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59 毫秒
1.
奉化是宁波旅游形象和对台交流的重要窗口,每年接待海内外游客始终居宁波各县(市)区之首。近年来,奉化在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实践中,根据自身生态、区位、人文优势和旅游业的现实基础与潜力,以及在宁波建设现代化国际港口城市中的功能定位,坚持创业创新、差异发展、特色竞争,着力推进旅游业转型升级,使旅游业成为我市发展势头最强、增长速度最快的产业之一。  相似文献   

2.
刘春香 《宁波经济》2007,(7):22-24,27
宁波是历史上著名的文化名城,拥有丰富的人文资源。随着宁波服务业的高速发展,文化传媒行业‘对宁波经济的影响越来越重要。但是宁波丰富的人文资源优势并没有充分发挥它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文化传媒行业的发展滞后于本地经济的发展,而且面临着来自国内和国际文化传媒集团的挑战。本文在借鉴已有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建立具有宁波地方特色的指标体系,对宁波各县(市)区文化传媒行业的发展水平进行评估,并对发展路径作一探讨。  相似文献   

3.
《宁波通讯》2006,(4):65-65
各县(市)区委办公室(政研室),市级各部门党委、党组办公室:2004--2005年,《宁波通讯》办刊工作在市委的正确领导和各县(市)区、市级各部门、各单位的关心支持下,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坚持正确的办刊方向,围绕中心、  相似文献   

4.
宁波软件园     
宁波软件园是我市加快信息产业发展的重要载体。由核心集聚区(宁波软件园高新园)和特色集聚区(包括宁波国际软件园(保税区)、鄞州区科技创业中心、海曙区网络产业创业园、江北科技创业中心、江东区科研创业中心、市开发区科技创业园等经认定的软件孵化器)组成,面积达到218万。  相似文献   

5.
本文通过构建评价指标体系,深入分析了2011—2018年陕西省10个城市文化旅游产业发展水平的时空差异,并揭示了其影响因素。结果表明,陕西省各城市文化旅游产业发展水平呈现不断上升趋势,且绝对差异在扩大,但相对差异在缩小。陕西省文化旅游产业发展具有明显的空间异质性,大部分城市处于文化旅游产业高值区。陕北地区的城市文化旅游产业发展波动较大,陕南地区的城市文化旅游产业发展稳步提升,而关中地区的城市文化旅游产业不平衡性较为明显。资源禀赋、政策扶持、经济发展水平、技术创新及产业结构等是陕西省文化旅游产业发展水平的主因。  相似文献   

6.
《宁波通讯》2008,(8):10-12
当今时代,文化越来越成为民族凝聚力和创造力的重要源泉,越来越成为综合国力竞争的重要因素。因此,大力推进我市的文化建设,着力提高我市的文化软实力,已是宁波全面提升发展水平的需要。我市各县(市)区和市级部门在推进文化建设方面也做了很多有益的探索,取得了明显的成效。  相似文献   

7.
信息产业具有产业关联度大、资源消耗量少、科技含有量高、创新驱动力强等特点,是宁波实施产业联动、推进循环经济、建设创新型城市的重要着力点。大力发展信息产业,对宁波建成"信息产业强市"和实现经济社会发展战略目标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加快宁波信息产业发展的现实优势由于宁波积极实施"产业立市"的发展战略,信息产业近年来保持高速发展态势,产业集群初步形成,信息产业  相似文献   

8.
正4月8日,《宁波市国家食品安全城市创建试点及浙江省食品安全市、县(市)区创建工作方案》正式下发,全面提升食品安全整体水平和治理能力,确保"舌尖上的安全"。国家食品安全城市创建第二批试点城市,全国共有15个,其中浙江省两个,分别是杭州和宁波。通过食品安全城市创建,我市力争至明年底食品安全公众满意度达到70%以上。各县(市)区同步开展浙江省食品安全县(市)区创建,从今年起食品安全将全面纳入地方政府绩效考核,所占权重不低于3%。  相似文献   

9.
董鸿安 《宁波经济》2010,(5):29-32,43
随着区域经济的快速发展和城市化水平的不断提高,城市形象的塑造问题已受到广泛关注。城市形象识别系统(GHPI)是把握城市形象的重要工具。塑造特色鲜明的城市旅游形象,是进一步提升城市地位,促进城市旅游业深入发展的有效手段。文章从城市形象识别系统理论出发,通过地缘识别、人文识别和政策识别三大识别系统对宁波旅游形象进行分析,并就如何塑造和提升宁波城市旅游形象提出若干具体对策。  相似文献   

10.
辽宁省北部各县(市)大都拥有丰富的资源,科学有序地开发利用这些资源,把潜在的资源优势转化为现实的产业优势和经济优势,是辽宁省北部各县(市)工作的重中之重,同时也是这些县(市)实现跨越式发展的必由之路.  相似文献   

