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外资进入深圳存在不确定性和危机感 1、深圳的战略定位模糊导致外界认为发展变数在增大。国际知名企业的投资一般考虑相对较为长远,尤其是深圳在中国发展中的战略定位问题,外商提出,深圳目前的发展现状,地位不应该很低,有与上海、香港、广州等相提并论的相应资格,但国家和广东省对深圳的定位使外商并没有明确的概念,如①为扶持上海作为中国的金融中心,深圳的一板市场要归并,那么深圳的金融中心定位将如何变  相似文献   

2.
在建设现代化国际大都市的进程中,金融业建设将举足轻重。因此,研究广州金融中心的定位问题,明确与香港、上海国际和全国金融中心的相互关系,是广州迈向现代化国际大都市的关键步骤。一、广州建立金融中心是现代化建设的客观要求  相似文献   

3.
金名 《新经济》2005,(3):48-51
在中国.金融中心似乎成了一个香饽饽.引得各个城市竞相争逐、国际金融中心.有北京、上海之争;地区金融中心.有广州、深圳之争、而打出金融牌的城市更是为数不少,如戴相龙当市长后的天津,究竟中国需要多少个金融中心?又有多少个城市有条件成为金融中心?  相似文献   

4.
正据知情人士透露,粤港澳自贸区定位与上海不同。11月6日,粤港合作联席会议第17次会议在广州举行,广东省省长朱小丹和香港特区行政长官梁振英共同主持会议,双方同意重点推进六个方面合作,包括共同推进"突出对港澳开放"的自由贸易园区申报工作。据报道称,双方将加快推进重点合作平台建设,推进深圳前海、广州南沙、珠海横琴开发建设。两地要  相似文献   

5.
上海和深圳已明确要建设金融中心,天津提出要建设北方重要金融中心.沈阳.大连、成都、重庆等地方政府也先后提出要建设区域性金融中心。许多金融界人士和专家学者提出.北京是国家宏观经济管理部门、中央银行、金融监管机构和大型金融机构的总部所在地.应提出“金融之都”(Capital of Finance)的概念作为首都金融产业发展的战略定位。这种提法能够充分体现出北京作为首都具备发展金融产业的独特优势以及在首都经济中的重要地位.同时还可以回避对“中心”的争议。  相似文献   

6.
香港是中外公认的亚太区国际金融中心之一。基本法明确规定97年后继续维持香港作为国际金融中心地位政策的连续性。曾经在二、三十年代是远东最大金融中心的上海,中共十四大报告中已明确提出:“要把上海尽快建成国际经济、金融、贸易中心之一”。前几年直到最近,广州、深圳都宣称要建成地区性金融中心。本文准备着重剖析香  相似文献   

7.
正深化粤港澳金融合作,需要中央的支持,也需要全国金融改革和开放的大环境。从2007年"全球金融中心指数"发布以来,香港一直被认为是仅次于伦敦、纽约之后的全球第三大金融中心。《珠江三角洲改革发展规划纲要》中提出要建立金融改革创新综合试验区,并支持广州、深圳建设区域性金融中心。CEPA赋予广东在对港澳经贸合作中先行先试的权力。《粤港合作框架协议》进一步明确提出"建设以香港金融体系为龙头,广州、深圳等珠三角城市金融资源和服务为支撑的具有更大空间和更大竞  相似文献   

8.
深圳物流业投资中的误区浅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物流是地区经济发展的支柱。自从物 流概念传入我国以来,物流在降低成本、促进流通方面的作用很快被处于“窗日”位置的深圳所认识。1998年,深圳市委二届八次会议明确提出了“物流中心城市”建设的发展目标,将未来深圳定位为金融中心、高科技中心和物流中心,并由政府主要领导牵头,组织现代物流的研究、规划与建设。 近年来,深圳在大力宣传和推广物流理念、开展物流发展对策研究的同时,也有计划、有次序地加大了相应基础设施建设的力度。一方面,政府规划投资建设了平湖物流基地、华南集装箱多式联运中心等基础性公用物流平台,改…  相似文献   

9.
1986年6月1日一6月4日,中国地理学会、广东省地理学会和深圳市地理学会,在深圳市联合举行’特区经济发展学术讨论会暨深圳市地理学会首届年会》。出席会议的代表共90余人,其中有来自美国明尼苏达大学、香港地理学会、北京、南京、上海,成都、大连、广州、汕头、珠海和深圳的教授、学者和地理工作者。与会者共提交了二十多篇论文,内容涉及特区经济发展、投资环境、城市规划与城市建设、港口、旅游、土地与水资源的开发、地震及地壳稳定性、地图、气候与环境保护等。通  相似文献   

10.
《大陆桥视野》2012,(5):87-87
据新疆喀什特区战咯发展研究院介绍,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喀什市政府日前在香港与英国前首相托尼·布莱尔旗下的投资咨询机构签署了战略合作协议,这将促进喀什吸引更多的国际资本、海外技术,增强跨境合作。  相似文献   

