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0 毫秒
1.
经济全球化发展的关键时期,杭州把大力发展服务外包产业作为经济转型发展,产业结构调整的重要选择.服务外包成为杭州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柱之一.杭州主要承接欧美发包方的订单,从事金融服务和软件两大类的外包产业.本文在阐述国内外服务外包相关理论的基础上主要分析杭州服务外包的发展特点:1)起步晚,但整体发展快.2)电子信息产业软件外包和金融服务外包发展迅速.3)园区经济和产业基地建设优势凸显4)服务业人力资源资源丰富.重点研究杭州服务外包发展存在的主要问题并提出相应的对策.  相似文献   

2.
樊琦 《商业科技》2011,(10):97-98
经济全球化发展的关键时期,杭州把大力发展服务外包产业作为经济转型发展,产业结构调整的重要选择。服务外包成为杭州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柱之一。杭州主要承接欧美发包方的订单,从事金融服务和软件两大类的外包产业。本文在阐述国内外服务外包相关理论的基础上主要分析杭州服务外包的发展特点:1)起步晚,但整体发展快。2)电子信息产业软件外包和金融服务外包发展迅速.3)园区经济和产业基地建设优势凸显4)服务业人力资源资源丰富。重点研究杭州服务外包发展存在的主要问题并提出相应的对策。  相似文献   

3.
服务外包是社会分工不断细化和IT技术迅速发展相融合的产物。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和经济全球化的深入,国际服务外包已经成为当前国际分工协作和国际产业转移的新的重要推动因素。江苏承接国际服务外包业务起步较晚且发展水平相对滞后,尤其在知识密集型和资本密集型的现代服务业方面与发达国家和地区差距较大。面对服务业外包的重要机遇,江苏需要充分发挥自身优势,积极承接国际服务外包,促进江苏服务业跨越式发展。  相似文献   

4.
广西承接珠三角地区产业转移策略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罗飞 《市场论坛》2009,(1):10-12
珠三角沿海地区经济持续繁荣的背后,面临着产业结构进一步升级的问题.广西作为珠三角近邻,泛珠三角经济区9+2的成员,具有独特的区位优势.探讨广西如何抓住机遇,发挥比较优势,积极承接珠三角产业转移的问题,意义重大.文章根据珠三角地区产业转移的特点,分析广西承接珠三角产业转移的可行性,对本地产业转移的模式选择进行了探讨,并据此提出广西承接珠三角产业转移,加快经济发展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5.
当前,我国已经成为继印度之后又一个具有巨大潜力的服务外包基地,但目前我国的金融服务外包业务在全球价值链(GVC)中仍处于低端位置,主要是受到技术水平、人力资源、政策管理等方面的限制。这种状况在短期内还可以对促进就业、降低企业成本、提高效率和优化产业结构方面起到积极作用,长远看,由于业务集中于附加价的低端,则不利于企业发展。促进我国金融服务外包产业升级发展,需要从政府、行业和企业层面共同努力。政府应为服务外包产业营造一个良好的发展环境;金融行业应发挥比较优势和集群优势,积极推进产业升级;企业应增强自身实力,努力实现服务外包价值链的重构。  相似文献   

6.
金融服务外包近年来在我国得到快速发展,制定具有科学性、前瞻性和可操作性的金融服务外包发展战略,对我国产业结构升级和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从我国金融服务外包的特点出发,采取对比和例证的方法,探讨我国金融服务外包产业的发展情况,并阐述战略选择。  相似文献   

7.
利用海西经济区和特区优势,抓住全球新一轮产业转移机遇,加快海峡两岸产业对接,打造金融服务外包中心,培养高素质的金融服务外包人才成为当前厦门市各高校金融专业的迫切任务。基于厦门改革开放以来的发展经验和业已形成的开展金融服务外包的自身条件,以厦台合作为切入点,对厦门城市职业学院设立金融外包服务专业进行必要性和可行性分析。  相似文献   

8.
目前,我国金融服务外包业务仍处于成长阶段,承接金融外包能力有待提升。我国金融服务外包业正面临着外包规模扩大、外包产业集聚效应增强、承接外包的区域向二线城市转移、外包的内容将向知识流程深化的趋势。这一趋势所带来的启示是:黑龙江省应将发展金融服务外包做为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重要内容,纳入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规划。同时,要鼓励省内大型金融企业开展外包并逐步扩大规模、建立金融服务外包园区、以提高竞争能力;利用区位优势和成本优势,承接国际业务,实现经济的再次腾飞。  相似文献   

9.
在全球服务业转移的背景下,中国政府锐意发展国际服务外包业.珠三角产业结构也面临新一轮的提升机遇.因此,在这些契机下,珠三角地区着力发展国际服务外包业,各城市根据自身情况形成各自发展特点,构成珠三角地区离岸外包业务发展欣欣向荣的景象.  相似文献   

