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正>一、外商直接投资在华的区位选择1.外商直接投资区位选择理论当今,在国际直接投资区位理论中占据主流的是邓宁提出的"国际生产折衷理论"。国际生产折衷理论主要强调所有权优势、区位优势和内部化优势,又称为优势理论。国际生产折衷理论认为,一个企业拥有所有权优势和内部化优势  相似文献   

2.
跨国公司OLI范式提出30多年来,国际分工不断变化,出现国际生产外包方式。目前,关于这一方式下跨国公司OLI范式如何变化、代工企业有何优势、国际代工企业为何也对外转移等问题的研究尚不多见。本文首先讨论和提出代工企业具有的优势二重性和核心所有权优势;在此基础上,改进折衷理论的OLI优势范式,提出代工生产方式下跨国公司的OLI范式变化和代工企业OLI范式;本研究为代工企业对外直接投资优势提供了一种合理解释。  相似文献   

3.
桑百川  张彬  刘欣 《中国经贸》2012,(17):44-45
虽然我国制造业在很多关键生产环节与核心部件上技术相对落后,自给能力不足,与发达国家相比,产品的加工程度和附加值仍有着较大差距,但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制造技术和产品正在不断增加,一些具备所有权优势、内部化优势和区位优势的企业快速成长,拥有了对外投资的能力。  相似文献   

4.
我国企业对外投资的优势效应与存在问题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改革开放以来, 中国企业对外投资有了长足发展,中国的跨国公司已成为国际投资市场上的一支重要力量。本文从所有权、内部化、区位的优势方面分析了我国企业对外投资的优势及效应。但目前我国企业对外投资尚存在不少问题,主要表现为:企业规模偏小、国际竞争力不强,缺乏可行性研究、投资决策盲目,缺乏核心技术,跨国经营企业信息不灵,海外企业人才匮乏, 政府支持力度不够、审批手续复杂。必须采取一定的对策,更好地使中国企业在对外投资进程中发展壮大。  相似文献   

5.
邓宁在提出综合主义理论后,从80年代以来,一直致力于进一步完善这一理论,其重点主要是探究所有权优势、内部化优势和区位优势的根源以及各国政府的战略管理对其影响和作用。目前,他已经取得了一定的进展。1986年11月,邓宁在天津参加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支持召开的“跨国公司在世界发展中的作用与中国的开放政策”国际学术讨论会上,介绍了他近期取得的研究成果的主要内容。  相似文献   

6.
发展中国家跨国公司之所以在当今世界舞台上崛起,在于它具备局部相对的竞争优势,即发展中国家跨国公司在技术结构中的局部环节具有相对技术优势,或在局部区位具有竞争性的相对区位优势。局部相对技术优势是发展中国家跨国公司产生和发展的重要基础;而局部相对区位优势是发展中国家跨国公司选择对外直接投资而不选择出口方式进入当地市场的根本原因。  相似文献   

7.
虽然我国制造业在很多关键生产环节与核心部件上技术相对落后,自给能力不足,与发达国家相比,产品的加工程度和附加值仍有着较大差距,但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制造技术和产品正在不断增加,一些具备所有权优势、内部化优势和区位优势的企业快速成长,拥有了对外投资的能力。  相似文献   

8.
跨国公司理论范式之变:从垄断优势到寻求创造性资产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自海默提出垄断优势理论到邓宁折衷范式的形成,跨国公司理论虽然流派纷呈,但其基本的分析框架都是以垄断优势为核心,将跨国公司对外直接投资视为利用其现有优势的过程。跨国公司的发展促进了跨国公司理论的创新。20世纪90年代以来,理论界开始关注以寻求创造性资产为目标的对外直接投资的发展,形成了一系列有影响的研究成果。以寻求创造性资产为目标的对外直接投资成为跨国公司国际扩展的主要特征。这意味着跨国公司对外直接投资不仅是利用其特定优势的过程,而是建立新的优势的过程。创造性资产的分析视角突破了折衷范式的分析框架,对跨国公司理论的未来发展必将产生深远影响。  相似文献   

9.
长期以来,日本都是"对外直接投资大国、对内直接投资小国①"。然而,东日本大地震加快了日本经济国际化步伐,促使日本政府积极创造良好的投资环境来吸引外资,而中国企业则成为日本吸收外资的主要来源国。显然,外国企业增加对日直接投资,将推动日本公司治理结构的改革,有利于日本建立具有竞争力的雇佣制度和企业关系,从而构建"新日本经营模式"。为了进一步推动跨国公司在日本的技术研发和投资,日本必须抓紧构筑新的竞争优势和战略。而中国企业应加快中日"双向投资"步伐,提高其投资效率。  相似文献   

10.
跨国公司对外直接投资空间转移的影响因素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经济全球化的发展使得跨国公司对外直接投资(FDI)的目标区位及其决定因素也发生了变化。本文分析了流入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的不同类型FDI的区位选择因素的变化,指出了促使FDI在各个区位之间进行转移的影响因素,并且给出了一个FDI空间转移的一般模式。文章最后指出东道国政府需要根据跨国公司所关注的区位优势的变动,改进并创造自己特有的区位优势,以保持对FDI的持续的吸引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