11.
许力 《资本市场》2012,(4):61-63
<正>2011年10月,商务部和中国人民银行先后发布《关于跨境人民币直接投资有关问题的通知》和《外商直接投资人民币结算业务管理办法》,允许外商来华直接投资以人民币结算。这是自2009年7月在上海、广州、深圳、珠海、东莞开展跨境贸易人民币结算试点,  相似文献   

12.
在建立金融中心时,改变以往突出强调金融中心集聚效应的观念,引导金融机构适度扩散和科学布局,是国际金融业发展的趋势.建设金融后台服务产业园区是金融中心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文在总结国际经验和我国实践的基础上,探讨了上海、北京、广州与深圳等金融中心在进行金融产业空间布局、建立金融后台服务基地和吸引国际金融机构外移外包业务中存在的问题.指出不同金融中心和金融后台基地的建设必须突出自身特点和优势,避免功能相似、重复建设和盲目竞争.  相似文献   

13.
地方财经     
《时代经贸》2010,(13):10-10
1、上海:长三角区域规划获批将建世界级城市群日前,国务院正式批准实施《长江三角洲地区区域规划》,该规划明确了长江三角洲地区发展的战略定位,即亚太地区重要的国际门户、全球重要的现代服务业和先进制造业中心、具有较强国际竞争力的世界级城市群。  相似文献   

14.
自1997年东南亚金融危机及相应的经济调整以来,东亚城市的格局在重新洗牌,这一地区的城市一方面十分担心被边缘化,另一方面在积极谋求对东亚和全球经济空间实现更大的覆盖,于是纷纷调整战略,实施跨国定位,汉城,东京、横滨、大阪、北京、天津、上海、香港、深圳、广州、曼谷、吉隆坡、新加坡等国际区域性中心城市相互间的竞争异常激烈。  相似文献   

15.
财经人语     
《经贸实践》2013,(7):4-5
巴曙松:香港需要找到新空间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金融研究所副所长、博士生导师巴曙松:国际金融危机后,全球经济正在经历一个较长时期的再平衡过程,国际直接投资和资本流动出现新的趋势,中国通过加快企业对外投资,促进经济转型势在必然。香港需要利用自身的独特优势,在内地新一轮改革和经济转型中找准定位,为内地企业对外投资提供强大的金融支持和专业服务,着力打造企业对外投资的融资、服务、营运和风险管理中心,进一步巩固提升国际金融中心地位。上个世纪80年代以来香港及时抓住了国际资本进入中国市场的机会,成功实现经济转型并一跃成为有国际影响力的金融中心,与此形成对照的是,当前中国经济的转型、中国企业对外投资的发展也给香港提供了一个新的发展空问。  相似文献   

16.
物流是地区经济发展的支柱.自从物流概念传入我国以来,物流在降低成本、促进流通方面的作用很快被处于“窗口“位置的深圳所认识.1998年,深圳市委二届八次会议明确提出了“物流中心城市“建设的发展目标,将未来深圳定位为金融中心、高科技中心和物流中心,并由政府主要领导牵头,组织现代物流的研究、规划与建设.……  相似文献   

17.
广州市市长:黎子流省委,省政府明确肯定广州是珠江三角洲经济区的中心城市,这对我们既是鼓舞,也是鞭策,我们更要认真配合搞好规划,更好地发挥中心城市的作用。广州在珠三角经济区中如何发挥中心城市的作用?关键是建立三个中心:金融中心、商贸中  相似文献   

18.
深圳崛起     
孙惠爱 《经济师》1992,(4):28-31,50
深圳的经济起飞已为世人瞩目。深圳的崛起对内陆省份的经济发展有些什么启示呢?本文作者在对深圳进行充分调查与研究的基础上,从一个新的角度为我们揭示了深圳经验。诚然,内陆省份发展经济不可能照搬特区的具体作法。但是特区速度、特区效率、特区战略、特区思维、特区精神……对于我们不无有益的启迪。  相似文献   

19.
根据"十二五"规划,上海旅游业已进入深化都市旅游发展的新阶段,要把握国家战略定位、旅游消费需求升级、上海"四个中心"功能提升、长三角一体化等机遇,在产业规模、产业体系、空间布局、管理体制、产业素质,以及开拓国内外旅游市场、开创区域合作方面取得明显突破,将上海建设成为著名国际旅游城市。同时,黄浦江两岸开发,既是上海发展现代服务业的重头戏,又是上海实施国际旅游城市发展战略的重要抓手。  相似文献   

20.
彭峰 《环境经济》2013,(4):47-50
香港特区当前比较棘手的是区域性污染问题,澳门特区最重要的空气污染来自于机动车污染。为此,香港特区和澳门特区制定了一些较完善的环保法律,在治理空气污染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近年来,有较多研究指出,香港的国际魅力在下降,一个重要原因是香港的空气质量令人担忧。从污染物的排放水平来看,香港的污染问题不如深圳、广州严重。不过,空气污染对香港造成了极其负面的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