10.
随着上世纪九十年代以来经济全球化的迅猛发展,极大的促进了我国的金融服务外包产业的巨大扩展和进步。当前,我国的金融服务外包产业发展速度十分迅速并且占有相当大的市场竞争力,但是与此同时我国金融服务外包产业的现状存在一定的萎缩现象。本文将结合我国金融服务外包产业的现状进行分析并且提出相应的策略,以期能够促进我国金融服务外包产业的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11.
在明确跨国公司实施业务外包主要动因的基础上,建立了广东省和珠江三角洲吸引跨国公司外包的工业投资环境评价体系;利用因子分析方法对1985~2003年广东省吸引跨国公司外包的工业投资环境进行了定量分析并得到了综合环境总分值的排序;然后利用同样的方法,对2003年珠江三角洲各市吸引跨国公司外包的工业投资环境进行了横向对比并得到了综合环境总分值的排序.对排序结果的分析揭示了跨国公司在广东省业务外包的发展趋势并为政府部门制定相关政策提供了决策依据.  相似文献   

12.
珠三角装备制造业自主创新影响因素实证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珠江三角洲地区是推动我国经济发展的关键区域之一,该地区经济发展和制造业结构调整升级的成败关系到我国经济发展和产业结构调整升级的成败.文章通过实证分析,对影响珠江三角洲装备制造业行业自主创新能力的相关因素进行量化研究,并对其装备制造业今后发展提出相关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3.
随着经济全球化和区域经济一体化的不断推进,珠江三角洲工业企业竞争力优势正在受到以上海为中心的长江三角洲经济带强有力的挑战.通过对珠江三角洲工业企业37个行业的22个指标进行因子分析,给出珠江三角洲各行业因子竞争力和综合竞争力排名,从而对珠江三角洲各行业发展现状和潜力进行科学评价,对制定科学的工业发展战略提出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4.
珠江三角洲“园区指向飞地型”产业转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前,珠江三角洲由于生产要素的抬高,产业升级与转型迫切。通过实证研究,探索了珠三角与外围地域创办"园区指向飞地型"产业转移的空间模式、成因、特征以及前景,旨在对缩小区域间差距纳言献策。  相似文献   

15.
广东省科技人才资源分布不均,珠三角核心城市人才高度集聚,而粤东西北地区引才难、用才难一直是制约广东省区域协同发展的重要障碍。本文采用多种不同来源的统计数据结合人才流动大数据,分析广东省科技人才资源开发利用存在的问题。在广泛调研座谈的基础上,从城市人才吸引力、产业结构特征等方面分析认为,产业同构度高、创新链分工协作体系不完善和公共服务差异明显可能是导致上述问题的主要原因,并提出了完善创新分工协作、推进珠三角地区产业疏解和补足粤东西北公共服务短板,优化广东省人才资本的流动配置等建议。  相似文献   

16.
丁肖丽 《北方经贸》2013,(11):10-11,17
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发展和国际分工的深化,跨国公司纷纷将一些非核心服务业务外包给外部专业机构来完成,离岸服务外包正成为新一轮国际产业转移的重要内容.珠三角离岸服务外包发展迅速,已经逐步形成了自身显著的特色,主要表现为:以承接软件外包为主,业务多元化趋势明显;以跨国公司为主体,多数外包企业规模较小;以服务外包园区为载体,产业集聚效应凸显;以粤港合作为契机,港资企业带动作用显著.  相似文献   

17.
CEPA及其补充协议的实施改善了粤港两地经贸关系,港资服务业的进入如火如荼。文章通过分析CEPA签订前后粤港珠区域核心城市的服务功能及粤珠地区制造业优势的变动情况来探讨香港服务业扩散对广东及珠三角地区产业结构演进的影响,进而从泛珠区域合作角度提出对粤港产业转移与产业升级的相关政策思考。  相似文献   

18.
珠江三角洲城市群经济在广东占据重要地位,其经济总量占全省八成以上,而且比重稳中有升,进入知识经济的新世纪,珠江三角洲经济发展面临新的机遇与挑战,城市群赖以存在的纽带--经济结构面临着进一步的调整,应从产业布局的调整、外源内源结合、内涵式高级化、产业结构梯度转移、发挥高新技术产业和第三产业的作用等方面实现经济结构的优化调整.  相似文献   

19.
改革开放后,劳动力大量流入为广东尤其是珠三角地区提供了源源不断的人力资源支持,形成了人口红利效应,促进了广东经济的持续高速发展。在后人口红利期,尤其是受到金融危机的洗礼,广东经济增长方式和发展模式需要转型,必须进行产业升级。  相似文献   

20.
At present, because of the global financial crisis, many enterprises are facing the plight of the manufacturing pressure. Especially the textile industry in the Pearl River Delta and Yangtze River Delta, they are struggling for the survival through the great stress. Therefore, it is imperative to restructure and upgrade this industry. In the context of the competitive globalization, the Chinese textile and garment industry should not only have strong competitive enterprises to participate in international competition, but also have to enhance regional and overall competitiveness. The Pearl River Delta and Yangtze River Delta have focused on nearly about 2/3 capacity of the textile and garment production. So upgrading and coordinating development the two industrial bases are important to the Chinese textile and garment industry.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