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00 毫秒
1.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消费观念的更新,在消费过程中所流露出的感性色彩日渐浓厚,消费者越来越重视消费中的情感价值及商品所能带给自己的附加利益。这就要求企业针对消费者的消费心理、情感需求,转变其生产经营思路,将“情感”这根主线贯穿于营销活动的全过程,既要重视研制开发富有人情味的产品(或服务),又要善于采用情感化的促销手段。通过产品开发、产品促销等途径,把情感推销给“上帝”,从而使自己在当今日趋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  相似文献   

2.
随着生活环境和消费观念的变化,人们的消费行为已由数量消费、质量消费进入到情感消费阶段。未来的营销战场将是每一位消费者的心灵,要使消费者”行动”首先应使消费者”心动”。情感是联系消费者和品牌的纽带,是打开消费者心锁的“金钥匙”,通过情感营销影响消费者,为消费者提供更多价值的品牌,是现代营销顺应时代发展的必然选择。企业经营者只有不断挖掘和增添品牌情感价值,才能获取和维持长期的竞争优势。  相似文献   

3.
在现代社会,人们以多种形式的群体方式聚集在一起(一般时间比较短暂),形成具有“部落”特点的新的社会群体。从市场营销的角度,我们将之称为“消费部落”。它是由人与人之间的消费体验、符号象征和情感依赖而构成的,它比现代社会中的正式组织或文化权威更能影响人的行为模式。现代营销范式中有关消费者的简单个人主义假设,已越来越偏离这些部落的“真实生活情景”,从而导致了传统的面向个人的忠诚营销范式的失效或失败。  相似文献   

4.
不管你是否承认,伴随着中国人全面步入小康社会,我们的营销管理也从理性消费进入了情感消费阶段。面对五彩缤纷的商品世界,那些俊男靓女们再也不为囊中羞涩所困扰,即使一些中老年消费者,也悄悄改变了传承下来的“节俭作风”,在消费中,大有与年青人一比高低的趋势。“我购买,是因为我喜欢”变成了人们购买决策的首要标准。面对消费心理的移“情”,厂家商家别无选择,于是,用好“情感”这一利器,成了左右企业营销成败的关键。现代心理学研究认为,情感因素是人们接受信息渠道的″阀门″,在缺乏必要的″丰富激情″的情况下,理智处…  相似文献   

5.
现代心理学研究认为,情感因素是人们接受信息渠道的“阀门”,在缺乏必要的“丰富激情”的情况下,理智处于一种休眠状态,不可能进行正常的工作,甚至产生严重的心理障碍,对周围世界表现为视而不见,听而不闻。情感与人的需要也紧密相联。人的需要有多种多样,但哪一种都同情感有关。商家的经营符合消费者的需要就会产生积极的情感,进而顺利地促成消费者实施购买行为。情感的影响力,心灵的感召力,正是营销人员可以利用的力量。一件能触动情感的产品是能让人记住的产品。了解顾客的情感才能创立品牌和建立业务。让你的产品与情感利益挂起钩来,你会…  相似文献   

6.
著名市场营销学家菲利普科特勒把人们的消费行为分为三个阶段:量的消费阶段、质的消费阶段和感性消费阶段。在感性消费阶段中,消费者所看重的已不仅仅是商品的数量和质量,而是最能体现自己个性与价值的商品,是消费的个性化张扬的阶段。消费者购买和使用商品在很多情况下,是为了追求一种情感上的满足,或展现自身形象与地位。当某种商品能够满足消费者的心理需要时,它  相似文献   

7.
现代心理学研究认为,情感因素是人们接受信息渠道的“阀门”,在缺乏必要的“丰富激情”的情况下。理智处于一种休眠状态,不可能进行正常的工作,甚至产生严重的心理障碍,对周围世界表现为视而不见、听而不闻。情感与人的需要也紧密相联。人的需要有多种多样,但哪一种都同情感有关。商家的经营符合消费者的需要就会产生积极的情感,进而顺利地促成消费者实施购买行为。尤其是在今天这个产品同质化严重、竞争白热化、情感愈发淡薄的社会里,人们更加渴望情感的回归,追求精神上的愉悦。特别是对个性化服务的期望与日剧增,如果仍然只是凭借广告、促销等传统营销方式已很难保持老消费者的忠诚。对企业而言,谁能准确把握顾客的情感、牢牢抓住顾客的心智。谁就能够赢得市场并保持长期优势。  相似文献   