11.
郑凌燕 《宁波经济》2007,(11):22-24,21
近几年来宁波会展旅游发展迅速。会展旅游对产业结构调整起着重要的影响和作用,它带动相关产业如餐饮、宾馆、零售、交通等方面的综合效应显而易见。如何更好地发展会展旅游,对于宁波的经济建设和旅游业的整体发展都至关重要,本文尝试用态势分析法(SWOT)分析宁波发展会展旅游的优势、劣势,机会和威胁因素,并对实现宁波会展旅游的协调发展提出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2.
《中国集体经济》2011,(4):27-27
3月4日上午,漳州市各县(市、区)二轻联社主任会议在市联社贵宾厅召开,各县(市、区)二轻联社主任及市联社机关各科室负责人参加了会议。各县市、区)二轻联社汇报交流2010年工作情况,探讨了2011年工作思路。联社周建成主任在会议总结发言中充分肯定去年各县(市、区)联社在招商引资、企业改制、服务职工、维护社会稳定等方面所取得的成效,并对今年工作提出四点要求:  相似文献   

13.
伍鹏 《北方经济》2011,(18):78-79
文化旅游创意产业是文化创意产业与旅游业的融合,发展文化旅游创意产业对旅游产业的转型升级和提升城市竞争力具有重要的意义。宁波在发展文化旅游创意产业方面已具备较好的基础,应当不断创新体制,将旅游业和文化创意产业发展有机融合,拉长产业链,加快文化创意人才的引进和培养,重点打造一批特色文化旅游创意产品和产业园区,以促进文化旅游创意产业的创新发展。  相似文献   

14.
文章以1996-2011年我国31个省(区、市)星级饭店的面板数据为基础,运用Theil指数和Gini系数对其省域差异进行测算,结果显示:省域间星级饭店发展水平存在差异,但呈现缩小趋势。采用计量模型对影响因素进行分析,结果显示:初始期星级饭店发展水平较低的省份具有较强的后发优势,发展速度较高,同时,旅游资源的较快开发加速了星级饭店水平的提升,缩小了与发达地区的差距,具有收敛效应,且居于主导地位;但较低的经济发展水平、旅游接待水平和服务业发展水平制约了星级饭店的发展,不具有收敛效应,居于从属地位。  相似文献   

15.
近年来,宁波经济在制造业的支撑下获得了快速发展,但也形成制造业与发达城市水平分工,现代服务业发展相对滞后的产业格局。在当前的国际国内和区域环境下,宁波要快速、全面、协调和可持续发展,就要求从发展市域经济的角度,整合城市资源,加快发展现代服务业,把现代服务业作为市域经济发展的重点产业选择,以增强城市竞争力。  相似文献   

16.
暨军民 《宁波通讯》2012,(21):60-61
为深入推进宁波基层党务公开,根据中央纪委、省纪委部署和2011年市委常委重点调研课题安排,我们专门成立课题组,深入各县(市)区和市级有关部门,通过实地调查、座谈讨论等形式,就基层党务公开的相关理论问题与实证案例进行了广泛而深入的调研,形成了对策思考。  相似文献   

17.
服务业是衡量现代社会经济发展水平的重要标志,服务业的发展对于优化产业结构、提高产业竞争力、扩大就业、拓展城市发展空间、完善城市服务功能、满足城乡居民不断增长的服务需求、提升城市综合实力和竞争力具有重要作用。为进一步认清服务业对宁波经济社会发展中的作用,促进宁波经济中三次产业的协调发展,度量服务业对宁波经济的拉动作用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8.
杨芝 《宁波通讯》2023,(4):18-20
<正>在海曙区,于去年9月建成的黄隘战略新兴产业园,已吸引新材料、生物医药、智慧仓储物流等新兴产业类企业入驻,酝酿出产业发展新功能;在慈溪市,清控科创(宁波)创新基地从传统产业入手,深挖本地优势,绘制“产业地图”,让本地上下游产业链为新兴企业提供具有针对性的全产业链支持;在奉化区,青创大走廊精品线先后引进共建启迪智能装备(气动)科技园、复旦科技园(浙江)创新中心等创新创业平台……在宁波,一个个精心打造的亮点工程正串起这座活力之城的经济“动脉”,展示着宁波高质量发展建设共同富裕示范先行市的决心。  相似文献   

19.
今年是党的十八大召开之年,也是“十二五”规划《纲要》承上启下的重要一年。做好今年全年工作,对于深入贯彻落实主题主线要求,加快推动经济转型、社会和谐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近期,市委党刊《宁波通讯》紧扣市委中心工作大局,结合各地党委班子换届及党代会召开的实际,专题开辟县(市)区委书记“谋思路、促发展、强转型”系列专栏,分步、系统宣传和解读各县(市)区关于2012年经济社会发展的总体思路、发展重点与创新举措。现将慈溪市委书记徐华江同志与镇海区委书记薛维海同志文章刊出,供学习借鉴。  相似文献   

20.
榜上宁波     
<正>宁波市被授予"中国旅游休闲示范城市"称号:8月3日,在西安召开的第三届全国全域旅游推进会上,宁波被授予"中国旅游休闲示范城市"称号。这不仅是对我市旅游产业和旅游城市发展综合水平的高度肯定,也意味着我市建设"中国一流休闲旅游目的地"取得阶段性成果。此次获评首批10家全国旅游休闲示范城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