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福建与台湾一水之隔,两地有着密不可分的人文历史渊源。海峡两岸血缘、地缘、文缘、物缘、商缘、俗缘将闽台人民联系在一起。由于共同的语言和血缘,福建与台湾关系历来密切,经贸合作具有悠长的历史渊源。只是在近代由于历史的原因这种联系一度中断。大陆改革开放以来,闽台之间一度中断的联系才又重新活跃起来。  相似文献   

2.
历史上的台湾和菲律宾都在所谓的东洋范围之内,且又都是明清时期中国向海洋移民的重要区域。在学术界,人们曾经分别对中国历代向上述两地的海洋移民问题作了大量深入的研究,但对二者进行系统的综合比较研究却并不多见,然而恰恰是后一种研究具备透视如下几个关键问题的充分视角,这些问题包括:移民台湾与移民菲律宾属于两种不同类型的移民活动(移民台湾属国内移民,而移民菲律宾则属国外移民),故而,比较这两个移民社会经济发展的异同点,无疑是很有意义的课题。其次,台湾与菲律宾的中国移民基本上都来自闽粤,移民的时间也大致相同…  相似文献   

3.
福建与台湾经贸联系紧密,两地在劳动力的数量和质量、土地资源、资本实力、产业结构、生产力水平上具有各自的比较优势,形成良好的互补关系。两地可以通过政府间协调,建立起协调管理机制和流通机制,促成商品、人员、资本和服务四大要素的流通,建成统一的区域共同市场。  相似文献   

4.
明清以来的福建地方教育,除了政府兴办的县学书院之外,许多乡族也往往兴设乡有族的书院学塾,培养本乡族的优秀人材,以期跻身于官僚阶层,巩固和加强本乡族的社会地位。闽北的朱氏家族,是宋代理学家和教育家朱熹的族裔,其办学之风自宋代迄民国时期皆盛,形成一套宗族共同遵守的学规,刊载于《朱氏宗谱》之中,兹摘引如下:  相似文献   

5.
郑励 《发展研究》2006,(12):21-22
一、海峡旅游平台的构建是两岸人民的期盼 福建与台湾一水之隔,两地人民有着隔不断的亲情和联系。  相似文献   

6.
重构闽港经济合作的新格局林振平(福建省政府发展研究中心)一改革开放以来,福建和香港之间在各方面交往不断发展,联系日益密切,香港在福建现代化建设中的作用显得十分突出。香港是福建主要的贸易伙伴和最大出口市场。70年代末以来,两地间贸易迅猛增长,由1980...  相似文献   

7.
清代闽南乡族械斗的演变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所谓乡族械斗,是指不同乡族集团之间的武装冲突。乡族械斗的盛行,反映了社会控制权由官方向民间的转移。清中叶前后,南方地区的福建、广东、广西、江西、安徽、浙江等省,普遍发生了大规模的乡族械斗,这是清朝由盛入衰的重要标志之一。福建东南沿海的漳州、泉州、兴化等地,早在清初已是械斗多发之区,清末一度演变为乡族割据局面,受到了历朝统治者的密切关注。其流风所及,对台湾、粤东等地的械斗也有深刻影响。本文着重考察清代闽南乡族械斗的演变趋势,并分析其社会根源。闽南乡族械斗的盛行,可以追溯至明代前期。咸丰皇帝曾询及福…  相似文献   

8.
陈从本 《经济师》1997,(8):14-15
香港回归与我国经济发展●陈从本优越的自然条件和特殊的历史环境,使香港逐步成为世界上最大的自由港之一和国际金融与贸易中心。50年代以来,它与内地保持着千丝万缕的经济联系。改革开放以来,两地间的经济合作更加密切,贸易额迅速增加。1997年7月1日我国恢复...  相似文献   

9.
本文以福建的风水契约为基本资料 ,管窥风水信仰与传统乡土社会的秩序构建的密切关系。文章集中探讨的是契约文书所反映的三个观念层面的问题 :旧坟买卖与乡土社会之风水信仰图式的意义转换 ,远祖墓地风水的象征营造与家族和房派的认同层级的变化 ,乡族势力如何借助风水观念图式参与乡土社会的秩序控制。随着风水观念在传统乡土社会的“深耕化” ,乡土社会秩序的构建模式部分地受到了风水观念图式的先在的制约和安排 ,从而在“破坏 /整合”之相对的向力之中维持其一种动态的平衡机制。  相似文献   

10.
海西与台湾的区域整合,将会产生1+1>2的效应福建是大陆对台前沿,在两岸经济、文化的融合上,都占有天然的区位优势.闽台交往源远流长,两地语言相通、风俗相近,海西经济区"命题"的确立,便可将这些天然优势转化为联系两地民众和增进各项交流的最佳平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