8.
从理性消费时代到感性消费时代,人们的消费行为和消费心理也有了质的飞跃:再也不为手表的走时准确与否而担忧,再也不为服装的结实与否而思量,情感需求的满足几乎成了影响消费者购买行为的第一选项。正如美国未来学家约翰·奈比斯特所预言:“未来社会正向着高技术与高情感平衡方向发展。”情感生活对于现代人来说比以往更加重要。与之相适应,商家也纷纷大打情感牌,于是情感营销大行其道。情感营销,是指在产品相对成熟的阶段,在品牌的核心层注入情感,增加品牌的核心文化,并在产品的行销过程当中,通过释放品牌的核心情感能量,辅以产品的功能性…  相似文献   

9.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消费观念的更新,在消费过程中所流露出的感性色彩日渐浓厚,消费者越来越重视消费中的情感价值及商品所能带给自己的附加利益。这就要求企业针对消费者的消费心理、情感需求,转变其生产经营思路,将“情感”这根主线贯穿于营销活动的全过程,既要重视研制开发富有人情味的产品(或服务),又要善于采用情感化的促销手段。通过产品开发、产品促销等途径,把情感推销给“上帝”,从而使自己在当今日趋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  相似文献   

10.
贾国玺 《企业活力》2003,(11):40-41
<正> 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居民收入、购买力水平和消费同步提高,消费需求呈现向高级阶段发展的趋势。人们的消费需求、消费观念逐渐发生了巨大的变化。消费者对商品的要求不仅仅在于达到规定的质量标准,而是要求满足个人的需求与期望,实现差别消费。从共性消费向个性消费转变已成为世界营销市场的一个主要趋势。为了满足这些千差万别的个性需求,“定制营销”这一营销新理念应运  相似文献   

11.
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及网络购物的迅速崛起,消费者无论在购物心理和消费行为上都发生了很大的变化。消费者购买产品已不再是单纯地追求生理需要的满足,在很大程度上更是精神需要的满足,消费者的这种新变化无疑对零售实体店提出了新的挑战,零售实体店如何抓住顾客的情感需求,充分发挥体验营销的优势,调动消费者的参与意识,开展体验营销,成了新时期零售实体店满足消费者物质和精神需要的重中之重。本文以体验营销的概念与特点分析入手,对目前零售实体店在体验营销中存在的不足进行了系统分析,并对今后零售实体店怎样做好体验营销提出了相应的对策。  相似文献   

12.
周志霞 《河北企业》2010,(10):81-81
<正>时代发展到今天,大众消费已从量和质的消费跨入情的消费阶段,只有打动顾客的心,才能赢得顾客的爱,产品才能变成商品。此时,成功的营销越来越依赖于人的情感需求的满足。情感成为市场营销中必不可少的"酶",同时,情感营销成为经济时  相似文献   

13.
感性营销 以心为本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当前,大众消费的职能已经从单纯的商品功能性满足,拓展到了感受性满足。我国已开始进入感性消费时代,这就需要形成与之相适应的全新营销理念,并打造相应的具有创新性的感性营销策略。本文结合国内外成功的感性营销案例,同时依据感性消费时代的特征,从消费者心理角度进行分析,阐释了“创造感性体验、运用感性诉求、设计感性商标、开发感性商品”等感性营销的具体策略,力求为现代企业营销提供一些新方法和新思路。  相似文献   

14.
刘娟 《经营者》2001,(2):26-27
经济的不断发展,人们具备了采取新的消费形态转变的物质基础,人们更加重视商品所带来的消费情感价值,进入感性消费时代。购买行为建立在感觉逻辑上的感性消费必然影响消费者的购买行为。  相似文献   

