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6 毫秒
1.
李俊 《电子财会》2006,(4):49-51
财政部近期公布的《金融工具确认和计量暂行规定(试行)》(财会[2005]14号,自2006年1月1日起在上市和拟上市的商业银行试行,以下简称《规定》),与《国际会计准则第39号一金融工具:确认与计量》(自2001年1月1日起生效,以下简称《国际准则》)比较,规范基本一致,但《规定》则更原则而不是更具体。笔者现以《规定》的基本规范为基础,结合《国际准则》和会计实践,评述并介绍金融工具的确认与计量。  相似文献   

2.
一、IAS39的修订(2008年10月13日) 国际会计准则理事会应IAS参与者(特别是欧盟)的要求发布了《IAS39——金融工具确认与计量》和《IFRS7——金融工具披露》的修订版,以便就金融资产的重分类建立一个与美国公认会计原则(GAAP)“同等应用平台”。  相似文献   

3.
从1989年国际会计准则委员会(IASC)立项制定金融工具会计准则,到1998年《国际会计准则第39号:金融工具——确认和计量》(下称第39号国际准则)的批准公布,历时九个年头,其间公开征求过四次意见。这在国际会计准则发展史上是罕见的,第39号国际准则的批准公布具有重要的意义,具体表现在:第一,第39号国际准则的批准公布意味着核心国际会计准则所有关键项目的完成;第二,填补了国际会计准则缺乏了金融工具确认和计量准则空白,对于金融工具会计国际协调具有不可或缺的作用;第三,从前在表外“游荡”的衍生金融工具,终于可以找到…  相似文献   

4.
财政部于2006年3月发布执行了新的会计审计准则体系,其中《企业会计准则第22号——金融工具确认和计量》对金融资产和金融负债的分类、衍生工具的确认和计量及金融资产减值三大问题进行了重点改变.尤其是针对金融资产和金融负债的分类进行了详细的规定。这些改变一方面使我国会计制度进一步向国际会计准则靠拢:而另一方面对我国商业银行的发展产生了积极的影响。  相似文献   

5.
引用《国际会计准则第32号——金融工具》的解释:金融工具指能对一家企业产生金融资产同时又能对另一家企业产生金融负债或权益工具的任何合同。根据《国际会计准则第39号——金融工具确认和计量》的规定,金融资产是指属于以下各项的任何资产:(1)以公允价值计量且其变动计入当期损益  相似文献   

6.
李亚 《河北企业》2009,(2):15-16
《金融工具确认与计量》的主要内容 长期以来.金融工具会计准则一直是国际会计准则中比较复杂的内容.如何有效地对金融工具进行确认和计量、完善金融工具会计准则体系,是各国会计准则制定部门的重要工作、《企业会计准则第22号——金融工具确认与汁量》准则(以下简称(22号准则》)的颁布,标志着我国会计准则体系建设迈出了重要的一步.  相似文献   

7.
2005年财政部发布了《金融工具确认和计量暂行规定(试行)》,该规定的发布其实是对国际举计准则的呼应和靠拢,因而只有将其放在国际会计准则框架中仔细解读,才能深刻和完整地提该规定。本文首先对该规定的要点进行了归纳和总结,之后对影响和意义做了深入的分析,最后对金融工具确认和计量中的一些热点问题作了探讨。  相似文献   

8.
金融资产公允价值计量对企业资金管理的影响及对策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金融资产公允价值计量准则回顾(一)国外准则对金融资产公允价值计量的规定国际会计准则制定委员会IASC对金融工具确认计量准则的研究经历了一个漫长的过程。1986年出台《投资会计准则》,准则要求:当投资全部  相似文献   

9.
刘百灵 《会计之友》2007,(10Z):89-89
2006年2月发布的新会计准则中首次发布了《金融工具确认和计量》(下称新准则),它与《金融资产转移》、《套期保值》、《金融工具列报和披露》准则各有侧重,相互关联.逻辑一致,形成一个整体.对涉覆金融工具业务的会计处理提供了完整的规范,执行新准则对企业财务状况有何影响?本文对此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10.
《企业会计准则第22号——金融工具确认和计量》规定:金融资产应当在初始确认时分为以下四类:(1)以公允价值计量且其变动计入当期损益的金融资产,包括交易性金融资产和指定为以公允价值计量且其变动计入当期损益的金融资产;(2)持有至到期投资;(3)贷款和应收款项;(4)可供出售金融资产。本文对关于可供出售金融资产的所得税与会计处理进行了比较分析。  相似文献   

