易利益在两国间的分配正朝着不利于中国的方向发展,这一点在机电行业体现得尤为明显。转变单纯追求出口规模的贸易发展方式和改善中国的国际分工地位是提高中国对美出口获利能力的关键。  相似文献   

6.
中美贸易失衡一直是影响双边贸易关系的重要因素,而高技术产品贸易的失衡又是导致中美贸易失衡的主要原因。文章通过中美高技术产品进出口情况分析出中美高技术产品贸易顺差在持续扩大,并利用ARCA指数的测度探究两国高技术产品贸易失衡结构特点及其原因。并认为,中美高技术产品贸易失衡主要由于美国对华出口管制、高技术产业转移等原因所导致。  相似文献   

7.
中美贸易不平衡问题的凸现及不断扩大引发了比以往范围更大、程度更深的新一轮贸易争端,中美经贸关系的发展因此成为全球化背景下世界关注的焦点.本文笔者对中美双边贸易争端中的博弈策略选择进行分析,以木桶短板效应原理在变和博弈中的价值体现来预示中美双边贸易争端的价值取向.  相似文献   

8.
中美贸易不平衡问题的凸现及不断扩大引发了比以往范围更大、程度更深的新一轮贸易争端,中美经贸关系的发展因此成为全球化背景下世界关注的焦点.本文笔者对中美双边贸易争端中的博弈策略选择进行分析,以木桶短板效应原理在变和博弈中的价值体现来预示中美双边贸易争端的价值取向.  相似文献   

9.
黎亮 《经济与管理》2012,26(5):68-73
基于协整理论、误差修正模型和格兰杰因果检验并根据中国和美国1990-2009年的季度数据,分析人民币实际汇率变动对中美贸易收支的影响.结果表明:影响中美贸易收支的主要因素包括美国的实际GDP、中国的实际GDP和人民币实际汇率,且三者的影响力次第减弱,中美贸易也存在明显的J曲线效应.因此,改善中美贸易失衡应扩大中国内需、调整业口结构和改革人民币汇率制度.  相似文献   

10.
1972年美国前总统尼克松访华使中美关系开始了历史性转折,两国的经贸关系也随之得到逐步恢复和发展。1989年美对我国实行“制裁”,使中美经贸关系的发展受到较大影响。然而由于两国经济的互补性及贸易上的相互需求,双边贸易及经济合作经过短暂的低潮后再度呈现出持续发展的势头。特别是前年,我相继与美签订了知识产权、市场准入和禁止劳改产品贸易的三个谅解备忘录,解决了困扰中美经贸关系的一些难题,缓解了中美贸易摩擦,从而推动了两国经贸关系向积极健康的方向发展。一、双边贸易中美两国正式建交的1979年到1992年的13年中,中美双…  相似文献   

11.
中国     
《经济》2006,(11):20-21
1.独轮车大爷;2.如此不文明;3.“柴油马路”;4.受伤的海岸线;5.斗马之乡。  相似文献   

12.
中国     
《经济》2006,(12):20-21
2006年11月17日上午10时许,国航“奥运吉祥号”客机飞抵成都。  相似文献   

13.
中国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经济》2005,(10):22-23
我们这样上班 2005年9月22日,世界无车日。北京工体附近,一对双胞胎姐妹滑轮滑上班。姐妹俩是一家健身房的舞蹈教练。  相似文献   

14.
中国     
《经济》2006,(10):22-23
1.“野人”到长沙;2.超写实的“自己”;3.故乡寻根;4.哄抢垃圾酒;5.乐动北京。  相似文献   

15.
中国     
《经济》2006,(5):20-21
1.回乡;2.西安惊现航空炸弹;3.少林功夫;4.沙尘袭来;5.胖,并幸福着。[编者按]  相似文献   

16.
中国     
《经济》2006,(4):22-23
1.京城改造;2.保护大水法;3.百万富翁打劫;4.东北首架警用直升机[编者按]  相似文献   

17.
中国     
《经济》2006,(8):20-21
1.火车不开2006年7月16日上午,长沙火车站售票厅。受水灾影响,京广线往南车次全部停运,由于前来退票的人太多,出口被堵住,现场维持秩序的民警不得不将退完票后的乘客从围栏里抱出来。2.销毁违禁品2006年7月24日,昆明市官渡区警方集中销毁近半年来收缴的8万盘淫秽光碟、3万余本(张)书刊及图片、300余把管制刀具、100余支仿真枪等违禁物品.4.云南地震2006年7月22日上午9时10分,云南盐津县发生里氏五点一级地震,目前已造成20人死亡,106人受伤,地震还造成中国西南主要交通生命线之一的内昆铁路中断。5.驶向未来2006年7月24日,广州车展开幕,概念…  相似文献   

18.
中国     
《经济》2006,(7):22-23
小浪底观瀑;化工厂爆炸;禽流感再现;独木龙舟;拉黄包车的机器人  相似文献   

19.
中国     
《经济》2006,(1):22-23
1.连环车祸 2006年1月14日8时40分起的1小时内,京沈高速656公里处至646公里之间.连续发生七起车祸,60多辆车相撞.2人死亡.29人受伤。车祸原因是大雾导致该路段的能见度只有10米。  相似文献   

20.
中国     
《经济》2006,(9):22-23
1.披风“大盗”;2.现代私塾;3.制服劫匪;4.危险的浪潮;5.黄金之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