15.
谢宏宇 《质量春秋》2006,(12):36-38
走在城市的街头,按动电视机的遥控器,眼花缭乱的地产广告让人应接不暇,我们很容易发现,最出风头的要数“概念”。我们不禁感叹;概念营销就像一轮红日从东方地平线上喷薄而出!概念营销是90年代新兴的一种营销方式,它是指以某种有形或无形的产品为依托,借助现代传媒技术,将一种新的消费概念向消费者宣传推广,赋予企业或产品以丰富的想象内涵或特定的品位和社会定位,从而引起消费者的关注与认同,并最终唤起消费者对新产品需求的一种营销策略,概念营销着眼于消费者的需求,在产品设计、创新以及营销过程中始终围绕着消费者。它着眼于消费者的理性认识与情感因素的结合,通过引导消费者的消费新观念来创新产品并通过概念来体现产品的核心价值。  相似文献   

16.
刘国川 《企业技术开发》2010,29(3):37-37,42
当前,消费已经逐渐成为了一种缓解和弥补现代人情感需要的方式。文章首次分析了消费情感与情感消费的差异,从概念、性质等方面对两者进行了区分,并在此基础上,从概念、特点、对策等多方面对情感消费率先进行了深入研究。  相似文献   

17.
感性市场的营销方略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20世纪60年代初,在瑞士一家大型钟表制造商的瑞士产品展示会上,一位傲慢的广告代理商曾发表了这样一通高论:归根结底,一个人之所以买表,是为了知道时间,难道不是吗?但是,如果把这句话挪到今天来说,恐怕连小学生也会在它旁边画个叉叉。这是因为,社会进步了,经济发展了,人民富足了,一个新的消费时代开始了,这就是———感性消费时代。走进新时代感性消费是指消费者在购买商品时,更加重视通过消费过程获得个性的满足、精神的愉悦、舒适及优越感的一种消费模式。这种模式的特征是消费者凭着感觉、情绪、气氛及符号来购买商品和服…  相似文献   

18.
在经济飞速发展的今天,人们不仅需要物质上的满足,更需要精神上的慰藉。现代心理学研究认为,情感因素是人们接受信息渠道的“阀门”,在缺乏必要的“丰富激情”的情况下,理智处于一种休眠状态,不能进行正常的工作,甚至产生严重的心理障碍,对周围世界表现为视而不见、听而不闻。只有情感能叩开人们的心扉,引起消费者的注意。情感诉求是指针对消费者的心理、社会地位或生活需求,表现与广告主体相关的情感和情绪,引起消费者情感上的共鸣,产生购买欲望和引导消费行为。它采取“动之以情”的方式,冲击消费者心理,引发人们的某种感情、情绪,进而产生适当的反应,最终达到销售产品或服务的目的。因此,在广告创意中有效地运用情感诉求,不仅能够强化人们对产品的好感,而且更有助于建立对产品的忠诚度。如果说理性诉求获得的是消费者的信任的话,那么情感诉求获得的是消费者真诚的爱。理性诉求犹如磅礴而泻之瀑布,势如千军万马,显示着阳刚之气的冲击力。而情感诉求犹如涓涓细流,显示着润物无声的阴柔之美的影响力。随着现代社会高科技的迅猛发展,人类生产、生活的方方面面都在逐步地改变着。这也把人置人一个永无休止的技术空间,这个时代给人的最深刻感受就是无助、无奈和恐慌。因此人们在基本需求得到满足的情况下,更关心情感上的需求。在这种情况下企业最明智的选择就是,从情人手,寻求产品及广告诉求与目标消费者情感联系的纽带,使受众受到强烈的感染和冲击,从而激发其强烈的购买愿望。  相似文献   

19.
胡旺盛 《企业活力》2003,(11):46-47
<正> 随着商品的日益丰富和人们购买力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的消费观念和需求层次也在变化。在很多消费领域,消费者在追求高新技术带来的物质享受的同时,更加关注人的精神需要和个性的充分满足。作为满足人们高层次精神需求的旅游消费也不例外。  相似文献   

20.
张飒 《上海房地》2009,(12):27-29
一、目前住房消费的异化现象“消费异化”是指在消费主义思想体系下,人们以欲求而不是以基本的生存需要作为消费的出发点,从而导致人在消费活动中主体地位和理性精神的丧失.导致消费与“需要”和“使用价值”渐渐背离.使人的本质异化到消费品上的人的物化状态。我国人多地少,住房消费应立足于以满足人的基本需要为目的,既要保障人民的正当的住房消费需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