11.
《金融工具确认和计量暂行规定(试行)》(以下简称《暂行规定》)已于2006年1月1日起在上市和拟上市的商业银行实行。财政部在制定该规定的过程中,大量借鉴了国际会计准则、巴塞尔新资本协议以及美国财务会计准则等的相关规定,但是相对于国外的会计准则,该规定比较宽泛,有很多的细节需要进一步的研究。笔者认为,在该规定实行过程中,应重点关注以下问题:  相似文献   

12.
我国金融工具会计准则与IAS的趋同和差距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当前,我国的金融工具无论是品种还是交易摄都在迅速发展,入世后逐渐放开的资本市场、大量创新金融工具的涌现要求我国的会计信息披露更加公开、透明。为规范我国金融工具会计,促进我国金融市场的长期、稳定发展,财政部于2005年9月23日公布了四项金融工具会计准则征求意见稿,即《企业会计准则第xx号——金融工具确认和计量(征求意见稿)》、《企业会计准则第xx号——金融资产转移(征求意见稿)》、  相似文献   

13.
股指期货是国际市场成熟的期货品种,股指期货的会计处理应遵循《企业会计准则第22号——金融工具确认和计量》(CAS22)、《企业会计准则第23号——金融资产转移》(CAS23)和《企业会计准则第24号——套期保值》(CAS24)三个特殊行业特定业务准则的有关规定。  相似文献   

14.
詹毅美 《财会通讯》2021,(15):90-92,167
为了保持与国际会计准则的持续趋同,我国分别于2014年和2017年修订了《长期股权投资》《合并财务报表》及《金融工具确认和计量》准则.新的《金融工具确认和计量》准则自2019年1月1日起在我国境内上市企业全面施行.新准则重新规范了长期股权投资的核算范围及金融资产分类标准,在股权分类上更加注重实质性判断,股权计量方法更加复杂多样.以上变化完善股权会计处理的同时,也给股权的确认和计量带来更大的复杂性,给企业滥用准则提供更大的空间.本文对以上内容进行详细分析和阐述,希望引起监管部门、财务报表分析师、注册会计师等报表信息使用者的关注.  相似文献   

15.
《企业会计准则第22号——金融工具确认和计量》对金融工具的定义、金融资产与负债的分类、金融工具的确认和计量等问题都作了具体的规定和规范。本文就金融资产中持有至到期投资的有关会计处理问题进行探讨,并就其与所得税法处理规定的差异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16.
正为实现与国际财务报告准则的趋同,财政部在2006年发布的《企业会计准则第22号——金融工具确认和计量》中正式将金融资产的公允价值计量引入我国会计准则体系,同时将金融资产划分为四类,商业银行自2008年起按照新的会计准则编制财务报告。时隔不久,国际金融危机爆发,公允价值计量也因此受到国际会计界的广泛关注。国际会计准则理事会(IASB)于2009年发布了《国际财务报告准则第9号——金融工具》(IFRS 9),2012年又对其进行修订,其精神是放弃原  相似文献   

17.
浅谈交易性金融资产与可供出售金融资产会计处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企业会计准则第22号——金融工具的确认和计量》(以下简称“新准则”)对金融资产的定义和处理均与以往有所不同。2007年4月财政部会计准则实施问题专家工作组发表指导意见对交易性金融资产和可供出售金融资产的会计处理问题作了进一步说明,本文根据这一指导意见对相关问题进行了探讨并给出具体会计处理。  相似文献   

18.
2005年财政部发布了《金融工具确认和计量暂行规定(试行)》,该规定的发布其实是对国际会计准则的呼应和靠拢,因而只有将其放在国际会计准则框架中仔细解读,才能深刻和完整地把握该规定。本文首先对该规定的要点进行了归纳和总结,之后对其影响和意义做了深入的分析,最后对金融工具确认和计量中的一些热点问题作了探讨。  相似文献   

19.
衍生金融工具的出现,对传统的财务会计体系产生了很大的影响和冲击,国际上具有影响的会计组织纷纷研究制定统一准则,借以规范衍生金融工具会计实务工作。国际会计准则委员会(IASC)是最具权威性和代表性的组织之一。我国2007年开始实施的新会计准则填补了我国衍生金融工具许多会计规定空白,本文通过对比IASC的国际会计准则(IAS)和我国(新会计准则)对衍生金融工具的规定,从定义、确认、计量及披露等处理方法上分析两者的趋同性以及存在的差距,以期对我国衍生金融工具会计的继续发展,提供一些借鉴。  相似文献   

20.
2017年3月,财政部发布《企业会计准则第22号—— 金融工具确认与计量》《企业会计准则第23号—— 金融资产转移》《企业会计准则第24号—— 套期会计》等三项会计准则,构建了新金融会计准则(以下简称新准则)体系.新准则改善了原有金融工具分类随意性较大、有关企业金融资产减值计提不及时、不足额的问题.实施新准则对财务公司主要有金融工具计量及资产减值计量两方面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